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喝白粥?2種方法加足料,減肥不挨餓
大家都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性,比如「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可是一旦真吃起來,完全沒有達到好的標準。
之前張醫生說早餐吃三明治比喝粥好,讓許多人攻擊他「崇洋媚外」,甚至把喝粥上升到了愛國的高度。其實大家如果多去看一些醫生或是營養師們寫的文章(或者多看一些我們的文章也可以),就會知道,喝粥並不是不好,只是單純的喝粥營養單一,完全達不到「早餐要吃好」這個標準。
粥裡雖然也有蛋白質,有微量元素,但是這些都太少了。而且碳水比例過高,做成粥後消化、分解又快,早餐喝粥一是會導致血糖波動巨烈,二是會不禁餓,經常是沒到中午就餓的難受了。
大米的蛋白質含量為7.9%,這個數值看上去很高,只是雞蛋13.3%的一半而已。但實際上是,我們根本沒有辦法通過吃大米來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比如100克大米的熱量為346大卡,足夠一個成年男子吃飽,甚至是根本吃不了。而即使是這樣,你才也補充了7.9克的蛋白質。如果是做成粥,還是我們早餐習慣的稀粥,那粥裡的蛋白質就會更少,少到可憐那種。
反觀雞蛋,1個約為50克,含有蛋白質6.6克左右。而1個雞蛋卻是大家都能吃下去的量。很明顯,通過雞蛋、肉類(肉類的蛋白質含量在15-20%之間),明顯要比大米來得高效。
因此,說喝粥不能滿足早餐的營養,是有道理的。所以我們也推薦大家,如果早餐習慣喝粥了,就不要只喝白粥,要在粥裡加料。下面春語推薦2種「加料」的方式。
比如加穀物、薯類等,可以增加膳食纖維,提高飽腹感,讓人不那麼容易餓,同時也能平衡血糖的上升速度;另外還可以添加瘦肉、蔬菜、雞蛋等等,這樣的粥喝起來才能勉強達到「早餐要吃好的標準」。
另外一種早餐吃法,就是西式的三明治。通常的三明治是兩片麵包夾一切(跟我們天津的大餅卷一切很有共同之處),它的好處在於既有碳水,同時還能添加一些蔬菜、肉、蛋等等,只要你喜歡,基本上什麼都可以往裡夾。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一款基礎版的早餐三明治,簡單快手,同時又營養均衡。
主料:麵包片、雞蛋
配料:生菜、西紅柿
減肥的小夥伴們不要看到麵包就緊張,首先我們可以選擇全麥麵包片;其次作為營養均衡的一餐,碳水是一定要有的。哪怕你是在減肥,碳水也是一定要吃的,至少要佔到熱量的一半,才是健康的一餐。
其他像生菜、西紅柿都是隨意搭配,大家想夾什麼都行。
做法:
1. 生菜洗淨甩幹水分,西紅柿切片,雞蛋煎熟備用。雞蛋這裡可以用煎的也可以煮,煮的熱量更低,煎的話熱量高一些,但也比較快。
2. 案板上鋪一張保鮮膜,然後放上麵包片,再擺好生菜、雞蛋。
3. 再蓋上西紅柿片、生菜、麵包片,然後用保鮮膜包好,最後從中間切上一刀。用保鮮膜的好處時吃的時候三明治不會散開,網上也有賣那種可以切的三明治紙,也很好用。
這樣有蔬菜有蛋白質還有碳水的早餐,比起單純的喝白粥吃鹹菜來說,營養要更均衡和豐富一些。同時還可以搭配牛奶、酸奶或是豆漿等等。
減肥並不是一味的低熱量,減肥餐的標準也並不是熱量越低越好,而應該是在營養均衡的前提下控制熱量。吃得健康了,身體才會健康,身體健康了,我們通過減肥想要達到的「美」才有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