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最大化增肌,你應該一周練幾次?其實先放棄分化訓練才是重點

2020-12-18 波普董

很多小夥伴在剛開始健身的時候,對待訓練頻率,強度以及訓練總容量這幾個詞,都是沒有見解的。

所以新手最容易交的學費,就是白白浪費了前幾個月的新手福利期,總是沒有獲得自己該有的那份福利。他們要麼錯過了強度,要麼總容量達不到,要麼訓練頻率達不到,結果導致自己的健身效果非常緩慢。

因為,並不是每一個健身新手都有一位師傅能夠帶領自己衝進增肌大門的。#百裡挑一#

更多的小夥伴都是憑靠一己之力,以及網上學來的零零散散的知識碎片,一邊摸索一邊訓練著,有時還一邊懷疑著。

總之,就是憑著這種態度,再依靠自己那不好不壞的飲食,完全靠拼天生的體質來決定自己能增長多少肌肉。

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達到最大化的增肌效率呢?

首先我們要說明,不同階段的人群,每周訓練的次數都是不同的。

在此之前,我們應該明確的是自己的短期或者長期的目標是什麼?你是想要增肌還是想要減脂?或者只是想要增加自己的力量。

但不管你的目標是什麼,你都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特定的期限,這樣能夠根據自己的身體變化隨時進行調整,及時跟進才能讓效果更顯著。

目前,很多小夥伴都是執行著每周三練,要麼每周五練的頻率來進行訓練。

其實有很多研究已經證明,沒有任何一份健身計劃是適用於所有人的。但想要更好增肌成績,一定要滿足以下3點要求。

1.每個肌群保證一周之內至少訓練2次。從這裡來看,我們經常學習的分化訓練就不太可取,反而每周進行2~3次的全身訓練,卻能達到更好的效果。2.保證每周的訓練容量要足夠。不管你每周練幾次,每個肌群練幾次,但是總的每周的訓練容量都要達到要求,這樣才能夠保證最大化地實現肌肉增長。3.訓練中也要保持強度和力量的維持。其實這一點是不好做到的,因為每個訓練者自身的容量都會逐步增強。你第1個月訓練的容量,跟你第2個月第3個月訓練的容量都是不同的,都是逐步升高的。想要肌肉持續不斷增長,訓練的組數次數,包括重量要求,只會越來越大。

但這不並不代表每個健身的新手也要在一開始就衝擊大容量訓練,因為大容量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不同的。

一個初學者每天只做100個伏地挺身,那麼對自己的胸部肌肉,手臂肌肉來說都相當於是一個大容量訓練。而對一個健身老手來說,每次訓練做10組大重量的臥推,才可能達到自己的要求。

對很多新手而言,每周每個部位的肌肉,做動作做3~5組,每組的次數在6~10次就可以滿足最大程度的增肌。

但隨著你體能和經驗的增長,接下來你可能就要做6~8組動作,每組做12~15次才能滿足需求。

這其中也可以進行多樣化的更換動作,增大重量,以及加入各種的訓練技巧。如增強頂峰收縮,加大離心收縮等技巧,也可以讓訓練變得越來越複雜化,給肌肉帶來的刺激也會越來越強。

所以,當一個初學者的在進行目標性訓練的時候,一開始並不需要增加特別大的容量,最好是選擇上下分化訓練,或者進行推拉蹲訓練,每周進行3次訓練即可。

當隨著經驗的增加和肌肉的增長,訓練容量也要逐步增加,更上一層樓,這樣才能持續地保持肌肉處於增長狀態。

而對於中高階的訓練者,可以根據自己目前狀況,選擇短期或者長期的推拉蹲訓練或者上下分化訓練,進行每周4~5練。然後再根據自己的經驗,選擇適合自己的動作和技巧,以及經常觀測自己的周期訓練表現和效果,再做以適當的調整。

為什麼這裡我們不太推薦細分化的訓練?

這是由於為了最大化的增肌,很多肌肉需要更高的訓練頻率,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很多人在分化訓練時並不能保證自己能夠完成這種目標。例如總會出現練了2次背,但胸部只練了1次的情況。

另外不同的肌群,對不同的強度,訓練容量,頻率安排也會不同。因為不同的肌肉,它們的恢復速度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腹肌,三角肌,包括前臂和小腿這些肌群都恢復得更快,也可以訓練得更加頻繁。

但也有些肌肉並不能經常處於訓練之中,如腿部肌肉的股四頭肌,膕繩肌。

所以,對很多健身者而言,分化訓練並不是最佳的訓練選擇。

好了,這一期的分享就是這樣了,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方法,可以在文末給我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

