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也開始「賣期貨」,背後有什麼現實考慮?|商業就是這樣

2021-01-15 第一財經雜誌

1月9日,蔚來在一年一度的NIO DAY活動現場發布了兩個重要產品:旗艦轎車ET7和採用固態電池技術的150度電池包。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在兩個產品發布的過程中,觀眾(主要是車主)歡呼和沉默的時間點完全一致。

當蔚來創始人李斌宣布150度的電池包能讓蔚來的新車續航裡程提升到1000km以上時,臺下一片歡呼,但李斌接著說這款電池包將在2022年第四季度量產,臺下沉默;同樣,當宣布ET7的價格(補貼前44.8萬元起)後,歡呼又起,有車主大喊「買它」,但李斌接著宣布交付將從2022年第一季度開始,臺下又陷入沉默。

總結一下就是:產品讓人驚喜,而交付時間太遠。

李斌本人對此或許也有預料。觀眾兩次沉默之後,李斌都主動加了一句:「請大家理解,我們真的用了太多新技術。」

產品提前發布本身無可指摘,這也已是大部分電動車創業公司的習慣性操作,ET7一年左右的預售時間在行業內甚至不算久,「特斯拉預售都提前兩年呢。」李斌在發布會後的採訪中對《第一財經》YiMagazine說。但就蔚來本身而言,這次新車的等待時間確實變長了,或者說發布時間更「提前」了——此前的ES8和ES6,發布和交付間隔了6個月,第三款車EC6的這一時長是9個月。

蔚來總裁秦力洪在NIO DAY前兩周的一次採訪中也「打了預防針」:「現在汽車行業販賣期貨越來越嚴重了。我們一旦說了,給大家的就是一個明確的能量產上路的時間。」

為什麼蔚來「提前」了重磅產品的發布時間——這個問題本身並不複雜,而且它還是一個不錯的觀察入口,我們可以從中了解蔚來這家剛剛經歷低谷和高峰的公司當下正面臨的挑戰。

技術大迭代,而不是小升級。按照李斌的說法,如此提前的發布是因為蔚來「不願意推出一個一代半的車,一定要是下一代的配置」。

如今電動車行業的技術競爭集中在軟體和電驅動技術,一輛車越來越具備智能終端的屬性,所以新車發布會也有點兒越來越接近網際網路硬體廠商發布會的意思,大家都想爭奪最先進的配置,而這很大程度上依靠幾個核心技術供應商。

這次蔚來發布的新品也一樣。這兩個產品確實進步程度更大,某種程度是迭代,而不是升級。按照整個產業的進展速度,確實需要這些時間。

轎車ET7採用了一整套全新的自動駕駛硬體體系,其中兩大亮點是創業公司innovusion的雷射雷達,以及英偉達最新的Orin晶片。尤其是英偉達的晶片,此前的規劃就是2022年上市。蔚來的目的是確保這輛車有充分的升級潛力,迎接自動駕駛的實際應用場景。固態電池也是同樣,它能大幅提升電池的續航裡程,被認為是中長期解決電動車短板的重要技術,此前業界普遍認為是從2022-2023年開始搭載在量產車,這與蔚來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符合。

簡單來說就是,蔚來發布的新技術本身就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達到成熟狀態,而它每年開發布會的節奏又不能變,那麼發布和交付的間隔自然就拉長了。

背後更重要的圖景是,蔚來不可能獨享這些核心技術,它們的供應商在同時期肯定也有好幾個用戶,但蔚來可以爭取成為早幾個月應用新技術的領先者。這同樣需要公司強大的供應鏈協調能力。在如今智能電動車的技術革新過程中,領先幾個月已經是整車公司能追求的最大優勢了。

鎖住忠實用戶。拉長新車的預售期也有一些實際好處,比如鎖住忠實的初期用戶。這批用戶對蔚來價值巨大,他們往往擁有豐富的社會資源,是蔚來「用戶社區」的核心,也是對這個品牌信任最深的群體,而他們要換車了。

在NIO DAY前幾天,蔚來專門開了另一次發布會,公布了官方二手車的運營方案,核心就是鼓勵老車主換購。

蔚來的ES8創始版是2018年開始交付的,3年之後,第一批車主自然進入換車潮。這時,一輛價格與ES8相近、配置更高、尺寸與奧迪A6L接近的轎車,是合適的選擇。所以蔚來對車主給出了7000-1萬元的預訂購車優惠,就是鼓勵他們現在繼續買蔚來的車。

