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寶貝在成長,最讓家長關注的兩個部位是——眼睛和牙齒!這篇討論牙齒健康哦!
齲齒(蛀牙)會導致疼痛和膿毒症、經濟壓力、營養發育、營養不良、活動受限、生命質量下降、更嚴重的牙科疾病等不良後果。因此,了解齲齒、預防齲齒、治療齲齒都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享,除了刷牙,我們還能做什麼來對抗蛀牙!
患病情況
2017年9月,國家衛計委公布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調查顯示,我國兒童齲齒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蟲牙患病率明顯上升。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平均齲齒數為4.24顆,比十年前上升了5.8個百分點。12歲兒童恆牙齲患率為34.5%,平均齲齒數為0.86顆,比十年前上升了7.8個百分點,兩個年齡段的齲患率都是農村高於城市。
什麼是齲齒
齲齒是由有機酸代謝物引起牙釉質逐漸脫礦化,接著蛋白質水解、牙齒結構破壞而成的口腔感染性疾病。
致齲因素
微生物變形鏈球菌、乳酸桿菌、溶血鏈球菌是輔食過程中的必須成分。它們利用口腔中的碳水化合物產酸而腐蝕牙齒。可發酵碳水化合物這是理想的細菌代謝底物,細菌利用可發酵碳水化合物代謝產生的酸使口腔pH值低於5.5,為腐蝕創造了環境。可發酵碳水化合物包括:穀類、水果類。
穀類如:餅乾、脆餅、薯條、熱的和冷的穀類食品、麵包等,含有可發酵碳水化合物,具有致齲性。水果(新鮮的、幹的和罐頭)和果汁都有致齲性。果汁飲料、碳酸飲料、冰茶和加糖飲料、甜點、曲奇、糖果和蛋糕可以致齲,蜂蜜、糖漿、紅糖等含有蔗糖的食物也會被細菌利用產生有機酸,從而具有致齲性。據觀察,齲齒寶寶家裡一般都經常有飲料、甜麵包等各類含糖零食,所有家長,還請少買或者不買零食哦。健康的、有保護牙齒作用的食物下文會繼續介紹。
食物的形態和粘附力液體食物在口腔中被迅速清除,很少粘附在牙齒表面。固體食物諸如餅乾、薯條、曲奇、麵包圈和香蕉等可以粘在牙縫中,有著很強的粘附力。雖然每天刷牙,但我們不一定能把粘附在牙縫中的食物殘渣都清除乾淨。
暴露時間食物在嘴裡停留的時間越長,致齲作用越明顯。棒棒糖和含糖薄荷糖會延長糖在口腔中的暴露時間,薯片、曲奇、蛋糕和甜甜圈能提高口腔中糖的濃度和延長暴露時間,這些食物的強大粘附力讓致齲作用更明顯。
進食頻率進食5-15分鐘內,口腔內pH值開始下降,促發齲齒反應,頻繁進食讓口腔長期暴露於酸性環境中,會增加患齲齒的機會。一次吃幾塊餅乾,然後刷牙或漱口,與一天內多次吃餅乾相比,致齲力要低得多。如果孩子們一天內零食不斷,那麼口腔內pH值一直低於5.5,牙齒則一直在被腐蝕。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的孩子每天刷牙而齲齒情況還在不斷惡化。
關愛牙齒
護齒技巧
牙齒發育需要的營養牙齒發育最初始於母親妊娠2-3個月,礦化作用始於母親妊娠4個月,可一直延續至青春期前。所以母親的營養必須提供乳牙生長所需的礦物質,母親營養不足會影響下一代的發育。牙齒由蛋白質基質礦化而成,蛋白質在牙本質中以膠原蛋白的形式存在,而膠原蛋白的合成依賴維生素C。維生素D對於鈣和磷形成羥磷灰石晶體的過程是必須的。羥磷灰石是牙釉質和牙本質的礦物質成分。氟化物進入羥磷灰石,使牙齒具備了獨特的抗齲齒作用。所以,飲食均衡,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身體健康,也是為了讓牙齒更堅固、不容易發生齲齒。肉、蛋、奶提供優質蛋白質和磷;奶製品和豆製品提供豐富的鈣;新鮮的蔬菜水果可提供豐富的維生素C;曬太陽可以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這些食物和行為都能提供牙齒生長必須的營養素。
