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式極簡生活:許多人想模仿,而我不敢嘗試……|中年之悟

2020-12-15 城市情報

【原創】【首發】作者:黎海濱(whlihaibin)

男主角丁元英(王志文飾演)

女主角芮小丹(左小青飾演)

《天道》老劇,值得重溫

—1—

一部2007年首播的國產電視連續劇,我13年來先後看了三遍。如今,這部老劇在豆瓣上的評分竟然達到了驚人的9.1分。講真,我萬萬沒有想到,但發自內心感到欣喜——原來,這世上竟然有許多人與我有相同的愛好與品位!

這部國產老劇,片名叫《天道》(小說原劇,標題為《遙遠的救世主》)。劇中的男主角丁元英,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由演技派演員王志文主演。王志文說,《天道》主角丁元英,是他演過最「邪」的人物之一。

而我認為,王志文主演的丁元英,是國產劇史上塑造得最豐富的角色之一。

我佩服丁元英。

首先,他是商業怪才。

怪到什麼程度?

他的下屬如此形容自己老闆:

「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

「魔」,在於他異於常人的天賦:

丁元英常年在德國做私募基金,拿德國人的錢投入到中國股市。

僅用11個月,幫私募基金公司的資本賺到翻倍。

「鬼」,在於他捉摸不透的心態:

事業當紅,丁元英卻突然覺得幫德國人賺中國人的錢沒良心,從此金盆洗手,不惜得罪金主,凍結1000多萬馬克的所得,只帶著8萬美元生活費就回到中國。

回國以後呢?

《天道》沒有馬上安排丁元英一個東山再起的逆襲劇情。

相反,丁元英主動開啟了一種匪夷所思的極簡生活——

簡陋的出租屋,他一待就是一年。

除了一日三餐外出溜達,他不出房門。

經常去小麵館吃麵。麵館老闆調侃他:「失業啦?大男人有手有腳,不要懶,再找個工作呀!」

他也只是笑笑。

今天,我來說說丁元英的極簡生活方式。

先說他的生活環境、條件。

●住房:一室兩廳。

●客廳擺設:一套沙發茶几、一套茶具、一臺筆記本電腦,以及一套價值40萬元的高檔音響。

●臥室陳設:一張床、一個床頭櫃、一個衣櫃。

●另一室陳設:一個裝滿CD盒帶的大柜子。

●廚房陳設:一臺冰箱、一個煤氣爐灶、一個湯鍋(可以煮麵條、餃子)、兩三副碗筷

僅能滿足丁元英作為一個正常人的最基本生活需求。

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多餘之物。

甚至沒有空調。

—2—

在這種極簡的環境裡,丁元英過著類似「出家人修行」的極簡生活。

女警官芮小丹(左小青飾演)這樣評價丁元英:「你剃個光頭,就與和尚一樣了!」

丁元英的極簡生活,在外人看來非常清苦、孤獨、寂寞。然而,丁元英自己知道,他並未虛度光陰,生活也不空虛。

具體來說,丁元英式極簡生活,至少包含以下9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專注於一件事情

「靜能生慧」。丁元英獨居一室,心無旁騖,安靜地讀書,研究思考「文化屬性」問題。

當你行走的時候,專心行走。當你吃飯的時候,專心吃飯。當你看書的時候,專心看書。當你煮茶的時候,專心煮茶。除此之外,腦海裡不要想其它的事情。

其二、慢慢並謹慎地做事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丁元英通過網絡,不間斷地關注股市與市場。

你可以一次完成一個任務,但也可能會急匆匆的完成它。相反,你不能急,要慢慢來。謹慎地注意你的行動,不要太急忙和隨意了。這需要練習,但它有助於你專注於你的任務。

其三、徹底地完成它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丁元英接下芮小丹拋來的扶貧任務後,精心設計並指導實施了一個「殺富濟貧」的宏大計劃。

全心全意關注你的任務。不完成目前的任務不要進行下一個。如果因為某些原因你不得不去做別的事,至少儘量把沒有完成的放好並整理一下自己。

其四、少做

「少即是多」。丁元英不被做飯、應酬等生活瑣事幹擾,才能集中幾乎所有的精力與時間,做最重要的事。

如果你少做,你可以更專注地、慢慢地、更徹底地做這些事情,如果你把一天用不同的任務填滿,你就會急忙地從一件事情轉到另一件事情,而不會停下來想想你究竟做了些什麼。

其五、懂得留白

「忙者,心亡也」。丁元英行事從容不迫,最大的享受就是聽音樂,那種宛若來自天國的天籟之音。

留白不是什麼都不要,而是把那些不必要的東西拿掉,讓更重要的東西變得更美好。同樣,這也是保證你總是有時間去完成每項任務的一種方法。不要把事情安排的過於緊密,相反,在事情之間留些空間出來。這會讓你的日程表更輕鬆。生活也會變得更加從容。

