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研發最新進度:有的進入臨床二期 有的卻被質疑炒作

2020-12-09 矽谷密探

熱點追蹤 / 深度探討/ 實地探訪 / 商務合作

硬核內參是騰訊新聞、矽谷洞察等聯合打造的通信、科技和網際網路領域的科普欄目,好看,專業,帶你打開眼界。

劃重點

1.Moderna發布疫苗mRNA-1273階段性成果刺激股價大漲,但因為缺少在學術期刊披露研究數據,備受質疑。

2.滅活和減毒疫苗兩種控制難度較大,存在的風險較高,而其餘幾種方法則是通過病毒表面特異性蛋白誘導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相對風險較低。

3.腺病毒載體疫苗、滅活疫苗、mRNA疫苗以及DNA疫苗都已經或者即將進入臨床一期,其中陳薇院士團隊的腺病毒載體疫二期臨床試驗已在武漢啟動。

4.疫苗研發之路仍然漫長,牛津大學的項目已經宣告失敗,中國的兩個賽道的項目雖然進入不同臨床階段,但正式應用時間依舊待定。

5.新冠病毒特效藥的功效整體存疑,中美不同項目的實驗結論甚至大相逕庭。

5月18日,Moderna在其官網發布了疫苗mRNA-1273的階段性成果和人體試驗早期數據。其公布的成果一舉激勵全球股市,同時引發學術界對於新冠病毒疫苗的大討論。研發速度如此之快,試驗過程可靠嗎?疫苗預計何時投入使用?國內外其他疫苗進展如何?

作為mRNA賽道的領軍者,Moderna公司於三月中旬開始了一期臨床試驗,接種疫苗的人群在18歲至55歲。近期試驗結果顯示,45名受試者體內均產生抗體。

45名受試者被平均分成三組,每組分別接受25微克、100微克和250微克劑量的接種,每位受試者接受兩次疫苗注射,注射間隔約四周。

結果如何呢?接受25微克注射的受試者體內抗體水平與感染COVID-19自然康復者相當;100微克組抗體水平更為有效,超過25微克組;250微克組受試者出現些許副作用,如發燒、酸痛等,但一天後症狀消失。因,此Moderna表示,人體三期試驗將主要研究25-100微克低劑量的效果。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將在五月批准Moderna進入人體二期試驗。目前,Moderna的第一階段測試仍在繼續,正在招募55歲至70歲和71歲以上的志願者進行試驗。成年人疫苗被證明安全後才進行針對兒童的疫苗檢測。

在Moderna公司宣布新冠疫苗階段性成果後,股價上漲24.16%,刺激了美股飆升,為近一個月來的最大漲幅。

Moderna股市大漲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樹大招風,對Moderna公司疫苗的質疑也是一波接著一波。美國健康新聞網站STAT多名疫苗專家指出,單憑Moderna官網的一紙聲明完全無法判斷疫苗的情況。

首先,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是Moderna研發疫苗的合作夥伴。NIAID從不會對研發進程和成果「遮遮掩掩」,而是常常接受媒體採訪共享研發進程。然而Moderna發表其一期成果的當日,NIAID沒有發表任何聲明,也拒絕向媒體提供進一步的信息。

其次,Moderna的研究數據也遭到了質疑。Moderna公司此前稱「接種100毫克疫苗43天後,試驗者體內結合抗體水平超過康復者」。然而,康復者的結合抗體水平會在康復後逐漸下降。根據中國的研究結果,新冠康復者體內的抗體水平在不同階段有非常大的差異。

換句話說,Moderna並未指出試驗者體內結合抗體水平,具體是超過康復者的哪一階段,遭到國內外學術界的質疑。

Moderna公司僅在官網上發布其研究成果

此外,Moderna公司僅在其官網上披露其研究和少量樣本數量,並未在學術期刊中闡釋其成果,無從讓專業人士判斷其「積極成果」。

包括Moderna的研究在內,目前,已公開的疫苗研發計劃包括1)腺病毒載體疫苗;2)滅活疫苗 3)核酸疫苗mRNA疫苗 4)核酸疫苗DNA疫苗)5)重組基因工程疫苗(6)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等多條技術路線。其中滅活和減毒疫苗兩種控制難度較大,存在的風險較高,而其餘幾種方法則是通過病毒表面特異性蛋白誘導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相對風險較低。

