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撒了把鹽,美國心疼,俄羅斯也心疼:唱歐洲文明的輓歌

2020-12-11 儒者的國際視野

7月27日,希臘政府宣布海軍進入「最高警戒狀態」,理由是土耳其正在對本國近海進行礦產勘測,希臘的舉動得到了法德兩國極高的支持聲音。土耳其和希臘兩國相鄰,土耳其只是在兩國相鄰的爭議海域進行勘測,為什麼會得到希臘海軍如此激烈的反應呢?

如果從兩國的地圖上看,希臘在地中海上對土耳其形成了壓迫形勢。這是因為奧斯曼帝國解體時,西方世界正處於制霸世界的階段,他們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分成26個國家,1000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幾乎喪失殆盡。希臘在從奧斯曼帝國分裂出去的時候,自然也佔盡了便宜,畢竟歐洲人說了算。

不過,現在法德甚至英美支持希臘去折磨土耳其,卻並不是昔日歐洲大陸制霸世界的延續,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今天的土耳其雖然領土已經不及當年的十分之一,從奧斯曼分裂出來的其他25個國家也幾乎全部敵視土耳其,但是土耳其卻突然變得強勢起來了,從兩個方面可以得出一二:

2018年希臘總理乘坐直升機到自己國家的一個島嶼上開會,土耳其戰鬥機直接將其壓迫在非常危險的低空飛行而不敢抬頭,希臘雖然一直在擴充軍力並且有歐洲盟友支持,卻一直被土耳其壓著摩擦;

2016年以來,在敘利亞領土上土耳其一邊對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政府軍發動打擊和空襲,同時對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庫德人武裝進行剿滅式打擊,世界軍事兩強居然無可奈何,愣是被土耳其在21世紀依靠武力割走了主權國家敘利亞的大片領土。

土耳其不把美國和俄羅斯放在眼裡,甚至對雙方的祖宗也毫不留情。今年7月10日,土耳其宣布正式關閉擁有1500年歷史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當然這是土耳其作為主權國家的自由,但是索菲亞大教堂對於整個歐洲文明來說其意義卻是非凡地。

首先,索菲亞大教堂位於伊斯坦堡,即昔日歐洲重要聖城君士坦丁堡,其歷史地位僅次於耶路撒冷和羅馬。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時,正是歐洲文明險些被奧斯曼帝國消滅的時候,這座教堂當時被改為清真寺。直到1934年,凱末爾才把它恢復為博物館。

其次,東羅馬帝國一直是斯拉夫認為的自身文明起源地,也就是普京所信仰的東正教起源,「沙皇」一詞起源於羅馬執政「凱撒」,歷代俄羅斯沙皇都自認為東羅馬繼承人,改變索菲亞大教堂對普京來說,無異於動祖墳。

從歷史意義上看,土耳其的這一行為對川普和普京來說,都是心頭上撒鹽的行為,但是美俄兩個基督教國家又在糾紛中,沒有人願意跳出來得罪土耳其。

土耳其關閉索菲亞大教堂是極具象徵性的,他可能確實是為歐洲文明在唱響最後的輓歌。因為歷史上英法等歐洲國家長期殖民中東,這些殖民國家獨立後大量人口遷入歐洲,加上此前伊拉克和利比亞戰爭導致的難民危機,使得歐洲人口比例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埃爾多安還多次呼籲,前往歐洲的中東婦女每個人最少應該生四個孩子。

