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輩子,我們如何才能獲得完滿的生命?詩人所讚美的「生時麗如夏花,死時美如秋月」,這是否只是人類的一個美麗夢想?
無論我們如何讚美生命,生命的脆弱並不能因此而有所改變。生命只在呼吸之間,人從誕生之始,無一日不是在趨向自己的末日。年輕時或許還不能意識到時光無情,一旦步入老年,對死亡的恐懼再也無法迴避。
所謂「老來歲月增做減」,每過一年,便少了一年,每過一日,便少了一日。只要我們積極、樂觀地活著,又何懼人生呢?正如莊子所云「死亦可樂」。
只要抱著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每當向自己的心靈和生命發出這樣的信息時,在心靈深處就會形成某種意識,這種意識會引導產生令人滿意的行為,使人們成為自己所渴望的那個人。
心態決定一切,心態的好與壞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對你是否能順利完成你所看到的事起著重要的作用。
無論做什麼事心態都是很重要的心態是如何影響人的呢?依據行為心理學來說,當你有一種信念或心態後,你把它付諸行動,就更能加強並助長這種信念。
八歲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是一個脆弱膽小的男孩,臉上總顯露著一種驚恐的表情。他呼吸就像喘氣一樣,如果被喊起來背誦,他立即會雙腿發抖,嘴唇顫動不已,回答得含糊且不連貫,然後頹廢地坐下來,如果他有好看的面孔,也許就會好一點,但他卻是暴牙。
也許有人認為:像他這樣的小孩,自我感覺一定很敏銳,也許會迴避任何活動,不喜歡交朋友,成點為一個顧影自憐的人!但羅斯福卻不是這樣。他雖然有缺陷,卻保持著一種奮發、樂觀、進取的心態。
他的缺陷促使他更努力地去奮鬥,他並未因同伴的嘲笑而降低勇氣,他喘氣的習慣變成一種堅定的嘶聲。他用堅強的意志,咬緊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顫動而克服他的懼怕。就是憑著這種奮鬥精神,羅斯福最終成為了美國總統。
他不因自己的缺陷而自卑,甚至加以利用,變其為資本,變為扶梯而爬到成功的巔峰。美國人民都愛戴他,於是他成為美國第一個連任四屆的總統,這種情況在美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美國聯合保險公司」業務部有個叫艾森的人,他一心想成為公司裡的王牌推銷員。一個寒風刺骨的冬天,艾森在威斯康星市區裡冒著嚴寒沿著一家家商店拉保險,結果一個也沒有拉成。
他當然非常不滿意,後來,他決定改變自己的心態,再試一試。第二天從辦事處出發前,他把自己前一天的失敗告訴其他推銷員。他說:「等著看好了!今天我要再去拜訪那些客戶,並且會賣出比你們更多的保險。」
艾森回到原來的市區裡,再度拜訪每一個與他談過話的人,結果他一共賣出66個新的意外保險。
積極的心態是正確的心態,正確的心態是由「正面」的特徵所組成的。比如信心、誠實、希望、樂觀、勇氣、進取、慷慨、容忍、機智、誠懇與主富的常識等等都是正面的。
至於消極的心態的特性都是反面的,它們是消極、悲觀、頹廢、不正確的心理態度。拿破崙·希爾在研究成功人士多年以後,終於下了一個結論:積極的心態正是他們共有的一個簡單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