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潮牌界「鼻祖」業績持續下滑 去年淨虧7億閉店28家

2020-12-07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中國潮牌界「鼻祖」業績持續下滑,去年淨虧7億閉店28家

曾經在潮牌行業出盡風頭的I.T集團(00999.HK),近日公布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集團年度營收77.19億港元,同比下降12.6%;淨利潤則首次出現虧損7.46億港元。

潮牌近年已經從「小眾」向「大眾」蔓延,成為最賺錢的生意之一。但潮牌紅利最大的受益者I.T集團卻意外遭遇拐點,創下近年最慘澹業績,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老闆白手起家,迎娶邱淑貞I.T集團堪稱中國潮牌界的「鼻祖」,這個「I.T」不是網際網路中的IT,而是「Income Teame」的簡稱,本意為「賺錢的團隊」,但現在卻離這個目標漸行漸遠。

I.T集團創始人沈嘉偉頗具傳奇色彩,他1968年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學畢業後就沒上學而開始打工,靠賣水貨賺到第一桶金。1988年他創立I.T公司,網羅眾多世界知名時裝品牌,以前衛、時尚聞名,堪稱「潮牌鼻祖」,並一步步發展為港澳地區規模最大的時裝集團之一,也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潮牌集團。

然而沈嘉偉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還不夠有吸引力,世人更關注的是他在1999年迎娶了明星邱淑貞。

婚後邱淑貞的明星效應對I.T品牌幫助很大,而且她不想只做一個「花瓶」,還親自出任形象代言人,甚至常年飛赴歐洲、日韓為公司挑貨。因其品味不凡,經過她試穿認可的牌子,大都符合香港人的口味,一引進就大賣,簡直成了「帶貨王」。

邱淑貞和沈嘉偉(圖源視頻截圖)

I.T集團自2002年進入內地市場,一度被視為內地潮流意識的啟蒙者。依靠眾多時尚品牌授權和多個自有品牌,I.T集團迅速擴張,並於2005年3月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沈嘉偉一躍成為服裝大亨,頂峰時代理了300多個時尚潮牌,並擁有b+ab、Izzue、5cm、A Bathing Ape等20多個自有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邱淑貞當年為了幫助I.T集團上市,不惜押上自己的全部積蓄。紅星新聞記者查閱招股書發現,「邱淑貞女士之銀行存款」曾經是抵押品之一,可以說是全力以赴來幫助丈夫。而沈嘉偉也在上市之初就將25%的公司股份分給了她。到2011年I.T集團股價巔峰時期,邱淑貞身家超過了20億港元,遠超同期很多明星的身家。

邱淑貞仍為I.T集團股東

不過如今的I.T集團股價已跌至1.2港元左右,公司總市值不到15億港元,邱淑貞身家也嚴重縮水。

業績持續下滑,去年淨虧7億2017年,擔心品牌老化的I.T集團籤約明星吳亦凡出任全球代言人,希望保持品牌的「年輕化」,並吸引90後消費者。

2018財年I.T集團營收達到88.32億港元,仍在增長,不過淨利潤增幅明顯放緩,只有4.4億港元;2019財年中期首次出現淨虧損7120萬港元,至年報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

根據I.T集團公布的2019/2020全年財報,本財年集團營收77.19億港元,同比下降12.6%。其中,在中國香港及澳門地區零售總營收25.8億港元,同比下降23.3%;在中國內地零售總營收37億港元,同比下降9.4%;在日本及美國市場零售總收入10.66億港元,同比上升1.1%。公司年度毛利為47.34億港元,同比減少16.1%;淨利潤則虧損7.46億港元。

I.T集團創下近年最慘澹業績

對於這份糟糕的年度成績單,I.T集團在財報中稱,集團身處的經營環境極具挑戰,在多個運營地的業務都遭受重創。其中,去年在港澳地區關閉了28間店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也直接導致了公司實體門店業務遭受重創。

截至目前,I.T集團全球店鋪數量仍有800多家。從近幾年財報看,I.T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已經逐漸從港澳轉換到了內地,本財年在內地還淨增了5家店鋪。但I.T品牌銷售模式仍然較為傳統,過於依賴線下實體門店,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門店銷售陷入了疲軟。

