俗話說:「要想窮燒郎紅」,紅釉瓷器為什麼難燒,一文給你答案

2020-12-22 北極弧光HP

自唐代以來,紅釉瓷器就出現了,至元代中晚期,出現了釉裡紅這樣的釉下彩瓷,明洪武年間甚至出現了鮮紅釉瓷。

但自明宣德年以後,紅釉瓷器的配方便失傳了,以至於明中期至清康熙朝的二百多年間沒有紅釉瓷器。

那麼說,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配方,讓後世的能工巧匠望而卻步,無法突破技術壁壘,經過小編的認真總結,並翻看了耿老的書籍,總結為以下四點。

一是釉料配方。

其實,釉裡紅和紅釉瓷器是有區別的,釉裡紅是釉下彩瓷;而紅釉瓷器只有一層紅釉,但這個界線很模糊,因為嚴格意義上說,紅釉瓷器中明顯感覺處於釉下一部分,也可以叫做釉裡紅。

在今天看來,釉料中的各組分按照用途大致分為呈色劑、助熔劑和乳濁劑,明代人用草木灰做助熔劑,當然這裡面一定少不了二氧化矽(石英),它也是助熔劑,還是增大粘度、形成玻璃質的主要功臣,當然含有氧化銅的礦物也不可或缺,沒有它無法呈色,其它成分,就都在失傳之列。

白雲石

二是燒成技術。

據說現代人燒制紅釉瓷器,即便用溫度基本恆定的氣爐子,也不能避免次品的出現,關鍵就在於燒成溫度和保持時間,據說上下差5℃,呈色就會差很多,看來這門控制溫度的絕技在明中期確實是失傳了。

