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淑貞也帶不動!「潮流鼻祖」I.T年虧7億,前浪咋就翻了船?

2020-12-06 經濟日報

在不少城市的繁華商業區裡,都能看到一家名為I.T的潮牌店。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這個品牌,但或知道它的老闆娘——女明星邱淑貞。

女神的光環沒能成為I.T永遠的護身符。近日,I.T集團公布的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出現了7.46億港元的虧損。

北京市一家i.t門店。 中新網 左宇坤 攝

一年虧超7億港元,「賺錢的團隊」賺錢難

不是「信息技術」,更不是英文「它」。I.T集團的全名為「Income Team(賺錢的團隊)」,直言不諱地道出了每個人最樸素也是最永恆的願望——就是想賺錢。

不只口號喊得響,I.T賺起錢來也是認真的。作為業內公認的「潮牌鼻祖」,I.T手握I.T和i.t兩條品牌線。

I.T的經營範圍為世界各地的高端奢侈品牌和一些價格比較高的設計師品牌,價格在幾千到幾萬元不等;而i.t主打年輕化產品,以售賣歐洲、日本、韓國年輕潮流品牌為主,大多商品在千元以內。

I.T品牌矩陣豐富,覆蓋奢侈、輕奢、大眾等多個消費階層,商業版圖的布局不可謂不廣闊。然而這依舊不能阻止業績的下滑。

在I.T集團截至2020年2月29日的年度末期業績中,2019/2020財年的表現並不理想:總營業額同比減少12.6%至77.194億港元,包括地區分部收入和品牌分部收入在內的多個重要指標數據下滑,淨虧損達到7.458億港元。

I.T集團表示,多個主要營運市場遭受重創,系因去年香港社會的不穩定局面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美貿易糾紛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

I.T集團目前的全球店鋪數量有800多家,本財年在中國內地淨增加5家門店,在港澳地區卻淨關閉28間店鋪。

一代人的潮流時尚啟蒙,到底經歷了什麼?

老闆白手起家,「代購」代出傳奇

I.T集團創始人沈嘉偉的經歷,不可謂不傳奇。

1968年出生於中國香港,家境貧寒,中學畢業後就開始打工。白天在銀行幹活,晚上開一家小店鋪,一個人幹兩份工養家。

就是這家小店鋪,日後搖身一變成為了鼎鼎大名的上市公司I.T集團。

北京市一家i.t門店。中新網左宇坤 攝

小店的賺錢思路很簡單:沈嘉偉發現,香港對於時尚的概念很強,很多外國時尚品牌都受到了香港年輕人的追捧。但當時香港的時尚業尚不成熟,一些外國大牌在歐洲和香港存在巨大差價,想要買到國外品牌的服飾需要花高出原價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

沈嘉偉嗅到了其中的商機,憑藉自己在銀行工作積累的人脈資源,找到了很多飛國際航線的空姐,託她們帶貨回來。通過這種轉買轉賣,沒多久沈嘉偉就大賺了一筆。

說到這,大家可能發現了,這不就是現在的代購嗎?

運作路徑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沈嘉偉比如今的代購早了幾十年。

1988年,沈嘉偉和妹妹沈秀惠在香港銅鑼灣伊莉莎白大廈開設I.T公司,成立之初僅是一間約200平方尺的小店,網羅眾多世界知名時裝品牌,一步步發展為港澳地區規模最大的時裝集團之一,也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潮牌集團。

迎娶一代女神,「帶貨」帶出巔峰

「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不得不說,讓沈嘉偉的事業和人生都迎來了新高度的轉折,就是迎娶「白富美」邱淑貞。

電影《賭神2》裡,邱淑貞坐在牌桌、口中銜牌的鏡頭,成為了香港影史的最經典的美麗瞬間之一,邱淑貞也成為了無數人魂牽夢縈的一代美人。

時隔幾十年,年過半百、息影多年的邱淑貞,仍能打敗一眾老牌明星和流量小花,成為虎撲社區直男心目中的第一女神。

圖為邱淑貞在《新少林五祖》的劇照。圖片來源:ICphoto

1999年,邱淑貞風光大嫁沈嘉偉,創下了明星嫁入豪門的又一紀錄。據悉,結婚時使用的婚車法拉利F50,香港只有四臺,當年售價500萬之上。

婚後的邱淑貞可以說是全力以赴幫助丈夫,為了I.T的上市不惜押上自己全部積蓄——I.T集團的招股書顯示,「邱淑貞女士之銀行存款」曾經是抵押品之一。同時,她還親自出任形象代言人,甚至常年飛赴歐洲、日韓為公司挑貨。

明星效應加上品味不凡,經過邱淑貞試穿認可的牌子大都符合香港人的口味,一引進就大賣。

說到這,大家可能又發現了,這不就是現在的明星帶貨嗎?

