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作者:黎海濱(whlihaibin)
男主角丁元英(王志文飾演)
女主角芮小丹(左小青飾演)
《天道》老劇,值得重溫
—1—
一部2007年首播的國產電視連續劇,我13年來先後看了三遍。如今,這部老劇在豆瓣上的評分竟然達到了驚人的9.1分。講真,我萬萬沒有想到,但發自內心感到欣喜——原來,這世上竟然有許多人與我有相同的愛好與品位!
這部國產老劇,片名叫《天道》(小說原劇,標題為《遙遠的救世主》)。劇中的男主角丁元英,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由演技派演員王志文主演。王志文說,《天道》主角丁元英,是他演過最「邪」的人物之一。
而我認為,王志文主演的丁元英,是國產劇史上塑造得最豐富的角色之一。
我佩服丁元英。
首先,他是商業怪才。
怪到什麼程度?
他的下屬如此形容自己老闆:
「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
「魔」,在於他異於常人的天賦:
丁元英常年在德國做私募基金,拿德國人的錢投入到中國股市。
僅用11個月,幫私募基金公司的資本賺到翻倍。
「鬼」,在於他捉摸不透的心態:
事業當紅,丁元英卻突然覺得幫德國人賺中國人的錢沒良心,從此金盆洗手,不惜得罪金主,凍結1000多萬馬克的所得,只帶著8萬美元生活費就回到中國。
回國以後呢?
《天道》沒有馬上安排丁元英一個東山再起的逆襲劇情。
相反,丁元英主動開啟了一種匪夷所思的極簡生活——
簡陋的出租屋,他一待就是一年。
除了一日三餐外出溜達,他不出房門。
經常去小麵館吃麵。麵館老闆調侃他:「失業啦?大男人有手有腳,不要懶,再找個工作呀!」
他也只是笑笑。
今天,我來說說丁元英的極簡生活方式。
先說他的生活環境、條件。
●住房:一室兩廳。
●客廳擺設:一套沙發茶几、一套茶具、一臺筆記本電腦,以及一套價值40萬元的高檔音響。
●臥室陳設:一張床、一個床頭櫃、一個衣櫃。
●另一室陳設:一個裝滿CD盒帶的大柜子。
●廚房陳設:一臺冰箱、一個煤氣爐灶、一個湯鍋(可以煮麵條、餃子)、兩三副碗筷
僅能滿足丁元英作為一個正常人的最基本生活需求。
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多餘之物。
甚至沒有空調。
—2—
在這種極簡的環境裡,丁元英過著類似「出家人修行」的極簡生活。
女警官芮小丹(左小青飾演)這樣評價丁元英:「你剃個光頭,就與和尚一樣了!」
丁元英的極簡生活,在外人看來非常清苦、孤獨、寂寞。然而,丁元英自己知道,他並未虛度光陰,生活也不空虛。
具體來說,丁元英式極簡生活,至少包含以下9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專注於一件事情
「靜能生慧」。丁元英獨居一室,心無旁騖,安靜地讀書,研究思考「文化屬性」問題。
當你行走的時候,專心行走。當你吃飯的時候,專心吃飯。當你看書的時候,專心看書。當你煮茶的時候,專心煮茶。除此之外,腦海裡不要想其它的事情。
其二、慢慢並謹慎地做事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丁元英通過網絡,不間斷地關注股市與市場。
你可以一次完成一個任務,但也可能會急匆匆的完成它。相反,你不能急,要慢慢來。謹慎地注意你的行動,不要太急忙和隨意了。這需要練習,但它有助於你專注於你的任務。
其三、徹底地完成它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丁元英接下芮小丹拋來的扶貧任務後,精心設計並指導實施了一個「殺富濟貧」的宏大計劃。
全心全意關注你的任務。不完成目前的任務不要進行下一個。如果因為某些原因你不得不去做別的事,至少儘量把沒有完成的放好並整理一下自己。