三是釉料的成分配比和濃稠度。

紅釉瓷器有一個特點,就是呈色劑氧化銅在高溫下流動性很強,即便是有石英

石增強了粘性,也阻擋不了其熔融狀態下的流淌,因此釉料中各種成分的配比和濃稠度都需要摸索,需要多次的實驗才能成功。

四是施釉技術。

在施釉方法上也有很高的技術要求,一般上部釉層較厚,這樣在流淌時能夠形成均勻覆蓋。

而為了讓釉料更好的附著於瓷胎之上,現代的方法是在素燒坯或瓷化的澀胎上施釉,這一點明代時真的很難想到。

我們要感謝郎廷極,如果沒有他,郎紅不一定會重現人間,當然康乾那個盛世也很重要,燒造要付出巨大的財力,若不是國家行為,個人很難做到。

怪不得民間都流傳說,「要想窮,燒郎紅」,我等草民享受今天這樣的盛世,買一個景德鎮的現代工藝品感受一下也是不錯的選擇,古瓷就不要想了。

相關焦點

  • 中國紅釉瓷器知識大全
    中國瓷器文化歷史非常悠久,尤其紅釉瓷器的文化底蘊更為深厚。紅釉瓷器喜氣洋洋,為國人較為偏愛的顏色之一。紅釉瓷器品種豐富,也是藏家比較關注的瓷器品類。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紅釉瓷器收藏與鑑賞知識,使您對紅釉瓷器有更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 明清祭紅釉瓷器拍賣價格表
    祭紅釉觀音瓶 尺寸高28cm 成交價 RMB 12,059,520祭紅釉留白魚紋高足碗 尺寸高12.5cm 成交價RMB 3,443,418此杯名為祭紅留白三魚紋靶盞,其發色優美,紅白分明,紋飾吉祥,寓意連年有餘,碗撇口,弧壁,高圈足。通體施紅釉,紅釉鮮紅,碗口邊緣處有一圈白邊。
  • 兩件珍貴的景德鎮紅釉瓷器,你能分辨出他們之間的區別嗎?
    喜歡瓷器的人應該知道景德鎮即「瓷都」和世界瓷都,他也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中國最珍貴的景德鎮紅釉瓷有郎紅和祭祀紅兩種。他們的存在更體現了中國古老的頂級制瓷技術。在外行看來,郎紅和祭品紅瓷看起來幾乎一樣,如何區分這兩種瓷器?
  • 郎紅——紅如寶石的色釉之美
    ↑郎窯紅簡稱郎紅,又稱寶石紅,是我國名貴的傳統紅釉藏品瓷器,俗語云:「家有郎紅,吃穿不愁」。郎紅的特點為「脫口、垂足、郎不流」,其釉色「沉、濃、麗、豔」;釉面光潔透亮;紋理呈「牛毛紋、通體開片、雞翅足」。 郎紅燒造時間為清康熙時期,因朗廷及在此期間任督陶官而得名。(督陶官,專門監督燒制御用瓷器的官員。
  • 寶石紅、珊瑚紅、牛血紅是啥?瓷器的名字跟寶石有什麼瓜葛?
    寶石紅明宣德紅釉盤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寶石紅釉一聽就有種端莊深沉的光澤感,它也稱為"鮮紅釉"、"霽紅釉"、"祭紅釉"。寶石紅釉是明代宣德時期創燒的著名高溫銅紅釉品種。高溫銅紅釉創燒於元代,由於氧化銅在高溫下極易揮發,且發色對釉料配比和窯內的氣氛、溫度、時間十分敏感,鮮紅釉燒成實屬不易,成品極為珍貴。
  • 單色釉,最極致的「釉」惑!
    郎窯紅從唐代開始,制瓷藝人就發明了紅釉燒制技術,長沙窯的銅紅釉是如今能看到的最早的紅釉;銅紅北宋年間,河南禹縣的鈞窯燒出了世稱"鈞紅"的紅釉陶瓷;但真正純正、穩定的紅釉是明初永樂創燒的鮮紅色釉;祭紅康熙年間,督陶官郎廷極創燒出一種著名色釉,並以他自己姓氏命名為「郎紅」。這種郎紅,釉色鮮紫,酷似牛血,所以藏家們稱之為「牛血紅」。由於燒制難度很大,以至於後來出現了「若要窮,燒郎紅」的說法。
  • 瓷器收藏:瓷因釉而美麗!
    ,它見證了中國瓷器的輝煌。中國瓷器最早的顏色釉是出現於南方的青釉。所謂「青釉」,顏色並不是純粹的青,而是具有黃、綠、青等幾種顏色,但多少總能泛出一點青綠色。同時,古人往往將青、綠、藍三種顏色統稱為「青色」。中國古代黑釉分為石灰釉和石灰鹼釉兩大類。東漢、東晉等早期黑釉都屬石灰釉。唐代以後,基本上都改用石灰鹼釉。
  • 清三代開啟了單色釉瓷器的巔峰,你手中的單色釉瓷在裡面嗎?推薦
    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先看看民間普品練練手,別看著康雍乾的款識就一攬而收,什麼普通藏品我看不上,話說誰不是呢,誰都想撿大漏,問題是真的那麼好撿嗎?所以玩收藏也切勿眼高手低,多看多上手少買,不然買一屋子的贗品你看著糟心不糟心?不過現在對於民間藏友來說出手也是真的不容易,很多拍賣行出手前期費用太高也不一定保證能拍出去。完全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空歡喜一場。
  • 「釉」惑:中國瓷器釉色大全
    低 溫 黃 釉 嬌 黃 釉 因用澆釉法施釉,故名。明宣德時創燒,盛於弘治、正德時期。燒成溫度850-900℃之間,穩定性比其它低溫釉要高。透明度出較高,使刻在胎上的圖案花紋能透過釉層顯現出來。
  • 沃爾特斯藝術博物館藏各色清代紅釉