而俄羅斯目前人口正在劇烈下滑,歷史遺留和近年遷入的中東人口比例也在顯著上升。以目前的速度來看,2050年的歐洲、美國和俄羅斯,將會是另一個文明系統了。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維和部隊|美國_軍事|土耳其_軍事|敘利亞政府軍|俄羅斯...
    在2020年即將結束的時候,美國就土耳其採購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事件作出強烈回應,用《通過制裁打擊美國對手法案》,對無視美國警告並堅持購買俄羅斯武器的土耳其實施制裁,制裁對象細節到針對國防企業、部門官員和自然人,這樣的制裁力度在美國盟友身上實屬罕見。
  • 又給美國補一槍?土耳其再次聯手俄羅斯出擊,白宮一聲不吭
    美國最為先進的戰鬥機就是F-35,而S-400對其有重大影響,土耳其裝備了S-400之後,F-35對土耳其危險性就會小很多,可以說土耳其再次聯手俄羅斯重拳出擊,美國白宮一聲不吭。美國對土耳其加大限制力度據了解,土耳其一直沒有遵從美國"意見",尤其是土耳其之前第一次和俄羅斯進行軍事合作時,就導致北約以及美國強烈不滿,認為土耳其違背了北約聯盟初衷。北約那麼多國家,就沒有一個從俄羅斯購買武器以及軍事裝備。為此,美國拒絕交付此前土耳其定製的F-35戰鬥機,且留給美國自用。
  • 為什麼總是覺得歐洲非常排斥俄羅斯
    就連那個寫了《文明的衝突》的作者亨廷頓都說:如果你遇到一個俄羅斯人,用一個銅板在他身上一刮就會發現,原來他裡面是個韃靼人。偏偏俄羅斯人就是認準了自己是歐洲人,作為一個國家,俄羅斯是一個近200個民族組成的民族國家,其中絕大部分是俄羅斯民族,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
  • 美國制裁土耳其,埃爾多安揚言報復,俄羅斯也怒了:這是針對我們
    美國國務院14日宣布,就土耳其採購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系統對土耳其實施制裁。美國最終對土耳其這個北約盟國下手了,這讓土方十分生氣,並揚言要進行報復。而俄羅斯也很惱怒,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特別指出,美國對土耳其的制裁實際上是針對俄羅斯。
  • 先背叛美國後出賣俄羅斯,土耳其哪來的膽子,同時惹怒美俄兩大國
    如果要論當今世界最不能惹的國家,排在前兩位的也一定是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大世界強國。美國作為「世界霸主」,只要看誰不順眼就動輒制裁誰,用一系列大炮巨艦進行威脅,甚至「拉幫結派」共同對付,而俄羅斯作為出了名的「戰鬥民族」對於「挑釁者」往往都是重拳出擊,哪怕會因此被孤立,也要先出一口氣。
  • 土耳其不撤出敘利亞,俄羅斯將攻打土耳其本土,俄羅斯會用這招?
    一,土耳其關閉所控制的海峽,這樣一來,俄羅斯海軍就無法通過黑海前往世界各國,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會把土耳其關閉海峽的行為當作「戰爭行為」,對土耳其開戰,對土耳其的領海、領土進行軍事打擊。三,土耳其是北約國家,近日,土耳其在伊德利卜受挫之後,土耳其已經開始尋求北約的支持和幫助,如果北約抱團,聯手對付俄羅斯、敘利亞、伊朗,在敘利亞和俄羅斯、伊朗爆發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在中東各國都被迫捲入戰爭的情況,俄羅斯100%會對土耳其進行軍事打擊。
  • 封鎖海峽,切斷海上通道:土耳其要幹什麼?能扛住俄羅斯的怒火?
    哪怕它近兩年和俄羅斯走得特別近,哪怕它也是北約成員國,土耳其都有可能把和歐洲、美國以及俄羅斯的關係同時搞壞。據環球網2月29日消息報導,在27日晚上土耳其軍隊遭遇猛烈空襲,傷亡慘重,在具體數目得出之前土耳其社交網絡上一片恐慌,但最終證實有33名土軍士兵陣亡,還有30多名士兵身受重傷,這是土耳其介入敘利亞戰爭以來最重的單日傷亡。
  • 土耳其加快向俄羅斯靠攏,美媒:拿到的糖果越多與北約裂痕越大
    俄衛星通訊社報導稱,俄羅斯軍事技術合作局局長舒加耶夫2號表示,俄羅斯和土耳其正在討論聯合開發航空系統和防空系統的問題。舒加耶夫在接受土耳其 Ecoturk TV電視臺採訪時表示:「我們的專家繼續討論共同製造航空設備和防空裝備領域的合作可能性。我認為,我們在該領域的互動不受限制。
  • 俄羅斯、土耳其、印尼、埃及、巴拿馬,盤點橫跨兩大洲的國家
    不算無常住人口的南極洲,世界上共有六大洲,就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這就會造成一種情況:有的國家會橫跨兩個大洲,今天就講講這個有趣的話題。橫跨兩大洲的國家,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俄羅斯了。
  • 悲涼的輓歌——消失的印第安文明
    由於早期造船技術的限制和惡劣天氣的影響,以及對航道的不熟悉,這些從歐洲出發的船隊路上的損耗率非常高(哥倫布環遊世界時,他的船隊有幾十艘大型帆船,後來回到歐洲的只剩下幾艘),絕大多數人都葬身了海底,即使那些到達了美洲大陸的幸運兒們也都是飢腸轆轆,再加上對美洲當地地理環境的不熟悉,這樣的探險之旅可謂是九死一生。
