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皖」美創新不簡單——來自江淮大地的創新...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皖」美創新不簡單——來自江淮大地的創新故事

  新華社合肥8月31日電 題:「皖」美創新不簡單——來自江淮大地的創新故事

  新華社記者劉菁、楊玉華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國內首款自主製造的先進位程動態隨機存儲晶片投產、世界最薄電子觸控玻璃下線、陶鋁新材料應用助推工業升級、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問世……記者在安徽調查了解到,這片土地上正在形成極具特色的科技創新大潮,一批重大科技突破增強了國內科技自立的底氣,為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貢獻科技和產業創新力量。

  新供給:從「糧袋子」到「創新源」

  連續近30年向省外調出糧食,今年夏糧總產再居全國第三,數據透露安徽農業供給大省的地位。不僅保障國人碗中糧,作為新興創新省份,安徽近年來還以一項項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和尖端產業創新成果,致力成為國家創新版圖上的高水平科技供給者。

  發動機活塞被稱為汽車心臟中的心臟,但受限於材料及製作工藝,過去國內使用的發動機高端活塞主要依賴進口。如今,由國內自主研發的陶鋁新材料製造的活塞已累計供貨10萬隻,性能優且能耗低。

  陶鋁新材料產業是安徽淮北市近年來大力推動的新興產業,通過引入上海交通大學王浩偉教授團隊,將這項讓納米級陶瓷從鋁裡「長」出來的技術成果轉化落地。如今,從國產大飛機、運載火箭到衛星的關鍵部位都有陶鋁新材料的身影,替代了對進口材料的依賴。

  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變,凸顯加快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以及高水平科技供給的緊迫性。瞄準科技前沿和產業升級方向,安徽在破解國家重大產業技術需求方面不斷取得突破。

  在安徽創新館的展廳內,110英寸的8K高清智能顯示器觀看視角開闊,畫面纖毫畢現,代表了「大而美」的屏顯新高度。

  「缺芯少屏」是國內集成電路和高端顯示行業之痛。2009年,安徽前瞻布局,引入京東方,上馬國內首條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十年磨一劍,如今安徽已形成以顯示面板為核心的全產業鏈布局,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新型顯示產業集聚基地。不僅面板產線發展到10.5代,而且誕生了世界最薄的0.12毫米超薄觸控電子玻璃、360度全屏幕手機的柔性屏和新穎的空氣成像「無接觸」顯示屏等多種顯示品類,為超高清視頻、虛擬實境等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技術供給。

  「20年前中國還不具備液晶面板的生產能力,如今已經在液晶、柔性、有機發光顯示等領域與國外並跑甚至領跑。」安徽創新館館長陳林說。

  從糧食到高水平科技,新供給既是安徽一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成效反映,又從供給端折射出國內高質量發展的圖景。

   新攻堅:努力甩掉「卡脖子」的手

  內存晶片是電子產品不可替代的關鍵戰略性元器件,也是我國晶片產業鏈上的「斷點」。2019年,投資過千億元的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順利投產。我國打破國際壟斷,擁有了動態隨機存儲晶片的先進自主產能。

  安徽省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慧等產業「卡脖子」問題列入科技重大專項,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集聚專項資源謀求關鍵突破。僅長鑫存儲項目,合肥市就通過人才獎勵、創新激勵、智慧財產權服務等舉措,集聚資源全力支持。

  長鑫存儲董事長兼執行長朱一明說,從大手筆支持京東方,到決心打造「IC之都」,合肥以國家重大產業需求為牽引,發展民族科技自立產業的聲名遠揚。

  創新有了主動權,發展才有主動權。大科學裝置被稱為未來科技競爭中不受制於人的「重器」,國家在安徽批准建設了一批大科學裝置。

  被稱為「人造太陽」的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多次突破世界紀錄,助力我國在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的七方中,成為科研跑得最快、任務完成最好的一方;

  被稱為「前沿科研眼睛」的合肥同步輻射光源,為全國多項重大科技成果提供實驗條件,助力我國首次完成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太陽風離子探測器正機的實驗標定和測試;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建成3臺場強創世界紀錄的水冷磁體,對催生科技新發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安徽還在積極建設「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規劃「先進光源」「強光磁」等裝置,為實現前沿科技攻關提供支撐平臺。

