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覺得歐洲非常排斥俄羅斯

2020-12-12 過河卒子and與非門

我覺得:說西方國家痛恨俄羅斯是不準確的,應該是又恨又怕。可以從民族、宗教、歷史、地緣、意識形態這五點來看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又恨又怕的心態,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民族認同、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三個方面。

一、說到底,西方世界不認為俄羅斯人是他們的同類

西方世界如果不從政治方面理解,指的就是歐洲吧,歐洲人的種族構成比較單一,基本都是白種人,屬於歐羅巴人種。俄羅斯地處歐洲北部邊緣地帶,東西橫跨歐亞大陸,在歐洲人看來這是個邊遠苦寒之地,落後與野蠻就是他們的代名詞。航海大發現時代,在海上領先歐洲其他國家的英國冒險的方向就是北方,可是在死了許多人之後,他們發現北方除了風雪寒冷幾乎什麼都沒有,只好回過頭和已經崛起的西班牙爭奪海上霸主地位。隨著歐洲文藝復興和發現新大陸新航路開闢以後,帝國主義的殖民時代到來了,歐洲以英國為主稱霸世界,歐洲的白人牛氣沖天,這時他們更加看不起落後與野蠻的俄羅斯,他們認為俄羅斯不是歐洲國家,俄羅斯人不是歐洲人。就連那個寫了《文明的衝突》的作者亨廷頓都說:如果你遇到一個俄羅斯人,用一個銅板在他身上一刮就會發現,原來他裡面是個韃靼人。

偏偏俄羅斯人就是認準了自己是歐洲人,作為一個國家,俄羅斯是一個近200個民族組成的民族國家,其中絕大部分是俄羅斯民族,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由於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再加上歷史上俄羅斯也不是很老實,四處出擊打仗,也被蒙古騎兵橫掃統治多年,所以在歐洲人看來,俄羅斯的真正的歐羅巴人已經沒有了,他們都是混血的蒙古人、韃靼人。到了現代,世界上的人種在科學家們眼裡被分成五種:蒙古人種(黃色人種);美洲人種(紅色人種);高加索人(白色人種);馬來人(棕色人種);衣索比亞人(黑色人種)。於是,俄羅斯人被西方認為是蒙古人種,或者起碼不是真正的高加索人,最多是個貧窮落後的「表親」。

基於此,歐洲人總是以另類的目光看待俄羅斯,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俄羅斯恰好也不是個善茬。其實,不管是什麼人種,都是人類,這是不變的。而小心眼認死理的白種人卻因為自己想進入工業文明就滋生了莫名其妙的優越感,種族主義這東西就成了一些政客的武器和拉幫結派的工具。比如現在的美國政府有個黑人女官員,她就宣稱「···與上世紀末的美蘇爭霸這種西方文明與同一人種間的內鬥不同,中美間的爭鬥是真正的兩個文明和兩個人種間的爭鬥···」,這個黑人接著說:「這是美國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情況,這是第一次我們面臨一個非白人的強大競爭對手」。看到沒有,連黑人都學會了種族主義,並用運到政治中。順便說一句,這女的醜得驚天動地。

二、大斯拉夫主義是歐洲人頭上的陰霾

斯拉夫人在羅馬帝國時期與日耳曼人、凱爾特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現今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河谷,被認為是斯拉夫人的故鄉,斯拉夫的含義有榮譽、光榮的意思。西斯拉夫人指中歐地區的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東斯拉夫人即東歐地區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等;南斯拉夫人在現在的巴爾幹半島和歐洲東南部,包括保加利亞人和以前的南斯拉夫等。從這個廣泛的區域我們知道,斯拉夫民族之間到現在還是有著廣泛的聯繫,所處地帶也是紛爭不斷的地方,尤其巴爾幹地區就是歐洲的火藥桶。

大斯拉夫主義產生於19世紀初,但是的歐洲斯拉夫人一方面感受到其他民族的強烈的民族意識,一方面又感受到蓬勃發展的歐洲社會,斯拉夫人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處於比較弱的地位,各地的斯拉夫人都很弱勢,不能形成合力。於是基於血脈的認同、文化的共通、語言的相近,斯拉夫人要追求一種共同的斯拉夫民族意識。尤其這個時候,在歐洲所向披靡的拿破崙被俄羅斯打敗,更加激勵鼓舞了斯拉夫人的民族情結和自豪感,斯拉夫民族獨立和民族聯合的政治思想產生了。

