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方一直把俄羅斯視為最大的威脅,而不是讓俄羅斯加入西方?

2020-12-26 騰訊網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5年4月的一次電視直播中,引用了沙俄皇帝亞歷山大三世曾經的名言:俄羅斯只有兩個盟友,一個是海軍一個是陸軍。

普京在2019年新年賀詞上說:「俄羅斯從沒有過幫手,未來也不會有。」

俄羅斯就是這麼一個孤立的大國,在西方眼裡俄羅斯是一個另類,是一個威脅,無論俄羅斯怎麼向西方拋媚眼,最終得到的是拒絕。

俄羅斯人認為自己三次拯救了歐洲,拯救了西方。第一次是蒙古入侵歐洲,第二次是打敗拿破崙,拯救歐洲;第三次是打敗希特勒,解放了歐洲。

德國雖然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西方覺得可以原諒;唯獨不原諒拯救過西方的俄羅斯。

俄羅斯憤憤不平,痛罵歐洲忘恩負義。

從彼得大帝開始,俄羅斯就有個西方夢,追求歐洲融入歐洲,變成其中的一員。可是幾百年過去了,西方總是說不。

俄羅斯三次提出加入北約,三次遭到拒絕,俄羅斯總被歐美拒之門外。

俄羅斯不僅被拒絕,而且經常是被西方制裁打壓,甚至是群毆。

2018年「索爾茲伯裡事件」,西方25個國家下令驅逐一百多名俄羅斯外交官,這是西方陣營統一進行的報復行動,哪怕在冷戰時期也從未如此。

西方的制裁逼迫,讓普京宣稱,「不給俄羅斯退路的人,我們也不會給他活路」。

為什麼西方總是拒絕俄羅斯,而且視為一大威脅呢?

一、西方的「恐俄症」陰魂不散

彼得大帝的遺囑披露以後,震驚歐洲。彼得大帝在遺囑中有一個徵服歐洲的計劃,「肢解瑞典,滅亡波斯,粉碎波蘭,徵服土耳其」,「分享全球帝國」。

俄羅斯一直否認遺囑的真實性,可是後來俄羅斯的擴張腳步往往與遺書中所寫不謀而合,基本上就是彼得大帝徵服歐洲的線路圖。

在俄羅斯戰勝拿破崙以後,沙俄變成了歐洲的救世主,亞歷山大一世贏得「神聖王」稱號。

美國人是今天的世界警察,沙俄就是當時的歐洲憲兵,歐洲哪裡發生革命,沙俄就帶頭撲到哪裡,歐洲各國的事務都要插一手。沙俄的霸道野蠻,歐洲人是深受其害。

蘇聯時代的鋼鐵洪流和核武器,更是西方的噩夢。美國總統裡根說「如果蘇聯在1981年向我們發起進攻,美國將無力抵抗」。按照北約的估計,一旦蘇聯發動戰爭,1個禮拜之內就能佔領整個西歐,然後封鎖英吉利海峽,阻止美國遠徵軍登陸。

蘇聯沒有了,但是歐洲國家的「恐俄症」不會消失的。波蘭,為了自身國家安全,不惜出資20億美元邀請美國來駐軍。

二、俄羅斯的擴張什麼時候能停止

普京說過,「俄羅斯疆土確實很大,但沒有一寸是多餘的。」

2014年3月,俄羅斯採取軍事行動,出兵克裡米亞,驅逐了烏克蘭軍隊,並最終使之加入俄聯邦。俄羅斯的行動讓西方目瞪口呆,俄羅斯的土地還是在增長,俄羅斯還奪得了喬治亞的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還有摩爾多瓦的德左。

歐洲國家心有餘悸,不知道下一個是不是自己,變成第二個烏克蘭。

俄羅斯是全世界對土地最渴求的國家,俄羅斯的歷史就是一部土地擴張史。

俄國的前身是14世紀東歐的莫斯科公國,被蒙古人的金帳汗國統治,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裡領土。經過幾百年的血腥擴張,國土範圍從東歐平原擴展到西伯利亞遠東,最強盛時期領土到達2300多萬平方公裡領土。