   新動能: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安徽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安徽企業創新活躍度為49.5%,居全國第四位。創新為安徽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在聯想合肥產業基地——聯寶科技的工廠,從物料進場、貼片焊接到包裝運輸均實現「雲看管」。通過產線智能化轉型,工廠訂單的交付達成率比行業水平高15%。今年前7個月,聯寶科技出貨量1648萬臺套,同比增長25%,實現逆勢上揚。

  傳統產業邁向高端,新興產業加速發力。

  近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獲得合肥市政府頒發的首張自動駕駛車輛測試牌照,這是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試點。

  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布局未來產業……今年以來,安徽搶抓新基建機遇,充分發揮新基建一頭連著技術、一頭連著產業的「一業帶百業」作用,在全省建成5G基站1.3萬個、5G應用場景42個,加快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融合新業態發展。

  如今,安徽有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人工智慧、先進結構材料4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目錄。其中,位於合肥的「中國聲谷」,作為我國首家定位於語音和人工智慧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自2013年成立以來,瞄準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緊抓產業發展爆發期,以「大創客」帶動「小創客」的平臺發展模式布局產業鏈,已經聚集有科大訊飛、華米科技等900餘家企業,年產值超800億元。

  新動能助推發展質量不斷優化。今年上半年,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10.5%,拉動全省生產總值由一季度下降6.5%轉為上半年增長0.7%。其中,電子信息行業規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實現增長16.6%,增速快於全省工業平均水平14.6個百分點。

  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潮下,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未來的江淮大地,將更加「皖」美。(參與記者:徐海濤、董雪、陳諾)

