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差距明顯!有道理嗎?

2021-01-07 凝媽悟語

文|凝媽

現在幾乎人手一部手機,而且使用者年齡越來越小,瀏覽網頁的時候,會看到很多中學生的留言,其實小學生甚至幼兒園的孩子也都有了自己的手機。

2019年,國家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信息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 :我國未成年人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城鎮未成年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9%,農村未成年人達到90.3%。

網絡已經覆蓋全國,倒也是好事。2020年,全國的孩子們開始了史無前例的網課,如果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孩子都無法繼續學業。

手機和網絡的存在,有利有弊,針對這個問題,很多專家也進行了研究,和實際情況相對比,我們究竟應該做些什麼呢?

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差距明顯

看到過很多未成年人玩手機的研究,有兩個比較權威,也是大家比較認可、紛紛傳閱的。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選取了100名中下階層的孩子,分成兩組,50名痴迷玩手機、50名不玩手機。

10年後,痴迷手機的一組只有2位考上大學,不玩手機的孩子47個考入大學,其中16位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每天超過7小時使用電子產品的兒童,大腦皮層有過早變薄的跡象。

大腦皮層中含有大量神經突觸,神經突觸連接越緊密,大腦皮層越厚,孩子就會越聰明。反之,大腦皮層變薄,孩子就會變笨,學習能力自然變差。

從這兩個研究可以看出,玩手機對孩子的影響,會一直延續到成年,父母要高度重視。

看到這兩個結論,家長是不是更加瑟瑟發抖了,趕緊回家把孩子的手機收走,死活不給。就像我們小時候,父母把電視鎖起來一樣的做法。

孩子沉迷手機,確實有一些實際的不良影響

孩子痴迷手機,和看電視一樣,被動接受太多信息而不去主動思考,長時間如此,思維能力就會受到限制,遇到稍微難一些的問題,就會懶得動腦。

孩子總是在玩手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大大減少,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心情也會壓抑,壞情緒同樣影響大腦發育。

孩子長時間花在手機上,壓縮了學習時間,本該多看一些書沒法看,本該早完成作業沒法完成,導致跟不上學習進度。

玩手機、打遊戲、看視頻,忘記了時間,熬夜的情況司空見慣,導致孩子睡眠不足。生長激素在睡眠中分泌最多,大腦也需要在睡眠中獲得能量,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

手機佔用了運動時間,整天悶在家裡不想外出,身體健康令人擔憂。運動可以改造大腦,使大腦更加活躍。因為玩手機,大腦得到鍛鍊的機會減少,想學習好也變得愈發困難。

手機還會影響視力、影響頸椎,出現各種健康問題,這些也是導致孩子學習差的因素之一。

有很多孩子受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結交一些不好的朋友,隨意和網友見面,人身和財務都受到嚴重損失。打賞、遊戲充值的現象也非常嚴重,動則幾萬、十幾萬的消費,讓家長無法承受。

實際上,手機並非洪水猛獸

父母要問了,孩子現在離不開手機,很多作業需要在手機上完成,不用手機是不可能的。這是非常現實的情況。

我們要注意,上面兩個研究和不良影響,他們的重點是孩子痴迷玩手機,長時間玩手機。如果孩子能控制時間,正確使用手機,則不會產生巨大影響。

就拿我們大人來說吧,我們也在使用手機,但是在上班時間,不會花大量時間去刷手機,而只是在休息的時間作為放鬆的手段,或者必要的聯繫方式。手機只是我們的一個工具而已 ,如果孩子能做到自律,使用手機也並不可怕。

手機是現代化的產物,如果不允許孩子接觸,孩子的消息會很閉塞,綜合能力會受到不良影響。手機上不僅有遊戲 ,還有很多有價值的信息、有價值的app,如果孩子正確使用,對學習是一大幫助。

我家孩子使用手機不會打遊戲,他是在看一些和自己興趣相關的視頻,比如手機評測視頻、拆解視頻、攝影技巧視頻、3D印表機安裝使用視頻等。也會看一些時事新聞,為課本知識做些拓展。

