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觀」思想學派?

2020-12-21 重樓逾陀

中觀學派以對敵論辯方法,分成應成派和自續派。再以其不同的存有論,將自續派細分成:順經部行中觀派和隨瑜伽行中觀派。

龍樹菩薩為八宗共祖,他的思想理論,為佛教學者所重視。研究中觀思想的學者眾多,但由於學者的見解不同,於是產生了不同學派,譬如〈 論「空性」:中觀學派3位思想家,為何都死於宗教「空刀」之下!〉一文中提及的蓮華戒,他所倡導的「瑜伽行中觀自續派」便是一個例子。

學者間雖然出現思想分歧,但就勝義諦中一切法空的思想卻還是共許的,他們的諍論是在其他方面。本篇將簡單介紹中觀思想的學派。

以論辯方法區分

龍樹菩薩的中觀思想,所破斥的主要是外道及小乘思想。其破斥時通常使用兩種方法:應成法(prasaga)及自續法(svatantra)。學者奠基於這種對敵者的辯論方法,來抉擇中觀思想,繼而產生了兩種中觀學派:應成派(Prāsagika)和自續派(Svātantrika)。

應成派顧名思義,它的對敵辯論的方法是應成法,所謂「應成法」是指直接破斥對方的主張,指出其主張的過失,但不建立自己的理論,持這種觀點的有月稱論師。

自續派所使用的辯論方法是自續法。這方法不但破斥對方的立場,指出它的謬誤,而且進一步建立自己正確的理論。所謂「續」是「立」的意思,即破斥外道和小乘時,「不唯指出其過失,就算盡了破斥的能事,必須還要建立自己正確的理論,舉事實以說明,取譬喻以證成,然後方可推翻敵者的立說。」

本體論上的劃分

以上是以辯論方法,區分中觀思想的學派。以下則從存有論(ontology)的角度,將中觀自續派劃分為兩派:順經部行和隨瑜伽行自續派。

雖然空宗的學者在勝義諦中,對一切法空的中心思想是共許的,但是在世俗諦上卻出現分歧。在世俗諦上,清辯論師承認我們心識所認識的對象、外境是存在的,譬如說一枝筆,是色香味觸和合的外境,為我們心識所認知的對象。這觀點與經部「心外有實境」的教義相符,所以被稱為「順經部行」,這學派代表的人物有清辯論師。

隨瑜伽行顧名思義,它與瑜伽行派有關。在世俗諦上,隨瑜伽行自續派主張唯識無境,不承認心外有實境的存在,認為一切都心識所變現的。它在世俗諦採納瑜伽行「唯識無境」的教義,故稱作「隨瑜伽行」,其倡導者分別是蓮華戒及寂護論師。由於這個層面所探討的是「心外實有」,還是「唯識無境」的形上學問題,所以把它歸入於存有論的範疇。