「代購+帶貨」雙殺,夫妻倆可謂在幾十年前就深諳賺錢之道。

而在上市之初就擁有25%的公司股份的邱淑貞,到2011年I.T集團股價巔峰時期,身家超過了20億港元,遠超同期很多明星的身家。

不過如今的I.T集團股價已跌至1.3港元左右,公司總市值不到16億港元,邱淑貞身家自然也嚴重縮水。正所謂,最是人間留不住。美人遲暮,一代「霸主」負收入。

「潮」水襲來,前浪咋就翻了船?

不只是I.T,老牌潮牌的退潮似乎成為了近來時尚界的詛咒。

5月,曾被林青霞帶貨的ESPRIT宣布將關閉中國所有門店;3月,GAP集團旗下品牌Old Navy正式關閉所有銷售渠道;2019年10月,Forever 21申請破產並相繼在中國、日本等市場關店退出。

與老品牌的黯然退場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新的潮牌已經從小眾走向大眾,成為最賺錢的生意之一。

根據尼爾森發布的潮牌大數據報告,近年來潮牌消費的增長速度達到62%,是非潮牌的3.7倍;麥肯錫發布的《2019年度全球時尚業態報告》也顯示,中國年輕人2019年在潮牌上的花費在350億至380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時尚市場。

北京市一家i.t門店。 中新網 左宇坤 攝

但I.T顯然並未吃到這波紅利。

在業內人士看來,數位化時代給服裝企業帶來更多接觸國外潮流的渠道,從電商到眾多買手店的興起,靠國內外潮流時間差獲利的I.T近幾年遇到了艱難的挑戰。

如今,買手集合店層出不窮,海外代購快捷實惠,全世界各種新興小眾品牌都能方便地買到,過於依賴線下實體門店的I.T集團曾經保持的集合優勢自然不再明顯。

I.T當然意識到了自身的可代替性在不斷變強,近年來也在尋求新的號召手段。

2017年,I.T推出全新概念店,融合了時尚、餐飲、美妝、生活方式產品的店鋪概念受到香港當地消費者的歡迎,但在內地並未掀起很大水花。

線上方面,除了針對內地布局電商的常規操作,I.T還在2017年籤約明星吳亦凡出任全球代言人,希望保持品牌的「年輕化」,並吸引90後消費者。

但在一眾崛起的快時尚品牌和的洶湧的「國潮」勢力中,I.T的這些舉措如今看來仍收效甚微。

記憶中的美人,仍叼著牌斜坐在桌上,一襲紅衣灼灼。可這世上,從來都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前浪來不及留戀,後浪已滾滾而來。正如一位網友所言:這或許就是時尚的本質。