葉卡捷琳娜二世是最具擴張野心的沙皇,「我兩手空空地來到俄羅斯,現在終於通過我的努力為俄羅斯送上了我的嫁妝。如果上帝再讓我活上200年,我的嫁妝將會是整個歐洲。」

俄羅斯的土地欲望永不休止,誰也不知道,俄羅斯的擴張什麼時候能停止。

三、東方還是西方,俄羅斯的尷尬

19世紀俄國著名思想家赫爾岑把俄國向何處去,究竟是走西方式道路還是東方式道路,稱為俄國歷史發展的斯芬克斯之謎。

東方還是西方,俄羅斯人自己也不知道。俄羅斯的雙頭鷹標誌其實就是意味著俄羅斯人的雙重性格。俄羅斯東搖西擺,可是東方西方都不承認它。

「剝開一個俄羅斯人,你會看到一個韃靼人。」在西方人眼裡,俄羅斯人就是蒙古的後裔,蒙古帝國統治了俄羅斯兩百多年,不可避免帶有蒙古基因。

西方是文藝復興以後走向工業文明的。俄羅斯是農奴社會極權統治,被西方看作是野蠻落後的國家,嗤之以鼻。

蘇聯垮臺以後,葉爾欽以為沒有了意識形態的對立,西方應該擁抱俄羅斯才對。葉爾欽全面倒向西方,休克療法搞得俄羅斯半死不活,西方在一旁看笑話。葉爾欽沒想到熱臉貼到冷屁股上去了。

四、俄羅斯與西方的宗教分裂

2016年,俄羅斯出版了瑞士著名媒體人吉-梅坦的著作《俄羅斯與西方的千年大戰——從查理大帝到烏克蘭危機:西方恐俄症歷史》。

作者認為,俄羅斯與西方分道揚鑣始於宗教大分裂(1054年),甚至再前推到查理大帝被封為全西方的皇帝(800年)、與拜佔庭皇帝爭奪羅馬皇帝職位和修改基督教儀軌時,而俄國繼承了拜佔庭的衣缽。

俄羅斯以東羅馬繼承者自居,稱俄羅斯為「第三羅馬帝國」,自己則加冕為「沙皇」。

俄羅斯人信仰東羅馬的東正教,而歐洲其他地區則普遍信仰西羅馬的天主教以及後來衍生出來的新教,這兩個教派因為歷史原因水火不容。

五、俄羅斯的實力讓西方寢食難安

在歷史上,沙俄為了歐洲的霸主地位和英國法國德國等強國都進行了無數次戰爭。拿破崙希特勒都是俄羅斯的手下敗將,戰鬥民族那都是打出來的。俄羅斯吞併的小國更是不計其數。對歐洲而言,俄羅斯是個巨大的歷史陰影。

俄羅斯是一個真正地大物博的國家,戰爭實力和潛力不可小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外交部長就曾向法國表示:「即使我們不去支援沙俄,他們也不會敗,他們豐富的資源,足以拖垮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俄羅斯的大國雄心擴張野心,永遠不會消失。看看普京的強硬,就知道俄羅斯傳統有多強。「領土爭端沒有談判,只有戰爭」、「叢林規則長期有效」、「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

俄羅斯有1707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有1.4億人口、百萬軍隊、近萬枚核彈頭。俄羅斯的實力決定了俄羅斯不可能做一個普通國家。如果加入歐盟,法國和德國的軸心地位難以保住;如果加入北約,美國的領袖地位自然受到挑戰,一山不容二虎。