我是波普董,只說你能看懂的健身知識。

相關焦點

  • 曬曬自己一周的訓練安排?增肌一周鍛鍊幾次最好?
    當然,如果你真的有些肌群需要練好幾次的,那麼最好多準備一些健身計劃,這樣訓練就不會太相似了,舉個簡單的例子:練胸肌時,你可以把中胸和下胸的搭配著練,然後把上胸單獨拿出來和肱三頭肌一起練一周健身幾次最科學這是小編我想說的重點,答案就是:「沒有!!」
  • 減脂增肌,一周健身訓練幾次最好?
    一周訓練幾次最好,涉及「運動頻率」的問題。我們往往比較注意每次健身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長,卻對運動頻率無感。不少人還會持有「只要動了總有點效果」、「動總比不動好」的觀念,事實卻並非如此。實際上,包括運動減脂、力量增肌在內的健身活動,都對「運動頻率」有一定的要求。至於一周訓練到底幾次最好?
  • 如何安排力量訓練,一周訓練幾次,才能提高健身效率?
    今天筆者就來告訴你如何科學的安排力量訓練,提高增肌減脂效率? 力量訓練的時候,一周安排幾次比較好? 這主要看你的作息時間跟健身訓練安排。對於健身時間比較充裕的人來說,一周可以安排5-6次力量訓練,健身時間比較少的人,一周可以安排3次力量訓練,每次力量訓練的時間在30-60分鐘左右。
  • 去健身房每次都是隨心練?三分化訓練模式供你選擇!
    什麼是分化訓練?簡單來說就是將你的訓練分隔開。將胸、背、肩、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腿這六部分進行分化組合,三天完成一個循環就是三分化訓練。最基本的訓練模式有三分化、四分化和五分化。對於新手來說,三分化訓練模式是最佳選擇!
  • 健身一周訓練幾次?如何安排訓練頻率
    訓練頻率一直是健身房爭論的熱門話題,有些人說一個部位一周練一次足夠了,也有些人說說時間夠的話儘量多練,2練甚至3練都沒有問題,而且練得越多效果越好。那究竟誰的說法是對的呢?事實上你會發現不管採用哪種訓練頻率都能找出一堆的大神….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了,訓練頻率真的這麼重要嗎?
  • 健身一周練幾次是最佳的訓練頻率?保持肌肉量最低一周要訓練幾次
    健身,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想要看到一定的健身效果,你需要保持每周有規律的訓練,那麼問題就來了,一周進行幾次訓練是最佳的?如果我要保持體內的肌肉量,一周最低要進行幾次訓練呢?
  • 瘦子健身適合練深蹲嗎?其實越瘦越應該練深蹲,獲得更好增肌效果
    有很痩的朋友問我,自己體重很輕,力量也不大,適合練槓鈴深蹲嘛?其實,越痩越應該多練深蹲這樣的複合訓練動作,能夠獲得更大的訓練收益和增肌效果。根據力量訓練的超負荷原則,瘦的人最好多使用3-5RM的重量進行深蹲,能夠讓肌肉受到最大化的負荷刺激從而快速增力和增肌。
  • 一周練幾次比較好?健身需要天天練麼,科學健身很關鍵
    一般對於身體指定的某一塊肌肉來說,休息時間在48-72小時,肌肉在大量訓練之後也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說訓練強度足夠大,那麼肌肉休息時間應該會在72小時以上。也就是說每個部位的鍛鍊間隔應該在兩到三天。訓練後良好的恢復,帶來更好的效果。
  • 健身房新手一周3練/6練健身訓練計劃模板
    其中如何選擇健身房新手訓練計劃相信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吧,其實健身房訓練計劃現在比較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一周5練的5天分化健身計劃,另一種是可以一周3練也可以一周6練的3天分化健身計劃,那這些計劃各有什麼優點和缺點,新手選擇那種更好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最後我們還會附上一個新手健身計劃一周3練/6練的模板表,各位新手可以直接拿去健身房練,效果槓槓的呦。
  • 你知道自己一周該練幾次嗎?
    就比如小編我在這裡要說的一個問題, 那就是我們的健身運動頻率是怎樣的,頻率是多少,自己一周該練幾次,運動幾次?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會說一周運動兩次或者三次就夠了,而還有的人也會說一周練五次甚至六次。到底哪種說法對呢?小編我想要說的是,其實這個問題根本就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 你每周要去幾次健身房?5次還是3次?其實只去1次也沒有問題
