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成
在農村生活過的孩子,對棉布鞋(千層底)有一段深厚的感情,那是媽媽對兒女的關愛,是母愛無私的奉獻。它伴隨著我們的長大,勾起一段鄉情與思念。
2007年接父母到梅州時,媽媽給我帶來了一雙她給我做的棉布鞋,因為樣子不怎麼好看,一直放在鞋櫃裡沒穿,這幾天,天氣較冷,超市裡買的保暖拖鞋,因為拖地時弄溼了,於是,打開鞋櫃,看到了那雙棉布鞋,靜靜地躺在裡面,耐心地等待著。
首先,驚嘆棉布鞋的有效期,2007年媽媽從老家帶過來,還不知是什麼時候做的,到現在已經是8年多了,鞋子沒有變形、變質。剛開始試穿,好像有點穿不進的感覺,老婆看了說:「這麼小,怎麼能穿呢?」其實我自己知道,因為鞋子剛好是量著腳大小做的,是母親還保留住我的鞋樣,剛開始穿是比較難穿進去,鞋面上有鬆緊帶,第一次穿只能前腳掌進去,第二次好一點,第三次穿的時候,鞋子就可以穿進去了,大小長短剛合適。小時候,不管春夏秋冬,不知穿破多少媽媽做的棉布鞋,特別是過年,父母都會為自己的兒女準備新衣服和新布鞋。孩子們腳的大小長短厚薄已經深深印在媽媽的心中,此時,穿上媽媽做的棉布鞋,在這樣寒冷的冬天裡,感覺相當的溫暖、幸福,好像媽媽就在身邊。
以前,農村的孩子不管下地幹活、上山砍柴基本都是赤腳,到了冬天,腳趾和腳跟經常長凍瘡。如果能買一雙解放鞋,那可是奢侈品了,那時候,因為物質缺乏,媽媽平時會收集一些碎布條,到了農閒時節,就開始給孩子們做過冬用的布鞋。首先,根據家裡每個人腳的大小、長短用棕纖做成一個固定的底樣,再將平時收集的布條,一條條一層層地墊在底樣上,到一定厚度,表面和底面用上腳掌大一整塊白布覆蓋,簡稱千層底;通過壓制、定形後,再用自製的麻繩穿納,叫納鞋底;納鞋底是個費體力、費時間,並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活兒,如果一不小心,針會穿到手指上或者針尾會扎到手上。小時候經常會在半夜醒來時,還看到媽媽在煤油燈下,一針一線的穿納,因為做一隻鞋底要穿納幾百針,針越密,底越硬,千層底有一定的厚度,納好一隻鞋底,至少要十天半月的功夫。如果一家好幾口人,每人一雙鞋,那也是一個相當大量、相當繁重的工作。鞋子的面子一般用新買的燈芯絨,裡面再加上一層白布裡子,中間夾放一些棉絮,這樣的鞋子,冬天穿來,相當暖和。每當鞋子穿破,但鞋底還是好的,只是面子因為腳趾的生長和運動摩擦,而露出外面來。鞋子的工序大體分為:做底樣,疊千層,納底,做鞋面,縫接鞋面,切邊。為了養育兒女,溫暖兒女的雙腳,這麼多年,媽媽不知費了多少心血,熬了多少個燈夜,真正一針一線都是愛啊。冬天裡,穿上媽媽的棉布鞋,也是幸福的日子。
其實,我們的父母都是這樣無私地愛著自己的子女,為子女默默付出。腳上穿著媽媽納制的棉布鞋,難免勾起兒時的記憶和對媽媽的掛念,心中絲絲酸楚,媽媽是偉大的,為了這個家,為了兒女們能健康成長,無私付出畢生的心血,付出一切,操勞一生,現在,七十多歲的媽媽,還會每日勞作,照顧父親。當有朋友問我:「你為媽媽做了什麼?」心中頓感無比羞愧,難道我們做兒女的不應認真反思一下,難道我們就不應該為父母上買一雙保暖鞋,添一件新衣裳,多些問候嗎?
①凡本網註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繫mzrbw@meizho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