相關焦點

  • 邱淑貞也帶不動!「潮流鼻祖」I.T年虧7億 前浪咋就翻了船?
    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這個品牌,但或知道它的老闆娘——女明星邱淑貞。女神的光環沒能成為I.T永遠的護身符。近日,I.T集團公布的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出現了7.46億港元的虧損。一年虧超7億港元,「賺錢的團隊」賺錢難不是「信息技術」,更不是英文「它」。
  • 國產潮牌鼻祖I.T淨虧7億,創始人娶了王晶最在乎的女人邱淑貞
    事實上,昔日國產潮牌「鼻祖」、女神邱淑貞、張曼玉加持的I.T,已經陷入經營危機。 所謂「I.T」,並非網際網路中的IT,而是「Income Team」的簡稱,本意為「賺錢的團隊」。但現實卻是,I.T越來越不賺錢。
  • 潮牌鼻祖I.T私有化:耗資13億港元現金 邱淑貞為老闆娘
    1988年,當時I.T還是一間只有200平方公尺的小店,卻已引入多個在香港不甚普遍但極具潛力的歐洲服裝品牌,因而深受一眾時裝愛好者的推崇,迅速成為當時的時尚名所。營收的增長把集團推向成功的高峰,亦令I.T這品牌成為潮流時裝的代名詞。當前,擁有眾多品牌及多層次銷售一向是IT引以為榮的經營理念。
  • 中國潮牌「鼻祖」巨虧7億!老闆娘是邱淑貞……
    中國潮牌「鼻祖」巨虧7億!婚後邱淑貞的明星效應對I.T品牌幫助很大,親自出任形象代言人,經過她試穿認可的牌子,大都符合香港人的口味,一引進就大賣,簡直成了「帶貨王」。邱淑貞和沈嘉偉(圖源視頻截圖)I.T集團自2002年進入內地市場,一度被視為內地潮流意識的啟蒙者。沈嘉偉在上市之初就將25%的公司股份分給了她。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內地「不...
    儘管3CE已經入駐,但據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門店內的美妝品牌3CE與i.t獨立運營,折扣活動也不共享,並且i.t暫無引入其他美妝品牌意向。此時,在內地市場如此「不務正業」能否救其於業績進一步虧損「水火之中」?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潮牌集合店進一步拓寬為多元集合店,能否藉此探索出多元營收道路,I.T面臨的主要風險仍在於品牌競爭力方面。如果缺少競爭力,消費者很容易被遷移到其他渠道。
  • 紅星資本局丨潮牌鼻祖I.T集團巨虧,女神邱淑貞身家縮水,新興品牌...
    然而沈嘉偉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還不夠有吸引力,世人更關注的是他在1999年迎娶了無數宅男心中的「女神」、性感明星邱淑貞。婚後邱淑貞的明星效應對I.T品牌幫助很大,而且她不想只做一個「花瓶」,還親自出任形象代言人,甚至常年飛赴歐洲、日韓為公司挑貨。因其品味不凡,經過她試穿認可的牌子,大都符合香港人的口味,一引進就大賣,簡直成了「帶貨王」。
  • 「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在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澤炎在這個轟轟烈烈的潮牌時代,剛剛度過而立之年的香港「潮牌鼻祖」I.T集團卻宣布將私有化退市。實施該方案總計需要現金總額約13億港元。作為協議的一部分,創始人沈嘉偉將保留約51%的所有權,CVC 擁有剩餘的所有權。早在2002年,I.T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被視為內地潮流的啟蒙者。不少趕潮流的年輕人都曾經買過或者逛過I.T店。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I.T集團在資本公開市場已經活躍了15年。但是,當現在潮牌時代大行其道之際,I.T卻落寞了。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能否止住虧損?
    儘管3CE已經入駐,但據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門店內的美妝品牌3CE與i.t獨立運營,折扣活動也不共享,並且i.t暫無引入其他美妝品牌意向。此時,I.T在內地市場如此「不務正業」能否救其於上半年虧損進一步擴大的水火之中?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潮牌集合店進一步拓寬為多元集合店,能否藉此探索出多元營收道路,I.T面臨的主要風險仍在於品牌競爭力方面。
  • 中國潮牌界「鼻祖」業績持續下滑 去年淨虧7億閉店28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中國潮牌界「鼻祖」業績持續下滑,去年淨虧7億閉店28家曾經在潮牌行業出盡風頭的I.T集團(00999.HK),近日公布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集團年度營收77.19億港元,同比下降12.6%;淨利潤則首次出現虧損7.46億港元。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內地「不務正業」能否止住虧損?
