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多年前,佛教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誕生了,他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從小就有著一顆「普渡眾生」的善心,為了讓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古印度人民擁有屬於自己的精神寄託,因此創立了佛教。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佛教已經成為了影響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與伊斯蘭教、基督教並列其中。
跟後面兩大宗教相比,佛教的影響範圍主要在世界的東方,其中就包括偌大的中國。魏晉時期的南朝梁國的建立者蕭衍就是一個忠實的佛教徒,在公元502年4月,他甚至受禪稱帝,在位的48年間裡,修建了無數的佛寺,可謂是佛政合一的統治思想。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代周立唐,結束了南北朝的歷史。不過,幾百年來天下形成的崇佛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了,恰好又趕上了唐朝這一大一統的王朝,因此佛教於唐大興。公元637年,玄奘法師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安排之下,西行前往古印度取經,經過整整7年的時間,才於公園641年回到大唐,並帶來了西方的大乘佛法。
從唐朝中後期開始,佛教在中國就逐漸沒落了,統治者擔心它的發展會影響到自己對於國家的控制,唐武宗就曾前前後後開展了三次大型的滅佛活動。不過,這不能夠否認唐朝是我國佛教發展最好的朝代,因為,從考古學家出土的那些文物看來,有關佛教的物品,唐朝是最多的。
在1987年,山西一座古寺的地宮裡考古學家就發現了一件佛教珍貴的信物,它便是一根12環的錫杖。要知道,錫杖是與袈裟並列的物品,僅次於佛教徒心中佛舍利的地位,而且山西發現的這根是12環的,這是所有錫杖當中的最高標準,同樣尊崇佛法的日本,都未曾挖掘出國如此高環數的錫杖,這根錫杖如今已是陝西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了。
無獨有偶,2008年,同樣是在山西,一座名為龍泉寺的地宮,考古學家也發現了一個珍貴的佛教物品,它是一個金棺,被一個打著蝴蝶結的繩子給繫上了,專家們推測,該金棺裡面的物品在佛教徒心中的地位甚至比之前那根錫杖還要高。
發現這一物品也是很偶然的一件事,當時龍泉寺正準備修地下蓄水池,工人們在挖土的時候就挖到了這個地宮,考古專家們聞訊而來,立刻封鎖了寺院進行專業性的挖掘,該地宮出土了大量唐代時期的佛教物品,全部都是價值連城的文物。
不過,最吸引專家們注意的,還是這個打著神秘蝴蝶結的金棺,當時就有專家提出了要強行打開此物,不過被大部分專家給否決了,反對者還舉出了當年挖掘兵馬俑的例子,出土時全部都是彩色的,由於對挖掘出來的物品保護不當,最終使得外表的那層色彩迅速氧化,對文物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害。
直到今天,考古學家都無法確認這究竟具體是一個什麼東西,不過,專家們也給出了自己所推測出來的答案,他們一致認為,這裡面很大可能就放著珍貴的佛祖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