其六、培養一種儀式

茶讓人清醒。功夫茶就是一種儀式。丁元英愛喝頂級鐵觀音功夫茶。哪怕最緊張、最激烈的時刻,哪怕殺手把槍頂到他的腦門上,他還能心不慌、手不顫地燒水、泡茶、品茶。

儀式給人一種重要的感覺。如果事情重要到需要一種儀式,那麼就去完成它吧。你可以建立你自己的儀式,為食物的準備、為吃飯、為清潔、為你開始做的事情、為你醒來後做的事情和你上床之前做的事情、為你在鍛鍊之前做的事情。是的,為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建立一種儀式。

其七、為特定的事情分配好時間

「起居有序」。一個人獨居,丁元英始終堅持有規律的生活。一日三餐,飲食有節。什麼時候做什麼事,瞭然於胸。

儘量把時間安排好,一天中的特定時間,是用來完成特定的活動的。洗澡的時間、工作的時間、清潔的時間、吃飯的時間。這可以保證這些事情有規律地完成。你可以為你自己的活動分配時間,不管是工作或是清潔或是鍛鍊或是寧靜的沉思。如果它很重要需要有規律地來完成,那就考慮為它分配好時間吧。

其八、花些時間在打坐上

丁元英的靈感從哪裡來?——當他聽著天籟般的CD音樂,坐在沙發上打坐、冥想時,靈感的火花就會時時閃現。

打坐是每天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每天,分配好專門用來打坐的時間。這種沉思確實是學習活在當下的練習。你可以花些時間來靜坐冥想,或做我所做的:我以散步做為活在當下的一種鍛鍊。同樣地,你可以採用任何活動,畫畫、彈琴、或是做一個漂亮的手工。只要你經常地去做並練習活在當下。

其九、微笑和服務他人

丁元英的極簡生活,並非簡單的離群索居。他閉門不出,卻通過各種方式與朋友、與外界保持必要的聯繫。而且,他能無私地幫助他人。

保持謙遜,學會換位思考,確保生活不單單是自私的,也是為了奉獻他人的。如果你是一個家長,可能你已經至少在家庭中為服務別人花了些時間,而不是家長的人們也許也做了這些。類似地,微笑並與人為善,是改善你身邊人生活的一種好方法。也可以考慮志願參加慈善工作。

以上九點,是丁元英式極簡生活的精髓。

—3—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越是頭腦簡單的人越需要點綴和填充,而頭腦複雜的人,則對簡潔有著特殊的心理需求。

過著極簡生活的丁元英,顯然是個頭腦非常複雜的人。

我看三遍《天道》,看的是丁元英(王志文)的獨角戲。

然而,這部老劇的真正主角,並不是丁元英,而是丁元英眼前的那個混沌卻又善變的欲望叢林。

《天道》的原著小說,叫《遙遠的救世主》。

他是救世主,但不過是「遙遠的」。

丁元英之所以能過這種苦行僧修行般的極簡生活,在於他內心的「旁觀者心態」。

在世俗之人看來,丁元英是個頭腦極其聰明的大能人。而丁元英對於世俗,卻是一個冷漠的超脫者。面對外界紛紛擾擾的競爭與汲汲營營的名利,他冷眼旁觀,無欲無求,看得格外通透。

作為旁觀者,丁元英對待崇拜他的人,一般只給予建議,從不直接插手。

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人性的萬花筒。

好友韓楚風想競爭公司董事長,找丁元英商量。

丁元英邊氣定神閒地吃飯,邊給出「以退為進」的建議:

讓另外兩個經理先上,他們鬥個兩敗俱傷,你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還有三個同為音響發燒友的「難兄難弟」——葉曉明、馮世傑和劉冰,他們都極度希望能夠讓丁元英指點一二,好讓他們發財,成為人上人。

劉冰的這句話,點破了當代人對於錢的崇拜和急切心態:

