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數字媒體先驅艾米·韋伯(Amy Webb)日前參加網絡新聞協會(ONA)大會,闡述了新聞業十大未來科技趨勢,包括目標識別、會話計算、混合現實技術、360度全景視頻等。
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id="netease1474360058665625"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border-; vertical-align: middle; max-width: 100%;" />
Future Today Institute創始人、數字媒體先驅艾米·韋伯(Amy Webb)日前參加網絡新聞協會(ONA)大會,闡述了新聞機構現在就應該關注的技術,並總結了新聞業十大未來趨勢。
韋伯沒有將人工智慧單獨列為一種趨勢,因為她認為人工智慧幾乎是所有科技趨勢的重要組成部分。韋伯認為,下一波數位化將由人工智慧唱主角。她說:「人工智慧將影響到新聞業的方方面面。我們的編輯部將變得截然不同,記者和社交媒體經理可能徹底消失。」
韋伯說,對於媒體人來說,現在就應該了解人工智慧是什麼、人工智慧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此外,還需要了解如何談論人工智慧,以及如何利用它。 而編輯部的重點應該轉移到利用計算機輔助技術上,打造更深的沉浸式和互動式新聞。
韋伯說:「現在該是完全重新構想如何創作未來高品質新聞的時候了!」
1.目標識別
韋伯預測,在未來幾年間,地球上的70億人口中,人人都將擁有相機。新聞機構將產生巨大需求:使用所有的圖片以及來自這些圖片的所有數據。
韋伯展示了何為「智能塵埃」,以及如何使用它
韋伯還談及「智能塵埃」,即可飄浮在空中的微型相機。這類相機可以向編輯部傳送照片,即使被毀掉,也不會造成很大損失,因為它們的數據已經被傳輸完畢。
2.群體學習
10年前的2006年ONA大會上,眾包還是個熱門話題。如今,群體學習(Crowdlearning)引發了更多關注。韋伯說,我們每個人都在不間斷地創造和傳輸數據。我們的行為會產生數據,而這些數據可被用來供眾人學習。
3.混合現實
混合現實將物理與數字領域結合起來,比如增強現實、虛擬實境以及360度全景視頻。其中,VR最引人關注,但韋伯警告稱,VR並非是萬能的,它需要人們保持全神貫注,但大部分觀眾無法做到這一點。
但在很多情況下,與傳統講故事手法相比,利用虛擬實境展示故事更高效,比如難民危機、芝加哥槍擊暴力事件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等。新聞機構應該制定相應政策,利用混合現實媒介更好地講述故事。
4.會話計算
在演講中,韋伯用了很多時間探討了無數種新聞機構利用「機器人接口」(比如聊天機器人)的方式,這些聊天機器人可利用更深層次的內容和更多資源與觀眾聯繫起來。
韋伯介紹了兩種聊天機器人:第一種是Akira,它是基於人工智慧的聊天機器人創建工具Chatfuel開發的,可參與有關ONA的對話。
第二種是AmyWebb,是基於聊天機器人創建工具Pandorabots開發的。Akira能夠在Facebook Messenger上以「Akira Bot」的名義聊天,而AmyWebb則可以聯網或進行文本形式的對話。
韋伯說:「我們正進入一個會話界面的時代。在你的餘生,你可能非常期待與機器對話。」
人類與聊天機器人AmyWebb之間的對話
韋伯認為,聊天機器人的一大優勢是可為每個用戶提供定製服務。她以敘利亞危機為例,闡述解說機器人帶來的好處。但是韋伯也警告稱,不要將機器人作為傳統講故事完全可替代的方式。機器人可以向人類學習,甚至可以被編程,設置為對人類不再友好。
對於新聞編輯部來說,開始使用機器人的最簡單方式就是創造聊天機器人,讓它回答有關地方和全國大選的問題。韋伯說:「這是個簡單的DIY項目,也是你能做到的全部。」
韋伯說:「在今年的總統大選中,可以實時驗證事實和做出反駁的機器人可能還未準備就緒,但下屆大選時,它們就可大顯身手了。」韋伯用了很多的時間說明記者應該如何使用聊天機器人和其他形式的人工智慧。
5.增強新聞
韋伯說,增強新聞是基於事實和觀察的新聞,並非只是出於直覺。IBM的超級電腦沃特森與創新而易於使用的新聞閱讀器News Explorer、非盈利新聞編輯部ProPublica的Election DataBot等,都是韋伯最喜歡的增強新聞來源。
6.針對新聞機構的人肉搜索
韋伯表示,「人肉搜索」(Doxing,即個人信息在網上被洩漏)已經足夠糟糕,但新聞組織需要做好準備,並建立安全協議,以應對針對整個新聞編輯部的「人肉搜索」襲擊。
7.數字脆弱性
隨著新聞機構推出越來越多的數字內容,並向數位化轉變,它們將不得不面對如何保存和記錄創作內容的問題。它們有義務保留所有數字新聞嗎?
8.不依賴算法,保持透明性
隨著記者在報導中越來越依賴數據、機器學習以及算法,韋伯認為新聞機構必須致力於保持透明性。算法可能存在偏見,為此新聞讀者不僅應該可以看到報導的署名記者,還包括報導創作過程中使用的技術以及數據等資料。
9.限量版新聞產品
韋伯說,限量版新聞產品是向消費者傳播新聞故事和內容的絕佳方式,比如擁有明確開端和結尾的大新聞,亦或是持續特定數量章節或片段的播客等。
10.新聞即服務
韋伯表示,報紙正面臨巨大挑戰,需要適應新的形勢,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重新改造服務。新聞機構應該創作的內容和新聞不僅可告訴觀眾信息,還應該對人們有實際幫助。(小小)
本文來源:網易新聞學院 責任編輯: 於冉帝_NX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