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訓練之增強孩子左右腦的協調

2020-12-12 騰訊網

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是分為左右腦的。而左右腦的作用就是把信息進行交互分享,等到完全統合歸納後再進行明確的分工,隨後再發出命令,從而執行動作。如果孩子的左右腦配合非常默契,那對以後的學習和體能運動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大腦雙側分化不是說一朝一夕的,是需要相應的刺激才可以實現。那如果刺激不足,就容易出現身體靈活性差、協調性不好的情況。那如果發現孩子雙側感統失調,我們可以對孩子進行左右腦功能的感統訓練,具體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哪些方法呢?請往下看。

0-3歲

這個時段的大腦正在負責這項任務。孩子開始表現出習慣使用哪只手、腳和眼睛的傾向。但是基本反應運動還沒完全建立,所以這個時間的訓練方法有:

小狗爬:左右交替使用手掌與膝部前進;

大熊爬:左右交替使用手掌與腳掌前進;

鱷魚匍匐前進:寶寶腹部貼地,手肘呈彎曲狀,借前臂和腿部的力,左右交替前進。

3-6歲

孩子到了3歲之後,協同動作就會逐漸消失。在平衡、形象認識、身體協調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這時動作反應會更加的靈敏。那在這個時段我們對孩子主要的感統訓練方法有:

左右腳交替走:兩臂伸直,左右腳交替著往前走;

穿鞋帶:讓孩子通過穿鞋帶的方式,把鞋帶依次穿過洞眼,並系好;

烏龜旋轉:孩子的身體趴在滑板上,雙腿並住折起,用雙手交替推地板,做原地打轉。

6-9歲

如果您的孩子有了很好的基礎,那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左右腦基本就會更加的規範。左腦主要負責語言、聽知覺、形狀視知覺,右腦則主負責空間視知覺、音調、旋律等。這時如果給孩子搭配好的感統訓練是更有助於孩子後期的成長。方法如下:

繞椅S形運球:把兩張椅子分開,讓孩子繞著椅子運球,以S形方向進行前進,再繞回,多循環幾次;

前拍後打:1.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臂開始平舉;2.右腳踏下,左腿跳起同時在身前彎曲抬起,這時腳掌朝內,用右手掌拍左腳掌;3.左腳踏下,右腿跳起同時在身前彎曲抬起,使腳掌朝內,用左手掌拍右腳掌。

交叉仰臥起坐:1.平躺,雙膝彎曲,雙手的手指交互緊握枕在頭下;2.上半身坐起,用右手肘碰觸左膝,躺下;3.再將上半身坐起,用左手肘碰觸右膝。

以上這些方法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哈沐德小編做了不同的方法講解,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哦~

