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藍色字關注我們喲!
畢卡索( 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它不僅標誌著畢卡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這幅畫在以後的十幾年中竟使法國的立體主義繪畫得到空前的發展,甚至還波及到芭蕾舞、舞臺設計、文學、音樂等其他領域。《夢》又稱《在紅色安樂椅上睡著的女人》,是畢卡索中期比較重要的作品之一。
每當畫家擁有一份新的愛情,他的畫風都會為之一變,而這個階段他相當喜歡明快、對比強烈的顏色,技法上則是平面化與立體化的完美結合。他的作品《夢》就是他一次感情經歷的寫照。就在1927年初畢卡索與德雷莎在火車站相遇。《夢》大部分對德雷莎的肖像畫和線描都充滿性感。
1927年,47歲的畢卡索與長著一頭金髮,體態豐美的17歲少女初次相遇。從此,這位少女便一直成為畢卡索繪畫和雕刻的模特兒。又過17年,64歲的畢卡索給她的生日賀信中說:「對我來說,今天是你17歲生日,雖然你已度過了兩倍的歲月。在這個世界上,與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開始。」
《夢》這幅畫作於1932年,可以說是畢卡索對精神與肉體的愛的最完美的體現,只用線條輪廓勾畫女人體,並置於一塊紅色背景前。女人肢體沒有作更大分解,稍稍做了誇張劃分,色彩也極其單純。這幅畫是畢卡索以立體派描繪女人形象和新古典派風格相結合的產物,是形象極端自由———線條和色彩自由組合的傑作。
女人的身體比例不是很協調,上下半部分過於窄小。兩個用線條描繪的寬大的手臂置於椅子的兩個扶手而向身前耷拉著。顯得那麼的無力,完全進入睡的狀態。女人的上衣就用幾個淡綠色線條勾勒出來,她挺拔的胸部真實展現女人身體質感。女人脖子上的項鍊採用紅與黃,顯得那麼的突出,給人視覺衝擊。
《夢》整體色調鮮明,用筆直接,線條使用較多,充分表現女人身體線條。畫面當中女人的臉被從中截開,是立體派表現的一種手法。女人的面部表情安詳,柔和,看得出她睡的好甜,讓人有種欲睡的感覺。
整個畫面視覺效果舒服,對比色的運用,補色的運用,對比中不失協調。顏色的協調運用,讓整個畫面顯得那麼的協調,整體有種夢的意境。
畢卡索的一生是那麼的豐富,他的作品將被人們用來詮釋,精神將被用來學習。我們每個人要有自己的想法,對自己的那種想法要給予堅定,去尋找那份屬於你自己的「夢」。《夢》所傳達給觀者的審美感受和暗示意義就是如夢中事物一樣不可思議。
張大千在八德園畫出了《長江萬裡圖》、《黃山圖》等.
【大千故事】第一期 「土匪師爺」張大千
【大千故事】第二期 張大千出家100天的故事
【大千故事】第三期 張大千與黃賓虹的故事
【大千故事】第四期 張大千舉辦第一個畫展的故事
【大千故事】第五期 「南張北溥」的故事
【大千故事】第六期 張大千智鬥日本軍的故事
【大千故事】第七期 張大千敦煌之旅(上)
【大千故事】第八期 張大千敦煌之旅(下)
【大千故事】第九期 張大千與「大雁朋友」
【大千故事】第十期 五百年來一大千
【大千故事】第十一期 「東張西畢」相識相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