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這個社會什麼是最公平的,那麼時間應該是最公平的。
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普通百姓,每一個人每天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不會比別人多一秒也不會比別人少一秒;
有人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它能治好曾經被刺痛的內心;
也有人說,時間是世間最無情的,從來不捨得停下腳步,孔聖人都曾感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的確,時光如流水,在我們身邊靜靜地淌過,我們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時光,有時候仔細回想一下,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都去哪了?
如今,每當我們覺得時間過得太快,甚至說轉眼間就已經步入中老年的時候,大多數人往往會情不自禁地說出這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但其實,這首佳作後面的兩句詩也很經典,只是大家很少聽說過!
可能這個時候就有朋友說了,後面的兩句怎麼沒有聽說過?
不就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須長富貴,安樂是神仙嘛。」
相信這也是大家聽得到最多的版本,出自於元朝時期,著名戲曲作家關漢卿的代表作《感天動地竇娥冤》中。隨後,由於該劇對後世文學、戲劇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兩句詩也因此廣為人知。
但是要清楚的是,這句詩是關漢卿化用古人之名句,然後加以改編而成的,並不是最原始的詩篇。
通過史料我們可以找到,「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出自《續侄溥賞酴醾勸酒二首》,其作者是宋代的陳著,並且通過詩名也可以看出,這首詩是為了勸酒而作的詩篇。
那麼後面兩句詩到底是什麼呢?陳著又是怎麼寫出來的呢?
陳著出生於南宋的官宦世家,從高祖一直到父親,全部是進士並且都曾在宮中擔任各部門尚書。陳著本來是非常有才華的人,可能考官就是不喜歡他的文筆,所以直到年過四十歲他才考中進士,調監饒州商稅。
本想著終於登科入仕了, 但其實他的仕途並不順利,先是得罪奸臣導致不能升遷,後來又因反對奸臣的提議,被放任成縣令。但不論身處何種職位,陳著都盡心盡責,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當時嵊縣人為紀念陳著,特意將陳著和嵊縣父老惜別的城故嶺改名為「陳公嶺」,將嶺旁的一座山命名為「陳公山」。
陳著本身其實是很有理想的,做事也認真,只可惜宋朝內部太過腐敗,奸臣當道,百姓也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很多忠誠之士不斷被打壓,想陳著這種抱有滿腔報國之志卻無處可施的人,只能夠借酒消愁,並且把這種無奈的心情化作文字,寫成詩文。
而寫出《續侄溥賞酴醾勸酒二首》這首詩的時候,正好是陳著與朋友對飲,酒興正濃的時候,陳著看見院子裡盛開的鮮花,又想到了自己的命運,現在更是到了垂暮之年,頓時感慨萬千,就現場做出了這首詩。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相逢拌酩酊,何必備芳鮮」。這首詩前兩句簡單通俗,就是告誡人們一定要珍惜美好時光,一旦把青春浪費了,少年時光就一去不復返了!
後面的這兩句,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但其實它的內容表達的寓意也是非常好的。意思就是說,既然我們親朋好友都相聚在一起了,就好好珍惜這段時光,彼此之間何不推杯換盞,趕緊開始共歡樂!
這與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意思差不多。人生在世不過短短數十載,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不要忘了享受生活,否則就算以後家纏萬貫,也買不回也流逝的美好時光。
我們羨慕那些把生活過成詩的人,我們喜歡那些把生活過成歌的人,只有認真的生活、細心的感受、不斷的思考,才能將生活的日常與舞臺的絢麗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做一個有溫度的人,用大腦進行深度的思考,這樣才會成就一個有高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