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薯片、喝咖啡致癌?這些常見食物中,居然都含有致癌物質……

2020-12-1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

薯片咖啡可謂成為了年輕人的「生活伴侶」,看電視的時候吃點薯片解悶,工作忙的時候喝點咖啡提神,可速食食品越火,爭議之聲也逐漸變大。

「有致癌物?難道吃多了會得癌?」

「吃多少會得癌啊?」

「那還能不能吃了?」

很多朋友不禁會發出以上疑問,那麼薯片咖啡到底會不會致癌呢?我們身邊還有哪些致癌物呢?

薯片咖啡會致癌?

「薯片和咖啡之所以被認為具有致癌風險,在於近幾年被公眾越來越熟知的一種物質丙烯醯胺的存在,不過吃薯片或者喝咖啡就會致癌這種說法也不是完全正確的。」山東省腫瘤醫院胸部放療三病區主治醫師鄒兵說。

丙烯醯胺是化工產品聚丙烯醯胺的前體物質,而聚丙烯醯胺常用於水淨化處理、紙漿加工及管道內塗層等。因為這一物質具有極強的絮凝作用,目前也作為食品加工助劑,常用於飲料、製糖及發酵工藝等。鄒兵向記者講道,聚丙烯醯胺是沒有毒性的,但它的前體物質丙烯醯胺是具有毒性的。丙烯醯胺會產生神經毒性、遺傳毒性、生殖毒性以及致癌性,甚至還會破壞小腸結構。

而薯片的主要原料是土豆,其富含的碳水化合物,在120℃以上的高溫油炸、焙烤過程中,會發生美拉德反應,讓食物顏色變深並散發香味。但與此同時,也會產生丙烯醯胺。

一般而言,加工時間越長、溫度越高,丙烯醯胺的含量就越高。

很多國家把丙烯醯胺作為危險物質,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把丙烯醯胺歸類2A類致癌物。什麼是2A類致癌物呢?

鄒兵表示,IARC對致癌物的評級依據大概如下,把研究物質分為四個大類:

a.該物質對人體有充分的致癌證據b.該物質對人體有有限的致癌證據c.該物質對實驗動物有充分的致癌證據d.該物質有明確的致癌機理如果某種物質滿足a,那它就是1類致癌物;如果某種物質不滿足a,但同時滿足b和c,或同時滿足b c d,那它就是2A類致癌物;如果某種物質只滿足b c d中的某一項,那它就是2B類致癌物。

「簡單來說,2A級的丙烯醯胺就是可能致癌,但證據還不夠充足。」鄒兵說道:「所以說丙烯醯胺有害,但是能不能達到致癌的危害,主要還是要看攝入量。」

據悉,人類對丙烯醯胺的每日耐受量為每公斤體重攝入2.6μg(微克)至16μg的丙烯醯胺就有罹癌風險。

而一杯160毫升黑咖啡,平均的丙烯醯胺含量0.45μg。「我們姑且以最保守的方式來估算,以70公斤的人為例,每日丙烯醯胺耐受量為182μg(70×2.6=182),換言之,他每天至少要喝404杯黑咖啡,才會攝入致癌的丙烯醯胺劑量。對於薯片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在不考慮其他食物中的丙烯醯胺的情況下,需要成年人每天吃約3~4kg的薯片,才會達到致癌劑量,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鄒兵說。

「近期也有腫瘤界權威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NEJM)特意為咖啡正名,每天3-5杯咖啡,可以降低皮膚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

儘管丙烯醯胺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此問題應引起關注。因此鄒兵建議,還是要儘可能避免食用連續長時間或高溫烹飪澱粉類食品,合理營養,平衡膳食,改變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

這些常見食物也含致癌物

想要知道我們平時常吃的哪些食物含有丙烯醯胺,首先需要先知道丙烯醯胺到底是怎麼來的。

「這裡需要提到一個名詞』美拉德反應』。簡單來說,食物只要經過高溫加工,例如烘烤、油炸、蒸煮等都會發生美拉德反應。」鄒兵表示,「丙烯醯胺是美拉德反應的產物,烹飪時那些誘人的香味和色澤就是美拉德反應產生的。所以很多食物中都會有丙烯醯胺的產生,大家平時想完全避免丙烯醯胺是不太現實的。」