各大疫苗研發賽道團隊進展

腺病毒載體疫苗賽道

陳薇院士團隊一期試驗中108受試者全部出現抗體

北京時間5月21日,《柳葉刀》期刊發表研究論文,指出陳薇院士疫苗一期臨床試驗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在108位健康成年人受試者中均出現針對病毒的抗體,且嚴重不良反應極低。最終結果將在六個月內進行評估。

論文中,圖表顯示了由酶聯免疫吸附檢測(ELISA)出的抗體在接種疫苗後第14天顯著增加,到第28天達到峰值。該結果表明該腺病毒見效較快。

T細胞和B細胞是人類免疫系統中兩種重要的免疫細胞,有效的病毒疫苗應同時激活兩種細胞產生抗體應答反應和T細胞免疫反應。陳薇院士團隊疫苗刺激了大多數受試者的T細胞免疫反應,在中劑量和高劑量試驗組中表現得更為明顯,並在疫苗接種14天後達到峰值。而Moderna的疫苗報告中並未明確指出T細胞免疫反應的產生。

試驗結果顯示嚴重不良反應比例較低

然而,因人而異,如果某些注射者對5型腺病毒(普通感冒病毒載體)預先存在免疫反應,該疫苗效果會受到損失,免疫反應將減弱。

陳薇院士團隊二期臨床試驗已在武漢啟動,用來確定是否可以重複一期臨床試驗結果,並且檢驗疫苗後續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以進一步測試疫苗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二期臨床試驗中,60歲以上參與者將作為疫苗的重要目標人群。

滅活疫苗賽道

北京科興生物的項目動物實驗進展良好,進入一期臨床

化學滅活類疫苗較為傳統,存在一定風險。若消滅病毒活性未成功,病毒仍存在一定活性,甚至可能增加注射者患病毒的風險。北京科興是滅活賽道疫苗研究的代表,在動物試驗階段表現良好。

我國滅活疫苗批准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科興公司先向8隻恆河猴體內分別注射兩種不同劑量的COVID-19疫苗,三周後向猴子肺內注射SARS-CoV-2病毒。七天後,高劑量疫苗組猴子體內未檢測出病毒,低劑量猴子體內出少量「病毒光點(viral blip)」,但也部分控制了感染。相比之下,對照組未注射疫苗的猴子在幾個身體部位檢測到了高水平的病毒RNA,並出現了嚴重的肺炎。

四月底該公司在江蘇開始了疫苗的一期臨床試驗,144名受試者將進行人體試驗。二期臨床試驗據悉已在五月中旬進行。科興公司從北京銀行獲得了850萬美元的低息貸款助力研發,正在建設一個商業疫苗生產工廠,預計每年可生產多達1億劑疫苗。

核酸疫苗mRNA賽道其他選手

美國輝瑞公司和德國製藥公司BioNTech五月初進入人體試驗

和傳統疫苗相比,mRNA疫苗具有研發時間短、工藝放大簡便、自帶佐劑效應、安全性好等優勢。mRNA疫苗使用的遺傳框架可以快速適應每種新的病毒威脅,冠狀病毒變異速率快,因此mRNA的高容錯率是對抗冠狀病毒的有效武器,但mRNA技術的高壁壘也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

輝瑞BioNTech公司合作mRNA疫苗

輝瑞公司和德國製藥公司BioNTech宣布,他們潛在的冠狀病毒疫苗5月5日在美國開始進行人體試驗。輝瑞計劃在7月初將這項試驗擴大到美國各地,使其潛在地招募8,000多人。研究人員將首先對18至55歲的成年人接種疫苗。在該低風險人群中收集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數據後,研究人員將開始為65至85歲的人群提供疫苗。