(責任編輯:符仲明)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我的人生「鋼鋼的」!
    如今,在北京、山東、山西、安徽等地,不少老牌鋼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抓住機遇,逆勢而上,實現了在新時代的「華麗轉身」,一批中國鋼鐵人也在經歷事業轉型、創新奮鬥過程中收穫著「鋼鋼的」人生故事。我陷入了迷茫,心裡不舍、不甘,也不知道今後怎麼辦。作為全國勞模,很多企業向我發來邀請。反覆思量後,我決定留下,競聘上崗到濟鋼瑞寶電氣公司,從一名服務內部鋼鐵生產的電工,轉型為面向市場的研發人員。3年來,瑞寶電氣發展蒸蒸日上,不僅打開了外部市場,還逐步進軍智能製造領域,今年營收有望達到2.5億元。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洪澇災區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一線觀察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對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在抓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的同時,精心謀劃災後重建,儘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要認真做好受災困難群眾幫扶救助,防止因災致貧返貧」。徐文科告訴記者,當時一起參與救援的人員都沒想太多,就是覺得搶險不等人,群眾還等著用電。水上作業,一些機械設備無法使用,強體力勞動下,搶修人員手上勒出道道紅印。洪災後風雨不停,大風颳起,小船在水上晃動,大雨如注,搶修人員艱難作業,平時這段幾百米的臨時電纜只要幾個小時就能鋪好,在惡劣天氣影響下最終連續幹上兩天才完成。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六盤山下的誓言——來自寧夏的脫貧故事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六盤山下的誓言——來自寧夏的脫貧故事  新華社銀川6月19日電 題:六盤山下的誓言——來自寧夏的脫貧故事  新華社記者王磊、曹健、張亮、馬麗娟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讓百花的芬芳沁潤心田——從「文化更加繁榮...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讓百花的芬芳沁潤心田——從「文化更加繁榮」品味我們的小康生活>  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 題:讓百花的芬芳沁潤心田——從「文化更加繁榮」品味我們的小康生活  新華社記者周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 時政現場說丨聽總書記談創新發展 共謀未來
    2020年10月12日,習近平前往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業自主創新和生產經營情況。▲點擊視頻 聽總書記和企業員工談創新總書記考察的這家企業,是全國領先的電子元件、先進材料研發和生產商,是華為等企業的重要供應商。
  • 創新發展,第一動力勁頭足(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本報今起推出「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專欄,回訪一年間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途中、召開座談會期間,同總書記面對面交流的幹部群眾,反映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採取的措施辦法和取得的進展成效,展現我國經濟率先復甦、持續向好形勢,體現我國經濟發展的廣闊空間和強大韌性。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 奮力開創新時代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把勞動教育納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體美勞」的總體要求,並從六個方面對如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明確要求,這是黨的教育理論的重大創新。素質教育實施20多年來,逐漸成為我國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各地有序恢復生產生活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精準發力抓統籌——各地落實「分區分級」有序恢復生產生活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題:精準發力抓統籌——各地落實「分區分級」有序恢復生產生活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周相吉、陳健、董小紅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幸福的剪影——從「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品味...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幸福的剪影——從「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品味我們的小康生活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 題:幸福的剪影——從「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品味我們的小康生活  新華社記者姚均芳、李延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
  • 聚焦總書記強調的「國之大者」,他們抓住了這個「關鍵詞」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而對於7000萬的江淮兒女而言,科技創新就是國之重器、國之大者之一。作為安徽最寶貴的優良傳統,創新正成為江淮大地上最熾熱的關鍵詞,也成為政協組織和委員們履職的重要「風向標」。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給你最溫暖的擁抱——保護關心愛護抗疫一線...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給你最溫暖的擁抱——保護關心愛護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在行動  新華社北京3月26日電 題:給你最溫暖的擁抱——保護關心愛護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在行動  新華社記者曹智、陳夢陽、李錚
  • 總書記剛剛來過這裡|接力創新 薪火相傳
    9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長沙經開區的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在這家裝備製造領域的龍頭企業,他察看生產線和產品展示,了解技術研發、生產製造、銷售經營情況。「總書記認真地觀看了我們企業的專題片,仔細聽了我們介紹20年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清華說。 聽說企業成功研發200多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裝備產品,習近平高興地對企業員工說:「今天天氣雖冷,但我心裡是熱乎的,你們的創新精神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創新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品質,也是今後我們爬坡過坎必須要做到的。
  • 重溫習近平總書記「4·19」重要講話 打好網際網路戰「疫」
    四年前的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春耕忙 信心足——穀雨時節走馬東北直擊糧事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春耕忙 信心足——穀雨時節走馬東北直擊糧事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 題:春耕忙 信心足——穀雨時節走馬東北直擊糧事
  • 創新發展,第一動力勁頭足
    「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我們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 把創新創業故事寫在祖國大地上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黨和國家從戰略高度提出的教育改革發展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寄語青年學生要「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幹,在艱苦奮鬥中錘鍊意志品質」。高職院校的基層黨組織,時刻牢記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有效途徑。
  • 習近平談怎樣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近日,中國科學家自主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國科技創新發展蒸蒸日上。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今天,黨建網微平臺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論述,邀您共同學習。
  • 《長治市創新生態建設三十條》解讀之四丨涵養人才生態 激蕩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指出:「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創新驅動。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放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並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沒有強大的人才隊伍作支撐,創新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懷化學院師生熱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發懷化學院師生強烈共鳴。 懷化學院黨委書記劉望說道:「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仿佛回到了那個波瀾壯闊的偉大的革命戰爭年代、改革開放年代、建設年代。因此,要把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青年的要求變為對教師為人師表、立德樹人的要求,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打造一支品德過硬、專業過硬、思想過硬的教師隊伍;要認真組織學習和討論,讓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在懷化學院落地生根,入腦入心。 懷化學院副校長董正宇說道:「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青年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 我省部分高校負責人熱議習近平總書記致哈工大建校100周年賀信
    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我省部分高校負責人熱議習近平總書記致哈工大建校100周年賀信 黑龍江日報6月11日訊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我省高校師生通過報紙、網絡等渠道閱讀和聆聽習近平總書記賀信,反響熱烈。我省部分高校負責人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視與殷切期望,為高校辦學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將以賀信精神為指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中國高等教育和國家科技發展做出新的貢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