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被磨滅,是否還值得擁有信仰?

2021-01-11 小人物的生存之道

當刻骨的現實蠶食掉最後的理想,還剩下什麼值得信仰?

網絡圖片

在那場名為青春的旅行中,我從春暖花開,歷經人間四月的芳菲,八月的酷暑和熾烈,在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之後,走到冬天,至此,生命的脈絡才一一可現,我無數次認真而又細緻地審視自己的青春,它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匆匆掠過我的生命,現在,又以痛和歡樂吻我,給我以真實,饑荒和無情,又給我驚嘆,懷念和暢想。

青春,讓人留戀的是它無法彌補的遺憾,那神秘和瘋狂,猶如陳年幹紅的精緻和醇香,陶醉了流年時光,迷亂一顆本能至死方休的心。故事中的主人公,寄予了屬於我們那個時代的熱情與奔放,我想去到十年以後,寫這樣一個文本,可以是小說,也可以記敘,文體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將是我長達十多年的回顧,以此,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關於青春,首先映入腦海的詞是愛情和未知,每個人的青春中大概都會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光點,她是你心愛的姑娘,你曾經對這個世界充滿的無數幻想,一切美好因她而來,一切悲傷亦隨她而去。而今,那些陌生得不再熟悉的人事已經在厚厚的日記本中擱淺,在記憶深處愈寂靜,愈加遙遠,靜如死寂,今生再無法企及。

在被蚊子打趣的夜晚,你一步步從他的眼前走過來,又一步一步從他的視野中消失,連同最後的一點奢望和幻想,他終於是忘記了你,可離開這件事對你本就毫無意義。回憶,如同飛機的黑匣子,等發現之時,已是殘垣斷壁,一片廢墟。

忘記那些傷痛吧,他至始至終值得你喜歡,值得你義無反顧地愛,那個熱情飛揚的少年,那個聲音很有磁性的男生,那個你永遠琢磨不透的人,就是你幾曾心儀的男子。而他,也為自己的心猿意馬失去了你,在擁擠的人群中,留下一片荒蕪。

究竟怎樣的愛情才是理想的,才是有可能實現在我們這些平凡人身上的?想必是許多人都想要追問的答案。我能夠知道的是,一個男人激情似火的熱切之心,或者一個女人傷痕累累的疲憊之心,終究要從一段本無希望又不可能的關係中掙脫出來,從一個人的身上,轉向另一個人,去尋找屬於彼此幸福的可能,在這樣的幸福和吵鬧中去向生命的細水長流,這世間,有一種緣,生來註定。

在未知的路途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匆匆的行者,窮極一生,追尋此間存在的真意,你從不需譁眾取寵,亦不必趨炎附勢,做自己的主宰,讓世間那流言蜚語望而卻步,做一個內心強大,寵辱不驚,雲淡風輕的人,芝蘭生於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窮困而變節,叫囂世俗勢利之人,無不是隨波逐流之人,在命運的浩大徵程中,且信,能受天磨真鐵漢,不招人嫉是庸才。

十年之後,你們都已為人父人母了吧,愛情有了最終的去處,命運也去向了或如意或不順心的平淡,生活在日日夜夜的輪迴中悄悄地演繹著,波瀾不驚,不再漣漪,於而夜晚時分,螢光燈微弱的窗前,陪孩子仰望漫天的繁星和那一輪明月,給他講今天的故事。我的孩子,那被稱之為多年前的舊時光,每一個片段,願你用心去過,經歷百般困苦,經歷不可避免的生死別離,然後遇見你一生的宿命,和要完成的偉業,我無法告訴你結局,但這正是我想要看到的,每個人都要從未知走向有知,在有知中去向未知。