相比行業傳統做法,在蔚來這個新品牌下,「一輛車的權益」的含義要豐富得多,比如App上的積分、充換電的優惠、購買新服務的折扣等。對於潛在的二手車買家來說,這些問題不理順會很難買車。趕在ET7發布前啟動官方二手車業務,蔚來顯然是要鋪平忠實用戶繼續購買的道路。

同樣在NIO DAY之前,特斯拉發布了國產Model Y的價格,略低於ES6和EC6的售價。雖然這不會對蔚來的銷量有太大影響,但特斯拉的確藉此顯著增加了自己的價格優勢(在電動車市佔率還很低的情況下,特斯拉的熱賣只會拉動其他電動車品牌,而不會壓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在2021年轉向電動車,儘快拿出新選項的品牌也能儘量抓住增量客源。

進入「全面進攻」的狀態。在發布會後的採訪中,李斌和秦力洪提到最多的,是蔚來2019年和2020年的財務狀況對比。「2019年我們是極端缺錢,很多該做的事情停下來了,現在手裡有幾百億,該推進的業務我們要堅定做。」秦力洪說。

「該做的事情」,指的是蔚來要進一步挖深在用戶服務上的護城河。

目前蔚來還沒有建立新工廠的消息,如果ET7的銷量與ES8相近,那麼未來1-2年預計蔚來可以把銷量提升到每年10萬輛左右,與合肥工廠的產能上限接近。這意味著蔚來的保有量會達到20萬輛左右,整個用戶服務體系的規模還要大幅提升。比如,2021年,蔚來將要建300座換電站——此前一共才布局了100多座——並且第二大換電站的能力也計劃大幅提升。

換電是蔚來用戶服務的重要基礎。過去一年,因為保有量激增,這項服務在部分城市供不應求,成為用戶不滿意的一大來源。蔚來的用戶服務體系剛剛經歷過波動。先是為了2018年的首批交付大量擴充人員,結果遭遇2019年的銷量危機,大幅裁員;此後銷量上升,服務體系又開始承受壓力。接下來,蔚來應該會在穩健的基礎上持續擴大服務投入,隨著車主規模的擴大,這部分虧損也有望收窄。

只要對這些基礎設施堅定投入,用戶滿意度自然會提升。但問題是,蔚來的服務不僅靠基礎設施,還講究「社區氛圍」,而隨著規模擴大,這一點更難保持。蔚來一直強調用戶對品牌的熱情,比如NIO DAY由各城市車友會申辦,比如李斌拿出5000萬股蔚來股票成立用戶信託,交給用戶打理……這些都是為了加強品牌與用戶的情感連結。不過這些細節要融入每一次換電服務、每一次上門取車、每一次出險維修當中,很不容易。

自己也是車主的秦力洪說,現在最不滿意的就是服務少了人情味,更多的是公事公辦。他還說管理層崇拜的是像迪士尼、星巴克那樣的品牌。在新一輪人員大規模增長的過程中,如何確保整個組織的價值觀濃度,可能是蔚來在下一階段最重要的事。只不過最重要的事往往藏在日常細節中,難以考察也容易忽略。商業就是這樣。

