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沒有飛餅,沒有咖喱,更沒有印度神油

2020-12-14 我叫王不慫

提到印度,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印度的特色飛餅、咖喱和舉世聞名的印度神油和印度瑜伽等等。這都是標誌性的印度文化產物。

但是去過印度的朋友會用他們的親身體驗告訴你:印度沒有旋轉的飛餅,沒有咖喱,更沒有印度神油!

印度沒有飛餅

印度沒有飛餅,這就好比重慶沒有雞公煲,加州沒有牛肉麵,左宗棠不做雞一樣。

據說重慶雞公煲的由來是由發明者的名字而命名的,因為發明這道菜的人叫做張重慶。而他是個上海人,所以這道菜叫做重慶雞公煲。

加州牛肉麵倒是與重慶有關,是一個重慶人赴美留學時參加加利福尼亞州當地的一個美食大賽,他做的牛肉麵獲得了單項獎的冠軍。從此牛肉麵在美國風靡起來,然後又傳回中國,故此叫做加州牛肉麵。

宗棠雞也與左宗棠沒有絲毫關係。是因為當初一位湖南的廚師一手創製的,為了把這道菜迅速推廣,所以假託家鄉的歷史名人左宗棠來命名這道菜。

同樣道理,在印度也沒有旋轉的飛餅。

飛餅地由來

印度飛餅的由來也是由咱們給起的。因為咱們國人通常會把奇葩的食物以印度來冠名。印度飛餅他出名的地方不在於它的配料,也不在於它的口感,關鍵在於它「飛」的過程。

只見廚師用手把餅甩起來,越甩越薄,越甩越大,直到薄如蟬翼。最後在輕輕地一旋,薄餅凌空飛起就如同二人轉甩手絹一般。

而這裡其中地高手更是個可以閉著眼睛將薄餅向上一甩,飛餅就自動飛往身後幾米遠的助手那裡。然後助手再順手一接直接放在了熱鍋上。霎時間飛餅的香氣就發散出來。

但是如果你到印度去旅遊,你就會發現他們做的餅從來就沒有飛起來過!即便你去向當地人打聽去哪裡可以遲到印度飛餅,他們也十分的疑惑地說到:餅什麼時候會飛了?

其實真正地印度飛餅並不是印度本土的人發明的,而是由泰國、香港、馬來西亞這些印度移民創造的,但是最開始地印度飛餅並不會飛, 它們是從進入中國市場後才讓會飛了起來。我猜應該是收到了二人轉地啟發。

印度沒有咖喱

咖喱炒飯估計是我們最常吃的,也是我們對印度最相信深刻地符號之一。但是當小夥伴們到了印度之後發現:印度沒有咖喱。

即使你去印度地餐廳吃飯,你也沒法再他們的菜單上找到與咖喱有關的料理。甚至再印度當地地語言裡也沒有咖喱這種食物地身影。

其實咖喱一詞是由英文譯音過來的。意思是用香料做成地燉菜。當年英國殖民印度時,被印度地這種由各種香料燉成地飯食感到驚為天人。雖然燉爛地食物並不是很美觀,但是口感很美味,一下子徵服所有英國人的味蕾。

隨著世界地交流越來約頻繁,人們逐漸的把類似於印度地這種由各種香料燉成糊狀食物統稱咖喱。

直至今日咖喱再世界各國都落地生根,並形成了各種各樣不同的口味,有泰國版地咖喱、英國版地咖喱,日本版地咖喱各不相同。

如今在印度你難道再他們地菜單上找到咖喱地身影,只有在幾個極個別地遊人很多的酒店,為了迎合遊人地意向為特意在菜單上加上咖喱這個詞。

印度神油並不神

在去年很活地《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講得就是主人公去印度代購印度抗癌藥地故事。而男主角自己所開的保健品店主賣地就是印度神油。

只有一提起印度神油我們好多人就會發出那種曖昧、猥瑣而又會心一笑得笑顏。眼神表情仿佛都在向對方傳達一句:你懂的!

雖然很多人估計這輩子都沒見過這真正得印度神油,但是一聽到這個名字大家都會聯想到肯定是印度生產。但是當你到印度旅遊時,你就會發現這裡根本就沒有印度神油。

印度神油,中國製造!它得真實誕生地是來自中國香港。這就好比黑人牙膏其實是一個國產產品。而中華牙膏卻是一個洋品牌一樣。

之所以叫叫印度神油是因為跟當時香港武俠小說中得印度神僧,印度神藥,以及印度國內對性得信仰有關。

如果你真的去印度購買印度神油,你經過千辛萬苦地追尋最終得到地可能只是一瓶用於推拿按摩地精油,或者印度當地地偉哥而已。

至於你在網上買的或者經過代購購買地極有可能是騙人的東西。最顯著地特徵就是看看你所購買的神油是否有中文標識。

印度沒有飛餅,印度沒有咖喱,印度也沒有神油!

那印度有什麼呢?那就是我們天天使用地阿拉伯數字。

你知道嗎?

我們使用的阿拉伯數字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人!