歐洲各國對這種斯拉夫主義非常害怕,因為一個團結聯合的斯拉夫民族一定會挑戰現在的歐洲利益格局,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奧地利人等等歐洲國家都不能放心,在他們看來聯合的斯拉夫人必將在歐洲核心地區擴張,繼而影響歐洲國家的根本和海外殖民地,也限制各國的擴張。他們甚至喊出:大斯拉夫建成時,整個歐洲都可以叫俄羅斯了。本來當時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並不喜歡這種口號與運動,尤其是像歐洲革命,更是他不願看到的景象,但歐洲國家對斯拉夫主義的恐懼和抵制卻讓他看到一種力量,這也就是說,是歐洲各國自己把斯拉夫主義和斯拉夫民族推到了俄羅斯的懷抱。

大斯拉夫主義和俄羅斯結合以後,俄羅斯對外的一切活動都被歐洲人劃歸威脅。特別是1698年彼得一世開始,俄羅斯也的確把歐洲折磨的夠嗆,他們為了出海口兩次攻打瑞典,把瑞典國王查理十二被打得跑到土耳其;俄羅斯有了出海口以後,立即建立新的首都聖彼得堡,國家強盛許多,而俄羅斯又有兩個特點,一是對領土有著無限的渴望,一是喜歡幹預別國的事物,就這樣被歐洲人封為「歐洲憲兵」。歐洲各國對他是又恨又怕又鄙視,因為打又打不過,說又說不通,苦惱得一比;再想想大斯拉夫,又害怕得一比。

三、二戰後的格局加劇了歐洲對俄羅斯的厭惡

二戰以前,在一代代沙皇不斷地努力下,他們終於把邊上的歐洲國家收拾個遍,還吞併了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等,歐洲能對他們有好感嗎?特別是英國簡直就把俄羅斯恨死了,因為俄羅斯鮮明地表示出對印度洋出海口的興趣,把英國人嚇得要死,為了限制沙俄南下搶印度,英國人未雨綢繆地打了許多次阿富汗,但阿富汗偏偏是個帝國墳場,英國人吃虧不少。二戰時希特勒公開表示支持蘇聯對南下印度洋的想法,交換條件是蘇聯不幹涉德國在歐洲的行動,後來還籤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二戰勝利後,蘇聯和美國各自建立了自己的陣營,在各方面互相攻擊,再加上西方不遺餘力的醜化宣傳,俄羅斯的負面形象在歐洲可謂「深入人心」,各國更加對它怨恨交加。西方不斷在意識形態領域滲透蘇聯,蘇聯當然也盡全力搞革命輸出,互相把對方當著敵人看待,心裡滿滿的恨意;蘇聯在和美國進行冷戰是,發展成和美國比肩的核大國,儘管英法都是有核國家,但他們的體量和抗打擊能力、核攻擊能力跟蘇聯沒法比呀,所以心裡充滿了恐懼不安。