    近日,「財經女記者部落」注意到I.T集團旗下i.t在內地門店引入韓國美妝品牌3CE。這也是I.T集團在香港以外地區營運非鞋、服領域品牌的一次重要「試水」。儘管3CE已經入駐,但據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目前門店內的美妝品牌3CE與i.t獨立運營,折扣活動也不共享,並且i.t暫無引入其他美妝品牌意向。
  • 「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在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實施該方案總計需要現金總額約13億港元。作為協議的一部分,創始人沈嘉偉將保留約51%的所有權,CVC 擁有剩餘的所有權。早在2002年,I.T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被視為內地潮流的啟蒙者。不少趕潮流的年輕人都曾經買過或者逛過I.T店。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I.T集團在資本公開市場已經活躍了15年。但是,當現在潮牌時代大行其道之際,I.T卻落寞了。
  • I.T集團2019年巨虧7億港元閉店裁員 潮牌鼻祖不香了?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閉店裁員 潮牌「鼻祖」不香了?I.T集團2019年巨虧7億港元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8日電(張燕徵)如果你是潮牌愛好者,對I.T集團可能並不陌生。成立於1988年的I.T集團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時裝品牌零售店之一,也是時尚追逐者和眾多明星經常打卡的潮流「聖地」。
  • 潮牌鼻祖I.T集團也撐不住了:巨虧7個億 股價暴跌
    疫情之下,「女神」邱淑貞夫婦的時裝集團也栽了:「潮牌鼻祖」I.T集團2019年度巨虧超7億港元,這是公司史上最糟糕的業績。   而二級市場來看,公司股價最高已暴跌近80%,邱淑貞此前近20億身家也因此大幅縮水。
  • 閉店裁員 潮牌「鼻祖」不香了?I.T集團2019年巨虧7億港元
    成立於1988年的I.T集團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時裝品牌零售店之一,也是時尚追逐者和眾多明星經常打卡的潮流「聖地」。近日,I.T集團公布的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出現了7.46億港元的虧損,與此同時,I.T關閉了26家在港澳的分店,並要求員工放無薪假及減薪。
  • 潮牌鼻祖虧損逾7億,老闆白手起家,老闆娘是邱淑貞
    和時尚潮流的瞬息萬變一樣,沒有一家時尚品牌能夠永立潮頭,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今年時尚服裝品牌的日子尤其難過。曾經在潮牌行業出盡風頭的I.T集團(00999.HK),近日公布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罕見的出現了7.46億港元的虧損。
  • 巨虧7億!閉店28家,這個潮牌「鼻祖」要涼了?老闆21年前娶邱淑貞
    導讀:集合了Off-White、巴黎世家等高奢潮牌的香港品牌集合零售商I.T集團日前披露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2月29日的財年內,淨虧損7億港元以上。截至本周五,公司股價報收1.23港元左右,相比2011年最高峰重挫約80%,作為公司老闆娘的昔日港星「女神」級代表邱淑貞身家也大幅縮水。
  • I.T巨虧約7億港元 潮牌「鼻祖」錯在哪兒
    來源:中國商報潮牌「鼻祖」I.T再發盈利預警,預計截至2020年2月29日的財年內,淨虧損或增至7億港元以上。作為國內潮牌的頭部品牌,I.T為何陷入經營危機?在快節奏的當下,潮牌又該如何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 邱淑貞老公事業遇三十年來大危機,I.T集團要涼了?
    然而,在各類潮牌「百花齊放」的時候,作為「潮牌鼻祖」的香港I.T集團卻悄悄退出了競爭。 那些追求潮流的年輕人一定對I.T集團有所了解,對其創始人沈嘉偉也都有所耳聞。畢竟,沈嘉偉的妻子正是有香港第一「性感女神」之稱的演員邱淑貞。兩人婚後還育有3個女兒,因為邱淑貞很喜歡星空,所以沈嘉偉將自己的3個女兒取名沈月、沈日、沈晨。
  • 「潮流鼻祖」I.T集團退市,潮牌行業「日薄西山」?
    就品牌運營來看,I.T集團旗下囊括了I.T, i.t, ete! 與double-park等多個品牌。大I.T主要發售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定位高端的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小i.t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較為年輕的日韓潮牌,巔峰時期,I.T集團旗下擁有超過300個代理品牌和超過10個自創品牌。
  • 內地青年不好忽悠了,香港潮牌鼻祖要涼!陳冠希、小紅書搶它生意
    事實上,昔日國產潮牌「鼻祖」、女神邱淑貞、張曼玉加持的I.T,已經陷入經營危機。所謂「I.T」,並非網際網路中的IT,而是「Income Team」的簡稱,本意為「賺錢的團隊」。但現實卻是,I.T越來越不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