紅星新聞記者近日走訪成都I.T門店發現,作為一家潮牌集合零售商,其門店規模頗大,銷售的品牌也眾多,但裡面購物的顧客卻廖廖無幾,直觀感受是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記者注意到,I.T集團旗下有大寫I.T和小寫i.t兩條品牌線,前者主要銷售代理的奢侈品牌、輕奢品牌和高奢潮牌產品,價格昂貴;後者則以中端潮牌、工裝、休閒等產品為主,價格相對也要便宜一些。

成都一家I.T門店

紅星新聞記者還發現,如今各大商場也紛紛開闢買手集合店,可以說全世界各種新興小眾品牌都能方便地買到,「前輩」I.T集團曾經保持的集合優勢也不再明顯。而在快速迭代中,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I.T集團面臨著巨大的衝擊。

潮牌不再小眾,「國潮」快速崛起隨著潮牌文化近年來在國內迅速崛起,並有從「小眾」向「大眾」蔓延的趨勢,這一領域仍然大有可為。據《2019中國潮流消費發展白皮書》顯示,近年來全球潮流市場成交規模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2017年已達2000億美元。這意味著,潮牌的背後已經是一個萬億級的大市場。

尼爾森發布的潮牌大數據報告也顯示,近年來潮牌消費增速是非潮牌的3.7倍,增長速度達到62%;而非潮牌消費增速為17%。從消費群體看,90後、95後是潮牌的主要消費群體。

麥肯錫發布的《2019年度全球時尚業態報告》分析認為,中國年輕人2019年在潮牌上的花費在350億至380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時尚市場。

對於今天的年輕一代來說,他們不再迷戀昂貴的大牌,代表獨特、個性的潮牌反而更受追捧。伴隨潮牌的發展,這一領域也出現大量新興品牌,以及一些人氣明星自創潮牌,紛紛對I.T集團旗下潮牌帶來了衝擊。此外,李寧(02331.HK)、安踏等國產老品牌紛紛轉型,並形成聲勢浩大的「國潮」,也成功吸引了年輕消費者的關注,進一步稀釋了I.T集團佔有的市場份額。

以「國潮」代表李寧為例,憑藉潮牌戰略完成了品牌重塑,並迅速煥發青春,顛覆了國產品牌老土、乏味的固有印象,令許多90後、95後年輕人為之著迷。李寧推出的一些跨界時尚「尖貨」,往往會成為爆款,甚至會吸引大量年輕人提前預約購買,人氣十足。

而李寧在享受到「國潮」轉型的紅利之後,在全球服裝行業遭遇危機的情況下,2019年營收達到138.7億元,增長32%;淨利潤14.99億元,同比大增109.6%。李寧的股價更是已經收回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所有跌幅,並在6月4日盤中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