當然,俄羅斯和歐洲的愛恨情仇是幾百年歷史形成的,可以說已經沁入骨髓。波蘭人有句傳言:波蘭人一出生就充滿了對俄羅斯的仇恨。其實,對俄羅斯那種又恨又怕的心態,歐洲人何嘗不是如此。至於歷史上、宗教上還有一些恩怨,和上面提到的三點來比,簡直不值一提。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美女非常美,但體味非常重,為什麼?
    俄羅斯的女人確實非常美,但也無可奈何的和西方人一樣,有著很重的體味。為什麼這些老外的體味都這麼重呢? 說俄羅斯美女的體味重是假,有體味是真的,俄羅斯人基本都有這個味道,俄羅斯地處北極,天氣寒冷,所以造就了很多俄羅斯懶人,說俄羅斯人懶,並不是說她們工作不積極,也不是說她們不愛勞動,而是說她們不愛洗澡,每天那麼累,汗流浹背,而天寒地凍的,實在是不想洗澡,洗澡靠的是勇氣,洗澡就是一個痛苦的煎熬,長此以往,就會散發出一種汗臭味。
  • 為什麼西方一直把俄羅斯視為最大的威脅,而不是讓俄羅斯加入西方?
    俄羅斯人認為自己三次拯救了歐洲,拯救了西方。第一次是蒙古入侵歐洲,第二次是打敗拿破崙,拯救歐洲;第三次是打敗希特勒,解放了歐洲。 德國雖然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西方覺得可以原諒;唯獨不原諒拯救過西方的俄羅斯。
  • 為什麼人們總是排斥自己不喜歡的人
    人們總是排斥自己不喜歡的人,擔憂自己害怕的事情,其實我們要學會勇敢面對人生當中的任何境遇和容納一切人,無論是世俗意義上的善或是惡
  • 為什麼西方世界如此痛恨俄羅斯
    世界為什麼痛恨俄羅斯?這裡面有很多原因,有西方的原因,有俄羅斯的原因,更有美國從中搗鬼的原因。本文想從俄羅斯的角度談一下西方為什麼痛恨俄羅斯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俄羅斯慣於侵略擴張。歷史上俄羅斯善於搞擴張,這都是俄羅斯民族的特性所決定的,至今很難改變。過去有,現在有,將來也會有。特別是從俄羅斯國內的地理環境看,適合與俄羅斯人生存的環境並不大,而要擴大生存環境,只有向西擴充,朝著歐洲地區進軍。
  • 歐洲存在感最低的小國,不加入西方也不加入俄羅斯,國家非常窮困
    尤其是在歐洲,更是如此,歐洲從近代開始,大國雲集,作為小國必須要站隊,不是跟隨西方,就是跟隨俄羅斯,否則難以生存。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下面這個國家,堪稱歐洲存在感最低的國家,不加入西方,也不加入俄羅斯,國家非常窮困。
  • 法國為何在歐洲的做法總是很「另類」?大國情懷還是優越條件?
    我們都知道,歐洲自二戰以來,在美國的「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下,實現了戰後重建,但歐洲也成為美國人的歐洲,不過在歐洲唯一敢和美國唱反調的國家就是法國。近兩年,法國總統馬克龍主張接納俄羅斯,讓一些與俄羅斯有矛盾的歐洲國家很不爽。
  • 這座大廈遭到大眾拒絕排斥,外形酷似眼鏡蛇,設計者:不存在雜念
    聽到這個名字,也會覺得是很奇怪的建築物,這座大樓被一般群眾所排斥,他們認為這是不吉利的徵兆,是邪惡的象徵,到底該從什麼開始說呢。這座建築是俄羅斯著名的建築師VasilyKlyuki設計的,設計圖中的外形是由眼鏡蛇設計的,設計和真的一模一樣,而且給人一種有魄力的感覺,舌頭的消費計劃在酒吧,這個建築物有幸運、智慧、長壽的意思。
  •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俄羅斯很強大?
    單從軍事領域上看,俄羅斯確實非常的強大,俄羅斯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核武庫,俄國擁有將地球毀掉n次的能力。但是除此之外,俄羅斯早已不是當年的蘇聯,超級大國的稱號只能存在於俄羅斯人的夢中。不過不能否認的是,俄羅斯由於繼承了當年蘇聯大部分的衣缽,他仍然是一個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強國。俄羅斯的經濟在經歷了失落的十年之後,隨著普京總統的上臺,迎來了黃金十年,俄羅斯也隨之成為了金磚四國之一。
  • 土耳其撒了把鹽,美國心疼,俄羅斯也心疼:唱歐洲文明的輓歌
    土耳其和希臘兩國相鄰,土耳其只是在兩國相鄰的爭議海域進行勘測,為什麼會得到希臘海軍如此激烈的反應呢?如果從兩國的地圖上看,希臘在地中海上對土耳其形成了壓迫形勢。這是因為奧斯曼帝國解體時,西方世界正處於制霸世界的階段,他們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分成26個國家,1000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幾乎喪失殆盡。
  • 手拉胚為什麼會被排斥
    手拉胚紫砂壺,一直以來都被紫砂壺行業所排斥,但除了行業裡的人,剩下的人很少會知道為什麼這麼的排斥手拉胚,今天就為大家講講。  而且相對來說手拉胚更易製作,費時短,極大地較少了人工成本,所以部分不良商家為了謀取高利,選擇手拉胚,這就是為什麼排斥手拉胚了,從業內講,手拉胚不算紫砂壺,且一些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會將價格調整的十分有誘惑力,從外行買者來說
