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電商平臺的發展壯大,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畢竟與實體店相比,電商不需要承擔房租、水電等成本,相對來說價格上也會有一定優勢。對於消費者來說,同樣的商品自然是願意選擇價格更低的那一個。
令人疑惑的是,實體店生意明明不好做,大街上藥店卻「扎堆開」,這是為什麼呢?大街上藥店隨處可見,難道是因為開藥店錢太好賺了嗎?
對於農村居民來說,現在買藥與之前相比確實方便了不少。光是鎮上就能開5、6家藥店,買一些普通感冒藥之類的也就沒必要跑到城裡去了。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藥店開的多了對於老百姓來說自然是便利的。但是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藥店又是如何盈利的呢?其實主要有這3個「辦法」。
保健品
事實上對於現在很多新開的藥店來說,賺錢的方式並不是藥品,而是售賣保健品。可以看出現在大部分新開的藥店都會帶著賣一些保健品,有些藥店還會把保健品放在比較顯眼的位置,讓人一進去就能看到。雖然很多年輕人都覺得保健品並沒有太大的作用,不過老年人對於保健品的功效還是深信不疑的。
有人來買藥帶著售賣一些保健品,其實盈利還是很可觀的。
需求性很高
人吃五穀雜糧,偶爾出現一些小毛病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遇到天氣忽冷忽熱的情況,也很容易出現感冒的症狀。對於這些小問題,一般老百姓是不願意去醫院的。因為去一趟醫院掛個號各種檢查就要好幾百,與其浪費這些錢,不如直接去藥店買點藥。
也就是說老百姓對於藥品的需求性很高,而且還有著很強的時效性。買藥這種事情很多人寧願自己去藥店,還可以問問醫生吃什麼藥效果好,除非特別了解自己的症狀,否則直接在網上下單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正是因為如此藥店才能夠越開越多,而且也不愁沒生意。
推薦貴的藥品
對於生病該吃什麼藥,老百姓自然不如醫生專業。只不過有些時候明明幾塊錢就能搞定的事情,藥店裡的銷售員可能會給你推薦幾十或者上百的藥品。在效果差不多的情況下,只有推薦價格更貴的藥,才有盈利的空間。而且很多人對於醫藥方面確實不懂,醫師推薦什麼,他們就會購買什麼。
而且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發現,一般那些不賺錢的藥,藥店都會放在不起眼的位置。不特意點名要買的話,基本是看不到這些藥的。而放在展示櫃裡面的藥,價格都是同類藥品中相對較貴的那種。
看完上述這3點,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大街上藥店都「扎堆」開了。看上去經營實體店已經很難賺錢了,不過藥店還是有著自己的盈利模式的。如果真的不賺錢,藥店的數量也不會越開越多。雖然藥店也是為了盈利,不過藥店多了對老百姓來說並沒有什麼壞處。相反買藥也更加及時了,還是有著一定利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