俄羅斯的個頭太大,西方吞不下也消化不了。不管俄羅斯怎麼做,西方都不會吸納俄羅斯的。

西方不需要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強大的俄羅斯永遠都是西方的威脅。

以上內容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西方世界如此痛恨俄羅斯
    世界為什麼痛恨俄羅斯?這裡面有很多原因,有西方的原因,有俄羅斯的原因,更有美國從中搗鬼的原因。本文想從俄羅斯的角度談一下西方為什麼痛恨俄羅斯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俄羅斯慣於侵略擴張。歐洲地盤不大,國家眾多,每個國家面積都比較狹小,缺少戰略縱深,地形上一馬平川,非常適合裝甲集群作戰,一旦俄羅斯的鋼鐵洪流滾滾襲來,這些國家是根本擋不住的。況且蘇聯就是這樣一個有實力的國家,西方對於蘇聯一直很恐懼。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龐大的家業,也繼承了西方世界對蘇聯的恐懼。而這幾年普京總統的一系列作為也更加加深了西方世界對於俄羅斯的恐懼。
  • 西方視野下的俄羅斯形象:歷史嬗變與現實定位
    西歐國家認為這些技術是俄羅斯買來的,即使在歐洲工匠的幫助下,俄羅斯這樣一個「野蠻的亞洲國家」也無法獨立生產武器。俄羅斯野蠻形象的另一面是以熊的形象所體現的侵略性、好戰、機智和力量。自16世紀利沃尼亞戰爭以來,俄羅斯一直與擴張和對歐洲領土的威脅聯繫在一起。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後,俄羅斯已成為歐洲力量平衡的一部分。這意味著:一方面,俄對歐洲的軍事威脅加大;另一方面,俄也成為歐洲與土耳其對抗的實力盟友。
  • 烏克蘭外長:跟「俄羅斯」徹底決裂,決定融入西方不會逆轉
    其中俄羅斯作為蘇聯最大的遺產繼承者,幾乎拿走了蘇聯90%以上的武器裝備,所以俄羅斯又成為了美國最大的敵人。不過,由於俄羅斯的經濟恢復不過來,對美國的威脅自然沒有那麼大。本來烏克蘭同樣也是蘇聯之子,可是烏克蘭剛開始依賴俄羅斯進行發展,在親俄羅斯勢力領導人上臺後,雙方還有過很長時間的一段蜜月期。為此,烏克蘭還主動放棄了核武器宣布成為無核的國家,並且得到了俄羅斯的庇佑。
  • 為什麼西方世界如此痛恨俄羅斯?他不過是一個加油站吧?
    為什麼西方世界如此痛恨俄羅斯?他不過是一個加油站吧?這個問題,在歐美國家的政壇經常被提起——你們為什麼那麼討厭俄羅斯?難道那裡有gcd嗎?很明顯,俄羅斯早就沒有gcd了,可是,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的仇恨,依然沒有停止。
  • 讓西方禁運成笑話!俄羅斯為保加利亞翻修戰機,不僅賺到了小錢呢
    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不佳,自從2014年起,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所謂的軍火禁運,可惜本質就是一種發脾氣的方式,俄羅斯更將制裁視為一種侮辱,俄羅斯壓根不需要從西方購買什麼軍用裝備,沒有什麼依賴性,反而在促進俄羅斯的軍工自主能力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 歐洲存在感最低的小國,不加入西方也不加入俄羅斯,國家非常窮困
    尤其是在歐洲,更是如此,歐洲從近代開始,大國雲集,作為小國必須要站隊,不是跟隨西方,就是跟隨俄羅斯,否則難以生存。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下面這個國家,堪稱歐洲存在感最低的國家,不加入西方,也不加入俄羅斯,國家非常窮困。
  • 球迷衝突打碎歐俄脆弱關係 俄羅斯中了「西方奧運詛咒」?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近幾天來,俄羅斯與西方關係越來越緊張。北約近來舉行了自冷戰結束後最大規模軍事演習,日前又決定向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派遣4000名士兵,將於2017年部署在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波蘭。與此同時,俄羅斯也開始了為期一周的系列警戒演練。在這一緊張時刻,一場球迷騷亂意味著什麼?
  • 西方與俄羅斯才沒結下仇!恢復俄方歐委會成員國地位,稱只是遏制
    也許在人們的印象當中,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非常的緊張,整個西方矛頭一致對準俄羅斯!雙方幾乎在所有的領域都存在著爭鬥現象,可是讓人有點意外的是,西方對於這種對抗的定義似乎不是敵對,只是叫喊的競爭,關係被定位為:對手。
  • 俄羅斯敢於和西方國家強硬對抗,他們這樣做的底氣是什麼
    蘇聯解體以後,西方國家並沒有因為葉爾欽的投懷送抱,放棄對俄羅斯的敵對。相反,在美國的授意下,北約加緊東擴,重重圍堵,意圖進一步肢解俄羅斯,後悔不迭的葉爾欽這才如夢初醒,終止向美國」獻媚」。普京上臺後,重回俄羅斯強硬之路,出兵喬治亞,收復克裡米亞,在敘利亞戰場,更是將美國徹底擠出了勢力圈。
  • 有一半西方國家已經淪陷,俄羅斯專家:美國在製造世界混亂
