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首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記載了一年從立春到大寒中的二十四個節氣。在古代,因為沒有天氣預報,「二十四節氣」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深深植入我們的生活,而且隨著歲月的延伸,它還被人們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民俗文化和節日文化。成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的一部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一、節氣的解說
1、節氣特徵: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進入冬季的第五個節氣。時間為每年公曆1月5—7日。小寒節氣的小寒反映的是這個階段的氣溫變化特徵。寒是寒冷,小是寒冷的程度。「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從字面上看,小寒還沒有達到最冷的程度,這是因為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裡,還差幾天才進入三九,三九才是最冷的時節。所以稱為小寒。大寒才是寒冷的高峰。
2、節氣三候:
為了能準確地描述節氣的氣候特徵,我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
一候雁北鄉:古人認為大雁「熱歸塞北,寒來江南」。多順陰陽而遷徙,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徙。
二候鵲始巢:喜鵲對節氣規律性變化的反應比較明顯。此時因感覺到陽氣復甦而開始築巢。
三候雉始鴝:雉,野鳥的一種,形狀如雞,俗稱「野雞」 「鴝」此處為鳴叫的之意,雉鳥在接近四九時會感受陽氣的生長而發出鳴叫,出現求偶的行為說明早春快要來臨。
二、節氣養生
1、食補為主,藥補為輔
小寒時節的養生非常重要。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這個時節也是冬令進補的最佳時節,為了對抗寒冷,所以應吃一些狗肉,羊肉等祛寒生熱的暖性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和熱量。再適當添加人參、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中藥以及龍眼、山藥、蓮子、芝麻、百合等藥食同源的食物來進行綜合進補。這些食物和藥物對補充體能,提高免疫力非常有效。但應注意的是,凡事有度。進補也要根據自身情況,不可盲目亂補。應結合傳統中醫理論,以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為目標來施行。此外,喝粥也是我國的傳統養生方法之一。不僅能幫助補充水分,還能調理腸胃,促進食物的多樣化。臘八粥就是小寒到大寒期間南北各地普遍食用的一款養生粥。
2、多加衣衫,注意防寒
中醫認為,人體的血液,遇熱則行 ,遇冷則凝。天氣寒冷,血液凝滯,這期間風溼骨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生,因此做好保暖是第一要務。特別是對肩頸部、腿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格外呵護。及時根據周圍環境溫度的變化逐漸增加衣物。出門時要戴好戴上帽子,圍巾,手套,以確保身體暴露在外部分的溫暖。
3、起居睡眠,順天應時
小寒時節雖然陽氣開始回升,但尚未成形成氣候,還屬於陰強陽弱時段。此時段的起居宜順應天時,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以便於潛藏陽氣,蓄積陰精,保持精力旺盛,增強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4、適度運動,增強體質
「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些諺語都說明冬季鍛鍊的重要性。雖然冬天屬藏,但也應當適度運動。小寒正值三九,天氣乾冷,人們在進行戶外運動的時候,一是要選擇在好的天氣下外出,二是多做熱身活動,三是要選擇一些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運動方式。比如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注意活動量要適度,不可運動量過大。
三、節氣民俗
1、賞梅觀雪
小寒期間雪舞瓊姿,梅花初放。人們往往顧不得寒冷,精心挑選好的雪景或者有梅花開放的地方去遊玩。或雪中徜徉,觀花嗅香,或圍爐敘話,品酒吟詩。亦不失為北方冬令的一道風景!
2、冰上遊戲
小寒期間我國北方天寒地凍,冰封江河。三九四九冰上走。大人孩子都開始了冰上運動。滑冰,放爬犁,坐雪橇。玩得不亦樂乎。
3、採購年貨
進入小寒以後,年味漸濃,辛勤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已經開始忙著寫春聯、剪窗花,趕集買年畫、彩燈、鞭炮、香火等,陸續做過年的準備了。
4、冬令進補
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此時正是進補的最佳時節。於是吃熱氣騰騰的火鍋涮羊肉、狗肉湯,糖炒慄子、烤白薯等暖熱食品進行進補就成為小寒時尚。
5、喝營養粥
冬季乾冷嚴寒。喝粥不僅可以補充水分,而且還能保護腸胃,祛病養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粥能「益氣、生津、養脾胃、治虛寒」。而且對於愛美人士來說還可以控制體重。因而深受民間的喜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喝臘八粥。
有關臘八粥的傳說有很多。這裡僅選取一種。有一次,釋加牟尼修行中飢餓難熬昏倒在地,得到好心的牧羊女施予他加了野果的糯米粥,才得以活命成道。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日,佛家便在這一天熬粥供佛,這一天熬的粥叫做臘八粥,「臘八」也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而民間也把臘八粥當成進入數九寒冬季節進行食補的最佳食品。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風俗習慣有所不同,所以臘八粥的組成成分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是以米、豆、棗、乾果等組成,有的地方則是用五穀、蔬菜組成,還有的地方則是除了米豆菜以外還添加羊肉、麥仁等。口味上則是或甜或鹹,或葷或素。此外,還有芝麻粥、胡桃粥、梨粥、百合杏仁粥、菊花粥等。
喝臘八粥,是民間傳統節日臘八節的一道美食。並非只是小寒的專利。因為臘月初八有時是在小寒的節氣裡,也有時是在大寒的節氣裡。2021年,就是大寒逢臘八。
四、小寒節氣諺語
1、小寒寒,驚蟄暖。
2、小寒大寒,凍成一團。
3、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
4、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
5、臘七臘八,凍掉下巴。
6、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7、臘月三場白,來年收小麥。
8、臘月大雪半尺厚,麥子還嫌被不夠。
9、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
10、小寒再大寒,轉眼又一年。
本文由天街有小雨原創,歡迎大家關注,支持、點讚!我們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