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三個字非常醒目。(焦小超 攝)
大潤發「憤怒」了!
11月22日,大潤發發布了一個嚴正聲明,怒斥各地陸續出現的仿冒「山寨大潤發」超市,稱其具有明顯的欺騙性,嚴重侵害了「大潤發」的形象與聲譽!
在濟南,也上演了一出「大潤發」痛斥「大潤發」的戲碼。大潤發的「名字官司」是咋回事?李逵又遇李鬼怎奈何?
「和歷山路大潤發是一家」
今年7月底,家住吳家堡附近的王豔很是欣喜,因為聽家人說小區附近新開了家「大潤發」超市,以後買東西就方便了!不過,到了超市才發現,這個「大潤發」在名稱後多了個「投資有限公司」。她納悶了,「這是『大潤發』嗎?怎麼面積這麼小?」
11月24日,記者來到王豔家附近的「大潤發」,面積只有1500平方米左右。只見門頭上「大潤發」三字十分醒目,後面又綴了兩行小字「ZG-DRF 投資有限公司」。不仔細觀察,很容易就把此「大潤發」當成彼「大潤發」。連這家「大潤發」的工作人員都坦言:「一開始,我也以為這就是臺灣大潤發呢!」
此前,在位於西濼河路的「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超市,記者問一位正在調整貨品擺放的中年女士,「咱們這個大潤發,和歷山路大潤發是一家嗎?」她答道:「嗯,是啊,是一家。」「那為什麼門頭名字多了「投資有限公司」幾個字,店面大小差別這麼大呢?」對方語氣遲緩,回應,「我們是一個投資公司。」記者再追問,她便不再吱聲。
隨後,記者拿著選購的商品結帳時,面對記者此店和歷山路大潤發是否同一家的問題,收銀員小姑娘壓低聲音稱「不是一家」。記者看到,與來自臺灣的大潤發不同,這家超市所有收銀員的衣服,雖然也將「大潤發」三個大黃字印在了紅馬甲後背,但都在下面又印了一行字——「投資有限公司」。「我們叫大潤發惠民」
那麼,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與臺灣大潤發到底是啥關係?根據工商註冊信息,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註冊資金6000萬人民幣,公司地址在江西省贛州市。而市民所熟知的「大潤發」超市是由康成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成公司」)投資創辦的大型連鎖綜合超市企業。
「我們在濟南只有6家門店,其餘的『大潤發』肯定都是假冒的,我們最近已經登報聲明了。」康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濟南日報》記者。根據這項聲明,「大潤發」品牌超市均為大型綜合超市,店鋪面積最小也不少於18000平方米,任何店鋪面積少於18000平方米的均非「大潤發」品牌超市;「大潤發」超市均為自營,不存在加盟店。
另一邊,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吳家堡店工作人員則表示,「在濟南已經開了十多家店了,我們都是加盟的。」。據該公司負責加盟的宋先生介紹,加盟需交品牌使用費30萬元,有效期為10年,現在在全國已經開了100多家門店,公司團隊已有100多人。
當問及跟臺灣大潤發的關係時,他表示,「我們沒什麼關係,並不是一家公司,RT-mart大潤發是臺資企業,而我們是內資企業。我們的名字是『大潤發惠民』,不是『大潤發』,而且標誌也不一樣。」記者注意到,其官網上的形象圖中確實都是「大潤發惠民」,但在濟南的門店卻都沒有「惠民」二字。為「大潤發」打了多個官司
「我們也知道江西的『大潤發』,現在總部正和它打官司,無論如何,忽悠老百姓是不對的,下一步我們還會繼續採取措施。」大潤發中國區域開發經理表示。記者了解到,康成公司此前就已與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就商標事件有過相關糾紛,康成公司已對江西的這家公司提起訴訟,目前此案處於二審階段。
而關於「大潤發」,康成公司已與多個企業打過官司。2014年,康成公司就將一家稱為「吳江大潤發」的公司告上了法庭。康成公司與「大潤發購物廣場有限公司」的案子剛才今年10月底「落槌」。均為康成公司勝訴。
然而,儘管康成公司贏了官司,但這似乎仍然難以阻止各種「大潤發」的蔓延,除了在濟南開起的多家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其他地區還有不少超市的門面上「大潤發」三字凸顯:「葉波大潤發」「楓林大潤發」「大潤發瑪特」「大潤發量販超市」……各種搭配,應有盡有。
所以,康成公司在聲明中直接呼籲,「誠盼各地政府有關部門、投資者在招商引資以及廣大消費者在購物消費時,對『大潤發』品牌進行明確辨認。」「兩法衝突導致維權難」
「打假挺難的,江西這家公司已經註冊過,我們一審時贏了官司,但對方提起了上訴。這個超市在華南地區更多,我們陸續接到過不少投訴電話。」康成公司工作人員直言,「如果政府部門在源頭上還是沒有法律法規的話,我們就很難維權,但康成公司一直在做。」
為何一個「名字官司」,打起來這麼難?濟南市工商局工作人員分析,在工商系統上,「大潤發」不屬於馳名商標,而是普通商標,所以在不同行政區域內,在同一領域內註冊含有「大潤發」字樣的企業是允許的,沒有違反「在同一登記區域內企業不得重名」的規定。
按照康成公司的聲明,「康成公司」系「大潤發」商標、圖形商標、英文商標等商標的合法權利人。「大潤發」品牌超市自1998年第一家超市開業至今,門店分布於全國大部分省市,已成為零售業家喻戶曉的品牌。「也就是說,『大潤發』是個品牌,而不是公司。」康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
「國家有個《商標法》,還有個《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兩法並規,不存在先後,大潤發的問題其實就是《商標法》與《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的衝突。」上述濟南市工商局工作人員表示,臺灣大潤發的品牌知名度早就打出來了,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容易引起市民混淆,臺灣大潤發可以提出異議,但這種情況多是協商解決,解決不了的,再訴諸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