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海水的體量雖然龐大無比,但是卻不能直接飲用,因為海水的鹽度非常高,味道又苦又澀,如果強忍著苦澀喝下,不僅達不到補水解渴的效果,反而會讓人更加缺水。海水的鹽度那麼高,它的鹽分是哪裡來的呢?都包含哪些鹽類呢?
海洋在誕生之初,海水的味道是酸的,因為裡面含有很多酸性物質,比如鹽酸、硫酸、硝酸等。這些物質是哪裡來的呢?原來,當時地質活動劇烈,火山爆發非常頻繁,大量硫化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氣體被噴射到大氣中,和大氣中的水分結合,形成酸液。這些酸液溶解到水體中,最終匯聚到原始海洋中。因此,當時的海水是酸的。
這些礦物鹽是從哪裡來的呢?海水中的鹽分主要有3個來源,即火山噴發、河流輸送、海水對陸地和海底礦物的溶解。火山在噴發時,地球內部大量的礦物鹽會跟隨水蒸氣來帶地球表面,然後隨著雨水落到地面上,最終匯聚到海洋裡。還有,河水在流動過程中,不斷溶解兩岸的山體、土壤,最終將鹽類送入海洋中。另外,海水和海岸、海底接觸過程中,也會溶解大量礦物,成為海水中的鹽類物質。
人們一般用鹽度來描述海水中鹽類含量,它指的是海水中全部溶解固體與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數表示。在世界範圍內,海水平均鹽度大約為35‰,但在局部地區差異很大。比如,地中海的東部鹽度高達39.58‰,但是西部由於緊挨大西洋,鹽度只有37‰;紅海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域,鹽度高達40‰,局部更是達到43‰;而波羅的海是世界上鹽度最低的海域,鹽度只有10‰。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海水鹽度出現變化的呢?通常,如果某個海域海水蒸發量大於降雨量,那麼該海域的鹽度一般比較大。如果海流向某個海域輸送大量鹽類,或者鹽度較高的海水和該海域的海水混合,那麼該海域的鹽度也一般比較大。不過,在靠近陸地的區域,河流會向海洋中輸入大量淡水,從而降低周圍的海水鹽度。而在兩極地區,冰層的融化也會海水鹽度造成影響。因此可以說,海水鹽度的變化是海水蒸發量、降雨量、海流以及海水混合4個因素共同造成的。
小知識:
學過化學的朋友一定知道,鹽類物質溶解在水中後,會產生很多帶電離子,它們會影響金屬的導電性,或者直接和金屬發生離子反應,從而對金屬物質產生腐蝕作用。因此,大型船隻在海洋中航行前,要進行漆裝(對船隻進行除鏽、噴漆處理),使海水和船隻的底部隔離開來,從而延長船隻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