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重口味毀掉的中國人

2021-02-22 鳳凰網財經

來源:牛皮明明(niupimingming)


生活裡的美好,其實就是情中見真意,淡中有真味。

 

01

學者董曉君講過一個故事。

 

他讀書時,班上有個來自臺灣的女同學。剛入學時,還是個有點肉肉的妹子,可第一個學期還沒結束,就瘦了20多斤。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她覺得食堂飯菜太鹹、調料味太重,「就連炒個青菜都要放辣椒」!所以她每次吃飯,都要在手邊放一碗水,把所有菜都水洗一遍,再送進嘴裡。

 

開始時,董曉君很不理解:大家都吃得挺香的,怎麼就你吃不慣?

 

後來有次他去臺灣,發現不管是餐館,還是夜市,所有的飯菜吃起來都寡淡無味,就連便利店裡賣的方便麵,味道也比大陸清淡很多。

 

同行的人告訴董曉君,臺灣人的座右銘是「真味只是淡,樂在一碗中」,他們覺得吃飯,就是要「讓每一碗米飯吃到每一個人的心裡,讓每一個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味道」。

 

所以臺灣飯菜口味都很清淡,很少有加工的味道。

 

這次經歷讓董曉君開始反思:


我們喜歡吃的也許並不是食材本身,而僅僅是喜歡融進食材中的各種調料罷了。


02

梁文道有次和同事去德國漢諾瓦,由於不習慣當地飲食,沒幾天同事就病倒了。

 

休養期間,同事拜託梁文道帶飯,梁文道打包了當地一道名菜——維也納豬排。

 

第二天,同事精神許多,他向梁文道道謝:「總算吃到好的了,昨天那個豬排很特別,湯可真夠味。」

 

梁文道愣住了:沒有湯啊,哪來的湯?

 

同事說:那一小碗不是湯嗎?

 

梁文道這才知道,原來同事將豬排的蘸料當成了湯料喝,所以才覺得「夠味」。

 

這件事讓梁文道十分感慨:


長期重口味的人,味蕾已經麻木了,根本嘗不到食物本真味道的美好。

 

過去二十年,中國人最大的變化,就是口味越來越重,幾乎到了無辣不歡,得猛下油、猛下料、猛下鹽、猛下調味料的地步。

 

如果你出去走幾步,會發現川菜和湖南菜越來越流行,甚至在廈門那種口味比較淡的地方,晚上宵夜去吃的居然是烤魚、燒烤。

 

對於這種現象,梁文道無比遺憾地說:


"今天的重口味,使得我們再也無法好好地欣賞一碗素麵,一磚豆腐了。"

 

03


重口味,也讓我們的語言表達越來越貧瘠。

 

去年,姜文寫給周潤發的信被網友翻了出來,大家都在稱讚。因為姜文的這封信,用的是文言文,言辭懇切、文藻優美——

 

「發哥之角,既有曹孟德之雄,又具周公瑾之英,且常自詡諸葛孔明。迴腸盪氣,出人意表,發哥出手,定收放自如,出神入化。」

 

這段「花式」誇發哥的話,不僅感動了發哥本人,更讓我們體會到了中文之美。

 

不難想像,如果我們誇,我們會怎麼說——

 

「發哥老厲害了,牛逼!」

「發哥最酷,666666!」

…………

 

有段時間,香港詞作者林夕的辦公室裡有好幾個屏幕,同時放著不同的節目。林夕說他寫詞的時候喜歡看內地的電視節目,因為他覺得時下的香港年輕人語言匱乏,形容詞就那麼幾個——「酷」、「勁」,很蒼白。

 

可是,我們現在也面臨這樣的情況,語言粗糙重口,措辭上不了臺面。

 

過去,形容人漂亮,可以用「玉樹臨風」、「顧盼生姿」,現在只會說「小鮮肉」、「白富美」;表達悲傷用「我心悲傷,莫知我哀」,我們只會用「藍瘦香菇」;形容開心會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我們只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些詞句,已經成了當代人交流的日常用語,似乎不如此,便不能愉快聊天。