BioNTech的CEO兼創始人Albert Bourla表示,將4種mRNA(被標a1,b1,b2和c2)候選疫苗投入人體試驗是針對COVID-19最安全最有效的疫苗接種選擇。四種mRNA有三種類型,分別為含尿苷的mRNA,核苷修飾的mRNA或自擴增mRNA。

該疫苗如果測試成功,疫苗最早可以在9月準備緊急使用。該mRNA疫苗計劃在2020年生產數百萬劑,在2021年增加到數億劑。

核酸疫苗DNA賽道

英國Inovio6月初將進行人體試驗

Inovio目前處於臨床試驗前階段。此前其INO-4800疫苗在小鼠和豚鼠的實驗中檢驗出了抗體和T細胞應答,增強了免疫反應,保護機體免受病毒感染。

該公司使用多種方法測試了疫苗產生抗體的能力。較為普通的方法為向受體注射SARS-CoV-2病毒,檢測受體是否具備抵禦病毒的能力。另一種方法,通過新型高通量替代中和試驗,檢測疫苗誘導的抗體阻斷病毒與受體細胞結合的能力。

病毒侵染人體細胞並誘導機體產生抗體免疫應答反應和T細胞免疫反應的過程

Inovio的智能DNA藥物平臺對於DNA疫苗十分重要,防止人體內DNA產生變異。平臺可以將藥物直接皮內或肌肉內遞送至細胞中,使用短暫的電脈衝打開細胞中的小孔,允許藥物進入,從而克服了DNA和其他核酸(例如mRNA)方法的限制,更為有效安全,不會干擾受體自身的DNA。

Inovio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臨床上證明可以通過專有智能設備將DNA藥物直接遞送至體內細胞以產生強大且可耐受的免疫反應的公司。該公司此前IN-4700疫苗在冠狀病毒MERS(該病毒導致2012中東呼吸綜合症)有近100%的血清轉化和中和作用。研究人員觀察到了接種動物肺臟中的由INO-4800產生的抗體,這些抗體被認為對提供病毒防護具有重要意義。

Inovio在3月中旬時稱其4月開展臨床一期試驗,目前看來研究進度慢於預期,並非十分理想。

重組基因疫苗賽道

GeoVax進程緩慢 仍停留於動物試驗階段

目前, 美國生物科技公司GeoVax正在利用GV-MVA-VLP疫苗平臺和專業知識,利用病毒基因序列設計和構建候選疫苗。

GeoVax首席科學官Farshad Guirakhoo博士稱,GeoVax已經設計了許多候選疫苗,將根據其安全性、免疫性和保護功效,通過適當的動物實驗研究開始縮小範圍,選出最具有針對性的疫苗以進行初步人體臨床測試。

GeoVax疫苗的重要屬性包括單劑量,無佐劑,持久的免疫力,廣泛的安全性和具有成本效益的製造方法,此前在寨卡病毒和慢性B肝的疫苗中表現良好。

但是,繼3月底GeoVax透露其動物試驗階段研究後,暫無後續進展報導。

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

中國開始建立研發機制,海外暫無研究進展

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方面,4月底中國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曾透露,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已經完成疫苗毒株構建與質檢方法建立,正在開展質量工藝研究和質量鑑定,中試生產、動物攻毒實驗和安全性評價實驗也在同期開展。

而國外則目前幾乎沒有公司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發,也沒有已公布的研究成果。

新冠病毒特效藥進展如何?

特效藥是對新冠病毒的治療藥物,沒有預防作用,目前,特效功效整體存疑,中美針對瑞德西韋的試驗結果大相逕庭。

2020年1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表示瑞德西韋 (Remdesivir)在抗新型冠狀病毒時展現出較好的療效,這種藥物攻擊病毒複製所需要的酶,被認為抑制病毒潛力很高。

然而,新冠病毒這種RNA病毒變異極快,非常容易產生耐藥性。

此前抗伊波拉病毒藥劑的臨床試驗就表明,瑞德西韋的治療效果並不好,接受治療的感染者死亡率達53%,而伊波拉感染者的總體死亡率為67%。

有趣的是,4月29日,中美兩國對於瑞德西韋的療效驗證結果得出相反結論。美國認為該藥物加速患者恢復速度,而中國在武漢進行的涉及中國重症患者的試驗結果顯示,該藥物沒有顯示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臨床效果。

但其有效性還要經過大規模臨床試驗才能得到進一步驗證。瑞德西韋尚未在任何國家獲得批准上市,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未被證實。

還有多久才會誕生可靠的疫苗?