相關焦點

  • 期貨買多賣空什麼意思
    期貨買多賣空什麼意思?期貨中買多(看漲)、賣空(看跌)。期權則有買多(買進看漲期權)、買空(賣出看漲期權)、賣多(買進看跌期權)、賣空(賣出看跌期權)其中買進看漲期權和賣出看跌期權是多方(看漲方);賣出看漲期權和買進看跌期權是空方(看跌方)。
  • 全球第二款100kWh電池組問世,蔚來商業閉環完成
    隨著 100kWh 電池組的加入,蔚來的車主有了更多樣更靈活的選擇(此前已有 70kWh 和 84kWh 兩種規格的電池組)。蔚來的電池運營商業閉環開始走上「正軌」。一個「不失火」的電池組關於蔚來 100kWh 電池組的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去年的 NIO DAY。
  • 整車硬體利潤≤1% 廣汽蔚來在忽悠誰?|廖兵|廣汽蔚來|物料清單|...
    HYCAN 007成本價出售,利潤空間僅為1%,這樣下去豈不是斷了自己的調價空間,失去了市場上的主動地位?難道廣汽蔚來造車不為賺錢?按理說,我們應該相信廣汽蔚來和廖兵,畢竟對於一家企業來說,信譽是成立之本,但來自網友的種種質疑,一時間也讓我們產生了動搖。既然吃力不討好,那麼廣汽蔚來公開這份BOM表的目的是什麼?
  • 李斌在蔚來日上吃了什麼?
    每一次蔚來日,李斌吃什麼、和誰吃都是門玄學。1月9日,NIO DAY 2020落下帷幕。活動上,首款轎車ET7、第二代換電站以及150kW固態電池正式發布。與之前幾次NIO DAY不同的是,這一次李斌顯得更加自信與從容。當天晚上,他與老搭檔秦力洪饒有興致地吃起了火鍋,豐盛的食材和李斌放鬆的狀態讓這看起來不像是一頓工作餐,反倒像一場小型的慶功宴。
  • 蔚來「考慮」推低端子品牌?李斌:想搞就可以搞,沒有什麼門檻
    近日蔚來汽車二手車業務發布會期間,蔚來創始人李斌談及是否有計劃做子品牌時表示,「這個事想搞就可以搞,只要我們做,沒有什麼門檻。我們貴的都做了,便宜還不能做嗎?
  • 除了近距離體驗ET7,我還從今年蔚來日上打探到這些情報
    主要就是這次蔚來在ET7上用了雷射雷達的方案,而且為了雷達有更好的視野,蔚來選擇了把它放在車頂的最高位。 蔚來總裁秦力洪坦承:在蔚來內部,最初對這個設計也是有不少爭議的。最終蔚來決定用這個方案,主要是蔚來覺得雷射雷達是新車必不可少的,而當前最好的雷達布局方案,就是這樣的三個「角」。
  • 嘲諷小鵬,diss蔚來,馬斯克在焦慮什麼?
    我想說的是,造謠早就證明是無法打敗任何競爭對手的,明年開始,在中國的自動駕駛你要有思想準備被我們打得找不著東,至於國際,我們會相遇的。」 馬斯克嘲諷蔚來汽車,截圖自埃隆·馬斯克推特 這些現象背後或許揭示著——馬斯克開始焦慮了。
  • 籤署合作框架協議,蔚來、國網分別想要什麼?
    於是,為了弄明白這場籤約背後的「重大意義」,活動結束後,我們找到了蔚來電源管理副總裁沈斐,試圖從他口中,找到兩位領導口中「重大意義」的詳細內容。 自從旗下的幾款產品保有量逐月上升之後,蔚來一直試圖用各種方法幫助用戶解決補給問題。換電、公共充電、超充、家用充電樁、一鍵加電……為了實現「加電比加油更方便」的目標,蔚來幾乎在各種場景都幫用戶想到了解決辦法。 但「幸福的煩惱」是,即使有了這麼多的選擇,用戶依舊面臨著充電地點不便利、等待時間久的問題。
  • 蔚來ET7發布,馬斯克焦慮,BBA難眠?
    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此前和媒體交流時曾表示,別的品牌在某方面做出了成績,就有人覺得蔚來不行了,但如今汽車行業「販賣期貨」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坦白地說,我們也會被迫做一點(販賣期貨)這個事,但如果是期貨,就要明確地說時間表。」
  • 當蔚來拉上蘋果救場,人們開始懷念賈躍亭的壯志未酬
    如果說過去的一年,自動駕駛是風口上的豬,那這個風口相當程度是馬斯克吹起的,蔚來是風口最受益的「豬」。最直觀的體現就是,2020年以來,受特斯拉股價飆漲的帶動,蔚來2020年累計漲幅達1112.44%。蔚來李斌在2017年曾經說過,傳統汽車按照七年、五年的周期進行迭代,而蔚來會把這個時間縮短到兩年左右。
  • 蔚來、理想、小鵬「大鬧」華爾街背後,是新勢力還是萬億泡沫?