此外,鄒兵還向大家列舉了幾類含有丙烯醯胺的常見食物:

蛋糕和餅乾96μg /kg奶和奶製品5.8μg /kg堅果和油籽84μg /kg嬰兒食物(焙烤型,如手指餅等)181μg /kg水果脆片(真空油炸等)131μg /kg烙餅25-109μg /kg爆米花33-164μg /kg烤紅薯33-201μg/kg相較於以上常見食物,下列食物中的丙烯醯胺含量會相對高一些,

麵包350μg /kg油條116-578μg /kg盒裝薯片752μg /kg麻團88-442μg /kg饃片86-545μg /kg麻花98-361μg /kg還有這些常見致癌物需警惕

按照國際癌症研究中心關於致癌物的分類,1類致癌因子有充分證據證明對人類有致癌作用,屬於明確的人類致癌物。

「黃麴黴素屬於最強的生物致癌劑。除黃麴黴素之外,距離我們生活比較近致癌物質還包括,甲醛、尼古丁、亞硝胺,前體物質是亞硝酸鹽,即亞硝酸鹽在特定條件下才轉化成亞硝胺,苯並芘、砒霜、檳榔、酒精等。」鄒兵講道,並向記者列舉了幾類生活中常見的含有以上致癌物質的物品。

含有黃麴黴素的食物包括:發黴的花生玉米、變質的米飯、發苦的堅果、劣質芝麻醬、小作坊自榨油等。含有苯並芘的物質:高溫油炸食品、燻烤食品、掛爐烤鴨、油墨、汽車尾氣等。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熟肉製品、久存綠葉菜、隔夜菜、醃菜、放置後的涼拌菜、火鍋湯等。「當然,致癌物的劑量和接觸時間也是致癌的必要條件。」鄒兵說道,「例如,甲醛的釋放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這一釋放期長達10~15年,會對人體造成長期的、不可逆的危害。生活中含有甲醛的物質包括,魷魚、牛百葉、鴨腸等水發食品和水產品、部分牛仔褲、兒童服裝等、.汽車腳墊、裝修中的勾縫膠、劣質仿瓷餐具中也會含有甲醛。」

最後,鄒兵提示平時除了儘量避免危險因素外,可適當多吃牛奶、豆類、雞蛋、雞肉、魚肉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有助於提高DNA修復能力,輔助預防致癌物引發的基因突變,降低癌症風險。

名醫推薦

鄒兵:山東省腫瘤醫院胸部放療三病區主治醫師

醫學博士。主要從事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胸部腫瘤的綜合治療。山東省抗癌協會放射腫瘤學分會青年委員;山東省老年醫學會腫瘤多學科專委會委員...