    紅釉瓷器在歷史上產量比較小,因為燒造難度很大。有些紅釉品種的燒造時間,更是只有短短幾十年,之後便再難複製。乾隆皇帝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稀罕物,在他爺爺的郎窯紅花瓶底下刻了這首歪詩。詩裡盛讚了一番紅釉瓷器,最後當然不忘回歸主題,厚起臉皮狠狠誇了一下自己。
  • 博物館的文物|為啥「粉彩「沒有「粉「、「釉裡紅「又不「紅?
    還有這款,深藍的青花葉子,簇擁著一朵朵綻放的紅蓮,至少帶了點紅:這個是燒制於清朝雍正年間的青花釉裡紅耳尊。不過,也有正正好的,比如這個就很好:故宮博物院藏,清雍正釉裡紅海水龍紋瓶,紅色非常正!為什麼會這樣呢?同是「釉裡紅」為啥「命運」各不同?還要從釉裡紅瓷器的燒造工藝中來尋找答案。釉裡紅瓷器,是在瓷胎上用含銅的顏料繪畫施彩,然後掛上透明釉,用高溫一次燒成的一種瓷器。
  • 瓷中貴族(青花釉裡紅)不同時期的釉裡紅如何鑑定 2
    釉裡紅瓷器最早創燒於元代,但是那個時候由於燒造技術不成熟,所以燒造出來的數量極少,可謂是鳳毛麟角,釉裡紅瓷器數量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元人尚白,漢人尚紅,民族文化有別,所以當時的釉裡紅產量一直要比其他瓷器少,其二,是燒造技術不完善,釉裡紅瓷器會發紅色主要是銅離子在不同溫度下的反應,我們所看到的傳世元釉裡紅瓷器呈現的發色為黑紅色或灰紅色
  • 古瓷收藏:彌足珍貴的紅釉瓷
    在生活當中我們多喜歡用大紅色來代表喜慶,在瓷器收藏當中,如果能收藏到一件又到代色澤又純正的紅釉瓷器更是可喜。 鮮紅釉印花雲龍紋高足碗 明永樂 為什麼說色澤又純正的紅釉瓷更是可喜呢?
  • 佳逸茶具|中國紅的璀璨明珠,郎紅釉
    郎紅的全稱叫郎窯紅,又被稱為寶石紅、牛血紅,是我國傳統名貴銅紅釉中色彩最鮮豔的一種,也是我國陶瓷史上唯一一個以督窯官姓氏命名的瓷器品種。佳逸茶具 | 中國紅的璀璨明珠,郎紅釉史料記載,清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年),江西巡撫督造官窯瓷器的郎廷極奉命仿燒明朝宣德寶石紅釉,機緣巧合中燒制而出的一種新釉
  • 瓷中貴族(青花釉裡紅)不同時期的釉裡紅如何鑑定?
    我國在宋代就已有「紫花坐墩(即釉裡紅)的生產,但並未見有宋代釉裡紅產品出土或傳世,傳世的瓷器就連元代的釉裡紅也十分罕見,若你手上有珍貴藏品困於出手,想找正規拍賣平臺運作,有緣者可與大林千裡傳音聯絡壹捌捌
  • 康熙青花釉裡紅瓷器從外表特徵看它的真偽
    為什麼說現在的康熙釉裡紅瓷器收藏是不理智的選擇那,事實上,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行業有深層次的原因,簡單地說收藏家,商家,玩家,行家,愛好者都有不同的目的,所以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以及對康熙釉裡紅瓷器的不同態度和處理方法,那些不知道這些專業知識的人在花錢買廢話。
  • 不一樣的「釉」惑,中國瓷器釉色大全!
    單色釉紅:有祭紅、豇豆紅、寶石紅、郎窯紅、抹紅、珊珊紅、胭脂紅、粉紅、海棠紅、束紅、磯紅、肉紅、鮮紅、朱紅、大紅、柿紅、娃娃臉等。郎窯紅茶葉末彩瓷釉色彩瓷又分為釉下彩與釉上彩兩大類,在坯胎上畫好花紋圖案後再施釉入窯燒制的叫釉下彩。在坯胎上施釉後入窯燒制好的瓷器上加以彩繪,又以爐火烘燒而成的叫釉上彩。
  • 釉裡紅為何被稱為「瓷中貴族」,看完你就知道!(藏家必看)
    和元青花一樣,元代釉裡紅瓷器也是眾多收藏家的心頭好選項,比起元青花,釉裡紅的存世量就更加稀少,在「物以稀為貴」的年代,這抹釉裡紅更顯珍貴,因此有「瓷中貴族」的美稱!那麼,釉裡紅究竟是怎麼形成的,現在來和你說。
  • 瓷器收藏知識:郎窯紅和祭紅到底有什麼區別?
    #郎窯紅,在1300℃以上的高火度還原焰中而成,是清康熙朝仿明宣德寶石紅釉時所創燒的一種別具一格的高溫銅紅釉。換言之,郎紅是銅紅釉中不可多得的一個變種。馮先銘等編纂的《中國古陶瓷圖典》(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亦明明白白地談到郎窯紅釉是「清康熙時期仿明宣德寶石紅釉所燒的一種紅釉。因康熙時郎廷極督理景德鎮窯務時仿燒成功,故以其姓氏命名,又稱郎紅。」
  • 古玩之宣德祭紅釉瓷器
    在明早期眾多名品瓷器中,宣德祭紅因富於神秘與稀少,顯得彌足珍貴。在景德鎮陶瓷館的近萬件藏品中,祭紅只有九件半,其中一件明代宣德年間的祭紅,收藏時只剩下了殘缺的一半。祭紅是景德鎮的陶工在宋代鈞紅、元代釉裡紅的基礎上,於明代早期創燒的著名紅釉品種,它是以銅為著色劑,生坯上釉,置於還原焰氣氛中,在1250℃-1280℃溫度下一次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