其四、少做
「少即是多」。丁元英不被做飯、應酬等生活瑣事幹擾,才能集中幾乎所有的精力與時間,做最重要的事。
如果你少做,你可以更專注地、慢慢地、更徹底地做這些事情,如果你把一天用不同的任務填滿,你就會急忙地從一件事情轉到另一件事情,而不會停下來想想你究竟做了些什麼。
其五、懂得留白
「忙者,心亡也」。丁元英行事從容不迫,最大的享受就是聽音樂,那種宛若來自天國的天籟之音。
留白不是什麼都不要,而是把那些不必要的東西拿掉,讓更重要的東西變得更美好。同樣,這也是保證你總是有時間去完成每項任務的一種方法。不要把事情安排的過於緊密,相反,在事情之間留些空間出來。這會讓你的日程表更輕鬆。生活也會變得更加從容。
其六、培養一種儀式
茶讓人清醒。功夫茶就是一種儀式。丁元英愛喝頂級鐵觀音功夫茶。哪怕最緊張、最激烈的時刻,哪怕殺手把槍頂到他的腦門上,他還能心不慌、手不顫地燒水、泡茶、品茶。
儀式給人一種重要的感覺。如果事情重要到需要一種儀式,那麼就去完成它吧。你可以建立你自己的儀式,為食物的準備、為吃飯、為清潔、為你開始做的事情、為你醒來後做的事情和你上床之前做的事情、為你在鍛鍊之前做的事情。是的,為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建立一種儀式。
其七、為特定的事情分配好時間
「起居有序」。一個人獨居,丁元英始終堅持有規律的生活。一日三餐,飲食有節。什麼時候做什麼事,瞭然於胸。
儘量把時間安排好,一天中的特定時間,是用來完成特定的活動的。洗澡的時間、工作的時間、清潔的時間、吃飯的時間。這可以保證這些事情有規律地完成。你可以為你自己的活動分配時間,不管是工作或是清潔或是鍛鍊或是寧靜的沉思。如果它很重要需要有規律地來完成,那就考慮為它分配好時間吧。
其八、花些時間在打坐上
丁元英的靈感從哪裡來?——當他聽著天籟般的CD音樂,坐在沙發上打坐、冥想時,靈感的火花就會時時閃現。
打坐是每天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每天,分配好專門用來打坐的時間。這種沉思確實是學習活在當下的練習。你可以花些時間來靜坐冥想,或做我所做的:我以散步做為活在當下的一種鍛鍊。同樣地,你可以採用任何活動,畫畫、彈琴、或是做一個漂亮的手工。只要你經常地去做並練習活在當下。
其九、微笑和服務他人
丁元英的極簡生活,並非簡單的離群索居。他閉門不出,卻通過各種方式與朋友、與外界保持必要的聯繫。而且,他能無私地幫助他人。
保持謙遜,學會換位思考,確保生活不單單是自私的,也是為了奉獻他人的。如果你是一個家長,可能你已經至少在家庭中為服務別人花了些時間,而不是家長的人們也許也做了這些。類似地,微笑並與人為善,是改善你身邊人生活的一種好方法。也可以考慮志願參加慈善工作。
以上九點,是丁元英式極簡生活的精髓。
—3—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越是頭腦簡單的人越需要點綴和填充,而頭腦複雜的人,則對簡潔有著特殊的心理需求。
過著極簡生活的丁元英,顯然是個頭腦非常複雜的人。
我看三遍《天道》,看的是丁元英(王志文)的獨角戲。
然而,這部老劇的真正主角,並不是丁元英,而是丁元英眼前的那個混沌卻又善變的欲望叢林。
《天道》的原著小說,叫《遙遠的救世主》。
他是救世主,但不過是「遙遠的」。
丁元英之所以能過這種苦行僧修行般的極簡生活,在於他內心的「旁觀者心態」。
在世俗之人看來,丁元英是個頭腦極其聰明的大能人。而丁元英對於世俗,卻是一個冷漠的超脫者。面對外界紛紛擾擾的競爭與汲汲營營的名利,他冷眼旁觀,無欲無求,看得格外通透。
作為旁觀者,丁元英對待崇拜他的人,一般只給予建議,從不直接插手。
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人性的萬花筒。