    你每周訓練幾次?在健身房裡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問題,但是不用多想我們就能猜到問題的答案,大部分人都會回答說「5次,第一天練胸、第二天背、第三天肩」等等等,問其原因他們會說每天1個部位才能把肌肉練得徹底,肌肉得到充分的破壞才能獲得良好的恢復,乍一聽好像挺有道理,但是你怎麼知道肌肉被充分的破壞了呢?
  • 1周到底該健身幾次?快來看看你的安排是否合理!
    我們都知道合理的訓練安排,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進步,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將自己的訓練給安排合理,大多數人的周期都是一周,那麼1周到底該健身幾次?快來看看你的安排是否合理!你可能聽過哥哥姐姐們說:恢復日其實更加重要,每天訓練是不好的。
  • 瘦人增肌的4個重點,誰說瘦子練不大?只能說他不會練
    一般來說,瘦子增肌有4個重點,掌握並且執行這些健身重點,大多數瘦子都能練壯。(1)多練複合動作我見過很多瘦子,說自己瘦的同時,他們的訓練動作和重點也有問題。你要想整體看起來很強壯,那你硬拉,可能要上140公斤左右。所以瘦子的訓練計劃,採用負荷練法就夠了,也就是以重量為主的訓練。首先整體計劃是推拉腿,也就是推力、拉力、下肢力量訓練三分化練法。
  • 告別練腿日的刻板訓練,注意強度搭配才能最大化增肌收益
    一方面是因為腿部肌肉的變化並不如手臂肌肉帶來的效果強烈;另一方面,是確實很難練。在練腿日,我看到很多人用一些死板的訓練方法,3X10、5X10的在深蹲架和蹬腿機徘徊。雖然這種訓練方法很容易記,而且確實讓人感受到酸脹,但這並不能提高練腿收益。練好腿,需要好好理解「練腿」之「練」的精髓:強度搭配。說到最佳的腿部訓練,大重量的複合運動一直是不二之選。
  • 9成人被誤導,5分化訓練真的不適合你,3分化訓練才是最科學的
    我想看到這裡有人會反駁我,每天鍛鍊一個部位的肌肉把它練透練徹底沒有錯啊,因為肌肉只有得到充分的破壞才有可能恢復得更多。那麼我想說你怎麼知道肌肉練到什麼程度算是練透了?難道是根據泵感嗎?,只管練就得了,管他什麼好看不好看,形狀不形狀,先把肌肉練大了再說,就算是健美運動員也是這麼幹的,你的肌肉要維度沒維度、要塊頭沒塊頭根本沒有修飾的必要。
  • 健身應該先增肌還是先減脂?體脂太高,會影響增肌嗎?
    健身訓練的時候,你會選擇有氧運動還是力量訓練?如果你連這2點都分不清,就談不上在健身。健身目標不同,側重的項目也不同。有的人健身是為了增肌,有的人健身是為了減脂,有的人健身是為了強身健體,那麼你健身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
  • 一周練6天,一天練2次,這樣健身科學嗎?
    別人一周一個部位練一次,他一周一個部位練兩次。 單從訓練本身來講,效率肯定會更高。 但是我感覺負擔很重,我可以一次性練3個小時,但是讓我一天練2次,我就堅持不下去。 而且是早上1個小時,晚上1個小時,縮減了整體容量,我都堅持不下去。 負擔其實很重,需要更自律才行。 因為健身最難的不是訓練,而是去健身房的這個路上,這是壓力最大的地方。
  • 一天練2次,一周練6天,這種健身計劃怎麼樣?
    因為貪練、多練,才是一個熱愛健身的人的原始衝動。但是一天練2次、一周練6天的健身計劃科學嗎?先來看一下這位玩家的計劃我來簡單複述一下這位玩家的健身計劃,高頻率的健身計劃。從訓練效果來講,這點好像也很科學。但這樣其實並不科學從訓練效率來講,這樣練確實好像很科學,簡直就是時間管理大師級的操作。但是我自己是這樣練過的,最後的結果證明操作起來不行。你可以抬槓,人跟人不一樣。
  • 天天去健身,半年都沒練出肌肉,健身教練:增肌4要素都不知道?
    增肌其實就是吃練睡,這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怎麼執行你知道嗎?練到什麼程度、怎麼吃、休息怎麼安排,如何顯肌肉,你知道嗎?肯定有人不知道,就像這位玩家一樣。「天天健身,堅持了半年,但是都沒有練出肌肉。」這其實是因為你不會執行細節,你可能知道概念,但是你不知道細節。訓練強度,要練到酸、脹、疼我們健身入門的玩家,一般都會訓練過度,第二天第三天都休息不過來。但是一些健身沒有入門的玩家,他的問題是,練的強度不夠。
  • 健身計劃一周想要循環兩次?這樣做增肌效果頂呱呱
    大家好,健身的靈魂所在就是其計劃了,如果可以按照自身的要求,量身制定一個切實的計劃的話,那麼將會讓自己的訓練輕鬆有效的多,所以在這方面下功夫絕對是值得的,那麼健身計劃一周想要循環兩次?這樣做增肌效果頂呱呱首先健身計劃是一定要有的,如果在這方面缺失的話,將會像無頭蒼蠅一樣進行訓練,也就是容易練著練著,就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做了,所以計劃就是我們健身路上的指南針,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