投稿合作聯繫QQ:609409003

相關焦點

  • 星巴克咖啡含致癌物質?請為你的小夥伴再刷一遍真相!
    ,被發現含有高濃度丙烯醯胺——一種有毒的致癌化學物質。喝咖啡真能致癌?聽到這一消息,不少咖啡愛好者瞬間炸裂,真的是淚流滿面,這年頭都不能讓人好好的喝咖啡了嗎?別急!其實,咖啡還是可以喝的!丙烯醯胺是一種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性的化學物質,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經過高溫(>120℃)烹調就容易產生丙烯醯胺。
  • 健達巧克力被曝致癌 常見的七大致癌食物
    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的致癌食物,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常見的幾種。  健達巧克力被曝致癌  一家名為Foodwatch的德國民間食品監察組織對當地20多款零食進行了測試,在費列羅旗下健達巧克力倍多、瑞士蓮Fioretto系列巧克力牛軋糖、德國Rubezahl巧克力等產品中檢測到了可致癌物芳香烴礦物油。
  • 注意啦,小心致癌物清單中這些常見的食物!
    目前,我們知道了癌症有遺傳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物質是致癌的,知道了要避開這些致癌物質,雖然癌症的「密碼」還很模糊,但我們已經不是一點防範都沒有了。--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M1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是由黃麴黴寄生麴黴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在我們的食物中出現的概率也高,存在於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中。在生活中,黃麴黴毒素特別容易汙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糧油食品。
  • 喝咖啡致癌VS喝咖啡減肥|多喝咖啡到底對身體好不好?
    大家還記得兩年前,關於咖啡致癌的新聞嗎,2018年,美國加州法庭宣判,要求星巴克等 90 家咖啡企業,必須在門店內明確貼上警示標籤,提醒消費者咖啡中可能含有致癌成分。時隔兩年,咖啡愛好者們,在喝咖啡的時候,是不是仍然惴惴不安,仍然擔心喝多了咖啡會致癌?
  • 咖啡致癌?嚇得我趕緊喝杯咖啡壓壓驚
    曾經我愛吃糖,你們說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曾經我愛喝熱水,你們說喝燙的容易得食道癌;現如今我喝咖啡這點愛好,也被說致癌?哇地一聲哭出來!——別哭!咖啡還是可以喝的!剛過去的這個周三,加州法院下達了一個判決:加州的咖啡銷售者需要在咖啡的標籤上貼出警告,讓消費者知道咖啡裡含有一種「可能致癌的物質」。
  • 喝多了咖啡對身體好嗎?喝咖啡到底是致癌還是防癌?
    01 咖啡中的「好東西」 咖啡是咖啡豆的提取物,說「喝咖啡健康」的人,一定會從咖啡中找到有益健康的物質,因為咖啡中的物質成分不下幾百種。
  • 咖啡真致癌?咖啡中的致癌物「丙烯醯胺」是怎麼產生的?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明喝咖啡有這樣那樣的好處:舒緩壓力、抗衰老、降低換上帕金森症的機率……但,還是有人會問:喝咖啡不是會致癌嗎?  這種看法確實是空穴來風,原因來自於咖啡當中含有一種名為「丙烯醯胺」的化學物質。許多細胞與動物科學實驗發現,丙烯醯胺會破壞DNA,傷害細胞而造成細胞癌化。
  • 喝咖啡會致癌嗎?乳腺癌患者能不能喝咖啡?
    然而,這種靠咖啡續命的白領們,暴露出的種種健康隱患開始被人們重視。比如說,喝咖啡會致癌?再比如說,乳腺癌患者能不能喝咖啡?怎麼選更合適?● 喝咖啡致癌?關於咖啡會不會致癌的說法,也曾在朋友圈微博和朋友圈刷屏過。當然,這裡還是有必要再向大家解釋一遍:這個「可能致癌的」丙烯醯胺,不只存在於咖啡裡,而是廣泛存在於各種含澱粉的烘烤食物中,比如薯條餅乾麵包這一大類食品。同時這也不是什麼新發現,人們發現和知道丙烯醯胺在這些食物中已經快20年了。
  • 比起星巴克咖啡致癌,更可怕的是國外中文造謠媒體
    圖片來源:謠言截圖喜歡喝咖啡的朋友們,不要慌,按你喜歡的習慣繼續放心喝就好。這個叫「澳洲 Mirror」的公眾號,是個常年愛造謠、每次造謠都刷屏的慣犯(文末我們會說)。咖啡中所謂的可能致癌物,叫做「丙烯醯胺」,根據 IRA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分類,它屬於「可能對人類致癌」的 2A 類致癌物。
  • 喝咖啡會致癌?還有這8種東西也要小心!