    在特斯拉外溢效應的帶動下,以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的造車新勢力,年內股價均迎來飆漲。截至11月28日,蔚來年內累計漲幅達到1243%,小鵬汽車上漲328%,理想汽車上漲243%。圖1:造車新勢力股價表現
  • 蔚來的圍城:包機「應援」的車主群 是「傳銷組織」還是「高端社團」?
    會發布希麼固然是重點,但對於天南海北奔赴這場發布會的車主們而言,這還是一場Party,一場旅行,一次老友見面。」深圳車主豪氣包機參加發布會,一方面讓其他地區的蔚來車主對這樣輕鬆、愉快的氛圍羨慕不已;另一方面,卻也引起了更多網友的指責和追問:疫情之下,乘客不戴口罩難道沒有違反航空防疫規定?飛行中如此狂歡,會否給航空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 蔚來:做二手車要穩定新車價格,不能一年降價7次
    其中,有媒體提及近期因Model Y上市,蔚來正慘遭大規模退單」的傳聞,秦力洪是這樣回答的:「首先,我覺得天下任何一家電動車賣得好,我們都高興。接下來的十年,將是電動車不斷取得燃油車份額的十年,只不過是誰先誰後的問題。」「第二,我也不知道蔚來退訂單的信息來源是什麼,在公司只有我們少數幾個人知道訂單的情況,因此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我們的訂單在增加,很穩定。」
  • 蔚來董事長李斌: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目標達到20%沒有問題
    如果只是盯著汽車技術,其實不能完全回答這樣一個疑問,但如果把整個商業模式的重建,以及服務用戶方式的因素考慮進來,我覺得新創公司是有很大的機會的。 所以這是我在2012年思考的一個點。
  • 國債期貨交易中的「理想」與「現實」
    現實: 1、上述「經驗法則」造成了一個誤區:當活躍券YTM突破3%,就會有投資者興奮的期待國債期貨CTD切換的出現。 2、現實中所有可交割券YTM相同概率極低,T合約可交割券YTM大部分都有2-20bp利差,這就造成了國債期貨CTD從高久期向中低久期切換的分水嶺「3%」在實際交易當中意義不顯著。
  • 蔚來EC6背後 我們能看到蔚來的哪些進步?
    在即將到來的成都車展上,蔚來旗下第三臺量產車型——蔚來EC6將迎來正式上市。新車定位為中型純電動轎跑SUV,在去年年底的2019蔚來日上,這臺車已經進行過首次亮相,該車之前的名字為蔚來ES6 Coupe版,從名字大家大概也能知道它的定位。
  • 蔚來ET7是顛覆特斯拉還是PPT造車?
    但是,蔚來ET7給出的是期貨,2022年才會交付,距離發布有一年的時間。 有人對蔚來ET7充滿期待,說這是顛覆特斯拉的存在,有人則說這是堆砌配置PPT造車,那麼真相如何呢?我們來看一下。
  • 預算50萬元,買BBA還是蔚來ET7?|蔚來et7|bba|蔚來|轎車|固態電池|...
    如果我有50萬元的預算,買什麼車?退回15年前,筆者當然毫不猶豫選擇自己的「Dream Car」——EVO 9;如果是5年前,筆者恐怕會考慮F30世代的328i或者W205世代的C300,畢竟有了家庭要「收心」了,但還不至於成「油膩中年」;如果是現在,按照「劇情」的發展,是不是應該考慮5系、E級、A6L了?
  • 蔚來NIODAY不為人知的六個故事
    後來才知道,他們去吃深圳七姐的飯了,那是蔚來第一屆用戶年會。但蔚來原本是沒有這樣的用戶年會的,七姐原本也只想招待一些來深圳的蔚來車主朋友們。結果消息傳出後,不斷有天南海北的蔚來車主要來參加,不斷有東西(吃的、喝的)寄到七姐這裡。「七姐都不知道是誰寄的,事情越搞越大,蔚來就必須參與進來,李斌秦力洪就去了。」
  • 5年「戀愛」長跑修成正果,解讀蔚來全新電池方案
    新能源汽車怎麼才能賣的好?或者說什麼樣的車消費者最喜歡?前段時間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社交媒體中說了這麼幾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幾乎所有人到現在都不清楚特斯拉到底為什麼會贏,為什麼一輛續航445公裡的車就能幹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