 

但是,重口味在降低交流的門檻的同時,也增加了理解對話的難度,更糟糕的是,掩蓋不住現代人語言上的饑荒。

 微信聊天記錄搜索「臥槽」

04


不光飲食和語言上重口味,我們每天接受的資訊,也變得越來越重口。

 

微博熱搜上,全是明星的各種豔情八卦;朋友圈文章裡,各種「標題黨」橫行;市場暢銷書裡,雞湯和成功學也是一波接一波;就連某品牌鴨脖賣個廣告,都要蹭一波軟色情。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作家餘秋雨重病住院,目睹醫院所作所為,說了一句話讓國人沉默》的文章在朋友圈被人瘋轉。為什麼這篇文章會傳播這麼廣?因為標題粗暴、直接,一看就讓人有點開的欲望。

 

去年,耗費7.5億成本的電影《阿修羅》,請來梁家輝、劉嘉玲出演,豆瓣評分高達3.1,上映三天就撤檔了。

 

這些年,中國電影越來越追求大明星、大投入、大製作,所有導演紛紛投身「史詩」和「大場面」,寧願去堆砌盛世景象,也不願做出精緻的藝術與美味的小菜。

 

《娛樂至死》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的文化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欲望和無規則遊戲的庸俗文化。」

 

重口味文化的洗腦,讓我們所有人感官的敏感程度都在下降,所以我們開始急速追求短暫的娛樂。看無聊短視頻的人越來越多,經典名著卻受人冷落;迷戀大IP、大製作的人越來越多,一些真正的好片卻無人問津。

 

每當我滿懷期待地走進書店和電影院,結果只能是滿心失望地走出來。

 

在這些作品裡,我看到了大製作,卻看不到大創作;看到了技術,卻看不到藝術;看到了商業利益,卻看不到人文情懷;看到了滿滿的套路和煽情,卻看不到克制的留白和深情……

 

05


重口味,自然不僅限於顯而易見的味覺、資訊和語言,也在毀掉我們的審美力。

 

4月初,北京國際電影節公布的海報,一鳴驚人——不是因為設計多麼驚豔,而是醜得難以言喻。

 

綠油油、光禿禿的大樹下一個金光閃閃的獎盃,被很多人吐槽是」路邊列印店風格「。

 

其實,這不是「中國式審美」第一次遭受群嘲。

 

去年,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的海報,因為濃濃的「鄉土風」,被人狠狠吐槽了一把。

 

今年年初,故宮「上元之夜」元宵燈會,上演了一場難以評價的「炫目」燈光秀,乍看之下更像是一個大型「蹦迪現場」。

 

時代發展到今天,太多國人的審美,還停留在「紅紅綠綠多喜慶」、「金燦燦的就是好」,海報設計、晚會布景如此,建築風格也是一樣。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會發現在中國,每一座城市都是高樓大廈,長得都一模一樣。一樣的油馬路、一樣的高樓、一樣的招牌,甚至各省在攀比樓的高度,比誰能建得多、建的更高。

 某城的「福祿壽」酒店

難怪陳丹青會說,社會教給我們弱肉強食的競爭法則,卻沒有提供給我們更多接受美的空間。

 

可是過去的城市不是這樣的。

 

有段時間我一直盯著《清明上河圖》裡的建築看,它們歡門林立,又高低錯落。酒肆、茶樓、布店、寺廟、藥鋪、腳店、私塾、金銀鋪應有盡有,各色招牌旗幟紛繁,卻怎麼看怎麼協調,怎麼看怎麼舒服,自有一種格調和風格。

 《清明上河圖》局部

今天的社會,又能到哪裡找到一座有自己風格的城市呢?

 

過去幾年,我去過的古鎮不下數十,但能記住的一隻手數的過來。所有的古鎮,都有著一樣的嘈雜,一樣的招牌,一樣的燈光,賣著一樣的臭豆腐烤魷魚和奶茶……

 

去的古鎮越多,越會覺得過去傳統的古鎮節奏和韻律正在丟失:它們怎麼都長得一個樣?