相關焦點

  • 挫敗,迷茫,磨滅不了的理想
    我記得在小學的課堂上就被老師提問過理想,那時的我少不經事以為什麼事都很簡單,理想是考進北大長大以後在當個大老闆,兒時的天真爛漫,想法很單純說過的話也不會多想,以為理想就是說出來的那麼簡單。初中的理想是考進國家重點高中,最後的成績差了10多分沒錄取,我放棄了交高價擇校費,去到了市裡的省重點高中。那時我的理想第一次有意識的被現實傷害,我鼓起勇氣對自己說加油,還要繼續實現自己的理想。
  • 別讓生活磨滅理想
    「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一地雞毛》中用簡潔,平常的白話描繪出一幅幅家庭的場景。讓我讀後深有感觸,起初小林那純真的內心在經歷了數年的社會風氣的洗滌之後也變得圓滑,世俗了。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原來覺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理想是很沒追求的,可是誰說老婆孩子熱炕頭就是一件小事?要是老婆不好,孩子不乖,炕頭不熱,豈不是生活都亂了套了?本來覺得這是主人公沉於下僚的聊以自慰的話語,然而仔細聽他一分析,又看了他家裡這些雞飛狗跳全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惹起來的,這樣一種邏輯也無可厚非。
  • 什麼樣的信仰是值得讚揚的!
    什麼樣的信仰是值得讚揚的!信仰是在我們困難時的一種精神寄託,信仰可以讓我們逾越死亡的恐懼,有信仰的人有敬畏的心,做事有底線,做人有品德。還有,信仰使我們看淡世俗,能節制私慾與罪惡。但是在我們現實中到底什麼是信仰呢?
  • DOTA2為什麼被稱為信仰2?玩家的信仰到底是什麼?
    長此以往,高貴,信仰,打著DOTA2喝著紅酒,樓下還停著輛蘭博基尼的負面形象油然而生。在百度搜索「信仰2」後,相關搜索非常值得玩味信仰2這個稱呼是切實存在的,來自外部的誤解與部分DOTAER的自以為是無疑助長了這個名稱的蔓延。不過作為一種戲謔的稱呼,有人會付之一哂,有人會爭辯到面紅耳赤,以至於已經沒有人能分得清「信仰2」究竟是個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 股價過山車|蔚來、理想、小鵬背後的泡沫與信仰
    同一時期,蔚來、理想、小鵬的股價乘風而上,分別上漲了36%、6.7%和153%。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三劍客」11月上漲的推手中,「散戶」或許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Breakout Point的零售流量和零售人氣記錄中,蔚來11月在「零售最愛股票池」中,甚至超過了蘋果,頻繁佔據最受歡迎的第一位。「賣房子買蔚來成為百萬富翁」的故事,在美國社交媒體上高頻出現。
  • 馮侖:談理想,有時候是很必要的事情
    理想我不贊成任何一個社會都讓政府、領導人、年輕人去追隨他們強加的理想。我主張我們應該根據現實、價值觀來確定我們的追求,提出自己的理想。但是,如果有價值觀、有理想,那麼算帳就變得非常簡單,人活得就很通泰。因為有信仰、有方向感的人會樂觀對待人生算不準的苦惱事。理想就像是在黑暗隧道前方的一點光明,如果失去光明,人會恐懼、會死亡:而有了這個光明,人會行動、會前行,這就是理想在生命當中的意義。
  • 《達文西密碼》:顛覆或誤解,如果耶穌是凡人,他還值得信仰嗎?
    人們對歷史對傳說都有很多誤解,這是蘭登在電影一開始就告訴我們的,而這種誤解也存在於人類的最高精神追求中——宗教信仰。耶穌基督的信仰在西方文化中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對於信的人或不信的人,《達文西密碼》誰也不討好,或者說它兩邊都得罪。因為它涉及了耶穌的神性和人性之爭,是關乎耶穌基督信仰的分歧,基督教不同宗派,宗教信仰的不同走向。
  • 科學家:曾經的高級文明已被磨滅!
    科學家:曾經的高級文明已被磨滅!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人類卻與猿猴有很大的不同。人類是存在意識的,並且它是地球上公認的唯一的高智慧生物,人類有思想有智慧,沒有像大象那樣強壯的身體,沒有像老虎那樣兇猛的利器,沒有像老鷹的展翅翱翔的能力。但是人類利用自己的高智慧,創造出了更加厲害的武器,並且實現了上天入地的夢想。所以說人類是唯一的擁有高智慧的生物。
  •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的三重價值
    馬克思主義信仰包括理想層面與實踐層面兩個方面的內容,理想層面即是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實踐層面則直接指向社會主要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信仰與新教育
