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尼替丁」在以前一直以來是治療胃部疾病的常用藥,是一種用來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現在有了更好的抑酸藥,所以,現在臨床上基本不推薦使用。
在美國當地時間4月1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消息,要求所有藥企立即下架所有雷尼替丁藥物,涉及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雷尼替丁用了這麼多年了,到底是發現它裡面含有什麼物質致癌呢?原來這種物質是亞硝酸胺雜質---N-亞硝基二甲胺,是藥物在工藝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微量雜質。
N-亞硝基二甲胺是一種可能的人類致癌物,一種可能引起癌症的物質。通常人們通過飲食也可能攝入低水平的N-亞硝基二甲胺,但低水平的含量不會導致癌症的風險。
但如果持續較高的水平攝入,就有可能增加罹患惡性腫瘤的風險,如慢性病要長期服用的藥物。根據第三方實驗室提供的最新試驗數據:
常溫條件下,雷尼替丁腫得N-亞硝基二甲胺含量會逐漸聚集,而在生產雷尼替丁的高溫環境下,它裡面含的N-亞硝基二甲胺會加快聚集。
另外,雷尼替丁出廠時間越長,N-亞硝基二甲胺的含量越高。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該物質也是此前引發纈沙坦全球召迴風波的原因。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