相關焦點

  • 怎樣科學地訓練孩子的左右腦發育?
    左右腦發育決定了孩子的動作以及聰明程度,如果孩子的左右腦的合作能達到相當高的效率,就能為日後的體能運動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左右腦其實是可以訓練的。那麼怎麼科學的訓練孩子的左右腦又是對於很多家長又成為了難題。
  • 感統訓練好處很多!
    感統即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覺通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繫、統一),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簡稱「感統」。
  • 焦作市解放區平光幼兒園——貝森感統運動之家
    調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覺神經體系,強化觸覺神經、關節信息,促進左右腦健全發展。使用器械:羊角球、跳床。適應症:站坐無相、姿態不正、情緒化、身體靈活度不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展遲緩、閱讀困難、膽小、情緒化、笨手笨腳、視覺判斷不良、觸覺發展不佳、關節信息不足。
  • 感統失調的孩子,如何在「玩」中訓練改善?
    孩子身體不協調,平衡感差;難以完成跳繩、投擲、接球、踢球、等運動,穿衣服、繫鞋帶、系扣子困難,不能靈活用筷子 、剪刀剪紙、寫字、玩拼圖遊戲困難,身體乏力、笨拙、鬆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專注於一件事。上面這些問題,與感統失調都有很大關係,我發布了很多關於孩子感統失調問題的文章,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嚴重感統失調的人往往在運動、協調、判斷、處理、語言、視覺、聽覺,記憶、和其他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問題。感統失調隨著年齡、身體的發展,會有相應的改善,但如果不及時幹預訓練,成年後仍然會存在,身體協調差、易疲勞、情緒差,計劃和組織事務,存在相應困難的問題。
  • 12款左右腦開發益智小遊戲,挖掘孩子潛能,助您打造天才寶寶
    兒童時代的左右腦開發與協調問題是子成龍、女成鳳的關鍵。那麼,你知道在孩子身心成長的過程中,左右腦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嗎?該如何開發左右腦功能,刺激左右腦均衡發展呢?其實,家長只要在正確的階段給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左右腦分工訓練,就能幫助孩子的左右腦均衡開發!
  • 想要讓孩子更聰明 就要左右腦平衡發展
    年輕的家長都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孩子在嬰幼兒期對電視裡的各種廣告情有獨鍾,一聽到電視廣告的聲音,就會放下手中的玩具、奶瓶,靜靜地關注電視,直到廣告結束。這種現象就是嬰幼兒左右腦協調,自我同步發展的最好解釋。因為廣告的最大特點是聲音、圖像、色彩、音樂、動作的快速聯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人的左右腦同時調動在一個和諧和相對興奮的狀態。
  • 孩子好動、坐不住、感統訓練怎麼「玩」?
    如果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小時候做過感統訓練嗎?可能很多家長會說:沒做過!其實我們小時候每個人都做過感統訓練,為什麼這麼說呢?,導致孩子在成長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關於感統訓練通俗的講:人體就像一個複雜的機器,我們手眼所有的行動,都需經過大腦進行分析處理,發出指令,做出相應的反應,這種能力叫做「感覺統合」。感統失調,就是心裡想的,與身體做的,很難統一起來,身體不受控制,導致身體協調能力差!
  • 0-6歲實用兒童感統訓練遊戲推薦!一起玩起來
    懷疑寶寶感統失調。所以,今天就來跟您聊聊感統訓練這件事。「什麼是感統」感統,全稱為感覺統合, 是視覺、聽覺、嗅味覺、觸覺、前聽覺、平衡感、本體感這些感覺信息輸入組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的反應。
  • 孩子學習能力發展遲緩?可能與感統失調有關
    感統失調簡單來說,就是指:部分神經機能的感覺通路不順利,使大腦和身體不能協調完成認知活動。美國加州艾爾斯博士提出:兒童的學習障礙主要源於他們的感覺統合功能失調問題,即兒童因神經系統功能協調不良。(Photo By Alexander Dummer)感覺統合失調從神經學角度分為:觸覺失調,前庭失調,本體感失調,左右腦平衡失調。
  • Yolanda:溼婆神舞ShivaNata零基礎教學,左右腦的平衡開發
    充分開發左右腦功能(左右腦及小腦訓練)3. 針對身體協調性的改善溼婆神Shiva,印度三大神之一,Nata梵文意為舞蹈,Shiva Nata又稱溼婆神舞。這是瑜伽訓練的一個系統,強調動態專注控制的練習,涉及身體左右兩側、手足間的動態協調。
  • 孩子感統訓練方法,在家裡也可以練得,簡單易學!
    今天,帶大家走進感統教室,分享5種感統方法。家長們也可以在家裡練起來。寫在前面:在家給孩子做感統訓練時,家長牢記康復老師的指導技巧,並且要陪在孩子身邊,保障孩子的安全。一、感統訓練方法之滑板感統訓練目的:刺激前庭,促進頭、頸肌的收縮同時,保護身體伸展反應行為的成熟,培養兒童集中注意力。
  • 濰坊兒童感統訓練
    等系列問題,從心理生理上改變孩子現狀。臻愛暖陽兒童成長學院是一家以心理學為基礎專業提升兒童能力的成長機構。是一所專門從事自閉症、智力障礙、語言障礙、社會交往障礙、發育遲緩、感統失調等特殊兒童的康復訓練機構,是目前濰坊市內為數不多擁有專業師資隊伍的特殊兒童康復機構。
  • 家庭感統訓練——大龍球
  • 孩子出現「感統失調」,不要驚慌,請聽我說
    感覺滯留過久, 反應卻緩慢, 容易有情緒突然轉換的情況發生, 例如: 突然為了三天前損壞的玩具吵個不停;.不停地走動、玩弄手上的物品或搬動玩具或家具;.看似不修邊幅, 對很多事情都無所謂, 其實是感覺不到哪裡不妥或不舒適;2.前庭感覺失調:身體活動笨手笨腳,不聽指揮,視聽神經系統扭曲,左右腦思考陷入混亂
  • 按照大腦發育順序,鍛鍊左右腦,哪些方法可以同時鍛鍊左右腦
    右半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身體協調、視知覺、美術、音樂節奏、想像、靈感、頓悟等,思維方式具有無序性、跳躍性、直覺性等。右腦像萬能博士,善於找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許多高級思維功能取決於右腦。把右腦潛力充分挖掘出來,才能表現出人類無窮的創造才能。嬰兒左右腦發育的順序---從右到左!
  • 如何判斷感統訓練的好壞
    因為你遇到不專業的感統訓練的可能性很高,要知道,錯誤的感統訓練是有可能讓孩子的情況變得更加糟糕的!不同的感統問題應該給予不同的訓練方法,感統康復師應該首先對孩子的情況進行詳細的評估和判斷,並應該能準確地說出孩子的問題主要在哪些方面。另外,感統訓練也可以用來提升孩子某項或某幾項感覺統合能力,不同感覺系統的訓練方法也應該是不同的。
  • 3小時秒殺 | 溼婆神舞ShivaNata一級零基礎教學,左右腦的平衡開發
    充分開發左右腦功能(左右腦及小腦訓練)3. 針對身體協調性的改善溼婆神Shiva,印度三大神之一,Nata梵文意為舞蹈,Shiva Nata又稱溼婆神舞。這是瑜伽訓練的一個系統,強調動態專注控制的練習,涉及身體左右兩側、手足間的動態協調。
  • 感統訓練到底有沒有必要?
    7歲之前感覺運動組合沒有發展好的孩子(感統失調),上學以後的讀書、寫字、日常體育運動都會很困難。家裡有0-7歲的學齡前孩子,感統訓練非常重要、必要,請父母務必重視!一、什麼是感覺統合?感統失調雖然不是病,但是如果某個階段被遺漏或是過於遲緩,身體和大腦的發展出現了不協調,寶寶在尋求矯正和刺激的過程中會一些不良表現。
  • 適合1-6歲孩子,簡單有效的,家庭感統訓練方法!
    現在的孩子,通常在3歲就已是穿梭在各種培訓班中,對此,家長要把握尺度,應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同時,還要給孩子充足的時間玩耍,6歲前是孩子探索外界環境的時期,也是感統訓練發展和矯正的最佳時期,錯過了就不會再來!我們應該遵循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去「瘋」去「耍」,但這種「放養」不是無原則,任其發展。
  • 做感統訓練前,這11個真相不可不知!
    通過這個例子不難理解,感統就是將一個人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身體四肢運動的、皮膚接觸到的感覺信息輸入到大腦,經過大腦對其進行加工處理,做出適應性的反應,本質上是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一旦大腦和身體協調不良,就會出現感統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