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億萬年時光!帶你探秘全國首個化石類自然博物館

2021-01-07 騰訊網

經過六年多的建設和布展

8月10日

「全國首個化石類自然博物館」

——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面向公眾開放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

一起解鎖這座承載著

生命起源奧秘的博物館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位于澄江市右所鎮矣舊社區附近的半山上。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是中國首個、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遺產,是保存澄江生物群化石的核心區域,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遺址,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

博物館的展廳裡,滿牆的澄江生物群紀實資料和大量澄江本土的古生物化石標本讓人目不暇接。展區以「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通過圖片、文字、模型等全面講述宏大的地球生命演化故事,把澄江化石地在地球生命演化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品種眾多的動物復原模型、動物化石標本以及各類化石地層剖面的多媒體展廳仿佛讓人置身寒武紀時代。展廳內還有兩具非常吸引人的恐龍,一具是來自日本的恐龍模型,可以根據聲、影發出逼真的叫聲,另外一具是澄江出土的恐龍化石,它的出現打破了澄江只有小型生物化石的局面。

在博物館的三號展廳裡有一個巨型水箱,水箱內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鱟,鱟的血液裡有非常豐富的銅離子,正因為如此,它對癌症的治療有著重要的科研價值。

目前,博物館收藏了六萬多件珍貴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標本。與傳統博物館不同的是,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除了採用文字、圖片、模型、動畫等手段對化石進行全面展示外,還配套先進的低反射玻璃展櫃、低發熱射燈以及恆溫恆溼系統等技術設備對展品進行全方位保護;同時,博物館創新運用柔性屏、AR、VR和智能體感互動等前沿科技,配合200多個多媒體視頻,在生動展示寒武紀時期古生物的基礎上為遊客提供了有趣的視覺體驗。