簡而言之,中觀學派以對敵論辯方法,分成應成派和自續派。再以其不同的存有論,將自續派細分成:順經部行中觀派和隨瑜伽行中觀派。以上是對中觀思想學派的一點簡單釐清。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為什麼要消滅墨家學派的思想?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曾出現過諸子百家爭鳴的現象,主要體現在各家學派思想的盛行,當時文化十分包容,所以出現了法家、儒家、兵家、墨家等主流學派。這些學派的思想大多都流傳後世,直到如今仍舊存在,比如依法治國是法家思想的延續、尊老愛幼是儒家思想的延續,而孫子兵法則是兵家思想的延續,那麼墨家呢?說到墨家可能大多數人都不太了解,因為墨家思想似乎沒有被延續下來,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想盡辦法消滅了墨家學派思想。
  • 商鞅變法使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商鞅學派的法家思想是什麼?
    秦孝公時期任用商鞅實施變法,使秦國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因此商鞅的法治思想也在秦國大行其道,對秦始皇及秦朝政治產生著重要影響。商鞅及商鞅學派的思想集中體現在《商君書》中,主要觀點包括:1.歷史進化思想與人性好利說在中國古代的思想傳統中,有著濃烈的復古主義傾向,儒家和道家都認為歷史的發展是倒退的,今不如昔。這種觀念不利於新思想的產生和社會變革的進行。商鞅則拋棄了這種落後、陳舊的觀點,提出了歷史進化的理論。
  • 維也納學派哲學的當代遺產
    雖然我們在討論當代哲學的早期歷史時還不斷提及維也納學派,但今天的哲學家會越來越少地把這個學派作為自己的重要思想來源。這「歸功於」蒯因20世紀50年代發表的顛覆性文章《經驗論的兩個教條》,徹底結束了維也納學派在當代分析哲學中的地位。當代科學發展和哲學變化的密切因果聯繫,也導致了維也納學派成為當代哲學家心目中的明日黃花。
  • 斯多亞學派|古希臘哲學
    在晚期希臘哲學中,斯多亞學派是延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廣的一個派別。一般將該學派劃分為三個發展階段:早期斯多亞學派(理論性)、中期斯多亞學派(折中性)、晚期斯多亞學派(務實性)。1 早期斯多亞學派斯多亞學派的創始人是芝諾,繼承人為克裡安雪斯,其繼承人克呂西普作出極大貢獻,被稱為第二創始人。
  • 「希臘化時期」的四個主流學派之斯多葛學派
    前文《「希臘化時期」的四個主流學派之犬儒學派》介紹了犬儒學派,這篇文章繼續介紹下一個學派——斯多葛學派。斯多葛(Stoic)這個詞源自希臘文stoa(門廊)。斯多葛學派於公元前三百年左右興起於雅典。創始人季諾(Zeno),本來住在賽普勒斯,後因一次船難來到雅典,加入犬儒學派。
  • 人類必須堅守的4種美德,斯多葛學派的行動指南
    古代斯多葛學派用這四種美德作為他們行動的指南。美德即智慧!人類必須堅守的4種美德,斯多葛學派的行動指南。智慧知識不等於智慧,但沒有知識,必定沒有智慧。斯多葛學派認為美德是好的,邪惡不是好的。美德通向幸福,邪惡把我們拉得更遠。智慧僅僅是我們知道什麼是什麼的能力,在知道我們可以更有意識地指導我們的行動。
  • 走近奧地利學派的第一本書
    現代奧地利學派的復興凱倫·沃恩(Karen Vaughn)教授作為參與者、觀察者的現代奧地利學派「復興」的簡史,首先是哈耶克/拉赫曼主義的一個嚴格的偏見。沃恩觀點是思想史的輝格理論的又一變種,這次是從拉赫曼的角度來看的。
  • 為什麼他宗無法正確解釋《中觀根本論》之根本思想?
    應成八大難處關鍵,意指唯有應成派才能解釋他宗所看不見或無法解釋《中觀根本論》的地方,故稱「難處關鍵」,也就是「掌握關鍵要點」的意思。為什麼他宗無法正確解釋《中觀根本論》之根本思想?佛陀親自授記龍樹菩薩,因此龍樹菩薩能正確究竟地解釋佛語中最深奧的「空性」意義。《中觀根本論》是龍樹菩薩討論空性最重要的論著,亦是史上諸多闡釋空性義的作品之中最權威的一部。事實上,形成四部宗義的主要原因,不在於各派對出離心、菩提心的見解歧異,而在於闡釋「空性」上有別,因而形成各種宗義。
  • 斯多葛學派的邏輯學觀點
    斯多葛學派還是傳統語法學的創造者。斯多葛學派的邏輯學觀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011.知識來自知覺。首先知覺到事物是認識事物的基礎,這裡正與柏拉圖關於知識的來源不同。知覺到事物意味著事物對我們的影響,「就像印章蓋在紙上所留下的印記那般」,事物的影像留在了我們的大腦中。 當斯多葛學派這樣解釋認知事物的最初形式時,對於事物能夠在我們腦中留下多少影像我是存疑的。 當你看到一片森林時,你看得到第一排第一棵樹上的葉子嗎? 這棵樹會不會在你的頭腦中留下影像? 因人而異。
