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沒有動力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下廚房了,現在雖然已經立秋,卻依然在三伏天裡,這樣的溫度下一直呆在火邊,怎麼想都是亞歷山大。可是,在這樣的季節裡,無論是豆子開花酥爛的冰鎮綠豆湯、清淡而又鮮美的霸王花煲豬骨、濃鬱而又軟爛的咖喱牛筋……都是消暑開胃的應季美食啊。
以上菜式都是要「小火慢燉」才能完成的,而真在廚房裡用明火慢慢燉,又花時間又熱特別受罪;用電燉鍋之類的固然方便,但幾個小時的慢燉的耗電量還是可觀的,而且如果人又不在家,萬一運氣不好遇到夏天跳閘了短路了或者其他事情,總覺得心裡懸著放不下,而且這兩種方式都挺費能源的。這樣相比之下,燜燒鍋是我試驗過的各種物件裡,兼顧方便、節能和安全三大最重要要素的最優解了。
首先它使用非常便捷,只要會燒開水就能順利使用,其次論原理它真的很簡單,無非是兩層套鍋,內鍋底部有個蓄熱塊,可以直接用於明火加熱;外鍋起到保溫的作用,讓蓄熱塊裡儲存的熱量在之後6~8小時內緩慢釋放,從而達到慢燉的效果。
只要把食材放進內鍋裡,加入適量的水,在明火上加熱5~10分鐘至沸騰以後,就可以徹底離火放進外鍋裡,蓋好蓋子以後就可以完全不用管它,等幾個小時就已經煲好了。貼一張自己用燜燒鍋煮的綠豆湯成品圖,整個煮沸過程只有5分鐘。
也許有人要問「膳魔師之類牌子的燜燒杯不也是這樣麼,用那個是不是更好」,但是,因為燜燒杯不能明火加熱,只能靠保溫一開始加入的開水來達到效果,煮粥、甜品和滾湯不成問題,而對於需要燉得軟爛的肉類而言,還是有些乏力的。而用燜燒鍋的話,連豬腿骨和牛筋這種需要長時間火力的食物,都可以在一次加熱以後煲得又軟又熟,骨頭肉可以燉到筷子一夾就脫下來的程度。
雖然燜燒鍋煮東西比較慢,但是因為之後的過程都是離火之後進行,所以不僅安全而且特別節省能源。因為加熱的時候是煮沸了的,而且一直都蓋著鍋蓋密閉著,這樣即使最炎熱的夏天,在燜熟的過程中也絕不會有任何變質的風險。還記得高中生物課本上講過的巴斯德肉湯實驗嗎?巴斯德把新鮮、乾淨的肉湯放進鵝頸瓶裡煮沸靜置,因為徹底消滅了肉湯裡的雜菌並且阻斷了空氣中的雜菌進入,所以煮沸後的肉湯在鵝頸瓶裡靜置了5年沒有變質。後來他為了驗證結果,晃動鵝頸瓶讓空氣進入,然後果然很快肉湯就變質了。
燜燒鍋對牌子的要求不嚴格,我的第一個燜燒鍋就是6年前在淘寶上加了100多元以後配合淘金幣換的,最近搬新家又買了一個子母鍋的,這樣就可以同時做兩道菜。現在在淘寶上也是兩三百元有大把選擇,就我自己使用的經驗看是無所謂牌子的,看著評價買就行,因為本身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不會有什麼差異。
我新買的鍋是這樣的結構,上面子鍋裡可以同時蒸東西,或者再煮一個湯。貼幾個我喜歡的食譜和製作方案:
牛肉/牛腩按自己的喜好切塊,洗淨血水後瀝乾,然後放進鍋裡先中火炒幹水分直至變色,再加入適量的油和酒炒香,這樣可以保證牛肉在軟熟以後也不爛(我自己習慣的比例是1斤牛肉/2瓶蓋福建老酒,如果做紅酒燉牛肉的話則先放一勺紅酒炒;油的話如果是做普通的瘦牛肉就按1斤牛肉/1茶勺油的比例放,做帶肥的牛腩就不放油了),加酒以後炒就會起泡沫,這是正常的。
炒好以後放進燜燒鍋裡,加入剛好沒過肉的水(做紅酒燉牛肉的話就放等量紅酒)後燒開,請特別注意一定不能放鹽,否則牛肉會變硬。
燒開之後只要用燜燒鍋慢燉就行,一般燉牛肉/牛腩的話我喜歡頭天晚上提前準備,經過一晚上牛肉/牛腩已經變軟了,到第二天早上時可以加入鹽和其他調料,喜歡吃咖喱的話,可以在這個時候放進去(作為一個懶人,我喜歡買超市那種現成的咖喱塊)。土豆、胡蘿蔔洋蔥之類,切成小塊以後加少量油炒到外皮表色後,也在這一步放進去,然後再次在內鍋裡燒開再放回燜燒鍋裡密封。經過這一步,在漫長的白天肉和裡面的配菜都會慢慢入味,等晚上下班回來以後稍作加熱,然後灑上一些香菜蔥花(如果不喜歡當然可以不放),就可以出鍋開吃啦。
聽說是四川某個地方的做法,因為這樣做出來的雞肉特別嫩滑柔軟,連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吃著也沒問題,所以叫「長壽雞」,當然我覺得也可以叫「椒麻雞」。
第一步先炸花椒油,個人推薦四川漢源的「大紅袍」花椒(或者能買到鮮藤椒也非常好),我家慣用的比例是一斤雞肉放一茶勺花椒粒,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酌情增減花椒的量。先拿一個大碗放入花椒,然後燒熱大約10克油(加熱到剛開始冒煙的程度)淋到花椒上,待油冷卻之後放入切成小塊的雞肉(私心推薦麥德龍買的去骨雞腿肉!或者天貓超市買的去骨雞腿肉!切成小塊以後很適合做這道菜!),加入鹽一起拌勻,醃製半小時以上味道更好。
把雞肉連碗放進內鍋,周圍要加大約3釐米深的水,加熱到水沸騰以後關火,拿下來再燜煮20分鐘就可以吃了。所以如果用帶子鍋的燜燒鍋來做這道菜的話,我會在另一層蒸個蒜蓉粉絲絲瓜或者娃娃菜之類的,所需的時間差不多,可以一起熟。
又是一個需要花較長時間做的菜,比較適合和燉牛肉、燉骨頭湯之類的一起做,把它放在上層的子鍋裡。蒸的時候不需要放鹽,只要切大塊就好了,經過了長時間的燜煮,茄子或土豆都會變得綿軟。可以在早上出門去上班之前,花5~10分鐘的時間把內鍋的東西煮沸後就放進外鍋密封好,上層是切塊的茄子或土豆,下層燉牛肉或排骨湯,等到晚上下班回家,只要在蒸好的茄子或土豆裡加上調料拌勻,同時加熱一下下層的肉,葷素搭配的兩道菜就做好了。至於米飯,這個可以用帶預約功能的電飯煲來解決。
以上的方案都是拋磚引玉,相信美麗聰明的你們一定可以開發出更多更適合自己的美味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