遊客

想著帶孩子過來看一下,小孩比較喜歡這種互動,場館比較多,我們還要多玩一會兒。

遊客

生物保存得非常完整,復原很到位,擺設也特別用心,介紹特別詳細,還有各種各樣的小遊戲來增加趣味性。

來源/玉溪臺 李桃滿天 楊雲明 王旭 吳思穎

編輯/雲南臺 陳娜

責編/柏聯

雲視新聞七彩雲

相關焦點

  • 雲探秘|第六站——朝陽化石谷
    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濟贊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是2010 年10 月對外開放的非國有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館內展出的化石標本物種豐富,幾乎涵蓋了熱河生物群所有的門類。博物館根據化石的種類劃分為8 個展廳,分別為木化石廳、哺乳動物廳、鳥廳、龍廳、植物廳、昆蟲廳、兩棲類廳、魚類廳。(1)木化石廳。
  • 雲報觀察│穿越億萬年的探秘 雲南生物多樣性前世今生
    >1992年至今在經濟欠發達的情況下雲南持續加強管理加大資金投入,積極推進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雲南今天的生物多樣性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億萬年自然選擇的結果它不僅屬於現在還銜接著過去和未來讓我們穿越時空從億萬年前說起探尋雲南生物多樣性的前世今生
  • 山西地質博物館:穿越浩瀚發現山西大美
    但你能想到嗎?這首先是地質運動的結果:億萬年地質歷史的滄桑變遷,造就了表裡山河的錦繡風光,賦予了物華天寶的自然資源。鍾靈毓秀的自然形態,四季分明的溫帶大陸性氣候,豐富的礦產和能源資源,滋養了富饒肥沃的三晉大地,孕育出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與發祥於此的中華民族五千年厚重歷史文明,相映成輝。
  • 探秘中國的侏羅紀公園,億萬年前恐龍寶寶的出生地,竟藏在這
    「路易貝貝」是一枚含有胚胎的恐龍蛋化石,在外流浪了整整23年,最後從美國的兒童博物館回到了故裡——中國南陽西峽,這或許是一件文物追回事件,為何會上熱榜呢?這要從恐龍蛋化石的成因說起。恐龍骨骼化石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現,不足為奇, 但完整恐龍蛋化石出土不容易。大塊的恐龍骨骼與薄薄的蛋殼相比,蛋形成化石的概率很小。
  • 大型國寶級原版海百合化石即將亮相貴州省地質博物館
    而「花朵」上清晰的鱗片狀結構,又表明了海百合的動物特徵,這就是即將在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序廳展出的大型國寶級原版海百合化石。為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佳修復效果,貴州省古生物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貴州省古生物學會副秘書長羅永明親自在修復現場把關,七名技術精湛的化石修復技師每天十六個小時輪班,在粗修、精修後,再採用噴沙工藝,用高速氣流噴出的沙子,打磨出海百合最細微的結構,呈現出最真實的面貌。
  • 關聯首美景山東|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天宇自然博物館(上)史前...
    魚龍化石和它的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上圖)天宇自然博物館位於平邑縣城,於2004年投資4億多元建成開放。展館陳列面積2.8萬平方米,展廳28個,館藏展品39萬餘件,並設有科研館等。博物館內珍藏1100多件恐龍及2200多件古鳥類化石,是世界上保存較完整個體的恐龍和鳥類化石最多的博物館,被金氏世界紀錄英國總部認定為「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目前,該館已有6項藏品獲「世界吉尼斯獎」,被譽為「一部描繪自然生命的萬卷書」。博物館館藏展品主要以礦物標本和古生物化石為主。
  • 26米長的馬門溪龍做了「美容「,「無人「博物館文物都挺「忙
    閉館四個月有餘,少了觀眾的博物館卻一天沒放假,有些館忙著掃房掃地,來了一次徹底大掃除;有些博物館「掃」文物,擴充數字展品庫……最近記者探訪那些尚未開館的博物館,為您揭秘「無人」博物館裡的忙碌,看博物館人如何努力將時光留住。6月初,自然博物館、中國科技館、北京汽車博物館、郭沫若紀念館等將陸續恢復開放,許多久未謀面的博物館,將以嶄新的姿態迎接觀眾的到來。
  • 探秘亞洲最大的恐龍收藏中心,看恐龍在這裡「重生」
    化石修復室裡,「對話時空」的標本修復師用雙手慢慢推開一扇扇史前「案發現場」的「大門」。古動物館裡,拼裝骨架的工作人員用一雙妙手復原著一個個億萬年前的「生活場景」。幾層樓高的恐龍骨架栩栩如生,讓人感覺它們隨時會向你「奔來」。
  • 自然博物館奇妙之旅Vlog丨綠色的寶石=綠寶石嗎?跟億萬年地球歷史來場對話!
    成語「信口雌黃」你聽過「雌黃」你見過嗎?像玫瑰花、刺蝟一樣的礦物到底長啥樣?
  • 時光隧道即將開啟,120秒帶你穿越70年!
    新中國70年的記憶中你印象最深的時刻是什麼?
  • 14米長恐龍「走」進門頭溝「天街」,小朋友親手修復幾億年前化石
    仰望高大的恐龍骨架、欣賞來自億萬年前的古生物標本、體驗化石修復的樂趣……昨天,一場大型恐龍展在門頭溝的北京長安天街亮相,這是該購物中心攜手中國古動物館打造的京西首場大型恐龍展。大量秘藏於博物館的古動物化石、生物復原模型、珍貴圖片悉數亮相,不僅助推線下實體商業的復甦,也為學生們提供了暑期學習科普知識的場所。這場大型恐龍展的主題為「奇妙的進化之旅」,在展覽現場,超300平方米的恐龍島按1比1尺寸復原了三大恐龍骨架——克拉美麗龍、霸王龍、竊蛋龍。沉浸式科普互動體驗區講述了生命進化的九大節點。