 

千篇一律的古鎮賣著千篇一律的烤串

06

被重口味毀掉的,又豈止城市和生活,更重要的,是人本身。

 

這些年,我參加的大小飯局加起來比我頭髮還多,最大的感受是人人都很看重身份,人人都客套、虛偽。飯桌上,大家都在互相遞名片,論稱呼,一口一個「王總、李總、馬總」。

 

參加的飯局越多,我越難受:人與人相交,能不能真誠一點,簡單一點?

 

這特別讓我想起作家阿城,上世紀80年代,《棋王》發表後,全國各地的人都跑去北京找他,有約稿的,有邀請的,也有只是想認識他的。

 

阿城對所有人都如水一般,自己下廚,留人吃飯。端出一盆又一盆的炸醬麵,切出一盤又一盤的黃瓜絲。在那間屋子裡,他創下過一天下面16次的紀錄。

 

來拜訪的人很多,有時阿城有事出門,門也不鎖,在自家窗上留言:


」出門了,幾日回來,鑰匙和掛麵在老地方。「

 

跟阿城交往,你會被他這種乾乾淨淨所打動,陳丹青講過阿城一個故事,說有一次阿城介紹一個朋友給他認識,他等著阿城講述這個朋友的職業、成就。

結果阿城只說了朋友的名字。阿城說:「我沒有資格介紹他有什麼成就,出過什麼名,得過什麼獎,我只能將他誠實地介紹給你。」

 

陳丹青後來感慨,我們現在沒有人會這樣介紹朋友了,每個人恨不得都吹噓朋友,襯託自己,只有阿城還保持這樣的誠實,他的誠實裡,全是體面。

 

這是阿城交友的古風古意,所以,認識阿城的人都說他活得像個「古人」。 

 

真希望阿城這樣至簡至真,返璞歸真的人多一些,吹噓、捧吹、重口味的交友少一點。

 

其實交友就是「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人世間所有美好的交往,和做菜的道理是相通的,情中見真意,淡中有真味。

 

阿城

07


過去這些年,常目睹中國變化之大,有時候會瞠目結舌,又會萬千感慨。

又親眼目睹那個傳統的中國,東方的中國,審美的中國在一點點丟失,距離我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遠,也越來越模糊。舊的秩序已經打破,而新的秩序還未建立起來。

 

好多美好的東西,飲食、語言、建築、審美、做人,好像都被重口味破壞了。

 

有時,會止不住懷念那個傳統、古意、乾淨,還未被重口味汙染的中國。

在那個中國裡,我們總能看到一些真誠的臉、乾淨的臉,那些臉上有不焦躁,不憤怒,不虛偽,臉上還有靜謐,還有恬淡,還有很多審美的東西,其實那些張臉上寫著的,就是簡單而細膩的幸福。

 

