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個成功男性的象徵是什麼?按照《水滸傳》首領宋江的描寫,自然是高官厚祿封妻蔭子。如果想要看一個大臣在朝廷中的地位和皇帝對他們的態度,而又不了解複雜的官職的情況下,封號卻能夠表明一切。
比如李世民的秦王、曹操的魏王,都屬於封號的一種 ,但是古代,也有一種最受詛咒的封號,受封的人,個個都是千古大將,卻沒有任何一個人得到好下場,這便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武安君」,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經學家鄭玄的解釋:「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武安君同樣也是封號中最高級的一種。而最著名的武安君獲得者,要屬於秦國的大將白起。
白起出生在秦昭王年間,由於秦國繼續推行變法,平民出身的白起也得以加入部隊,並且因功逐漸的提拔上升,293年,他率秦軍攻打韓魏二國,大破其聯軍24萬人,從此一戰成名,而在擊敗楚國,逼迫楚國遷都之後,白起也因此受封武安君,史記提到的原因是「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白起名震天下」。
而白起最大的功勳,要數屬在公元前260年帶領秦國全殲趙國主力的長平之戰,這也成為了戰國歷史上的轉折,秦國統一全國,也就成為了時間的問題。
然而正是在此時,志得意滿的白起,打算一舉拿下趙國,秦昭王卻同意了韓趙割地求和的請求,白起憤恨不已,君臣從此失和。等到第二年的九月,秦昭王有些反應過來,決定再次攻打趙國都城邯鄲,白起力言不可,並且拒絕擔主將。
秦昭王只好派遣他人,率領秦軍進攻,果然遭遇了大敗,損失慘重,白起聽聞後得意的說:「秦昭王不聽我的計策,結果如何?」此話傳到了秦王的耳朵當中,這讓他十分氣憤,最終秦昭王將這次作戰失利遷怒於白起,以「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的理由,將白起賜死。
白起臨死前不由得長嘆:我欺騙趙國數十萬人坑殺降卒,本來就該死啊!(「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隨後揮劍自殺。
第二人,李牧
和白起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的李牧,在戰國末期,尤其是長平之戰後元氣大傷的趙國,始終起到頂梁柱的作用,他在趙國北部抵禦匈奴,之後又在宜安之戰等大仗中重創秦軍,保住趙國的國祚,因此軍隊當中都有著「李牧死,趙國亡」的稱號。
在宜安之戰後,趙王不由得高興的說:「李牧正是寡人的白起啊!」因此李牧獲得了和白起一樣的稱號,「武安君」。
然而李牧卻也同樣步入了白起的後塵。公元前229年,趙國因為連年戰爭,加上局部發生地震,國力急劇衰弱,嬴政再次派遣王翦率領幾十萬大軍進攻,而李牧也帶著全國趙軍主力進行抵抗。
王翦知道,如果李牧不除,就怕戰爭獲勝,恐怕秦軍也會損失慘重,最終決定採取反間計,他使用重金,趙王身邊的重臣郭開,要求他散布李牧即將謀反的讒言。而郭開對於這一套,早就得心應手,在此之前,他就曾接受秦國賄賂排擠走了將領廉頗。
趙王聽到流言後,急忙派人去代替李牧進行指揮作戰,然而李牧卻出於大局考慮,拒絕服從,趙王最終暗自設下圈套,將李牧捕獲並且殺害,這位趙國的護國神柱,最終倒在了自己人的手裡。
第三人:蘇秦
和上面兩位大將相比,蘇秦是一位政治家,而他最大的貢獻,是縱橫六國,兼佩六國相印,說服各個諸侯一起抵禦日益強大的秦國,這導致秦國十五年不敢兵出函谷關。因此蘇秦也被趙肅侯封為了武安君。
雖然後來合縱聯盟破裂,但是蘇秦依然積極遊走在各國之間,為他們出謀劃策,而當來到齊國之後,蘇秦卻因為受到齊國貴族不滿,遭遇刺殺,身受重傷。
在蘇秦快要斷氣的時候,他要求齊王以反間的名義,將自己車裂於市,同時宣告要重金獎勵刺殺蘇秦的人,這樣兇手自然會出現。
齊王如此照做之後,果然按照計策誅殺了兇手,然而蘇秦,也只獲得了一個身首異處的悲慘局面。
第四人,項燕。
項燕是著名西楚霸王項羽的爺爺,而他們世代作為楚國將領,因此受封於項,項燕的本事十分優秀,但是他在楚國,卻頗有些生不逢時的味道。
早在公元前278年,秦軍就已經攻佔了楚國都城郢,焚燒楚王的墳墓,緊接著又將楚國巫、黔中郡攻克。
雖然楚頃襄王遷都到陳後,聚集楚東地的武裝,得到了10萬多人,卻失去了大量富貴的土地,經過一連串的打擊,早就變得一蹶不振,面對秦國的攻勢,始終處於被動防守的狀態,項燕也成為了抵抗秦軍的主要大將,並且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公元前225年,此時距離秦統一六國只有4年時間,秦將李信率20萬大軍伐楚,然而項羽趁著秦軍立足未穩,三天三夜不休息,在秦軍背後進行偷襲,大破秦軍部隊。
遺憾的是,公元224年,名將王翦再次率領60萬大軍迎來,項燕再次帶著主力前來抵抗,然而王翦卻拒絕出戰,故意靠著龐大的動員能力,和楚國拼後勤,最終因為後備不足,項燕只好引軍東去,結果秦軍突然發動了追擊,楚軍大亂,當到蘄縣之南的位置,負責指揮的項燕戰死,楚國人紛紛潰敗逃亡,最終楚國也就此滅亡。
上面受封的這個人,最終爵位都停留在了武安君上面,這實在是一種難以說明的巧合,難道真的是天意註定嗎?不過在當時的亂世,每個人都自身難保,尤其是白起李牧等人,更是處在風口浪尖的位置之上,遭遇不幸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