    信仰是人對某種理論、學說、主義或人等的信服和崇拜,帶有個性傾向。宗白華有一首詩名曰《信仰》:         紅日初生時,         我心中開了信仰之花。我信仰太陽如我的父!我信仰月亮如我的母!我信仰眾星如我的兄弟!我信仰萬花如我的姊妹!
  • 外設值得買:這次我們用信仰鋪滿桌面
    作為90後新生代玩家的一員,筆者在為周圍的朋友們推薦外設產品的過程中也非常容易受到「信仰」的影響。你說信仰只能是貴的和有燈的產品?這點筆者是非常不認同的,除了外觀和功能性,售價以及長期使用的可靠性也是筆者在考量一款產品是否值得「被信仰」的重要因素。時過年中,各大廠商的新一代產品線基本已經布局完畢。
  • 中國人的信仰是「現實」
    多年前,聯合國出版一部電子多媒體出版物,介紹世界各國風土人情,中國人的「宗教信仰」一欄是:「中國民俗」。這應該是一個公認的說法。根據這一說法,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沒有宗教信仰不等於沒信仰。簡單說,中國人信仰「現實」!
  • 是否值得購買
    這款手機並不支持無線充電,該款手機是否值得購買呢?雖然這款手機並不支持無線充電功能,卻值得購買。以長續航快速充電為需求,這款手機完全能夠滿足用戶日常所需,如果用戶有2~3臺手機,選擇一款無線充電手機,作為主力,不使用時,其他手機可以接打電話,無線充電效果理想。但如果購買一款手機作為主力手機,那麼是否有無線充電功能,對於用戶的影響並不是很大,畢竟很多時候在手機沒電時,我們要連接有線充電設備,一邊充電一邊玩手機,而這時無線充電設備則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
  • 在上海,想要體會一下信仰的力量,這條繁華的小吃街不容錯過
    城隍廟是很多人的信仰,因為廟裡供奉的是民族英雄,一方英雄,受萬眾朝拜,護一方城池,佑一城子民。傳說裡是一位叫霍光的人出現在當時的帝王夢裡,帝王被告知城裡民不聊生,只要民眾供奉他情況就會好轉。果然,城裡建起供奉他的城隍廟後,像是有求必應一般,人們生活漸漸富裕順暢起來。
  • 國潮十大品牌勞士頓,以時之銘 為信仰加冕
    國潮十大品牌勞士頓,,以時之銘 為信仰加冕 俯仰之間,烽火連天,為信仰加冕 ——《局中人》片頭曲《無雙》 由勞士頓代言人張一山領銜主演 諜戰劇《局中人》已在全網熱播 劇中張一山飾演身處迷局、不負信仰的沈放 而戲外,張一山也是個為理想和信仰而戰的人
  • 讓講信仰的人更加有信仰
    作者:遼寧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遼寧師範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研究員 卜雙紅  習近平總書記把「政治要強」作為思政課教師首要的基本要求,強調「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
  • 《天道》信仰是什麼?有信仰的人和無信仰的人差別大嗎?
    現代都市的資源分配和價值判定方式和過去不同了,之前人判定一個人的最高價值是手中有多少物質財富、精神財富、以及控制和支配的權利,之後,是知識付費和無形資產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內容為王的時代來臨了,因為沒有人在意你擁有多少房地產、而在於你能創造多大的價值,社會價值和人生價值,個人價值和綜合利用價值。
  • 正視人生的宗教信仰(下)
    《聖經》中的奇蹟有特殊的含義,它象徵一個「善必勝惡」的時代的來臨,但現在奇蹟卻並非宗教信仰的核心。相反地,真正的宗教信仰會讓人看到,人生本身就是一個大奇蹟:大自然的瑰麗,宇宙的和諧,人們相親相愛,甚至互相寬恕,我們天天能夠快樂睡下、平安起來,我們所愛的人仍然健在……這一切都是「奇蹟」,都值得我們來慶賀、欣賞和感謝。禮節儀式是一種發諸內而形諸外的標記,它並非宗教信仰的核心部分。
  • 喜歡發誓的人並無真信仰
    當它站在塵世仰望天空時,它因永恆的缺陷而嚮往完滿,因肉身的限制而尋求超越,這便是信仰了。任何一種信仰倘若不是以人的根本困境為出發點,它作為信仰的資格就值得懷疑。                                  有真信仰的人滿足於說出真話,喜歡發誓的人往往並無真信仰。
  • 西奈山,無關信仰的信仰
    從初來乍到說起無信仰這一點的理直氣壯到現在的淌汗心虛面帶慚愧,我糊塗是怎麼轉變的。剛來伊斯蘭世界,朋友指引我見了他的心靈引領者,一個剛失雙親的埃及女孩。愛鑽研古蘭經的她還沒從巨大的悲痛中解脫出來,與正在讀大學的弟弟擠在狹小的空間相依為命。對於她的好感,來自我天然的悲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