「人人都自私,除了錢,說啥都是假的。」

丁元英順勢而為,指導他們以扶貧為名,在古城王廟村開設音響組裝基地,藉機成立音像公司「格律詩」,搶佔國內高端音響市場。

《天道》也是圍繞「格律詩」公司的緣起、發展、壯大和糾紛展開。

於是,現在你發現丁元英「不是人」的另一層理解:

對世俗冷眼,無欲無求得不像個人。

因為無欲無求,所以甘於極簡。

—4—

丁元英始終與世俗保持著一種安全距離。

正如丁元英的前妻所說:

「他的每一個毛孔裡都滲透著對世俗文化的居高臨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於跟你講道理。」

但是,丁元英從不鄙夷世俗,也不試圖出世(遁入空門),而是懷著熱切的心觀察並且思考這世俗的一切,以出世之心幹著入世的事業。

整部《天道》老劇,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兩個情節。

第一個,女主刑警芮小丹(左小青飾),審問一個足夠槍斃三次的死刑犯人時,遇到了犯人死活不開口的瓶頸問題。

丁元英教導她:

「他(犯人)只是需要一個可以懺悔的理由。」

即,給他一個支點,替換掉他原來的支點。

所以,小丹看準了犯人自詡智商超高,誘使他相信,不肯招供是對他學識和智商的不尊重。

果然,犯人鬆口。

第二個,最後一集。

丁元英被競爭對手威脅,被人拿槍頂著額頭。

他不慌不忙地泡茶、喝茶。

對方說:「你是不是料到了我不會殺你?」

丁元英的回答堪稱金句:

「你不缺殺我的心,你只是缺一個殺了我還不影響你自我評價的理由。如果我說我料到了,你會用開槍來證明我判斷的錯誤。如果我說沒料到,你會用開槍來證明我撒謊的錯誤。」

瞬間就讓對方放下武器,還撂下一個評價:

「算個人物。」

丁元英算什麼人物?

不只能看透人心。

不只淡泊名利。

面對身邊人,無論是擁護者還是反對者,他始終能保持超然的冷漠。

無論何種境地,偏執,傲慢,潦倒……他都能不帶任何偏見地做到推己及人。

能做到這些,方能安享極簡生活。

—5—

大道至簡。

關於丁元英式極簡生活,我想以《菜根譚》書中一句名言作結語——

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世事靜方見,人情淡始長。

——你的心若不安,人就永遠不會有「穩」的感覺。而心中的欲望太強,就永遠無法過那種即使咀嚼菜根也能津津有味的生活。只有心安性定的人,才能安心於樸素寧靜的生活,才能充分享受平和簡靜的瀟灑與從容。

——極簡生活的真諦就是,儘可能地處理掉那些不必要的和不重要的東西,為重要的東西留存空間。而什麼是重要的,責因人而異。對我來說,家庭、寫作、散步和閱讀是重要的。

對其他人來說,也許護理和志願工作、做禮拜和收藏連環畫是重要的。沒有什麼定律,規定對你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但你應該明白,你鍾情於什麼。

——極簡生活並非要求你像「苦行僧」一樣生活。極簡生活只要求你思考: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並捨棄那些不必須的。儘量讓一切變得簡單起來,簡單地工作,簡單地交朋友,簡單地穿衣服,在潔白的牆壁上掛一幅簡單的畫。

作者寄語:以文會友,同悟中年人生!