    最近,除了疫情還在加重以外,最令大家關注的就是在美國不斷升級的黑人暴亂事件了,很明顯這份衝突已經到了不受控的程度,對種族歧視的聲討已經不單單是美國,在歐洲還有許多國家都在深受其害,就算是說半個西方國家都已經被美國拖下了水也不為過。
  • 外媒:北約仍將俄羅斯視為頭號威脅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 外媒稱,北約的一份戰略報告稱,從長遠來看,在2030年之前,俄羅斯可能仍是北約主要的軍事威脅。據俄新社莫斯科12月2日報導,北約戰略報告稱,俄羅斯繼續奉行強硬政策並採取侵略行為。報告認為,這阻礙了建設性對話。報告指出:「俄羅斯經常在北約邊界附近進行威嚇性軍事行動。」
  • 美高官稱俄羅斯可以不再被制裁,成為西方好朋友,但有一個條件
    近段時間美國政府頻繁向俄羅斯拋出橄欖枝,包括對俄羅斯提出「G7擴大化」設想,總統多次在推特發文力挺俄羅斯。8月3日,在接受採訪時,美國高官奧布萊恩再次對美俄關係發表看法,他稱俄羅斯可以不再被制裁,成為西方好朋友,但有一個條件:必須放棄在國外的軍事行動。
  • 受美國制裁,俄羅斯客機憤而使用國產發動機試飛,與西方較上了
    PD-14發動機2020年12月15日報導,俄羅斯伊爾庫特(Irkut)公司進行了MC-21-310型客機的首次飛行。由於受美國制裁,飛機改由國產發動機提供動力。 MC-21-310是由俄羅斯製造的PD-14發動機提供動力的型號。
  • 西方「七國集團」成立時為什麼沒帶上澳大利亞
    簡稱為簡稱G7峰會的西方七國首腦會議(G-7 Summit)機制由此形成。從1991年起俄羅斯領導人開始作為應邀嘉賓在每年舉行的G7會議中旁聽。1997年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邀請俄羅斯領導人葉爾欽以正式與會者的身份參加會議並在峰會結束後一同以「八國首腦會議」的名義共同發表「最後公報」。
  • 西方藝術史:俄羅斯美術 心理肖像畫家 費德爾·羅科託夫「74」
    19世紀歐洲及美國美術18、19世紀俄羅斯美術18世紀下半葉的肖像體裁已誕生出所謂內心肖像畫的種類。費德爾·羅科託夫(費奧多爾·斯捷潘諾維奇·羅柯託夫Fedor Rokotov,1736—1808)的作品標誌著俄羅斯肖像畫進入新的時期。羅科託夫避免畫出帶有許多裝飾品的正式肖像畫。相反,他是第一批提出心理肖像的俄羅斯畫家之一,關注光學和大氣效應。
  • 西方擔心的發生了,俄羅斯100臺發動機將運往中國,打破19年沉默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3日報導,俄羅斯聯合發動機公司12月2日宣布已與中國籤署合同,將在2021至2022年之間為中國提供約100架米-171直升機用VK-2500PS-03渦輪軸直升機發動機。這打破了俄羅斯在渦輪軸發動機領域與中國19年的沉默。
  • 戈巴契夫:他是蘇聯最後的領袖,他使俄羅斯成為跛腳的巨人
    -評論家羅伯特凱澤最近一位俄羅斯專家就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表示,中國要當心,美國可能會培養中國版的戈巴契夫。顯然這句話指的是中國在美國的37萬留學生。戈巴契夫這是一個已經和現代人遠去的字眼,他為什麼被普京罵為「俄羅斯的叛國者」?戈巴契夫做過什麼?他是俄羅斯人嗎?讓我們看下戈巴契夫的所作所為。戈巴契夫做了什麼?
  • 各國女性乳房大小排名:俄羅斯最大
    俄羅斯伊莉娜-莎伊克身材姣好,不僅充滿了火辣的視覺感受,更有著些許的柔情女人味,完美身材一覽無餘。中國女性胸部比俄羅斯及其他歐美等國女性小,其實不難理解,主要還是人種的差異。凹凸有致、「波濤洶湧」的身材向來是女明星拓寬星路的不二法寶,但也不乏大紅大紫的平胸美女。
  • 俄羅斯華人發出警告:最好不要娶俄羅斯女孩,這到底是為什麼?
    一、中國男子多數不願與俄羅斯女子成婚  唐玄宗時期眾人更喜好微胖美,到了清朝推崇小腳美,因此各個朝代對於美的標準都不是完全一致的。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更容易被擁有高鼻梁深邃大眼的女子吸引。而這些特點恰巧是西方美女所擁有的,因此有許多人喜歡欣賞西方美女。俄羅斯作為與我國黑龍江隔江相望的鄰國,也是一個盛產西方美女的大國。俄羅斯的女子普遍都是貌美膚白,深邃大眼,腿細長而直的大美女,因此我國也有不少遊客會前往俄羅斯一睹西式美女的容顏。
  • 為什麼總是覺得歐洲非常排斥俄羅斯
    我覺得:說西方國家痛恨俄羅斯是不準確的,應該是又恨又怕。可以從民族、宗教、歷史、地緣、意識形態這五點來看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又恨又怕的心態,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民族認同、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三個方面。一、說到底,西方世界不認為俄羅斯人是他們的同類西方世界如果不從政治方面理解,指的就是歐洲吧,歐洲人的種族構成比較單一,基本都是白種人,屬於歐羅巴人種。俄羅斯地處歐洲北部邊緣地帶,東西橫跨歐亞大陸,在歐洲人看來這是個邊遠苦寒之地,落後與野蠻就是他們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