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臺可網購處方藥,問題不少!」6日,市民馮先生在外賣平臺購買感冒藥,簡單諮詢就可開一張處方並可成功購藥。不過處方上有著多處空白,這讓馮先生生了疑。
疑惑
多處空白的處方可信嗎?
平時到醫院或是藥店購買處方藥,總要被詳細問一遍不適症狀和藥物史等,但在網購平臺,馮先生卻體驗了一次不一樣的經歷。
「感冒了不想出門,朋友說可以像點餐一樣買藥送到家。」馮先生說,6日當天,他在一外賣平臺檢索感冒藥,跳出十多家藥店的頁面,點擊一家進去,選了一款感冒藥。
馮先生表示,他買的藥屬於處方藥,彈出一個對話框,要求其對症狀描述,他就輸入了「頭有點疼」幾個字。一個處方秒傳了過來,臨床診斷一欄寫著:傷寒感冒。
「這處方開得也太快了,頭疼難道只是傷寒引起?」馮先生說,電子處方上藥物過敏史、審核藥師、發藥藥師等欄目,全是空白,這令他有些生疑,這樣的處方可信嗎?
因對處方有疑慮,馮先生說,最終他還是取消了這一訂單,沒有確認付款,自己前往附近藥店測了體溫、向店員諮詢後才購買了感冒藥。
調查
外賣平臺處方藥下單神速
外賣平臺可以網購處方藥?根據馮先生反映的情況,記者在多個外賣平臺求證,證實了馮先生所說。
在餓了麼外賣平臺,記者檢索頭孢類藥物,跳轉至就近的藥店商家,每一家都有相應的起送費和配送費標註。
選擇一家頭孢克圬分散片諮詢,在跳出的諮詢欄中,彈出一個問題:「您本次用藥已確診的疾病是什麼?」記者輸入耳道發炎,一個處方箋就彈了出來,診斷寫著:急性中耳炎。
打開電子處方,記者發現,與馮先生遇到的情況差不多,藥物過敏史、審核藥師、核對藥師等欄目全是空白。
在美團外賣平臺,記者選擇一款治療水痘帶狀皰疹的處方藥物,未有諮詢就直接到了下單頁面,問診信息顯示為:未填寫,記者填寫後,仍未顯示出相應處方。
「餓了麼是處方直接線上提供,美團要支付成功藥店接單才出具電子處方。」針對兩個平臺都可對處方藥快速下單配送的情況,一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美團只是多了一個提醒,如果該處方藥以前沒用過,則可能購買不成。
亂象
購買量和禁忌等多模糊
「不僅是外賣平臺可以買處方藥,很多電商平臺都可以。」有高血壓慢性病史的胡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多個電商平臺上購買過處方藥,主要是一些平臺時有促銷,諸如買多優惠之類的。
胡先生稱,對電商平臺上的出售處方藥行為,購買量和相應禁忌等模糊一直頗有爭議,外地就曾曝光過,有人買一款腸胃藥,買了一年的量仍可正常下單。
「一些平臺也提供售前諮詢,提供的購買建議不敢採納。」胡先生說,如在美團外賣平臺,上面有藥師提供在線諮詢,告知一些症狀後,其推薦的全是非處方藥。
針對餓了麼、美團平臺購藥的一些問題,記者分別撥打兩平臺客服諮詢。餓了麼客服回應稱:「處方上有空白項,要諮詢網際網路醫院,這邊不好解答。」
對於美團外賣平臺,客服人員則表示,他們只是提供了一個處方藥顯示平臺,交易、處方審核等則是藥店的事。
提醒
不宜盲目網購處方藥
11月初,《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要求「藥品零售企業通過網絡銷售處方藥的,應當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並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處方調劑審核,對已使用的處方進行電子標記。」
「網購處方藥開放,主要是針對一些慢性病人群的購藥需求。」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黃富宏表示,今年2月初因疫情影響部分小區限行等,藥品像快餐一樣配送,確實方便了不少市民,但其中也存在一些漏洞和問題。
黃富宏表示,處方藥在使用過程中離不開專業醫生的診斷和藥師的指導,但在網購中,僅憑簡單的描述就直接開方下單,一些藥物禁忌,和其他藥物有無衝突等往往欠缺考慮,有些還缺少藥師審核等環節。
「如果不是平時一直用的常備慢性病藥,一般不建議網購處方藥。」 黃富宏提醒,即便是慢性病患者,也需要定期複查,由醫生判斷用藥情況,掌握療效和不良反應等,一些毒副作用強的藥,還要監測肝、腎等功能指標,盲目購買長期使用存在一定的用藥風險。
記者 孟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