未來疫苗研發之路仍然漫長,仍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疫苗安全是最顯著的問題。在動物試驗進程中,大多數疫苗提高了動物的存活率,但並未完全預防感染,某些疫苗甚至引起了併發症,如肺損傷。

其次,疫苗需對人類提供長期保護,才能真正產生作用。感染冠狀病毒後,人體內會產生特異性抗體,但是抗體水平隨時間而下降,此外人體內產生抗體的記憶B細胞是有壽命的。因此,提供長期防護的疫苗才能真正解決病毒的挑戰。

最快什麼疫苗能夠投入使用?

曾聲稱最快今年9月即可投入緊急使用的牛津疫苗,剛剛宣告研發失敗。最新試驗結果顯示,注射了該疫苗的6隻獼猴,全部感染新冠病毒!

不過,牛津團隊的專家發現,注射了疫苗的猴子雖然都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其中,有3隻猴子儘管呼吸急促,肺部卻沒有出現嚴重損害。

然而,在動物身上試驗失敗的疫苗,還應該繼續在人類身上試驗嗎?諾丁漢大學病毒學教授Jonathan Ball表達了擔憂:「牛津大學的疫苗不能阻止病毒傳播。如果發生在人類身上,注射了疫苗也一樣會感染。我真的認為,這項發現值得讓相關團隊對正在進行當中的人體實驗進行緊急的重新評估。」

中國的兩種候選疫苗已被批准用於臨床試驗,一種是腺病毒載體疫苗,一種是滅活疫苗。目前這兩種均處於臨床試驗的第二和第三階段,即最後兩個階段,但是什麼時候能夠正式投入使用還未知。

(本文作者:Tian Ye & Jiachang Pan;編輯:SV Insight)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矽谷洞察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科技拾遺|成為傳奇的哈勃望遠鏡,曾經居然被當做笑話?