相關焦點

  • 印度神油是印度的嗎?一番調查後我沉默了……
    最近中國印度邊境不太平,印度人燒中國國旗、抵制中國貨鬧得好像挺兇,總覺得我們也該抵制印度點什麼,不過印度製造近些年不怎麼爭氣:家裡鞋櫃裡有越南制的阿迪達斯和印度尼西亞製造的耐克,印度製造翻個底朝天卻一件也沒找到,思前想後,難道我只能把氣撒在印度飛餅和印度神油上面了?
  • 印度,根本沒有咖喱
    這可能是對印度咖喱最好的讚美。哥倫布物種大交換為咖喱提供了各式香料:薑黃、生薑、肉豆蔻、桂皮、丁香、小豆蔻、芫荽、辣椒、洋蔥、大蒜等等。印度人製作咖喱前,會在當天早晨把新鮮素材研磨好,做成烹調用的糊和酸辣醬。在傳統的印度廚房裡,咖喱粉不存在。沒有什麼比新鮮香料更能確保食物濃鬱的香味。
  • 印度的威士忌,是比印度神油更神奇的存在
    首先聲明,印度神油並非印度的特產,也和印度沒有任何關係。實際上,「印度神油」的原產地在中國香港,是香港何氏兄弟的「華仁行」製造的。
  • 印度沒有咖喱?我們眼裡的印度咖喱,是怎麼做的?
    視頻裡我也有講一些關於咖喱的事,比如,為什麼印度本土不用咖喱一詞,他們的國民調料死亡瑪莎拉,是什麼東西;日本的咖喱,又是怎麼回事。你很難用一些精準的詞來描述咖喱雞的味道,它是一盤香料的大雜燴。但我們國內大多消費者接觸的咖喱,是日式咖喱塊,半成品,再加上一些日漫或日劇的影響,很多人誤以為咖喱是某種調料,或者,直接以為是一種日本調料。有趣的是,日本人的咖喱,是在明治維新時期(搞全盤西化)從英國人手裡拿來的,從印度傳到英國再傳到日本,繞一圈。
  • 在印度,其實根本就沒有「咖喱」
    印度當地人可不這麼稱呼,雖然有醬汁,每道菜各有自己的名稱,口味依使用的香料不同,他們不會在菜單上標註「咖喱」字樣,反倒更願意使用「馬拉」(Masala)。這可能是對印度咖喱最好的讚美。哥倫布物種大交換為咖喱提供了各式香料:薑黃、生薑、肉豆蔻、桂皮、丁香、小豆蔻、芫荽、辣椒、洋蔥、大蒜等等。印度人製作咖喱前,會在當天早晨把新鮮素材研磨好,做成烹調用的糊和酸辣醬。在傳統的印度廚房裡,咖喱粉不存在。沒有什麼比新鮮香料更能確保食物濃鬱的香味。
  • 你以為印度對咖喱的熱情只表現在咖喱飯上?那是你還沒有看過這些
    印度就是大多數的遊客最喜歡和最好奇的一個國家,但是印度的旅行並不會和想像之中的那麼美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腸胃不一定可以忍受的住印度食物的折磨。說起印度的食物,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印度最常見的食物——咖喱,印度幾乎算得上是咖喱的起源地,在印度,當地人民對於咖喱的熱衷讓不少的遊客由衷的感到敬佩。印度是一個用手吃飯的地方,咖喱飯是印度人最愛的食物。
  • 我不知道印度有沒有正版「神藥」,但印度真的沒有咖喱!
    這讓所長想起了咖喱,雖然咖喱起源於印度,但印度卻沒有咖喱.01 在印度等南亞國家 / 當地語言中並沒有一類稱為「咖喱」的食物 /一提到咖喱,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是使用咖喱粉或咖喱塊製成的濃稠的日式咖喱。
  • 印度神油其實是個美麗的誤會-虎嗅網
    「我也想抵制印度貨來著,可是撓破頭皮找了半天,只有印度飛餅和印度神油。」這個誤會已經根深蒂固,但事實上,印度神油根本就不是印度的土特產。維基百科上的一句話將印度神油背後的始作俑者拎了出來,印度神油的概念其實是香港人一手造出來的,香港的華仁行化工廠主導了這場羅生門。
  • 沒有印度[羊肉咖喱]的尼泊爾料理, 不是正統[喜馬拉雅菜]|Himalaya Restaurant
    店裡的菜單上沒有具體菜品的解釋哦!)1⃣️ Chana 其實就是chickpea(鷹嘴豆),是北印度非常家常的一種食材,燉鷹嘴豆是北印度家庭辦家宴少不了的一道菜。店家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豆子本身被燉得非常軟糯,搭配上印度綜合香料masala讓豆子更加入味了。
  • 都說咖喱起源於印度,但那裡並沒有「咖喱」
    在我不開心的時候,吃到好吃的咖喱,就會好很多了。」日劇《深夜食堂》裡,老闆將隔夜的咖喱澆在熱騰騰的米飯上,趁著冷咖喱被熱氣慢慢融化的時候吃,簡簡單單的隔夜咖喱就引起了店內食客的共鳴。如今咖喱可謂最普世的食物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咖喱」一詞其實是誤解的產物,儘管這個錯誤並沒有影響咖喱走向異國異族的餐桌,衍生出不同的個性。
