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光,指的是從被攝物側面射來的光。
其方向性,相對於順光和逆光而言。
側光依照角度區分大致有三種:前側光、正側光、後側光。
側光的角度不同,營造的效果、適用的拍攝領域也不同。
1. 前側光
【是什麼】
前側光,也稱斜側光,是從被攝物的側前方射來的光線,與被攝物大致形成45°夾角。
【效果】
前側光比較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
在前側光的投射下,被攝物大部分受光,明暗比例和諧;
影子落在斜側面,影調對比較為明顯;
能夠很好地展現被攝物的立體形態和表面的質感。
【適用領域】
前側光在人像等被攝物有生命的攝影中運用最多。
多以之充當主光、順光為輔助光,勾畫清晰的輪廓美,以層次豐富的影調來展現人物的外形特徵和內裡情緒。
本圖購買於拍信創意,已獲得商用授權
2. 正側光
【是什麼】
正側光是與被攝物大約呈90°夾角的光線。
【效果】
正側光的投射下,影子落在側面,被攝物明暗比例各佔一半,能突出地展現被攝物的空間縱深感和表面質感。
【適用領域】
正側光在風光攝影、靜物攝影中出現的頻率都很高。
對立體感、空間感的突出表現力使之在拍攝風光時能夠完美地呈現畫面豐富的層次;
尤為擅長拍攝紋理突出的被攝物,如靜物攝影中拍攝有紋路的布料、浮雕章刻,風光攝影中的水紋、沙漠等等。
本圖購買於拍信創意,已獲得商用授權
3. 後側光
【是什麼】
後側光是與被攝物大約呈135°夾角的光線。
【效果】
被攝物的小面積受到光,大面積處於暗處,明暗對比強烈,對被攝物的本身面貌著墨不多,著重展現其輪廓美。
【適用領域】
拍攝姿態/形態優美的物體,多為人、動物、植物等單獨的個體。
本圖購買於拍信創意,已獲得商用授權
【優點】
總體上來說,側光在攝影中的應用相對於其他光位最為普遍。
相對於略顯寡淡的順光,側光有更加突出的明暗對比,更利於美學構建和藝術創作。
相對於刻畫不足的逆光,側光對被攝物的全貌到細節的有力呈現更加完整、清晰。
攝影師:王振軍
【缺點】
側光對攝影師的拍攝水平、打光技巧有比較高的考驗。
使用側光拍攝時,以下幾點應當尤其注意。
1. 明暗比例
所謂明暗比例即是被攝物的受光面和陰影面的比例。
明暗比例直接影響被攝物的呈現與畫面傳達的情緒。
一般而言,明暗比例越尖銳,越不利於被攝物原本樣貌的完整呈現,明暗比例越和諧,越能展示被攝物的形態。
明暗對比大,情緒趨向於極端,明暗對比小,情緒較為溫和。
本圖購買於拍信創意,已獲得商用授權
2. 控制光比
側光拍攝要注意光比不可過大。
尤其是拍攝人像時,控制在1:2或者1:3為佳,此時人物面部的亮處比暗處小一到二級光圈,成像效果最好。
3. 根據背景搭配合適的光圈與鏡頭
側光拍攝時,當光反差大、背景雜亂、色彩紛雜,調整光圈為大光圈,使用短景深,虛化背景,弱化色彩幹擾,突出主體;
或者選用長焦鏡頭,將主體從雜亂的背景中分離出來,手動虛實,打造空間感。
攝影師:王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