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寒冷、最難熬的日子還是來了,比起這小寒天氣,這幾天一個年僅22歲的生命的猝死更令人深思,發人警醒。
她還沒來及跨年,卻倒在了冰冷的黑夜中。而那些和她一樣,以青春作賭注、以拼命換未來而活著的人,是慶幸,還是悲痛? 這幾天,很多聲音關注此事,相關機構也介入調查,但無論如何,作為高居廟堂之上的公職人員,還是身處江湖之遠的企業職工,已成為誰也無法逃離的現狀。
我們活得這麼累,到底是為了什麼?40年前,中國搞改革開放,被耽擱了太久的泱泱大國,再也等不起了。「效率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這樣的標語被貼得滿大街都是。四十年後的今天,中國人用超常規的速度趕上了世界發展潮流,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並成功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有人說,這超常規的速度,不是因為我們跑得比人快,而是我們跑得比人時間長而已。人家吃飯,我們在跑,我家睡覺,我們在跑,人家家人閒坐燈火可親,我們還在跑。城裡跑,農村跑,年輕人跑,老年人也在跑,整個社會都在跑,這一跑就是四十年,而且時間越來越長,加班越來越多。
如今,很多人已經遠離了缺吃少穿的日子,即使不去務農,依然能夠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然而在物慾橫流,資本就是王道的現實面前,很多人卻淪陷了,漸漸迷失了自我。
也許有人再也不願意待在農村,守著幾畝薄田了,那些上了年紀再也幹不動農活的父輩或祖輩們,還依然年復一年固執地堅守著;也許有人再也不會住在農村,過著粗茶淡飯的日子了,那些長滿雜草的院落再也找不到童年的影子,只有留下的根還在那裡與日俱增的瘋長。
走出了大山,卻背上了城市生活更大的「山」。工作和收入就像兩個秤砣,時時壓得人上氣不接下氣。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已經漸漸忘了為什麼出發,工作成了生活全部? 「996」、「5+2」、「白加黑」,加班,加班,再加班,已成了很多人的救命稻草。連國家都在拼經濟增長、拼財政收入、拼脫貧攻堅、拼小康社會,年輕人,不拼,行嗎?
打工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有人說,路是你自己選的,又沒有人逼著你去拼。芸芸眾生,碌碌凡事,你我就像這茫茫荒野上的一株小草,很多人終其一生,也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亦不可能與群芳爭豔。
像小草一樣卑微的打工者,很多人生命裡壓根就沒有樹的種子、花的基因,又怎麼可能不拼而改變命運呢?既然改變不了根,那就努力讓自己長得更健壯、更精彩。
沒有人願意一輩子做小草,就像很多打工者一樣,有的只是不甘心,不想輕易認命。拼一把,也許就好了呢?哪怕一時得不到陽光雨露的滋潤,哪怕暫時還看不到希望與機會,又有什麼關係呢?活著,倔強的生長,冬天去了,春天還會遠嗎?
像螻蟻一樣忙碌的打工者,很多人一輩子靠賣體力活著,那些黧黑的臉、粗糙的手,還有裹在衣服裡面看不見的傷病,在酷暑的夏日、寒冷的夜晚,不過圖碎銀幾兩而已。偏偏這碎銀幾兩,卻能解世間萬種慌張。
沒有人願意在寒冷的早晨清掃街道,更沒有人願意在寂寞的黃昏還忙活在建築工地,那些長年累月在這趟通往生命終點的廉價的車廂裡,背著厚厚的行囊,拿著打工者的車票,一站接著一站地坐下去,圖什麼,不就圖個生活的盼頭嗎?
你不努力,沒人能給你想要的生活。就像一首歌所唱:「哪怕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總要照樣工作才會行。」在這條心酸的打工之路上,前路坎坷荊棘叢書,汗水交織著淚水,委屈挫折更如影隨形,不拼,行嗎?
如果說,創業苦,苦一陣子,但不會苦一輩子;那麼,打工苦,不僅苦一陣子,還要苦一輩子。肉體凡胎的我們,生來就不是坐享其成,享人間清福的,守不住清規戒律,耐不住寂寞孤苦,還吃不了創業的苦,註定要吃打工的苦。
誠然,在這個用命拼的時代,你也可以選擇過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我們也可以大快朵頤的指責,冷血的資本,冷漠的資本家,但沒錢,你真的行嗎?
你逃離不了這個時代,只能被時代的混流裹挾著向前。拼多多的官方回應道出了很多露骨的真相:你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認為這不是個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
那個名叫張霏的90後女孩,此前一直想去網易雲音樂,但她最終也沒能等來網易的那張船票,卻提前倒在了陌生城市的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