    很多人都有下午喝咖啡的習慣,咖啡中含有咖啡因,有提神醒腦的作用。此外,咖啡還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可以對抗自由基,保護肝臟,降低肝癌的風險,但喝太熱的咖啡反而會增加癌症的發病率。為什么喝太燙的咖啡反而致癌?
  • 喝咖啡到底是致癌還是抗癌?教你如何健康喝咖啡
    有人說咖啡有益健康,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還能抗癌;也有人說咖啡不健康,會上癮,還含有致癌物丙烯醯胺。那么喝咖啡對健康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答:咖啡為咖啡豆的提取物,其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質、維生素、多酚類化合物(如綠原酸、奎寧酸等)、生物鹼類化合物(如咖啡因、可可鹼)、脂肪類物質(咖啡醇、咖啡豆醇等)。
  • 常喝咖啡能致骨質疏鬆且致癌?是謠言還是真相,快來看
    咖啡可以說是現在許多人日常生活中的標配,早起喝一杯咖啡可以讓一天都變得神清氣爽。
  • 辦公室3種杯子喝水或致癌 別用金屬杯喝咖啡
    原標題:辦公室3種杯子喝水或致癌 別用金屬杯喝咖啡   原標題:辦公室3種杯子喝水或致癌別用金屬杯喝咖啡  夏季人體需水量大,我們一般會以喝水來補充體內水分的流失,上班一族經常會使用塑料杯喝水,專家提示,在養生學上看來,除了瓷杯,其他杯子都不太健康。
  • 士力架冰淇淋含有致癌物質在德國被召回
    根據消費者組織 Foodwatch 的一份報告,食品製造商 Mars 的士力架冰淇淋含有致癌物質環氧乙烷。
  • 在髮攻,染髮就像喝咖啡,不用擔心致癌!
    最近有朋友找到髮攻提問:我也想染阿瓦達夫人那種優雅的、浪漫的棕色頭髮,可是,我又害怕染髮次數多了會致癌!但是,TOM老師說:在髮攻,染髮就像喝咖啡,不用擔心致癌!在健康養生方面,髮攻的染髮劑與人們經常飲用的咖啡為同一分級,不致癌。」「所以,髮攻可以驕傲的說:我們的染髮如同喝咖啡,享受生活不致癌!」
  • 穀物麥片居然含有致癌成分?知名品牌全部中槍?你每天真的在喝除草劑嗎?
    這是一種常見的除草劑成分,全球超過160個國家都有售相關產品。它其實是我們常說的另一種劇毒農藥百草枯的近親,藥效差不多,毒性弱一點而已。麥片裡居然能檢測出高含量的草甘膦?那豈不是說我們每天早上都在喝除草劑了?國內有很多媒體發文:這簡直就是麥片中的三鹿事件!
  • 廚房致癌,是真的嗎?趕緊扔掉致癌物質,不要讓自己後悔
    很多人都很害怕癌症,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會注重飲食的健康,但是有時候並不是只有不當的食物會引起癌症,觸碰身邊的不良物質也會引發癌症。過節時,有些家庭會將油炸食物後的油儲存下來,再次食用,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食用油經過高溫之後,會分解出化合物,若再次進行高溫,會產生有害物質,容易引發癌症。食用油保存不當時,也會產生致癌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 蒲公英、魚腥草能致癌?苦瓜泡水喝也能致癌?真相到底是什麼?
    經常在網上瀏覽的時候會看到,熱門食物的評選,像一些不喜歡吃的食物,還有對身體有害的食物,對於有害食物,大家的看法一直都不是很統一,像是蒲公英、魚腥草等。並且這兩種食物的出現,多數是和「致癌」聯繫在一起,說是蒲公英裡面含有膽鹼物質,嚴重情況會致癌,而魚腥草就是因為含有馬兜鈴酸,會誘發腎病,並且致癌。那麼這兩種植物真的能致癌嗎?
  • 星巴克咖啡到底致癌不?
    該文章稱,這條法律命令,可以說是直接判了星巴克的「死刑」。全球譁然!最近網上的消息,讓一些愛喝咖啡的朋友如臨大敵,「丙烯醯胺」這個之前對大多數人還比較陌生的名字也走進了公眾視野。平時我們常喝的咖啡真如法庭文件所說,含有「有毒的致癌化學品」嗎?「丙烯醯胺」到底是什麼?看看下面這張圖,你就明白了↓
  • 喝熱咖啡反而會致癌?還要當心7種東西,是潛伏身邊的「殺手」
    很多人下午有喝咖啡的習慣,其中含有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腦效果。另外咖啡中也含有大量抗氧化劑,能對抗自由基,保護肝臟,以免徒增患上肝腫瘤風險,但喝太熱的咖啡反而會升高患癌率。為什么喝太熱的咖啡反而會致癌?這裡所說的太熱咖啡是指溫度超過65℃的,已經被列為2A類致癌物,會增加患上食管癌風險。因為太熱的咖啡易損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久而久之使得食管黏膜受損,導致反流性食管炎,改變食管黏膜屏障,降低抵抗力,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細胞在修復的過程中極易發生變異,從而引起癌變。因此喝咖啡時一定要控制好溫度,一般在65℃以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