真渴望那個傳統的、東方的、富有審美的中國還會回來。

鳳凰網財經官方微信 ID:finance_ifeng

喜歡此文,歡迎轉發和點在看支持鳳財君

相關焦點

  • 被重口味毀掉的中國人
    這件事讓梁文道十分感慨:長期重口味的人,味蕾已經麻木了,根本嘗不到食物本真味道的美好。過去二十年,中國人最大的變化,就是口味越來越重,幾乎到了無辣不歡,得猛下油、猛下料、猛下鹽、猛下調味料的地步。如果你出去走幾步,會發現川菜和湖南菜越來越流行,甚至在廈門那種口味比較淡的地方,晚上宵夜去吃的居然是烤魚、燒烤。
  • 26歲白領,癌症晚期去世:那些被重口味禍害的中國人
    看似不正常卻早有徵兆,小薇忙於工作,經常三餐不定時,而且吃重口味的食物上癮,辣子雞、火鍋、麻辣燙……輪番禍害腸胃。中國人的口味越來越重麻辣燙、辣子雞、小龍蝦、麻辣香鍋、燒烤、火鍋……各類川菜湘菜滿足了中國人的味蕾。中國人最愛的那些美食,往往是高鹽、高糖、鈉含量超標。
  • 被「重口味」毀掉的中國人,最後落得一身疾病!
    她趕緊帶女兒上醫院,醫生詳細詢問之下,才發現原因竟然是女兒喜歡重口味,尤其是吃鹹的菜!醫生解釋:鹽吃多了會長雀斑,是因為吃鹽過多,體內水分減少,黑色素容易沉積在皮膚表層,臉上就會長黃褐斑、雀斑。(新聞來源:東方頭條-健康頻道)
  • 重口味正在毀掉中國女人的臉
    她趕緊帶女兒上醫院,醫生詳細詢問之下,才發現原因竟然是女兒喜歡重口味,尤其是吃鹹的菜! 多少中國人喜歡用鹹菜拌飯、拌粥。這種現象,不僅是一種生活習慣,還幾乎成了一種文化現象。 很多人覺得外賣好吃,是因為裡面都是高鹽高糖的重口味食品。做外賣的人不會管這樣對你健不健康,反正把你的味覺挑逗起來,先賺了你的錢再說。 難怪有人說:「外賣吃多了等於慢性自殺!」
  • 中國人吃香菜和日本人吃香菜,差別一目了然,網友:實在重口味
    中國人吃香菜和日本人吃香菜,差別一目了然,網友:實在重口味。香菜這種蔬菜相信很多人都是不會陌生的,香菜有著獨特的味道那就是出現了兩極化,喜歡香菜的朋友那就是喜歡都不得了,而不喜歡香菜的朋友那是看都是不想看的,香菜很多人喜歡吃,不過要說最奇葩的香菜吃法還是要數日本,看看這日本人怎麼吃香菜的。
  • 飲食「重口味」的人,後來怎麼樣了?每個後果你或都難以承受
    我國近三十年來,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前能吃飽就不錯了,哪有什麼要求,而現在的飲食越來越多樣化,火鍋、辣子雞、炸雞燒烤、麻辣燙等,可能已經成為中國人的飲食常態了。中國式的重口味飲食,重甜、重鹹、重油等,長此以往,可能你的健康也會被一步步地毀掉,看完後你還敢天天這麼吃嗎?勸你早些調整。
  • 回顧那些熱門確被外掛毀掉的遊戲
    今天小編就和你說說那些外掛毀掉的遊戲:「外掛」一般指通過修改遊戲數據而為玩家謀取利益的作弊程序或軟體,即利用電腦技術針對一個或多個軟體進行非原設操作,篡改遊戲原本正常的設定和規則,大幅增強遊戲角色的技能和超越常規的能力,從而達到輕鬆獲取勝利、獎勵和快感的好處的目的。
  • 中國人那些被老外吐槽的英文名
    中國人那些被老外吐槽的英文名 Ishaan Tharoor 譯者 張寶鈺 《 青年參考 》( 2014年10月29日   27 版)
  • 被「熱搜」毀掉的中國人
    網上有句話說:二十歲的生活方式,決定你三十歲的打開方式,三十歲的生活方式,同樣也決定你四十歲的打開方式…… 所以,千萬別僅僅只是滿足曇花一現的快樂,毀掉你的人生。 別被「熱搜「毀掉,主動選擇一些有價值的事情,與你無關的事,少管,少想,少討論。
  • 日本「冥界」主題餐廳,真是重口味!這能吃下去飯嗎
    也比較重口味的,這種想像力也沒誰了。他在那的名字呢,叫做真恐怖小酒館,具體怎樣恐怖呢?下面就由我給大家說一下。有人看到這些照片之後,不由得想起了我們中國人所建造的鬼屋,對當你接到這個店的時候,你就會看到一些細頭散發像鬼一樣的人,說著一些恐怖的話,你這個時候是千萬不要被嚇到,因為你要是現在被嚇跑了,後面的你就吃不到了。