  • 除了咖喱和飛餅,印度還有什麼好吃的?
    前段時間去新加坡,住在Little India附近,那裡大小不同的印度餐館絡繹不絕,從店門前路過看到裡面滿座的印度人,用手抓著飯吃,看起來特別美味。作為印度菜愛好者,當時就挑了一家很出名的去吃。餐盤非常環保,就是一張大大的芭蕉葉,挖一勺咖喱放在上面,用黃油饢蘸著吃,莫名覺得帶勁。
  • 蝸牛在印度----讓你知道印度不只有咖喱!(主食篇)
    上次介紹了印度的飲食文化和習慣,相信有不少讓大家驚喜或驚訝的地方。這次我們切入正題,來聊一聊印度的正餐。我想了很久應該怎麼來分類介紹印度飯桌上的菜,決定了最合適的分法是三類:主食、非咖喱、和咖喱。這次我們來看看主食。上次說到印度人飲食結構以主食為主,自然也有不少花樣,大致可分為餅類、米類和其他。先來看看各種餅們。
  • 印度真有神油嗎?
    印度神油在中國很有名,但去過印度的人發現,印度並沒有神油!看過徐崢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網友都知道,徐崢在賓館旁邊開一家小店,專賣「印度神油」,因此,徐崢經常去印度進貨,所以才有徐崢後來幫病友去印度買藥的故事。
  • 印度飛餅的做法大全
    材料:酥皮一塊  草莓10粒   草莓果醬適量   雞蛋1粒   蛋黃3粒   牛奶250毫升   白糖50克   玉米澱粉20克   香草精2滴(沒有也沒關係)印度飛餅裡可加碎牛肉、蛋片、洋蔥,配有咖哩醬。可選加蛋或不加蛋的,根據各人喜好選擇不同的咖喱(或白糖)蘸著吃,讓人愛不釋口。還可以用最傳統的吃法——用手抓來吃。
  • 「印度神油」產自印度?印度背了「大鍋」,網友:難怪沒效果!
    說起印度,許多人可能會第一時間反應到《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電影也是十分精彩動人,但是你是否看到一開頭的「印度神油」呢?這種印度神油似乎很受國人的歡迎,在某電商平臺上,因為其有種「奇特」效益,增加持久時間,然後您是否想過印度神油很多來自於印度嗎?
  • 【技術分享】印度飛餅詳細配方及流程+專用果醬配方標準!
    咖喱醬:原料:洋蔥丁,蒜蓉,牛柳丁或雞 柳丁,黃姜粉,油咖喱,椰漿,鹽,糖 製作:炒香原料,加油咖喱炒香,加適量 水,椰漿,調味即可    「印度飛餅」是享譽印度的一道名小吃,是用調好的麵粉在空中用「飛」的絕技做成,它具有美味可口、濃鬱香酥的特點。有10多個品種。
  • 你知道嗎,在印度,其實根本就沒有「咖喱」
    哥倫布物種大交換為咖喱提供了各式香料:薑黃、生薑、肉豆蔻、桂皮、丁香、小豆蔻、芫荽、辣椒、洋蔥、大蒜等等。印度人製作咖喱前,會在當天早晨把新鮮素材研磨好,做成烹調用的糊和酸辣醬。在傳統的印度廚房裡,咖喱粉不存在。沒有什麼比新鮮香料更能確保食物濃鬱的香味。基於每種香料釋放味道的時間不同(比如薑黃釋放迅速而芫荽釋放緩慢),印度廚師在將香料碾碎前,會根據時間需要對其烘烤,然後再相互混合。
  • 印度神油並不是印度的?聊聊神油的前世今生,看看你被騙了多久
    今天我們聊一點有趣的東西,那就是印度神油。說起來這個油,很多男人都會會心一笑,同時對我們西南方的那塊神奇的土地致以發自內心的尊重。對比偉哥,這種油就神秘的多了。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東西,卻不知道它的歷史以及藥效到底如何。
  • 你吃的是正宗咖喱嗎:在印度,其實根本就沒有「咖喱」
    印度當地人可不這麼稱呼,雖然有醬汁,每道菜各有自己的名稱,口味依使用的香料不同,他們不會在菜單上標註「咖喱」字樣,反倒更願意使用「馬拉」(Masala),這是一種事先準備的香料混合物,用來搭配雞魚羊和各色蔬菜烹煮,在烹飪的最後階段加入菜餚中。不單在印度本土,每道「咖喱」的滋味和組成有所不同,英式、日式、泰式等各國咖喱的風味,也各有千秋。
  • 【印度神遊記1】吐槽篇
    其實當初大家讓我帶飛餅回來當禮物時,我是拒絕的。因為我天真的以為憑藉朕聰穎的天資學個飛餅回來毫無難度。是的,太天真了。因為印度就沒有飛餅啊!!!沾那個咖喱還有白白的醬(curd)吃。咖喱還好,curd味道很好腦補的!!酸奶裡面加檸檬和洋蔥,泡麵包之後大太陽下放置7天的東西估麼著就是這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