給你上網課的老師,竟然可以是機器人?全球最強AI虛擬老師深度剖析

曾拯救Apple Watch的蘋果工程師如今後繼無人,美國製造業回流的人才之痛

米老鼠背後的男人:一文帶你認識字節跳動新COO Kevin Mayer

Twitter宣布員工可永久在家辦公,Zoom因安全問題再次面臨訴訟|科技前沿周報

相關焦點

  • 我國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率先進入二期臨床試驗
    新華社武漢4月14日電 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於12日開展二期臨床試驗。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公布,這是全球目前唯一進入二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  13日上午,84歲高齡的武漢老人熊正興在女兒陪同下完成了疫苗接種,成為二期臨床試驗中年齡最高的志願者。
  • 中美競速新冠疫苗研發
    這是繼美國莫德納公司與國家過敏症和 傳染病研究所合作研發的mRNA-1273以及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之後,全球第三款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例如,美國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 病毒疫苗 mRNA-1273 是 mRNA(信使核糖 核酸)疫苗,屬於RNA疫苗,它是將編碼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 mRNA 導入人體細胞內。 而最新進入臨床試驗的 INO-4800 是一款 DNA 疫苗,使用了被稱為質粒的一小段環狀 DNA 片段,注射後能使細胞產生抗原蛋白。
  • 美在研新冠疫苗將進入三期臨床試驗
    美在研新冠疫苗將進入三期臨床試驗沈敏美國研究人員14日發布報告說,在美國率先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一種候選新冠疫苗顯現加強人體免疫的預期效果,已準備7月下旬啟動最後、最關鍵的三期臨床試驗。他同時強調,對抗新冠疫情需要「服務全世界、而非只供美國」的多種疫苗。【初期反應樂觀】這種名為mRNA-1273的疫苗由福奇所屬的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聯合美國莫德納公司研發,定於本月27日前後啟動三期臨床試驗,試驗對象3萬人,以最終確認它能否有效對抗新冠病毒。
  • 全球新冠疫苗競賽最新進展:多款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啟動
    @健康時報 8月6日消息,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在「爭分奪秒」地研製新冠肺炎疫苗。數月來一直備受世界矚目的新冠病毒「疫苗競賽」都有了階段性進展。那麼,各個國家新冠疫苗研製的最新進展如何?
  • 英媒:新冠疫苗研發為何能快如閃電?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英國《自然》周刊網站1月7日一期發表了題為《新冠疫苗研發的閃電速度——以及它對其他疫苗的意義》的文章,作者為菲利普·鮑爾,文章稱,令新冠疫苗得以迅速問世的研究並非始於2020年初。
  • 中國第四個新冠疫苗獲臨床批件,離全民接種還差幾步?
    中國生物相關負責人表示,剛剛獲得臨床批件的新冠滅活疫苗於4月28日在河南正式啟動臨床試驗。據了解,這也是中國生物獲批臨床的第二個新冠滅活疫苗。4月12日,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申報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獲臨床試驗許可,成為全球首家獲得臨床試驗批件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
  • 全球「競速」新冠疫苗研發:中美兩國領跑,70多個疫苗項目已在路上
    個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項目正在進行中,而已有5個研發項目進入臨床開發階段。(制表:前瞻經濟學人APP)67種研發中的新冠疫苗(不同進度):近期,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疫苗、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和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兩款滅活疫苗均已進入二期臨床階段。中國在重組新冠疫苗(108名志願者已接種)、滅活疫苗(在河南完成第一針注射)都進展矚目。此外,推出的特免血漿療法等研究也走在前沿。
  • 新冠疫苗研發的最大不確定性是ADE副作用
    最近,我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傳來好消息: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各自聯合有關科研機構開發的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啟動一二期合併的臨床試驗;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啟動二期臨床試驗。
  • 新冠疫苗人體試驗成功,幾時能摘掉口罩?
    現在美國製藥商Moderna宣布在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方面大獲成功,疫苗產品mRNA-1273接種測試中,45名受試者體內均產生了新冠病毒抗體。本周一,Moderna公司宣布新冠疫苗人體試驗取得成功,截至北京時間5月19日上午7點59分,公司股價隨即大漲20%。此消息也刺激了美股整體飆升,午盤後持續發力漲幅擴大超900點,是近一個月來的最大漲幅。