好友韓楚風想競爭公司董事長,找丁元英商量。
丁元英邊氣定神閒地吃飯,邊給出「以退為進」的建議:
讓另外兩個經理先上,他們鬥個兩敗俱傷,你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還有三個同為音響發燒友的「難兄難弟」——葉曉明、馮世傑和劉冰,他們都極度希望能夠讓丁元英指點一二,好讓他們發財,成為人上人。
劉冰的這句話,點破了當代人對於錢的崇拜和急切心態:
「人人都自私,除了錢,說啥都是假的。」
丁元英順勢而為,指導他們以扶貧為名,在古城王廟村開設音響組裝基地,藉機成立音像公司「格律詩」,搶佔國內高端音響市場。
《天道》也是圍繞「格律詩」公司的緣起、發展、壯大和糾紛展開。
於是,現在你發現丁元英「不是人」的另一層理解:
對世俗冷眼,無欲無求得不像個人。
因為無欲無求,所以甘於極簡。
—4—
丁元英始終與世俗保持著一種安全距離。
正如丁元英的前妻所說:
「他的每一個毛孔裡都滲透著對世俗文化的居高臨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於跟你講道理。」
但是,丁元英從不鄙夷世俗,也不試圖出世(遁入空門),而是懷著熱切的心觀察並且思考這世俗的一切,以出世之心幹著入世的事業。
整部《天道》老劇,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兩個情節。
第一個,女主刑警芮小丹(左小青飾),審問一個足夠槍斃三次的死刑犯人時,遇到了犯人死活不開口的瓶頸問題。
丁元英教導她:
「他(犯人)只是需要一個可以懺悔的理由。」
即,給他一個支點,替換掉他原來的支點。
所以,小丹看準了犯人自詡智商超高,誘使他相信,不肯招供是對他學識和智商的不尊重。
果然,犯人鬆口。
第二個,最後一集。
丁元英被競爭對手威脅,被人拿槍頂著額頭。
他不慌不忙地泡茶、喝茶。
對方說:「你是不是料到了我不會殺你?」
丁元英的回答堪稱金句:
「你不缺殺我的心,你只是缺一個殺了我還不影響你自我評價的理由。如果我說我料到了,你會用開槍來證明我判斷的錯誤。如果我說沒料到,你會用開槍來證明我撒謊的錯誤。」
瞬間就讓對方放下武器,還撂下一個評價:
「算個人物。」
丁元英算什麼人物?
不只能看透人心。
不只淡泊名利。
面對身邊人,無論是擁護者還是反對者,他始終能保持超然的冷漠。
無論何種境地,偏執,傲慢,潦倒……他都能不帶任何偏見地做到推己及人。
能做到這些,方能安享極簡生活。
—5—
大道至簡。
關於丁元英式極簡生活,我想以《菜根譚》書中一句名言作結語——
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世事靜方見,人情淡始長。
——你的心若不安,人就永遠不會有「穩」的感覺。而心中的欲望太強,就永遠無法過那種即使咀嚼菜根也能津津有味的生活。只有心安性定的人,才能安心於樸素寧靜的生活,才能充分享受平和簡靜的瀟灑與從容。
——極簡生活的真諦就是,儘可能地處理掉那些不必要的和不重要的東西,為重要的東西留存空間。而什麼是重要的,責因人而異。對我來說,家庭、寫作、散步和閱讀是重要的。
對其他人來說,也許護理和志願工作、做禮拜和收藏連環畫是重要的。沒有什麼定律,規定對你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但你應該明白,你鍾情於什麼。
——極簡生活並非要求你像「苦行僧」一樣生活。極簡生活只要求你思考: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並捨棄那些不必須的。儘量讓一切變得簡單起來,簡單地工作,簡單地交朋友,簡單地穿衣服,在潔白的牆壁上掛一幅簡單的畫。
作者寄語:以文會友,同悟中年人生!
編輯:王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