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印度尼西亞咖啡豆,大家第一想到的是曼特寧咖啡。曼特寧以醇厚,沉穩,酸味較低的咖啡風味深受著大眾的喜愛。前街咖啡也是曼特寧咖啡豆的粉絲之一,在前街咖啡館問起有沒有無酸味的咖啡時,前街的咖啡師必定會推薦來自印尼PWN公司的黃金曼特寧。這次前街要說另一款也是來自黃金曼特寧產區蘇門答臘亞齊伽佑山的特別咖啡品種——長身龍果。
蘇門答臘塔瓦湖溼刨法長身龍果
Sumatra Lake Tawar Longberry Mandheling G1
種植國家:印度尼西亞
咖啡產區:亞齊省 塔瓦湖地區
種植海拔:1200到1600米
咖啡品種:長身龍果
處理方式:溼刨法
咖啡產區
亞齊位於印尼群島西北方最頂端,因位於赤道兩側,屬於典型的熱帶赤道海洋型氣候,終年炎熱如夏,年均溫在攝氏27度左右,高溫多雨,每年的10月到隔年的3月受到亞洲及太平洋氣流的影響,是印尼的雨季,降雨量豐沛,氣候涼爽,而4~10月受澳大利亞大陸性氣流影響,少了氣流帶來的水氣,這時候氣候燥熱,視為乾季。
塔瓦湖位於蘇門答臘島亞齊省(Aceh)北方的迦佑(Gayo)山區,是在億萬年前火山爆發後遺留下來的火口湖,湖面海拔高度1,100m。因為早年交通不便,到了1930年代才開始種植咖啡,咖啡種植高度達1,200-1,600m,多採用傳統遮蔭,早上有溼涼雲霧的自然吹拂、中午豔陽的灑落、午後常有陣雨,自然天成的微型氣候及火山土壤,相當適合栽培咖啡豆。此處生產的咖啡豆貌大而翠綠,因此被臺灣的咖啡老饕稱為綠寶石曼特寧,在國際上較多稱之為 Lake Tawar Mandheling(塔瓦爾湖曼特寧)。
咖啡品種
蘇門答臘的咖啡品種中,有一款比較特別的咖啡品種,名為 「長身龍果(long berry)· 曼特寧」,龍果咖啡樹生長過程非常緩慢,需要種植7年才能會成熟結果 ,而一般的咖啡樹種只需要3到4年的時間,同時也因其產量低,市面上比較少見。
長身龍果最早來自非洲衣索比亞哈拉(Harrar)產區,在亞齊省擁有三個世紀的種植歷史,與其他咖啡豆種的不同的是,這個批次的咖啡豆種名字的來源是因為咖啡豆的外形偏長而得名,也有人稱為之為「長條曼特寧」,是鐵比卡(typica)的自然突變種。
咖啡豆處理法
溼刨法是一種快速處理咖啡豆的方法,刨去咖啡豆的果皮與果肉,短暫發酵後進行晾曬,再去掉果膠和羊皮層,繼續後段的曬乾,直至含水率降為12%。溼刨處理的曼特寧咖啡豆明顯可以看出有不同程度的擠壓裂痕現象,豆色偏暗青色。如此做法由於乾燥時間縮短至兩到四天而已,咖啡豆的發酵期縮短,酸度也跟著降低許多,相對的濃厚度卻增加,焦糖與果香味明顯,甚至帶有藥草或青草香氣以及木質的氣味,從而形成了蘇門答臘特有的產區之味。前街之所以上架這款豆子,一是這款豆子的品種比較特別,其次通過杯測這款豆子能表現出蘇門答臘產區的風味特點。
前街烘焙建議
前街杯測報告
前街衝煮建議
前街衝煮印度尼西亞產區咖啡會使用kono濾杯。kono的肋骨不到濾杯高度一半位置,這個設計其實就是為了保證濾杯溼水後緊貼濾杯壁上,限制氣流的目的,這樣就會增加咖啡粉顆粒吸水時間,從而萃取出來的咖啡整體更均勻,並且提升了醇厚的口感。還有kono濾杯底下的凹槽骨架是為了讓之後的衝煮可以產生虹吸效應的關鍵設計。
建議水溫:87-88度
研磨度:小富士鬼齒4.5(粗砂糖大小)
粉水比例:1:15
粉量:15克
前街咖啡衝煮手法:用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進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注水,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00''。
衝煮風味:辛辣的水果風味像極了巴拿馬咖啡特有的青蘋果酸香,草本和香料的風味,明顯的酸質,乾淨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