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Days of Type》,是由平面設計師 Nina Sans 和 Rafa Goicoechea 共同發起的一個字體設計挑戰項目。他們在全世界範圍內邀請優秀的插畫藝術家和平面設計師加入,通過自己對字體設計的獨特理解的大膽嘗試,設計出 36 個字體設計作品,而且僅限於針對單個字母和阿拉伯數字進行設計。
從2014年開始,項目主辦方每個月都會發起一個與字體有關的主題挑戰,邀請設計師、圖形藝術家,和各個領域的創作工作者們前來參加。
這些充滿創意的字體是怎麼產生的?下面帶大家三位組風格迥異的設計師,沒準也能激發你的腦洞 。
Mr Kaplin
Mr Kaplin是一間屢獲殊榮的倫敦動畫設計工作室,「36 Days of Type」系列項目就是由工作室的設計師Nina Sans和Rafa Goicoechea共同發起的,旨在讓工作室的設計師們在接客戶單之外,可以有更多新鮮的創意飾演嘗試,充分展現自己的創意。
由此,工作室在短時間內製作了《A Month of Type》(一個月的字符製作)動畫視頻,展現了將英語字母轉換成有趣而瘋狂的字體動畫作品的過程。
我們看到的成品是團隊反覆商討後的結果。項目剛開始,Mr Kaplin其實是計劃用每個字母表示某個單詞的開頭——比如字母A表示According,B表示Ball等等——但在幻燈片製作接近尾聲的時侯,大家產生了用動畫來表達的想法。
動態的字母加上來自倫敦的創意音樂和聲音設計工作室BXFTYS創作的背景音樂,24個字母仿佛一下子有了生命。
Marcel Piekarski
倫敦動態設計師Marcel Piekarski有兩大愛好:藝術與單車,經過一番巧思,他將3D字母與自行車結合在一起,創作出了一種全新的字體設計——Type-Cycle(單車體)。
為了向單車與字體設計致敬,整個創作從字母B開始,「B for bicycle」。
剛開始動手設計字母時,Marcel想到最先需要的是一個精細的3D自行車模型。在觀察了自行車的每一部分之後,他用子製作出了字母的曲線,整個系列由此展開。
創作時,Marcel 將自行車部件進行拆解,從把手到輪胎,各種機械結構齊齊上陣,然後使用了Cinema 4D、 After-Effects和Photoshop這幾款軟體進行輔助。
在黑、白、金三個顏色的搭配下,Type-Cycle字體時尚感十足,無論是單車愛好者還是藝術發燒友,都可以用這些字母在任何地方為自己的作品增彩。
Thomas Wirtz
「By the way」是來自德國的設計師Thomas Wirtzs的字體設計系列,他用常見的理化現象,結合數字模擬媒體為3D列印字體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
作品的主體是字體迷宮,幾何形狀和線條組成的英文大寫印刷字母由3D列印而成,Wirtz將常見的網絡用語設計成稿,比如「BTW」(by the way)、「FYI」(for your reference)和「DIY」(do it yourself),再以3D技術打造出模型,製成一個個字體迷宮。
「By The Way」項目經過了一系列實驗測試以及漫長的時間考驗,它美妙而有趣。手託迷宮,微妙的力度改變讓其左右搖晃,在閃亮的字母之間,液體流經表面,旋轉出電流。
水流隨著模型的方向移動,碰到迷宮牆壁,分成幾股,又四散而去……不僅體現出數位技術的精妙,更充滿了科學的美感。
Thomas Wirtzs大多數的作品都會引入科學性實驗,好比打開冰箱看到不同溫度下的果蔬,或者在烹飪中觀察食物的變化。只是將它們和生活結合,就有著無限的樂趣。
Thomas Wirtzs有意用字體設計挑戰可讀性的極限,讓花紋路徑保持一致。為此不得不打破很多字體設計的規則,一般來說,字體的空間和偏向帶來字體本身的獨特性,從而形成可讀性。
在創作中更關注在字體內部所形成注意度,不同花紋的效果,而可讀性則是次要的。這就是為什麼能延續這種獨特的花紋,讓流體效果可以自由流動,同時還能在字體設計的意義上保持結構穩定。
字體設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同一個字母在不同設計師的手裡呈現出不同的形象與魅力。無論是字體還是其他作品,相信加入了你的創意也可以變得更加有趣,利用這種方式加入到你的作品中試試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