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一讀餘華的《活著》。」因為這本書裡,藏著三個深刻的人生哲理。越早知道越受益
活著,要學會珍惜
小說中的主人公福貴,出生在富裕的地主家庭,從小衣食無憂,就連上學都要人背著去。
小時候,品性就很頑劣,有一次老師叫他背東西,他張嘴就來:「好好聽著,爹給你念一段」,
如此的囂張跋扈,長大後,福貴一點也沒有收斂,反而是更加的放縱自己,剛開始的時候,只是跑到城裡的青樓去玩兒,或戲弄戲弄他的嶽父大人,慢慢的福貴膽兒越來越大,開始迷上了賭博,不聽任何人的勸,
賭博是條不歸路,它會掠走一切,福貴又是一個沒腦子的賭徒,一點點走進了別人設計的圈套裡。
那會的福貴是很混蛋的,他沉迷在賭場上失去了做人基本的理智,甚至有些喪失人性。
當他懷孕的老婆挺著大肚子跪在賭桌前勸他回家時,他竟然對著懷孕的老婆拳打腳踢。
誤入歧途的福貴,在被人陷害的圈套裡越陷越深,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把家產全部輸光了。
就這樣,福貴親手將自己家的財產拱手讓人,他的人生也徹底由富轉貧。
活著,本身就是希望
福貴敗光家產後沒幾日,他的父親就被氣的走了,不久之後,嶽父也將女兒給接走了,面對著這一切的變故,福貴開始反思,慢慢的讓他找到了一點人性,決定要掙錢養家。
低頭下氣的求龍二租了幾畝田地給自己,從此之後,福貴就變成了一名農民,心想著要重新振興家業。
不管福貴以後是否能振興家業,起碼他沒有在絕望中繼續沉淪,做了一個男子漢該做的事兒,開始嘗試接受這種苦難的生活,也在努力將生活往好的方向過。
福貴的老婆是個好人,半年之後,老婆抱著兒子回來了,福貴的娘常說:「只要人活得高興,就不怕窮,」他們的日子雖苦,可總歸是一家人可以相守在一起,窮卻很幸福。
有一天,福貴跑到城裡給他娘請大夫,半路卻被抓去當兵,在戰場上,隨時都會死去,幸運的是,福貴從死人堆裡撿回來一條命。
一路艱辛,最終還是回到了家,在福貴最難的時候,只要想到家人,就會重新獲取希望,支撐著他活了下來。
活著,要扛起命運的無常
當福貴回到家時,母親已經去世了,女兒因為小時候發燒再也不會說話,但好在一家人終於團聚了,可是,歲月又會饒過誰呢?
辛苦一輩子的家珍得了一種罕見的「軟骨病」,家珍是個剛強的女人,為了掙工分,咬著牙去田地裡幹活。
這個時候,福貴就希望兒子有慶能快點小學畢業,回家可以幫忙種地,悲劇又再次降臨,縣長的夫人難產需要輸血,有慶去獻血,沒想到那些醫生硬生生地抽乾了有慶的血,一個好好的孩子,就這麼死了。
在這幾年,所有的親人接連這離開了福貴
有慶死了,家珍也病故了,女兒鳳霞好不容易嫁給了一個好人,卻死於大出血,福貴的姑爺是一個善良的人,卻死於一次工地事故,最後的最後,連最小的外孫也因為吃豆子撐死了
面臨著一次一次的打擊,福貴都挺了過來,到最後他學會了和命運和解,選擇了堅忍。
故事的而最後,經歷了無數苦難的福貴,悟出了一點人生道理,他說:
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性命。像我這樣,說起來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正如餘華所說: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三句話,詮釋了福貴的一生。
哪怕歷經生死,哪怕遇到再多常人難以想像的苦難,福貴都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
而是選擇了好好活著,用坦然的心態,踏踏實實過好餘生每一天。
正如餘華所說:「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也許,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
「風來了,就吹風,雨來了,就淋雨。受不住了,就倒下,直到能再站起來,再走。」
想要對這本《活著》有個更深層次的了解,就靜下心來閱讀一下這本書吧,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精神境界。
這本經典作品,只要28元,一頓飯的錢就能讓你感受到人生。
點擊下方商品卡,進行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