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
當地時間6月3日,中國海軍第31批赴亞丁灣護航編隊3艘軍艦抵達雪梨,開始對澳大利亞進行為期4天的友好訪問。
由於事先未公布消息,中國軍艦的出現令澳大利亞當地媒體直呼「意外」。《雪梨先驅晨報》結合中國防長周末在「香格裡拉峰會」上的強硬表態,形容這次訪問「時機敏感」。有澳方學者更推測,「(訪問)像是在南太平洋展示存在」。
總理莫裡森當天出訪索羅門群島時表示,中國艦隊是在中東完成任務後返航,並按照提前安排對澳大利亞進行對等互訪,「進一步彰顯了我們與中國的關係」,「任何對時機的揣測純屬過度解讀。」
視頻製作:觀察者網/張逸清
據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報導,當地時間6月3日,3艘中國海軍軍艦與700餘名海軍官兵抵達雪梨花園島軍港,開始對澳大利亞進行為期4天的友好訪問。
澳政府消息人士稱,軍艦隸屬中國海軍赴亞丁灣第31批護航編隊。其中包括兩棲船塢登陸艦崑崙山艦、飛彈護衛艦許昌艦以及綜合補給艦駱馬湖艦,隨艦官兵700餘人。
6月3日訪問雪梨的中國海軍護航編隊 圖自:視覺中國
由於澳大利亞政府事先未公布消息,《雪梨先驅晨報》與「七號電視臺」等當地媒體直呼其為「意外造訪」,且時機敏感。
該報提到,上周末,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在新加坡「香格裡拉峰會」上就臺灣及南海事務發出「毫不妥協的基調」。
上周二(28日),澳大利亞方面又聲稱,其「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在南海參加「印太奮進2019」演習時,疑遭中國漁船「雷射照射」,並受到中國軍艦近距離監視,但遭到中方反駁。
上、下依次為「崑崙山」號登陸艦、「駱馬湖」號補給艦 圖源:同上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麥德卡夫(Rory Medcalf)在社交媒體上指出,中國海軍出訪通常僅派一艘軍艦,且雪梨「算不上從亞丁灣回程的必經之地」,認為此行「看上去像是在南太平洋展示存在的一系列舉動」。
麥德卡夫推特
不過莫裡森當天在索羅門群島宣布,這次訪問屬於提前安排的「對等回訪」,澳大利亞政府早已知曉,只是沒有公開消息。
中國軍艦上次訪澳是在2017年。今年4月23日,澳大利亞皇家海軍HMAS墨爾本號曾訪華,並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的海上閱兵活動。
「這對其他人來說或許是意外,但對政府來說絕對不是。我們已經知道(訪問計劃)有一段時間了。」莫裡森說道,「(這3艘中國軍艦)是在完成中東的任務後返航,這進一步彰顯了我們與中國的關係。」
「任何對時機的揣測純屬過度解讀。」
圖自外媒
莫裡森3日正造訪所羅門島,並向其提供價值1.73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援助。由於澳媒近年來不斷炒作中國在南太「威脅」,莫裡森這次勝選後的首次出訪,也被俄羅斯衛星社解讀為「抗衡」中國在當地的影響力。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則報導,莫裡森當天否認應美國要求「介入中國大陸和臺灣在南太地區的外交爭奪」,他稱澳加強與南太島國的關係「無關美國和中國」。
澳大利亞國防部本周一聲明表示,其致力於「在共同利益與相互尊重基礎上,與中國維持建設性的長期關係」。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