原標題:《業績慘澹,閉店28家!這個潮牌鼻祖巨虧,很多人曾買過…》

相關焦點

  • 巨虧7億!閉店28家… 這個潮牌「鼻祖」要涼了?老闆白手起家,21年前...
    (原標題:巨虧7億!閉店28家… 這個潮牌「鼻祖」要涼了?老闆白手起家,21年前娶「女神」邱淑貞) 原標題:巨虧7億!閉店28家… 這個潮牌「鼻祖」要涼了?
  • 中國潮牌「鼻祖」巨虧7億!老闆娘是邱淑貞……
    中國潮牌「鼻祖」巨虧7億!老闆白手起家,迎娶邱淑貞I.T集團堪稱中國潮牌界的「鼻祖」,這個「I.T」不是網際網路中的IT,而是「Income Team」的簡稱,本意為「賺錢的團隊」,但現在卻離這個目標漸行漸遠。
  • 巨虧7億!閉店28家,這個潮牌「鼻祖」要涼了?老闆21年前娶邱淑貞
    來 源丨綜合自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東南早報、證券日報、新華網、中國商報等曾經在潮牌行業出盡風頭的I.T集團(00999.HK),近日公布 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集團年度營收77.19億港元,同比下降12.6%;淨利潤則首次出現年度虧損 ,虧損額達到7.4577億港元。
  • 業績慘澹,閉店28家!這個潮牌鼻祖巨虧,很多大連人買過
    曾經在潮牌行業出盡風頭的I.T集團(00999.HK),近日公布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集團年度營收77.19億港元,同比下降12.6%;淨利潤則首次出現虧損7.46億港元。 潮牌近年已經從「小眾」向「大眾」蔓延,成為最賺錢的生意之一。
  • 巨虧7.46億,閉店28家!邱淑貞老公經營的潮牌鼻祖也扛不住了
    公司5年來首次虧損,史上最差業績,潮牌「鼻祖」I.T集團也頂不住了!;淨利潤則首次出現年度虧損,虧損約7.46億港元。公司主要業務是,搜羅世界知名時裝品牌,以前衛、時尚聞名,堪稱潮牌界的「鼻祖」。I.T品牌進一步走進大眾視野,品牌知名度有質的發展,還要從1999年,沈嘉偉迎娶「宅男女神」邱淑貞說起。
  • 國產潮牌鼻祖I.T淨虧7億,創始人娶了王晶最在乎的女人邱淑貞
    王府井APM的GAP閉店調整,而同一條街上東方廣場內的I.T同樣門可羅雀。 店員表示,疫情之後,店內消費並沒有如預期般反彈。 事實上,昔日國產潮牌「鼻祖」、女神邱淑貞、張曼玉加持的I.T,已經陷入經營危機。
  • I.T集團2019年巨虧7億港元閉店裁員 潮牌鼻祖不香了?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閉店裁員 潮牌「鼻祖」不香了?I.T集團2019年巨虧7億港元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8日電(張燕徵)如果你是潮牌愛好者,對I.T集團可能並不陌生。成立於1988年的I.T集團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時裝品牌零售店之一,也是時尚追逐者和眾多明星經常打卡的潮流「聖地」。
  • 巨虧7億,股價兩年暴跌近70%!這個潮牌「鼻祖」要涼了?老闆白手起家...
    每經編輯:王曉波近年來,服裝等零售行業一直境況不佳,今年的疫情更是讓這個行業備受打擊,一些知名大品牌同樣遭遇業績萎縮,這其中也包括知名潮牌、被稱為中國潮牌界「鼻祖」的I.T集團。據媒體報導,Green Peace在成立之初僅是一間約200平方尺的小店,網羅眾多世界知名時裝品牌,以前衛、時尚聞名,堪稱 「潮牌鼻祖」,並一步步發展為港澳地區規模最大的時裝集團之一,也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潮牌集團。
  • 潮牌鼻祖虧損逾7億,老闆白手起家,老闆娘是邱淑貞
    曾經在潮牌行業出盡風頭的I.T集團(00999.HK),近日公布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罕見的出現了7.46億港元的虧損。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一年虧損7.46億港元港澳地區淨關閉28間店鋪5月27日,I.T集團公布了截至2020年2月29日止年度末期業績,其19/20財年業績表現並不理想:總營業額同比減少12.6%至77.194億港元,包括地區分部收入和品牌分部收入在內的多個重要指標數據下滑,淨虧損達到
  • 潮牌鼻祖I.T集團也撐不住了:巨虧7個億 股價暴跌
    疫情之下,「女神」邱淑貞夫婦的時裝集團也栽了:「潮牌鼻祖」I.T集團2019年度巨虧超7億港元,這是公司史上最糟糕的業績。   日前,I.T(00999.HK)發布2019年度財務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收77.19億港元,同比減少12.6%;毛利為47.34億港元,同比減少16.1%;淨利潤則首次出現年度虧損7.46億港元。
  • 閉店裁員 潮牌「鼻祖」不香了?I.T集團2019年巨虧7億港元