孩子還會研究手機功能,修理手機,手機就是他的一個探索工具,就像很多孩子喜歡研究玩具一樣,其實也很有意思。

孩子離不開手機,但不能讓孩子沉迷手機

既然孩子離不開手機,手機也有一定好處,那就不一定非要沒收孩子的手機,但是一定要想辦法不能讓孩子沉迷手機。

李玫瑾教授提到,她孩子說,你們感受不到我們的痛苦,每天早上7:10分 坐在教室,要坐到下午5點半;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連周六周日都被你們佔上,我一想這人不瘋才怪呢。

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機,就是因為比其他事情有趣,要解決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就要找些有趣的事情。

首先,平心靜氣地和孩子交流

孩子本來玩手機很開心,突然要求他不玩手機,他肯定不同意,如果反應激烈,他會和你鬥。所以,一定要平心靜氣地和孩子交流,維護好親子關係。

在孩子很開心的情況下,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引入,用一些實際案例告訴孩子,長時間玩手機對身體、對學習、對未來的影響,讓孩子產生認同。

其次,讓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情

興趣是孩子的動力來源,一定要讓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情,為未來確定方向。孩子可能說,感興趣的是手機 ,這讓父母感到崩潰。

要注意引導孩子,平時喜歡什麼,比如喜歡畫畫、喜歡彈琴 、喜歡運動、喜歡數學、喜歡語文等等。找到喜歡的事情,為將來做好規劃。孩子會發現,他不僅僅喜歡手機,還有那麼多可以做的事情。

如果不知道具體怎麼引導,可以讓孩子看一下《我的人生夢想啟蒙書》。

用漫畫形式,介紹了如何發現自己的興趣特長、思考自己成為怎樣的人、目前應該做什麼,孩子看後會有 深刻的理解 。

再次,引導孩子用手機做正確的事情

孩子找到未來目標就簡單多了,讓孩子用手機圍繞自己的興趣尋找資料,去探索、去發現,讓手機變成他的學習工具。

孩子會發現手機的妙用,原來不僅僅是娛樂、休閒的工具,而是一個更有價值的嚮導。

另外,還要注意上網規範,建議孩子看一下《從零開始接觸網際網路》。

這本書用漫畫形式告訴孩子不能成為手機控、如何識別網絡陷阱、哪些資料不能上傳下載、網絡社交、各種上網注意事項 ,上網的有關問題都提到了。

上面提到的兩本書都來自《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這套書一共8本,還有《小學生也要學的整理術》、《我要做個受歡迎的女生》、《我要做個受歡迎的男生》、《這樣才能交到好朋友》、《我要變成事件管理超人》、《我要變成健康小達人》。

