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火》,北野武自編自導自演,1997年威尼斯電影節上映,榮獲第54屆威尼斯金獅獎,據說公映式上觀眾們的掌聲長達十分鐘之久。而我,在23年之後的2020年,才開始看了這部全影片只有二十幾句臺詞的電影,也決定寫下點自己的一點小感悟。
《花火》也是北野武出車禍之後的作品,因此我也習慣了他時不時神經質般抽動的左臉和眼角,還有他的沉默寡言。看電影前,我一改往日百度影片簡介的習慣,直接找到了資源。初開始,我以為北野武飾演的是位幫派分子,帶著墨鏡,冷峻又沉默,看著便是一幅不好招惹的模樣,但很快電影就宣告了我的誤解。
北野武飾演的是一名警察西佳敬,幾年前女兒去世,妻子又患上了白血病。在一次執行任務時,為了讓西去醫院看望生病的妻子,西的搭檔掘部代替西去執行任務,卻不幸中槍導致下肢癱瘓,妻子女兒因此離開掘部。西的妻子的病情已經到了晚期,醫院無能為力,建議回家休養。又一次追捕嫌疑犯的過程中,由於西的判斷失誤,西的年輕後輩田中慘遭犧牲,西失控之下,開槍打死罪犯,甚至直接打空了子彈,由此被迫停職。西想給掘部買他想要卻買不起的畫筆顏料(掘部提到過想借畫畫排遣絕望);又想給田中的遺孀經濟上的幫助,因此求助於高利貸。而在反覆的疲於應付高利貸後,也許是放棄了希望,又或者是絕望。西開著一輛自己動手改裝的警車(原本是計程車)去搶劫了銀行。搶到錢後,西給掘部寄去了畫筆顏料,又給了田中的遺孀一部分,也還清了高利貸的本金(沒還利息),開車陪著妻子做了最後的旅行。為了不讓旅行受打擾,西一路解決了討還利息的黑幫分子,以暴力來捍衛著自己最後的尊嚴,還有這最後的時光。兩個沉默相依的生命,就如同燃放的煙火一樣,雖然短暫,卻也要熾熱絢麗地盛開。就像掘部的畫一樣,潔白的雪地上,刺目驚心的血字「自殺」,象徵西和妻子,或者也有掘部,慘烈至極的命運。影片最後,海邊沙灘上,天真的小女孩努力地放飛著飛不起來的風箏,還有前來追捕西的前同事,兩聲突兀的槍聲響起,西和妻子走向終點,一切都回歸往常。
整部影片臺詞極少,不管是患白血病晚期的西的妻子,還是癱瘓又遭家人拋棄的掘部,還有丈夫因公殉職的警察遺孀,都沒有絕望的哭訴抱怨,或者喋喋不休的控訴呻吟,沉默似乎就是最好的語言。生命的苦難和不易,讓人對死亡有一種義無反顧的決然和迷戀,可以在看透一切後的平靜地走向終點。」花火「在影片中是生命的象徵,花主生,煙火主死。掘部的畫中,大量描畫了花為首動物為身體的奇異矛盾組合,就像絢爛的煙火一樣,拼盡全力的想要如同花朵一樣盛開,卻最終抵不過自然規律,在烈火中煎熬,在燦爛中消失。孤獨感,宿命感和鋪天而來的絕望,就像是人生無常,當死亡接近的時候,有些人選擇等死,有些人選擇去死,儘管結局都一樣。但生而為人的尊嚴,還是想要自己掌控最後的一點時光,和自己的愛人,來一場最絕望的浪漫,而後,攜手走向死亡。
最後附加自己的一點感悟:待我死去,在我心跳停止的那一刻,所有的事情都不再重要。我是年輕還是衰老?正常老去還是天災人禍病痛折磨?死於醫院還是家裡抑或街頭小巷河裡海裡?第一時間有人發現嗎?有人痛苦難受或者歡飲鼓舞抑或無動於衷嗎?有人辦理後事嗎?土葬火葬水葬?是腐爛於地上還是地下?有人祭拜想念嗎?旁人會對我作何評價?甚至會無人知道我的離去甚至無記錄我的存在嗎?眼睛閉上不再睜開,心臟停止不再跳動,一切終結於此,所謂其他,皆是空。拋卻生前,無視往後。就像煙火,只管盡情地綻放,不必去考慮短暫熱烈後的歸於黑暗。我能好好地活,也可以靜靜地走向死亡,而在走之前,就只想美麗的浪漫一場。
另:影片裡的畫,都是北野武自己的作品,在這裡放了自己最喜歡的幾幅,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