編輯:王海東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享受極簡生活
    但是,生活從來都是各過各的,在一起的時候,親密的不分你我,一旦分開了,由每天的聯絡漸漸變成周聯絡,每月聯絡,直到最後的失去聯繫,甚至一度都忘記了,哦,原來以前有過這麼一位親密無間的朋友。人到中年,經歷多了,自然感悟也頗多,知道逝去的不必強留。生活總是不緊不慢中獲得一些,失去一些,這才是生活的真理。
  • 極簡的宋代
    ,宋朝就是最早的極簡。畫畫敢不用顏色,這就是極簡!越簡單,越難。宋是一個文明高峰。宋汝窯,是一千年了不起的大名牌!唐三彩都是花花綠綠的,但宋敢在花花綠綠中提出素樸風格。 像水仙盆(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做到那麼素,霧面、亮都不亮,卻很美,沒有一點花邊、沒一點火氣,完全不表現,這是很難的。就像我畫畫,還是希望別人看到後,覺得我的技巧很好,就做不到。
  • 斷舍離,我喜歡的極簡生活方式
    米蘭·昆德拉曾說過:在生活重擔的壓迫下,我們的靈魂逐漸發生扭曲、變形,變得不堪重負。於是,本應寧靜舒適的生活負擔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斷舍離,這種極簡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對人生大掃除,可以讓我們捨去身體和精神的繁重。生活需要大掃除。
  • 2021,嘗試空無一物的極簡生活,享受內在豐盈!
    這是宸媽2020年發布的第143篇原創內容全文共計2361字,大約需要2-4分鐘時間閱讀極簡生活是什麼?我原本是個不太會收拾和計劃著生活的人。坦率說,如果要以是否有收納習慣和計劃生活來作為評判一個妻子是否合格,我顯然曾經是一位不合格的妻子。離婚後,我帶著兒子重新開始新的生活。簡單的生活這一次,我拒絕了父母的幫助,決定給我和兒子一個全新的生活,一個只有我和他的簡單世界,從頭開始。
  • 極簡主義才不只是扔東西,談談在日常生活中怎樣真正實現極簡主義
    近幾年來,隨著《斷舍離》《極簡》《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推廣極簡主義的書籍在全世界風行,極簡主義成為人們經常討論的話題。許多人心目中極簡主義的踐行似乎就意味著扔扔扔,要成為一個極簡主義者每天就要各種斷舍離,做到「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才算是滿足標準,其實並非如此。
  • 過極簡生活,享簡單人生.
    有一天,我在看《快樂大本營》,何炅老師說了一句話讓我很受觸動,他說:他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定期扔東西,因為他覺得家中最寶貴的不是那些物品,而是空間。就在那一瞬間,我明白了空間的重要性,慢慢的開始轉變觀念了。但是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習慣想要一下改變並不容易,所以,當時的我也只是從意識上開始慢慢關注「斷舍離」,開始慢慢想要嘗試極簡生活了。
  • 學時尚博主三木媽媽的極簡風,專屬中年女人的美
    50歲的時尚博主三木媽媽,步入中年也依然能穿出自己的優雅風格,活成優雅的女人,透過三木媽媽的極簡穿搭,你能夠發現,原來穿搭真的能夠驚豔時光。已經年近50歲的三木媽媽,與女兒三木同框時看上去像姐妹一樣,而且在女兒三木的穿搭中也有媽媽的影子。
  • 你好,我的極簡生活
    隨著自己的年齡增加,我發現生活應該做減法,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輕鬆,下個月就要迎來自己30歲的生日,看看自己雜亂的房間,雜亂的洗漱臺,我很迷茫,自己應該學會斷舍離了,要開啟極簡生活了,一些不必要的東西不能再買了。
  • 極簡生活之「超級整理術」
    作者:synice一個極簡主義生活偏執者!極簡設計和創意設計的偏愛者!【獲取更多極簡內容,請關注同名公眾號「極簡創意」】"超級整理術"「超級整理術」作為一種重要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納和推崇,也逐漸發揮著其重要的作用。提到「超級整理術」,不得不提到一個以整理、收納出名的國家:日本。
  • 極簡生活 遠離網絡暴力!
    這則消息引發輿論熱議,從想讓別人「社會性死亡」到自己面臨「社會性死亡」,反轉就在一夜之間,既讓人感慨輿論生態之複雜,也讓人為此不寒而慄。在當今社會,信息傳播十分發達,而讓人「社會性死亡」也是如此的容易。我們先暫且不討論當事人,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是否也為「社會性死亡」助推過一臂之力呢?
  • 極簡!我們的生活不應該這麼累.....
    他把時間都花在工作上時,卻忽略了生活。除了賺錢,他完全成了家庭的局外人,妻子、兒子、母親,無一不在抱怨。母親的離世,妻子提出離婚,讓約書亞開始了反思:「過於追求物質,我不但沒有得到幸福,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幸福。」