    近日,I.T集團公布的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出現了7.46億港元的虧損,與此同時,I.T關閉了26家在港澳的分店,並要求員工放無薪假及減薪。來源:I.T集團官網截圖潮牌「鼻祖」不香了?
  • 「潮流鼻祖」I.T年虧7億 前浪咋就翻了船?
    近日,I.T集團公布的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出現了7.46億港元的虧損。一年虧超7億港元,「賺錢的團隊」賺錢難不是「信息技術」,更不是英文「它」。I.T集團的全名為「Income Team(賺錢的團隊)」,直言不諱地道出了每個人最樸素也是最永恆的願望——就是想賺錢。
  • I.T巨虧約7億港元 潮牌「鼻祖」錯在哪兒
    來源:中國商報潮牌「鼻祖」I.T再發盈利預警,預計截至2020年2月29日的財年內,淨虧損或增至7億港元以上。作為國內潮牌的頭部品牌,I.T為何陷入經營危機?在快節奏的當下,潮牌又該如何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 「潮流鼻祖」I.T年虧7億,前浪咋就翻了船?
    近日,I.T集團公布的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出現了7.46億港元的虧損。北京市一家i.t門店。 中新網 左宇坤 攝一年虧超7億港元,「賺錢的團隊」賺錢難不是「信息技術」,更不是英文「它」。
  • 紅星資本局丨潮牌鼻祖I.T集團巨虧,女神邱淑貞身家縮水,新興品牌...
    曾經在潮牌行業出盡風頭的I.T集團(00999.HK),近日公布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集團年度營收77.19億港元,同比下降12.6%;淨利潤則首次出現虧損7.46億港元。潮牌近年已經從「小眾」向「大眾」蔓延,成為最賺錢的生意之一。
  • 一年淨虧7億多,又一家香港潮牌沒落,要步堡獅龍班尼路後塵嗎?
    近期,又有一家潮牌迎來沒落,它就是I.T。今年6月,I.T發布了2019年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77.19億港元,同比減少12.6%,淨利首次出現虧損7.46億港元。為拯救業績,它在上半年曾罕見地進行了為期約一周的大力度促銷,但卻沒有出現預期的搶購熱潮。I.T方面還表示,目前零售環境極具挑戰。
  • 「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在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實施該方案總計需要現金總額約13億港元。作為協議的一部分,創始人沈嘉偉將保留約51%的所有權,CVC 擁有剩餘的所有權。早在2002年,I.T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被視為內地潮流的啟蒙者。不少趕潮流的年輕人都曾經買過或者逛過I.T店。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I.T集團在資本公開市場已經活躍了15年。但是,當現在潮牌時代大行其道之際,I.T卻落寞了。
  • 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上半財年淨虧損3.7倍至3.37億港元
    近日,香港時尚零售商I.T Limited(下文簡稱「I.T」)集團公布了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上半年關鍵財務數據,上面觸目驚心的顯示,被媒體號稱「香港潮流鼻祖」的I.T集團,淨虧損高達3.37億港元。下面讓我們看看具體的數據。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內地「不...
    藍鯨財經記者了解到,潮牌集合店I.T與美妝品牌3CE最早合作是在香港落地。2013年,「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因被指品牌組合老化,一度遭遇業績危機。在當時情形下,I.T選擇將韓國服飾品牌STYLENANDA「服飾+美妝」模式沿襲到中國市場。不過,這種模式並沒有在i.t門店大範圍推廣。在此之前,美妝品牌3CE在內地的線下官方渠道僅有絲芙蘭。
  • 內地青年不好忽悠了,香港潮牌鼻祖要涼!陳冠希、小紅書搶它生意
    來源:華商韜略文 | 華商韜略 吳蘇疫情下,中美潮牌鼻祖的日子都不好了。王府井APM的GAP閉店調整,而同一條街上東方廣場內的I.T同樣門可羅雀。店員表示,疫情之後,店內消費並沒有如預期般反彈。近日,I.T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2月29日的財年內,公司營收77.19億港元,同比減少12.6%,毛利為47.34億港元,同比減少16.1%,淨虧損7.46億港元。要知道,這並不是I.T品牌首次出現業績虧損。2019年8月,I.T表示,截至2019年8月31日的六個月內公司出現淨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