  • 管仲學派的兩個基本範疇——天道與人情
    管仲學派重視政治實踐,其思想也主要為政治活動服務。但是在探討政治思想的過程中,也需要探討一些哲學範疇。雖然這些範疇是為其政治思想服務的,但也在一定程序上反映了管仲學派學者們的世界觀。在這些範疇中,天道與人情的概念最為基本。
  • 斯多葛學派:一個為現代人開創的古代哲學流派
    近代的一些思想家,比如蒙田、約翰·米爾以及湯姆·沃爾夫也都很推崇這種思想。斯多葛主義的幾點中心思想:①未來不可預測。②生命何其短暫。③如何做到堅定不移、堅強和自控?④不滿的來源是我們依賴反身性的衝動傾向,而非邏輯。由於斯多葛學派的發展史遠遠不如其追隨者們的故事有意思,所以我接下來的內容將主要集中於後者。
  • 西方翻譯理論十大學派
    他從翻譯性質、類別、對等、轉換、限度等方面闡述「什麼是翻譯」這一中心問題。(1)翻譯的性質。翻譯是「把一種語言(原語)的文字材料轉換成另一種語言(譯語)的對等的文字材料。」(2)翻譯的類別。 語言學派和交際學派有時被統稱為翻譯中的科學派,因為它們採用了資訊理論和被認為是一門科學的語言學的描寫與分析方法來解釋翻譯的過程以及處理翻譯中的問題。
  • 墨家學派為何很快衰落?
    墨家學派主張兼愛、非攻等,認為人是用來愛的,要讓世界充滿愛,就要不遺餘力地愛別人,像愛自己的父母一樣愛別人,這樣世界才能溫情脈脈。另外,墨家主張世界和平共處 ,所有非正義的戰爭都是在反對之列。這種思想極大地迎合了當時處於生命朝不保夕的中下層勞動者的心願,所以墨家學學派興盛一時。而楊朱學派本質上屬於道家學派。他強調貴生,也就說把生命看得至高無上。
  • 米塞斯的新學派:奧地利學派的「重生」
    一切目的和一切手段,無論是物質的還是觀念的,崇高的還是基礎性的,高貴的或卑微的,都在同一排列中供人選擇,人們的決定選擇了其一,同時也就放棄了其他。從古典學派的政治經濟學中,產生了人類行為的一般理論,即行動學。經濟的或交換的問題嵌入在更為一般的科學中,不能與這種聯繫相斷絕。」在此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傳統的奧地利學派的色彩。
  • 如何理解斯多葛學派的主張?
    圖為該學派創始人芝諾。© wikipedia在這種意義上,斯多葛學派是在學會接受他們的遭遇。他們從不抱怨,只是盡力處理好事務繼續他們的生活。我認為斯多葛派倫理學的精髓是在兩種顯然矛盾的心理狀態之間取得平衡。一方面,斯多葛學派人士用他們的勇氣和決心追求生活中的特定目標,做那些既符合自身利益又符合人類利益的事情。
  • 兼愛非攻是墨家學派的主張,那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兼愛」、「非攻」是墨家學派的核心主張。「兼愛」指的是愛所有人,是指不分親疏、不分遠近的普遍的愛,強調「愛無差等」。「非攻」指的是反對非正義的戰爭。說白了,就是主張人與人之間要互助互愛,才能實現和平共處,社會才能處於一種最好的狀態。
  • 三教九流到底是什麼意思,諸子百家都有什麼思想主張?
    九大流派:儒家,道家,法家,農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儒家認為社會紛爭是因為人的的道德有問題,如果社會上人的道德水準提高,那麼自然也就沒有了紛爭,所以儒家提出了」仁義禮智信忠孝「核心價值觀, 這一價值觀脫至於儒教
  • 老子的服飾觀及其當代意義!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和道家美學思想的奠基者,其所撰寫的《道德經》 1.服飾的色彩觀 服飾色彩相同於藝術品的色彩,也是一種獨特的語言,也具有強烈的表達能力,並不斷向人們傳遞服飾風格和所蘊含的豐富文化,體現著人的審美理想、審美情趣和審美水平。 老子早在二千年多前就認識到了服裝色彩的重要,並在 《道德經》第12章中強調.
  • 斯多葛學派:全心全意為人類服務
    芝諾雖然斯多葛學派把財富、地位、苦樂的感受都視為虛空,但他們卻依然努力奮鬥,為全人類謀取幸福,他們認為自己的一生註定是為了他人,所以過程中的苦樂與艱辛也不是什麼負擔,他們唯一的報酬就是心中的信仰所帶來的喜悅,認為別人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
  • 名畫賞析——雅典學派
    《雅典學派》拉斐爾      義大利      現藏於梵蒂岡籤署廳【作者簡介】拉斐爾·桑西(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