  • 想嘗試極簡風又不知道怎麼搭,這樣穿沉穩又高級,秒變時髦精
    因此我們在選擇衣服或者穿搭的時候,其實可以嘗試一下極簡風,每件衣服都百搭又高級,十分耐看,不會過時。高品質帶來的是極佳的體驗感和超高的利用率。但是在想嘗試極簡風的時候又不知道怎麼搭,這樣穿沉穩又高級,秒變時髦精
  • 極簡健康生活,腿腳保養,簡單小方法分享
    不知道聽哪位長輩說過人老先老腿腿腳不好會限制出行會加速人的衰老而腿腳好的人規律運動 對身心都有益處今天和您分享日常生活裡我注意腿腳健康的一些小方法儘量每晚泡腳無論手腳指甲我現在都很少去塗抹指甲油或者做指甲等除非是度假或者特殊場合、重要聚會才會做一做美甲顯得隆重和有氣氛不然平時我一介中年老母親在工作、家務和孩子間奔命是沒時間去從頭到腳地精緻
  • 有些事不能輕易嘗試,會上癮,例如極簡生活
    環繞在物資不缺,想要什麼在家就拿得到的環境裡,安全感足足的。與囤貨生活相反,逐漸開始盛行的極簡生活讓生活多了一種可能。這種生活精且簡,更重要的是也並沒有少了生活的樂趣,同樣快樂。無法比量兩種生活的好壞,也不能多了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就完全否定另一種生活方式,這是兩種感覺和兩種需要,不分伯仲,不相上下。
  • 極簡生活,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今天又是周末了,下面,我想分享一下,這周所經歷的事情。1、工作記得每次去項目現場,都有一個公司大佬和我一起去,大佬主要與現場項目負責人溝通,同時回答相關主管單位提出的問題。其實我覺得極簡生活也一樣,剛開始是看一些他人製作的書籍和視頻,從中選取一些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地方進行學習嘗試,然後自己會獲得一些經驗與體會,接下來就是自己探索了。我現在就是在逐漸尋找適合自己的極簡主義方式,並通過各種媒介與其他極簡主義者進行互動交流,以達到共同成長的目的。
  • 《智囊》提醒:人到中年想混得好,悟透3個處世之道,會越來越順
    有這樣一本奇書,我們所熟知的曾國藩每當夜深人靜時,他都會反覆品讀這本書,從中去汲取入仕以及處世之道,使得曾國藩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上站穩了腳步。紀曉嵐也對這本書讚不絕口,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甚至達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因為這本書中的大道理,紀曉嵐也獲得了「鐵齒銅牙」的稱號。康熙和乾隆將它稱為「國之利器」,在治國安邦中充分利用其中的智慧,並且對此書倍加珍愛,還只準內部傳閱。這本書就是馮夢龍的《智囊全集》。
  • 極簡生活:讓生活回歸極簡的初心
    如今想起來,我們都有些難以理解當初青少年人群的審美,或許是以前過膩了樸素、單調、極簡的生活,所以到了叛逆的年齡,突然想要張揚、絢麗一些。然而,那陣「潮流」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我們的審美又回歸了極簡,尤其是以「極簡」著稱的日系風格,非常受年輕人的推崇。這樣的改變,也不禁令人深思,極簡生活到底是什麼?為何大家都如此擁護呢?
  • 極簡生活:極簡,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說起「極簡」這個詞,不知大家會聯想到哪些?是穿搭、座駕,還是家居風格?其實極簡不僅是風格,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起初由部分人率先嘗試後,逐漸才受大家推崇的。而極簡生活並不是輕鬆可以效仿的,很多人在追求極簡主義的道路上,碰到各種坎坷,這很正常,畢竟世事無常。
  • 極簡生活,原來我們可以活得那麼輕鬆
    (這個時候,「大概極簡主義有可能幫到你」,我可不敢保證有效。)7. 或許你也不煩,也不忙,也不窮,只是想嘗試一下看看有沒有可能過不一樣的生活。極簡主義可以幫你減掉一大票生活中不必要的事。總之,無論你遇上什麼樣的緊急狀況,你那八件襯衫九條板凳十個快遞盒子是幫不上忙的。可能你一切都想通了,囤積物品確實弊大於利,可你就是覺得別人都這麼過得好好的,自己為啥偏要特立獨行搞個「極簡主義」?朋友鄰居們會怎麼想,感覺怪怪的。
  • 日式極簡穿搭風走紅:人到中年,這樣穿,更顯氣質
    日式極簡穿搭風走紅:人到中年,這樣穿,更顯氣質有氣質的穿搭,並不是越奢華越貴重越好。恰恰相反,人到中年以後,才會明白,極簡風的穿搭,本身就足夠出彩,足夠襯託出一個人的氣質。打開今天的穿搭分享,日式極簡穿搭風再次脫穎而出,在中年熟齡界走紅。如圖所示,無論是一身素雅的純白風穿搭,還是一身簡約的黑色系穿搭,簡單的款式,單一的顏色,更能夠增加一個人的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