孩子東西找不到、房間亂、不會交朋友、沒有時間觀念、沒有健康意識、不會規劃人生理想等等一系列問題,在這套書裡都能找到答案。

這套書來自日本,日本發行量突破200萬冊,中文版上市3個月,暢銷超10萬冊,適合6歲以上的孩子閱讀。

這套書原價260元,活動價118元,點擊連結可下單。

最後,以身作則帶孩子多運動

一定要帶孩子多運動,運動的時候不能看手機,是戒除手機癮的最佳方式。孩子開始會不情願,找一個合適時機,和孩子做好約定,親自帶著孩子運動,孩子就會同意了。

我家孩子也是不喜歡運動,後來爸爸帶著他一起運動,從簡單的動作開始,一點點增加難度、增加強度、增加時間,他也慢慢堅持下來了。

萬事開頭難,只要我們積極想辦法,努力和孩子溝通,孩子就會向著比較好的方向發展。

關於孩子玩手機,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致力於培養陽光積極的孩子,歡迎關注我,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相關焦點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區別讓人震驚
    而家長需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同時多多陪伴孩子做些體育活動,免得孩子去手機裡尋找被愛的感覺。雖然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但是未成年人到底能不能使用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機對於青少年的成長影響有多大?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布了自己長達10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 孩子老玩手機怎麼辦?有什麼控制孩子玩手機時間的軟體嗎?
    那很多家長可能會問,對於玩手機,大人都不一定能控制得住,更何況是孩子,這時候就需要用到其他的輔助工具,比如說一些控制玩手機時間的軟體。這樣除了可以限制孩子對手機的使用,還有其他的效果。1.不剝奪孩子使用手機的權利雖然手機是家長出錢買的,孩子只擁有使用權,,但既然給了孩子用,就不能中途強硬的逼迫孩子交出來。這樣只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影響親子關係。所以我們需要先跟孩子說清楚如何正確使用手機,必要的時候會通過其他方式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單就健康而言,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其他的危害會在本文詳盡道來。同時,已準備好對策,分享給家長!之前,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布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另外50名不玩手機的孩子幾乎全部考入大學,只有三名孩子高中畢業後選擇在家幫工。這些考入大學的孩子們,有16位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 一項測試表明,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 請讓孩子遠離手機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布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另外50名不玩手機的孩子幾乎全部考入大學,只有三名孩子高中畢業後選擇在家幫工。這些考入大學的孩子們,有16位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看完這樣的研究結果,不禁讓人感嘆,人生的差距,就這樣被一部手機無情地拉開了。 手機是如何毀掉孩子的 1.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的未來!
    之前,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布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這位科學家在10年前從全國各地的中下階層的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將他們分成了兩組: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50名是對手機痴迷的孩子。然後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
  • 專家稱玩手機可能使孩子智商下降,你還敢用手機哄孩子嗎?
    專家稱玩手機可能使孩子智商下降,「數字原住民」低於父母一代前段時間法國的一位神經學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按照遺傳基因的規律來講,大部分孩子的智商按道理是要普遍高於上一代父母智商均值的,但如今由於電子產品的普及,讓孩子們過早地接觸了不該接觸的產物,導致我們人類的智商面臨著出現隔代下降的趨勢。
  • 走路玩手機是違法行為 你還敢走路玩手機嗎
    當一個人低頭玩手機的時候,肯定是無法看到周圍的情況,在城市的路口,車輛來往之多,即使正常走路、行駛還會有危險發生,更何況走路不看路呢。來細數那些因為走路看手機發生的事故看著這些事故,心裡會想,怎麼都是女生居多呢?
  • 學生上課玩手機被勸退:孩子沉迷手機,「三十六計」中有方法