  • 歐盟和美國:幾乎同時制裁土耳其,但埃爾多安不會屈服
    屢屢觸及上述某些國家在敘利亞、利比亞、納卡地區的利益,因此,這些國家都對土耳其意見很大,但俄美都未對土耳其有過激的行為,畢竟和土耳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土耳其不顧美國和北約的強烈反對採購了俄制S-400遠程防空飛彈系統,俄羅斯向歐盟等國輸送天然氣的「土耳其溪」管道必須通過其境內才能向德國等國家供氣,軍貿和經濟利益其實已經將俄羅斯與土耳其緊密地捆綁在了一起,
  • 「歐洲展會推薦」土耳其醫療展/俄羅斯紙業展/德國鋁工業展/慕尼黑...
    在全球疫情蔓延之際,俄羅斯的紙漿和造紙工業克服了封鎖條件,所有的紙漿和紙張生產商正常運營,對俄羅斯基本出口PPI產品的需求沒有出現明顯下降。地點:莫斯科克洛庫斯國際會展中心 俄羅斯暖通衛浴展Aqua therm moccow一年舉辦一屆,是俄羅斯及東歐地區的專業供暖、空調及衛浴市場最大、最具影響力博覽會之一。
  • 俄羅斯調停兩次均失敗,美國第三次調停亞阿能成嗎?土耳其甘心嗎
    俄羅斯不甘心,17日經過遊說又讓雙方達成了停火協議,可惜依然沒能維持多久。所以美國這次出面能成嗎?據俄媒25日消息,美國,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三國本次同時發表聲明,聲明稱亞阿兩國在納卡地區問題上已達成共識,亞塞拜然及亞美尼亞兩國同意納卡地區於26日上午8時達成人道主義停火協議。
  • 土耳其得逞了,跟俄羅斯平起平坐,美幸災樂禍:俄羅斯已不復當年
    這是納卡停火協議達成之後俄土爭端的焦點,俄羅斯不想讓土耳其士兵出現在納卡或者亞塞拜然,為了阻止土耳其瞎攪和,俄羅斯直接跟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達成了協議,壓根就沒有帶土耳其玩。然而,在三方的停火協議達成之後,土耳其強行插了一腳,俄羅斯不得不跟土耳其又達成了另外一個協議,這個協議就是停火監測聯合中心。
  • 土耳其為何不懼俄羅斯?請問平頭哥在草原上怕過誰
    土耳其從奧斯曼帝國建國起,就一直在打仗和擴張,土耳其和歐洲列強幾乎都交過手。別管對手是誰,不服就幹。面對強大的沙俄,俄土大戰十二次,歷時241年,雖然輸多勝少,但土耳其人一直沒慫過。即使奧斯曼帝國沒落的不成樣子,依然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讓英法俄吃了不少的苦頭。雖然一戰后土耳其被打得七零八落,但骨子裡的好戰和不服輸的性格依然沒有改變。
  • 想靠制裁盟友讓俄羅斯付出代價?美媒:美國制裁土耳其反而可能便宜...
    【環球網軍事報導 記者陳振宇】據美國《MilitaryWatch》雜誌網站日前報導稱,在威脅採取「前所未有的措施」制裁土耳其兩年多以後,美國終於在12月14日宣布對這個北約盟友正式施加制裁,理由是後者採購了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系統。
  • 俄羅斯拿下海外戰略性港口,用蘇丹敘利亞完美破解土耳其海峽困局
    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根據俄羅斯方面報導稱,俄羅斯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不僅在歐洲,而且在世界地緣政治中都具有關鍵價值之一。俄羅斯始終考慮到這一點,但每次都錯過了最終解決土耳其問題的機會。在俄羅斯沙皇時代,彼得一世,凱薩琳二世,亞歷山大二世,尼古拉斯二世的領導下,俄羅斯得到了這樣的機會。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問題變得尤為嚴重。
  • 為何俄羅斯土耳其會成不共戴天的300年世仇?
    雖然今天的俄羅斯與土耳其開始有了化幹戈為玉帛的跡象,而且雙方還有了「土耳其流」天然氣管道、S-400飛彈防禦系統交易等融洽的局面,但隱藏在骨子裡的對立和仇恨卻終歸無法消弭。而這種仇恨產生的根源,在於俄羅斯與土耳其各自的地緣環境以及不同的國策。
  • 土耳其下最後通牒:俄羅斯S400非買不可,美國要制裁那就奉陪到底
    但在2017年底,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卻突然與俄羅斯方面籤署了購買兩套俄制S-400防空飛彈系統的合同,而這就意味著同樣是美國乃至整個北約未來幾十年核心空戰裝備的F-35的相關數據都將被曝光在S-400的雷達系統之下並被俄國人知曉。因此消息一出,美國方面徹底炸鍋,就連美國副總統彭斯都站出來警告埃爾多安不要「幹蠢事」。
  • 俄羅斯踩剎車,土耳其搖身變「吸金王」
    文/匯通網編輯:沁夢俄羅斯本是世界最大的黃金購買國。要知道過去五年,俄羅斯大約花費400億美元瘋狂購買黃金,黃金儲備激增,不過自今年4月起,俄羅斯停止買入,分析人士稱,俄羅斯的黃金儲量已經很大,可能不需要(再購買)更多。而世界最大的黃金買家也已經換人!土耳其新進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買家由於與美國關係降溫,土耳其擔心被禁止以美元進行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