  • 小飛象親子年卡快樂首發,我們要承包孩子2019年的快樂和成長
    我們是湖南衛視金鷹卡通獨家授權IP,打造的全國唯一一家線下實體體驗基地。北京奧林匹克塔原價:160元年卡體驗:免費1次7大博物館研學課程 學習玩耍兩不誤除了玩樂的場館外,親子年卡中還贈送博物館研學課程,帶孩子探索更加深度的知識海洋。
  • 世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有6項金氏世界紀錄,就藏在山東平邑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山東省天宇自然博物館,位於平邑縣城,是於2004年建成開放的集收藏、科普、展示、科研於一體的大型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也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國土資源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館內擁有六項金氏世界紀錄,並因其豐富的古生物化石收藏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上最大的收藏恐龍和其他史前動物化石的博物館。」天宇自然博物館館內共收藏古生物化石18665件,種類極其豐富,涵蓋了地球顯生宙各個時段的古生物化石。
  • 自然歷史博物館:萬物殿堂
    歐文爵士詳細計算了擺放自然歷史類藏品所需要的空間,然後向大英博物館的理事們宣布:將大英博物館一分為二的時刻到了,需要把博物館中的來自人的藏品(有關於人類文明的藏品)和來自上帝的藏品(自然歷史類的藏品)分開收藏。到了大英博物館的理事們投票表決的日子,總共50位理事只有17位願意前來參加投票,支持與反對的投票結果為8比7——這意味著大英博物館的一個全新的自然歷史部分即將誕生。
  • 來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 變個古生物考古學家吧
    2021年開年,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接踵推出全新特色展覽和線下、線上活動項目,以趣味的方式普及科學,以創新的玩法迎接牛年的到來。珍稀動物標本+首度展出的化石 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為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傳遞環境保護理念,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在廣場1層中庭和東北庭特別推出專題展覽——「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動物標本展,通過系列動物標本、自然藝術景觀、科普圖文相結合,呈現了「野性北美落基山脈生物群」「世界上最高的動物:長頸鹿」「馬達加斯加的精靈: 環尾狐猴」和「萌寵小熊貓」四大主題場景。
  • 大連自然博物館遊記:沒有進步就是退步
    大連自然博物館遊記:沒有進步就是退步自然博物館在我眼裡是最具有吸引人的地方,無論動植物標本、化石還是各種礦物都令我為之著迷。大連自然博物館上下四層,地上三層,地下的貝林廳由於在整修沒有對外開放。不過想想全國大自然博物館幾乎都有貝利的動物標本,所以也不算遺憾。一進大門,我就被大廳正中間的非洲象標本吸引了,儘管在許多自然博物館中都見過非洲象的標本,但是這具標本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僅是其巨大體型給人心靈帶來的震撼,還有細節的完美呈現。
  • 到首博穿越數百年「讀」中軸
    原標題:到首博穿越數百年「讀」中軸體現著北京獨有壯美秩序的中軸線變成一首「歌」,隨著線上高低錯落屋頂,時而高昂清脆,時而渾厚低沉;一步之內,看盡百年中軸變遷,在紫禁城的「建築」裡尋找畫師留下的秘密……今天,「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覽在首都博物館開幕,中軸數百年風雲濃縮在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十四站——恐龍的故鄉,內蒙古自然博物館
    沒問題,就是滿足你! 「中國恐龍的新家」活動已經安排上了 讓我們每周帶你前往一個博物館 看望住在那裡的中國恐龍明星們!
  • 中國是發現恐龍最多的國家,「巨型汝陽龍」竟是世界最大恐龍化石
    河南省汝陽縣劉店鄉有座「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這裡發現的生活於晚白堊紀早期(距今約1億年至8500萬年間)的汝陽恐龍動物群,是中國乃至世界晚白堊紀早期的一個重要恐龍物證,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晚白堊紀早期恐龍研究上的空白,對研究大型蜥腳類和結節類恐龍的分布、遷徙、演化以及揭示恐龍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和最終的突然滅絕等具有重大價值
  • 全國首個丨「穿越象鼻山」2021龍虎山全國警察棧道越野賽將開啟!
    「為中國警察驕傲而跑」為迎接2021年1月10日中國首個警察節的到來開創體育+旅遊的產業發展新思路1月9日—10日龍虎山景區將舉辦「穿越象鼻山」2021龍虎山全國警察棧道越野賽三大活動亮點即將全面亮相01全國首個此次活動是中國警察節2021年成立以來全國首個有關警察節的大型活動02千警穿越象鼻山象鼻山你可能爬過但從象鼻山鼻子與象身之間的山縫中穿過你體驗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