  • 中國新冠疫苗已開始了緊急接種,國藥集團這事兒給力!
    16個候選疫苗中,中國佔了7個,且有4支候選疫苗即將進行三期臨床試驗,成為進入臨床試驗數量最多、臨床試驗進展最快的國家,走在世界新冠疫苗研發的前沿。全球首支新冠肺炎疫苗很有可能於9月上市,中國的滅活疫苗很可能在3個月後完成三期臨床試驗,拔得全球新冠疫情研發競賽中的頭魁。
  • 牛津新冠疫苗進入III期臨床試驗!英國藥學專業大起底
    2020年1月起,全球開啟新冠疫苗研發計時賽。轉眼半年過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截至6月29日,全球新冠疫苗研發項目超過200個,其中132個項目處在臨床前階段,17個項目已經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其中開始布局最後三期臨床試驗的有6個品種。最早開啟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的是牛津大學。
  • ...項臨床試驗「叫停」;中國新冠疫苗率先進入II期臨床試驗|醫線周報
    整理 | 宇哲本周(2020.4.11-4.17)重要醫療健康事件如下:本周國內醫療健康領域融資事件達18起,與近期相比較為活躍;瑞德西韋中國兩項臨床試驗「叫停」;不帶社保卡,藥店買藥也能報銷了;上海兩大藥企合攬70個過億品種,復星研發豪擲超30億;中藥「橫空出世」連花清瘟火遍全球,大漲價難買到;5天漲價30萬,零部件漲價13倍,口罩機又火了;中國新冠疫苗率先進入II期臨床試驗
  • 新冠疫苗研發 德國又有大動作
    6月15日,德國政府投入3億歐元獲得了目前正研發新冠疫苗的CureVac公司23%的股份。這是繼與法國、義大利和荷蘭結成「疫苗聯盟」之後,德國在疫苗領域的又一重大舉措。德國希望通過投資加快CureVac的開發計劃,使其能夠充分利用技術潛力,在日趨白熱化的世界新冠疫苗研發競爭中「力爭上遊」。 潛力與挑戰並存的新冠疫苗北京《科技日報》報導,作為一種新的疫苗技術,目前為止,還沒有mRNA疫苗被批准上市用於傳染病的治療。
  • 中國首個新冠滅活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那什麼是滅活疫苗?
    4月13日,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滅活疫苗(Vero細胞)Ⅰ/Ⅱ期臨床試驗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正處於「通過審核」預註冊狀態,這意味著中國首個新冠滅活疫苗開始進入臨床試驗,同時,亦是繼陳薇教授團隊之後,中國第二個註冊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 全球在研新冠疫苗共計10支進入臨床III期,4支來自中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目前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的四支中國新冠疫苗分別為:中國軍科院和康希諾共同研製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和國藥集團共同研製的滅活疫苗、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國藥集團共同研製的滅活疫苗以及科興中維的滅活疫苗。
  • 美國強生公司新冠疫苗進入3期臨床測試階段
    美東時間9月23日周三,美國強生公司宣布其研發的新冠疫苗進入3期臨床測試階段,是繼莫德納、輝瑞、以及阿利斯康後第四個進入最後大規模測試的備選疫苗。阿利斯康的測試9月8日時因一名受試者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而暫時中斷,現於9月14日恢復了測試。
  • 潛望丨新冠疫苗研發競跑:每支大概100元 中國力量最快年底上市
    Moderna公司所選取的mRNA技術路線,因為具有免疫活性強、研發周期短等多重優勢,在新冠疫苗研發中受關注度最高。 採取這一技術路線的還有德國公司BioNTech,預計在4月下旬進入臨床試驗,其中中國區域商業化將由復星醫藥負責。 類似的案例,國內也正在發生。
  • ...新冠疫苗研發開始臨床試驗;默沙東確定分拆新公司名字;百特等...
    併購與分拆方面,默沙東宣布新分拆公司名稱為Organon,丹納赫收購GE生物製藥業務交易獲得美國FTC有條件批准。此外,百特、再鼎醫藥、華領醫藥發布最新財報。治療新冠肺炎新進展疫苗研發Moderna已對首名參與試驗者使用了新冠疫苗。
  • 新冠疫苗預計四月中旬臨床試驗:意味著什麼?
    下一步,市科委進一步表示,一方面「聚焦當前」,進一步強化協作攻關,加快推進藥物、疫苗等重點任務研發進程。另一方面將「著眼長遠」,統籌各方優勢科技力量,開展平臺能力建設,完善應對重大和新發突發傳染病的科技協同攻關體系,著力提升預防和應對能力。在藥物及疫苗研發方面,上海堅持「老藥新用」與「新藥和疫苗研發」並舉。
  • 498元一支,新冠疫苗朋友圈開賣?假的
    掌上春城訊近日,竟然開始賣新冠疫苗了!498元一支!新冠疫苗網上開賣了?在這條微商文案裡,清楚地寫著「需要新冠疫苗的聯繫我,可做出口,產量低需排隊,9月2日正式上市。」配圖是一個橙色的包裝盒。康希諾生物因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開發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和陳薇團隊有密切合作,因此被市場譽為新冠疫苗第一股。康希諾與陳薇團隊研發的疫苗國際臨床試驗正在有序推進。此前《柳葉刀》在線發表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領銜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Ⅱ期臨床試驗結果,這是全球首次發表新冠疫二期臨床試驗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