    有的父母為了嚴防死守孩子玩手機,即使老師要求用到手機的時候也看管得很嚴,但孩子們依舊沉迷其中,趁父母不注意就切換到遊戲界面,很多家長也是無可奈何。 我們都知道,孩子沉迷手機,不僅僅影響到學習成績,最重要的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和發育。有的孩子為了逃避父母的監管,大半夜地不睡覺偷偷玩手機,這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和視力是有很大傷害的。
  • 我家孩子從來不玩手機,一刀切未必有益,「隔離」手機也隔離了愛
    「我家孩子從來不玩手機!」,曾經有一位媽媽在家長群裡這樣驕傲地宣稱過,本以為會收穫一片羨慕嫉妒恨,誰知卻被各種質疑。這位媽媽有點委屈,難道自己教育錯了嗎?在大部分家長的認知裡,玩手機一定是弊大於利的,但是完全不讓孩子碰手機,好像又有點不妥。
  • 「寒假不讓我玩手機,那我玩什麼?」如果手機都管不好,怎麼管孩子?(父母必讀)
    對四周的一切都無視,都不知道我站在邊上。趁著走過去的時候,瞄了一眼,原來他們正玩著流行的「吃雞」遊戲。一個打扮得很精緻的女人從對面走來,提著挎包,跟另外幾個牌友聊得起勁,說誰贏了多少,運氣真好。「東伢子啊!又在這玩遊戲,作業寫了沒,小心你爸爸回家揍你,我今天不回去吃飯了。」
  • 《不要收走我的手機!》——孩子玩手機不讀書怎麼辦?
    在外打拼工作的人們,為了掙錢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缺少運動和娛樂,好不容易有時間去酒吧,多半也是人際應酬;而持家過日子的人們,為了孩子、老人,每天精打細算的活著,忘記自我的快樂與生活的情趣,每天就想等愛人下班回家聊上幾句心裡話,但對方已是筋疲力竭倒頭就睡。經常聽到朋友說:我特別害怕打開抖音,一刷屏幾個小時過去,完全沒有時間概念,而且點讚點到手指發麻都不肯放下手機,樂此不疲。
  • 別再給孩子玩手機了,一組數據告訴你後果!
    在就寢關燈後,還在使用智慧型手機,手機強光直射眼睛30分鐘以上,造成眼睛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急速惡化,特別是不可逆的黃斑病。 朋友們:為了自己和家人,以後切記在光線暗淡以及關燈後不看手機,尤其是孩子們玩手機更不應該。  那麼,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孩子戒掉iPad、手機呢?我們通過一個實例來看一看!
  • 羨慕別人的孩子不玩手機和平板?小時候家長不陪伴,現在成問題!
    前兩天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媽媽要孩子交手機、平板後,本以為可以斷絕孩子的網癮。但是誰知道發現女兒拿私房錢自己又買了手機,半夜還是偷偷在玩,一時情緒崩潰,把孩子自己偷買的手機給砸了,孩子就抱著手機在角落狂哭。
  • 手機運行內存越大,就越好嗎?4GB與8GB的差距真的很明顯嗎?
    手機運行內存並非越大越好,如果手機應用和遊戲內存佔用較小,內存容量不存在瓶頸,4G內存和8g內存差距並不是很明顯。由於安卓系統非常臃腫,內存管理效率較差,系統本身佔用內存較大,如果考慮玩大型遊戲或應用多開,會佔用大量內存,如果內存容量存在瓶頸,會嚴重影響手機的運行速度,所以8GB內存比4G內存運行效率更高。
  • 「媽媽,寒假了我能玩手機嗎?」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在這個漫長的寒假裡,很多孩子都要上網課,手機更是24小時不離身。但他們是利用手機實現彎道超車,還是打著網課的名目來玩著遊戲呢?去年5月,湖北十堰一名6歲男孩在網課期間偷玩手機,並充值3000元為遊戲購買裝備。
  • 「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有何不同?專家:十年後差距很明顯
    一般有孩子的家庭可能都會特意地購買許多玩具讓寶寶玩耍,有些小孩的玩具可以堆滿一個房間,甚至不少父母都覺得,寶寶的玩具越多越好,那麼「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有何不同?專家提醒各位家長,十年後這些差距很明顯。
  • 孩子從小玩手機,危害到底多「恐怖」?這份研究報告引家長深思
    但是到了現在,隨著網絡對於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大部分的孩子已經不再喜歡聚到一塊做遊戲了,而是喜歡到一塊兒「組隊玩遊戲」!如今不僅僅是大部分的大人離不開手機,就連有很多小孩子也是從小手機不離身,那麼:孩子從小玩手機,這真的是好的行為嗎?
  • 孩子玩手機不睡覺?家長做好這2點,孩子不會沉迷手機!
    一味禁止孩子接觸手機,試圖將孩子和電子產品隔離起來的做法都是註定不會成功的。這種行為反而會激化孩子的叛逆心理,讓他們對手機產生更加持續而濃厚的興趣。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首先要父母率先做出榜樣,合理引導孩子正確的玩手機或者iPad;父母多花時間去陪伴孩子,讓孩子的注意力從手機轉移出來。
  • 牛津大學研究:玩遊戲多的人更幸福,你還反對孩子玩手機遊戲嗎?
    最近我特意給女兒下了一些小遊戲讓她玩,因為我看到一個報導說,牛津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玩遊戲多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更幸福。想想女兒長這麼大還沒怎麼玩過手機遊戲,也是少了點樂趣,該讓她玩一玩。上面這個調查解釋說,遊戲可以提升玩家的自主性和抗壓能力,讓人感到快樂。也就是說,遊戲除了可以放鬆,還讓人有掌控感。
  • 13歲孩子玩手機致癱瘓:請警惕孩子的上癮性行為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不在孩子小的時候,對玩手機這件事情做出恰當的引導,只會讓孩子深陷手機所帶來的廉價快樂,喪失從學習、閱讀和運動中體會到成就感和快樂的機會。被手機「綁架」著長大的孩子,不僅成績難以提高,人生也很難有所成就。放任不管毀孩子,限制玩也毀孩子這屆父母,不要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