  • 那些不能讓爸媽看見,要偷偷躲起來玩的重口味遊戲(2)
    前幾日,佩奇妹推出了一波重口味遊戲,錯過的雞友請戳:那些不能讓爸媽看見,要偷偷躲起來玩的重口味遊戲。
  • 那些被網紅毀掉的年輕人
    但在這時代,有多少人因為成為網紅而成功,就有更多人為此被毀掉。1.被捧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慘一夜爆紅,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有時候只是一段話,一張圖片,一個短視頻,就能讓人們爭相轉發,熱切討論。而流量從不在意這些,那些熱梗的參與者或傳播者,也只是為了獲得獵奇的快樂,或是單純地跟風。到最後,「不講武德」「耗子尾汁」這些新梗,已經與馬保國本人無關了。像之前曾火過的「真香」、「雨女無瓜」、以及最近的凡爾賽文學也一樣,沒人在意這些造梗人是否火了。
  • 再見,「毀掉」的一代
    2002年出生的我今年18歲,他們都說00後是毀掉的一代,是活在溫室裡面的花朵。你也覺得00後是被毀掉的一代嗎?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一部分00後是被毀掉的一代,平時五六個補習班,什麼美術班,舞蹈班啊,一到周末,十來個作業,還要去參加一些活動的面試,妥妥的活成了一個個學習機器。
  • 重口味慎入!那些節操碎一地的惡趣味手遊[多圖]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毀三觀、重口味的手遊吧!越到後面越重口哦!要是你覺得還不重口,可以給小編留言,並推薦重口味遊戲!捏哈哈~猥瑣大叔系列1、《猥瑣大叔的蛋蛋》#_2434403_#點擊下一頁更精彩哦↓↓↓#_2427881_#無節操重口味手遊合集《巨人進化派對》#_2434413_#
  • 輕鬆一刻:「你不改我們就分手」曝光那些毀掉一個女孩的聊天記錄…
    輕鬆一刻:「你不改我們就分手」曝光那些毀掉一個女孩的聊天記錄…
  • 「分享一組重口味的截圖」
    那些獵奇、重口味的案件類專輯,真的很多人聽……今晚就給大家安排一波,深夜重口味。絕密檔案噓!別吭聲,讓主播大碗,為你解讀那些離奇弔詭的未解之謎……故事扣人心弦,配樂恰到好處,有用戶說了,「就這?就這?我也就聽了300多遍吧。」
  • 那些被小粗腿毀掉的女生趕緊練這個動作,幫你快速瘦腿減脂塑形
    那些被小粗腿毀掉的美眉可以多嘗試這個動作,瘦腿減脂又塑形,輕鬆擁有纖細美腿!減肥減肥,沒有減不了的肥,只有定不下來的心,然而減肥也是需要注重方法的,不要減肥最終沒減成,腿部倒是越減越壯,胸部更是嚴重縮水,真是有種"有心栽花花不開"的憂傷感。
  • 盤點那些年被私服毀掉的遊戲
    今天就讓我們體味滄桑,盤點那些年私服猖獗的遊戲。繞不開的遊戲——傳奇如果說中國遊戲史上只能評選出一款遊戲作為裡程碑,那《熱血傳奇》有99%的機率會被選上。如果以今天的角度來看傳奇,那絕對會被稱為"現象級遊戲"。盛大的網吧滲透策略,讓傳奇火爆到大街小巷。
  • 中國人都是無神論者嗎?
    其實中國人一直都有自己的信仰與崇拜,只是他們早已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古代人都信奉哪種宗教呢,一般來說是太陽神或者生殖崇拜,除了新石器時代的薩滿教之外,中國人更信奉祖先崇拜,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中國人常說祖先有靈、舉頭三尺有神明等。中國古人認為人死後會去陰間,並且一直生活在那裡。
  • 你說奶茶在毀掉中國年輕人的健康,請問肉包子同意嗎?
    前幾天寫了兩篇關於「科唬」的文章後,有很多朋友和我留言,一些朋友向我力陳奶茶的危害,並讓我看網上聲討奶茶毀掉中國人健康的文章。 我忍不住用「奶茶毀掉」搜索了一下,結果令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