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愜意的喝一杯咖啡,
讓你一上午神清氣爽。
喝咖啡也逐漸成為很多年輕人的生活時尚。
最近美國高等法院的法官在一起「公益訴訟」中判決,星巴克等數十家咖啡連鎖店要在產品標籤上醒目標註致癌警示信息。
世界輿論譁然,我也驚呆了,竟然還有這樣的操作?
裁決的依據是,市面上出售的烘焙咖啡中,被發現含有高濃度丙烯醯胺——一種有毒的致癌化學物質。
美聯社
對此,星巴克回應「致癌風波」,認為法院裁決是針對整個咖啡業。
星巴克中國的最新回應是——星巴克始終堅持為顧客提供高品質及安全可靠的食品與飲料,並致力於讓顧客感受優質的星巴克體驗。
在此次事件中,讓星巴克陷入風波的「罪魁禍首」就是它——丙烯醯胺(Acrylamide)。
那麼,丙烯醯胺到底是什麼?
喝咖啡真能致癌?
聽到這一消息,不少咖啡愛好者瞬間炸裂,真的是淚流滿面,這年頭都不能讓人好好的喝咖啡了嗎?
別急!其實,咖啡還是可以喝的!關鍵在於……
丙烯醯胺是生產聚丙烯醯胺的原料,聚丙烯醯胺主要用於水的淨化處理、紙漿的加工和管道內塗層等。丙烯醯胺是一種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性的化學物質,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經過高溫(>120℃)烹調就容易產生丙烯醯胺。
其實,咖啡豆本身並不含丙烯醯胺,而且也不是星巴克添加的,而是在烘培過程中自然出現的,所有咖啡中都會含有這種物質。
對於中國人而言,吃進去的丙烯醯胺有一半以上來自家庭烹飪,比如熗炒圓白菜、幹煸豆角等。
當然還有另一個容易忽視的重要來源,吸菸。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通過香菸煙霧和食品接觸到丙烯醯胺。食物中丙烯醯胺的來源主要有烘焙食品、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包括速溶咖啡、盒裝薯片、炸薯條、麵包、油條、饃片、烤紅薯、烤蔬果片、鹽焗堅果等,幾乎涵蓋了生活中大多數的零食種類。
咖啡豆通常需要經過160-250度的烘焙,確實會含有不少丙烯醯胺,而且從工藝上就很難控制。
不過一杯咖啡大約只消耗10克左右的咖啡豆,且有大量咖啡渣廢棄掉,一杯速溶咖啡也只有3-4克咖啡粉。
因此通過咖啡攝入的丙烯醯胺和通過其他食物攝入的量相比,幾乎可以肯定的說是小巫見大巫。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曾經測定過許多食物的丙烯醯胺含量,這裡列舉幾個參考一下。(ppb指含量為十億分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也有一份類似的數據,煮好的咖啡的丙烯醯胺平均含量是13ppb,而炒菜是59ppb。
咖啡的好處已經得到了諸多研究的證實,咖啡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和酚類物質,不僅可以改善情緒、保護心臟、有助於消化,還可以降低某些癌症和糖尿病的發生,有助於延緩衰老和延長壽命。適度消費咖啡可以成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
就咖啡中含有的丙烯醯胺最高的速溶咖啡而言,每500ml咖啡僅需速溶咖啡粉2g左右,通過咖啡攝入丙烯醯胺的量遠遠低於薯片,少吃薯片、烤蔬果乾等香脆類零食比少喝咖啡更能顯著降低丙烯醯胺的攝入。
總體上,目前科學界認為食物中的丙烯醯胺對人體健康的風險很小,因此國際標準、歐美標準和中國標準均沒有為它制定限量指標。
實際上,有關咖啡與健康關聯的研究非常多。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為咖啡不太可能導致人類癌症,甚至有研究表明咖啡可能會降低肝癌、子宮癌的發病率呢。
從總體來看,學術界的主流觀點是適量喝咖啡利大於弊。
耐心烹煮
咖啡的衝泡方式能明顯影響丙烯醯胺的含量,經過烹煮過濾的咖啡,丙烯醯胺含量比速溶咖啡降低60-80倍。
因此耐心的烹煮一杯咖啡,不僅能提高生活品質,而且還更健康哦!
牛奶調味
喝咖啡如需調味,最好加入全脂牛奶,咖啡伴侶含有反式脂肪酸,對健康不利。
最佳時間
每天喝咖啡的最佳時間是上午9:30-11:30,建議在早餐以及午後喝咖啡,以減少對腸胃的刺激。
健康成人每日咖啡因攝入不超過250mg,2-3杯咖啡比較適宜。
青少年、對咖啡敏感者、骨質疏鬆者以及正在服用藥物的人群飲用咖啡時應該特別注意。
(來源:科普中國、飲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