防齲食物牛奶中雖然含有少量可發酵碳水化合物,但牛奶中的鈣和磷具有緩衝pH值作用,因此致齲性較低。吃香蕉或者餅乾的時候,和牛奶一起食用,能降低香蕉和餅乾的粘附力。奶酪中的酪蛋白、鈣和磷酸鹽能在致齲食物之前阻止牙菌斑的形成。進食奶酪的同時,吃含糖食物,能降低它們的致齲作用。
堅果不含大量的可發酵碳水化合物,富含脂肪和膳食纖維,具有止齲性;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海產品、畜肉、蛋和禽肉,也具有止齲性,幫助預防蛀牙。大部分新鮮蔬菜不會被微生物代謝利用,也不會在30分鐘內引起唾液pH值下降至5.5以下,所以不引起牙齒腐蝕。無糖口香糖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唾液能清除牙齒間的食物殘渣,唾液的緩衝作用還能抵消細菌代謝產生的酸性,從而減少牙齒腐蝕的可能性。但不建議6歲以下兒童吃口香糖。木糖醇能抑制口腔中的變形鏈球菌,抗菌能力以及嚼口香糖時刺激唾液的效應,都能夠防止蛀牙。
氟化物羥磷灰石是牙釉質和牙本質的礦物質成分。氟化物進入羥磷灰石,形成氟磷灰石,使牙齒具備了獨特的抗齲齒作用。對於已顯露早期腐蝕跡象的牙齒,它能促進修復和再礦化,幫助逆轉腐蝕的過程,同時增強牙齒表面對抗腐蝕的能力,通過幹擾微生物來阻止口腔細菌的損害作用。檢查一下家裡的牙膏是否含氟呀!
注意:
過量氟化物攝入會引起輕度氟中毒,包括膳食氟化物補充劑吞下氟化牙膏和漱口水。
小於六歲的兒童不應使用含氟漱口水,較大的兒童應在指導下漱口,但不要咽下漱口水。給兒童刷牙用的牙膏不能超過豌豆大小,以減少過量氟化物被吞咽的風險。
3-10歲兒童口腔健康的營養須知
含澱粉的、粘稠的或含糖食物應與無糖食物一起食用;(無糖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升高口腔pH值)進餐或吃加餐時吃些乳製品;(乳製品增強再礦化和補充鈣)吃可發酵碳水化合物時吃些耐嚼的新鮮蔬菜;(耐嚼的、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引起唾液分泌,起緩衝作用)餐次間隔至少2小時,加餐時間控制在15~30分鐘;(若不斷進食,口腔pH值一直低於5.5,引發脫礦)限制睡前零食;(睡覺時唾液分泌減少)限制酸性飲料,如運動飲料、果汁、碳酸飲料;(酸性食物促使牙齒腐蝕)碳水類點心與蛋白質食物一起吃,如金槍魚和餅乾、蘋果和奶酪;(蛋白質有止齲性)鼓勵餐後或進食點心後立即食用木糖醇口香糖(至少5分鐘);推薦食用無糖咀嚼型的維生素礦物質補充。——————————————————
*引自Krause營養診療學
*不推薦6歲以下兒童吃口香糖
總結
1.對於還沒有蛀牙的幼兒、兒童,解決挑食的問題,誘導飲食均衡;家長以身作則、循循善誘,鼓勵孩子多吃奶製品和新鮮蔬菜;必要時可補充兒童複合維生素;
2.對於已經出現齲齒的幼兒、兒童,飲食技巧、含氟牙膏和營養補充劑可以促進牙齒健康,減少進一步齲壞;
3.一定要少吃含糖零食——零食可以吃,但要有限制,家長要有原則。不該買的時候就是不買,孩子能拿家長怎麼樣?多利用其他有意思的書籍、繪本、體育遊戲轉移注意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