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的影響,全球許多博物館陷入「寒冬」。近日,美國一座知名博物館迎來了三位特殊的參觀者——企鵝。這座博物館就是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它是美國最著名的藝術博物館之一,由1933年的老館與2007年的新館以及雕塑公園組成。
得知一家動物園的企鵝由於見不到常來探望的客人,心情十分低落,博物館便與動物園攜手策劃了這場奇妙之旅。儘管人們對企鵝遊覽博物館評價不一,但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的負責人卻非常歡迎這三位特殊遊客。
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收藏有莫奈、卡拉瓦喬等畫家的名作,同時也藏有一批十分珍貴的中國文物。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帝後禮佛圖》中的《文昭皇后禮佛圖》。
《帝後禮佛圖》是龍門石窟賓陽中洞上的浮雕作品,創作於北魏年間。賓陽中洞是北魏孝文帝的兒子宣武帝為他的父親做功德而開鑿的。洞中的前壁自上而下有四層十分精美的浮雕,《孝文帝禮佛圖》位於其中第三層,與之對稱的還有一幅《文昭皇后禮佛圖》,刻畫的是皇后帶領侍從列隊禮佛的場景,兩幅浮雕合稱為《帝後禮佛圖》。這件藝術珍品線條流暢,人物栩栩如生,空間與結構疏密有致,表現出中國民族藝術與外來佛教的交融。《孝文帝禮佛圖》現藏於美國紐約市藝術博物館,《文昭皇后禮佛圖》則是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宋代李成的《晴巒蕭寺圖》是這座博物館內最令人矚目的中國書畫作品之一。儘管理論界一直無法對此畫是否為李成真跡作明確判斷,但這件作品從藝術的角度而言無疑是一件神品。米芾曾形容李成的畫「淡墨如夢霧中,石如雲動」,他與範寬、關仝一起被稱為「百代標程」的大師。
《晴巒蕭寺圖》描繪了冬日山谷的景色。畫面可分為上、中、下三段,分別對應遠景、中景和近景。中國山水畫有「臥遊」的功能,能讓畫家和觀者足不出戶而遊歷於山川之中,澄懷味象。此畫的近景中有兩個行路的旅人,挑擔者在前,騎驢者在後。他們既是畫面生動的人物點綴,又如遊畫的起點標識,跟隨他們的腳步,行不多遠便有一座小木橋,走過橋去,屋舍儼然,人群閒逸往來,一派悠然自得的桃源生活。對於經歷五代亂世的李成來說,這樣安詳的生活景象是值得嚮往的。沿著山路來到畫面當中也是視覺中心,只見一座掩映在茂林深處的古寺。相對於山下的村落,這寺廟建築要恢宏許多。巍然佛寺面對的是兩座高入雲天的奇峰,雄秀俊美、蒼茫高遠,給人留下許多的想像空間。
(陳俊珺 綜合)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