  • 紅警大殺器來了,美帝「光菱坦克」將率先布防歐洲,俄羅斯別慌
    根據美國軍方的規劃,這種「光稜坦克」第一批將不會裝配給美軍,而是送到歐洲去對抗北約的老對手—俄羅斯,那為什麼美軍有這麼先進的武器自己不用,反而要給北約送去呢?其實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在美國看來,歐洲更適合這種武器發揮作用,也只有它可以遏制俄羅斯的殺手鐧。
  • 你覺得在今時當下,哪個國家是歐洲的「第一強國」?
    歐洲的國家當中俄羅斯是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地跨亞歐兩大洲,其位於歐洲的部分,面積約佔歐洲總面積的一半左右,除了俄羅斯之外,歐洲其他國家的面積都不是很大,還有很多國家的面積都很小,比如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就位於歐洲,國土面積僅為0.44平方千米,此外還有一些如摩納哥、聖馬利諾、盧森堡等國家都是小國。
  • 推翻華盛頓雕像、佔領法國巴黎,黑人運動席捲歐洲各國,為何俄羅斯...
    此外,黑人的抗議活動除了在美國聲勢浩大外,在英國、法國、荷蘭、丹麥、丹麥等許多歐洲國家也都爆發起來,甚至日本、新加坡都有,不過在歐洲,有一個國家卻幾乎沒有黑人抗議,這個國家就是——俄羅斯。
  • 俄羅斯船廠鋼材不從中國買,偏從歐洲運,算不算淨花冤枉錢?
    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非常重要的物資,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著重要的物資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鋼材這種重要物資,它不僅在建築領域和航天領域上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造船廠也需要使用大量的鋼材,這樣才能造出質量比較好的船隻。如果說鋼材的質量不合格,那將會造成很大的質量問題。
  • 為什麼你總是覺得累?
    定好的鬧鐘總是被習慣性地按掉,然後繼續睡。每次到公司都是踩點,有幾次睡醒了已經遲到了,只好請半天假。看別人打雞血的樣子,有時候也很羨慕,可是自己卻怎麼也精神不起來。年初、月初總是會給自己制定計劃,但到了月末,卻總是發現根本做不完。 問題來了:為什麼你總是覺得累?
  • 為什麼俄羅斯每次威懾美國時轟炸機總是飛到阿拉斯基,而不是關島
    俄羅斯轟炸機飛到阿拉斯加,而不是關島,對於當下的俄羅斯來講,是一種最為經濟的對等威懾方案。所謂的「俄羅斯威懾」其實是對美軍挑釁的反制,這裡不多敘述。之所以會給人關島更值得威懾的印象,是因為關島軍事基地距離中國只有2600公裡,是離中國大陸最近的美國領土,在我們心目中存在感很強,但對俄羅斯來說,不一定。
  • 居住在遠東地區的俄羅斯人,他們是歐洲人,還是亞洲人?
    俄羅斯擁有17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是全球面積最大的國家,橫跨了整個亞歐大陸。以烏拉爾山脈為界,約有25%的國土位於歐洲,另有75%位於亞洲。雖然,俄羅斯的亞洲領土遠遠多於歐洲部分。但是,從人口上來看,歐洲部分超過了1.1億,佔到俄羅斯總人口的78%,人口密度達到了每平方公裡27人,是該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 為什麼俄羅斯土地面積那麼大,人卻如此稀少?
    因此,俄羅斯的人口密度非常之低,每平方公裡只有8.8個人,對比於美國的人口密度為35.6人/平方公裡,歐洲人口密度為70人/平方公裡,中國的人口密度是148.35人/平方公裡,印度的人口密度450.4人/平方公裡。根據2019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數據,常住人口有2523.33萬人,人口密度也達到了15.2人平方公裡。
  • 歐洲一個「美女國家」對中國免籤,顏值不輸俄羅斯
    歐洲一個「美女國家」對中國免籤,顏值不輸俄羅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旅遊不僅僅滿足於周邊景色,有更多的人開始出國遊,國外人文風景以及建築裝修都與我國截然不同,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歐洲國家,那裡有著濃鬱的異國風情,像是蒙了一層朦朧的面紗,1000個人就有1000個不同歐洲印象,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去歐洲的夢。
  • 俄羅斯千古一帝,被稱為歐洲救世主,蘇聯挖開他墓穴,沒找到屍骨
    還有一位皇帝,知名度比這兩人稍有遜色,但是功績不比他們少,而且在歐洲更是如雷貫耳,他就是俄羅斯帝國的第十位皇帝亞歷山大一世。亞歷山大一世的祖母,正是那個俄羅斯帝國史上唯一被冠以「大帝」稱號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他出生後就深受祖母的喜愛,不過,他和父親保羅一世的關係卻算不上融洽,一直被嚴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