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檢出30種藥品不合格,涉及阿司匹林、氯黴素滴眼液等常用藥

2020-12-16 消費報告團

3月25日,江西藥監局發布《2020年第2期藥品監督抽檢公告》。

本期監督抽檢發現30個品種33批次藥品不合格,涉及阿司匹林腸溶片、四季感冒片、維生素B1片、諾氟沙星膠囊、氯黴素滴眼液等家庭常用藥,以及板藍根、肉蓯蓉等中藥材。

不合格藥品有來自南昌市第五醫院、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等醫院,也有江西百惠康大藥房、黃慶仁棧華氏大藥房等經營單位。

不合格項目包括性狀、檢查、含量測定等,具體名單如下表。

藥監局已責成相關部門對檢驗不符合規定的藥品,採取查封、召回等控制措施,依法對生產企業和被抽樣單位進行查處。本次抽檢詳細信息可登錄藥監局官網查詢。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 消費報告團】(ID:consumers315),避開各種消費陷阱。

相關焦點

  • 25批次藥品不合格!涉及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常用藥
    近日,國家藥監局在其官網發布了關於25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2020年第55號)。具體哪些藥品不合格?標示為河南輔仁懷慶堂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注射用硫酸阿米卡星,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不符合規定。標示為廣西麥克健豐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性狀不符合規定。標示為江西京通美聯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柴黃顆粒,需氧菌總數不符合規定。標示為甘肅河西製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批次九味羌活丸,酸不溶性灰分不符合規定。
  • 江西通報1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劑、獸藥殘留等問題
    ,由上饒市嘉百樂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的火鍋年糕(條狀),由上饒市永盛購物中心有限公司銷售的弋陽火鍋年糕,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由江西皇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味極鮮醬油汁,由江西皇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五香料酒,甜蜜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由贛州全都有商貿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的標稱贛州啃佬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啃定你)泡鴨翅(香辣味),由贛州國光實業有限公司南康生活廣場銷售的標稱贛州啃佬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 廣州漁民新村一批次沙尖魚檢出禁用藥 鵝公村三批次水產品不合格
    ,11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檢出微生物、獸藥及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廣州漁民新村一批次沙尖魚檢出禁用藥,鵝公村三批次水產品不合格近期,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新一期食品抽檢結果,11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檢出微生物、獸藥及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 廣州漁民新村一批次沙尖魚檢出禁用藥,鵝公村三批次水產品不合格
    南都訊記者陳菁鈺實習生戴婉秋近期,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新一期食品抽檢結果,11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檢出微生物、獸藥及食品添加劑等問題。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調味品等681批次食品,結果顯示不合格樣品11批次,涉及檢出微生物、獸藥及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 江西檢出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重金屬...
    食品夥伴網訊 近日,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54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食用農產品、飲料、餐飲食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製品、乳製品、糧食加工品、糕點、蜂產品、豆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餅乾11大類食品共439批次樣品,發現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飲料、蜂產品、澱粉及澱粉製品共9批次不合格產品,涉及微生物汙染
  • 福建這28批次食品不合格被通報,涉及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油等
    4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   4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涉及餐飲食品(含餐飲具)不合格3批次,水果製品不合格1批次。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 )中規定,消毒餐(飲)具中大腸菌群不得檢出。餐(飲)具中大腸菌群不合格原因可能是餐具清洗、滅菌不徹底,或存放過程中汙染等。   黴菌屬於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黴菌汙染可使食品腐敗變質,失去食用價值。
  • 「提醒」14批次藥品不合格!江西公布第5期藥品監督抽檢信息公告
    >發現11個品種14批次藥品不合格,涉淫羊藿、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肌苷注射液、硫酸鋅片、感冒清熱顆粒、複方穿心蓮片、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小通草、複方丹參片、阿司匹林腸溶片、公告顯示,標示江西康慶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淫羊藿(批號:20181101)、小通草(批號:20190301)不合格,但對於該批次小通草,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註「標示生產企業否認生產,涉嫌假冒」。
  • 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8批次化妝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4月13日,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2020年第1期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監督抽檢結果公告》。據公告,2019年浙江省藥品監管局組織開展了全省化妝品監督抽檢,涉及發用類、護膚類、指甲類、香水類、美容修飾類、除臭類等6大類化妝品。經檢驗,發現不合格8批次。
  • 廣西抽檢9類食品 一款豬肉被檢出禁用藥物氯黴素
    不合格項目分別為菌落總數、色值、大腸菌群等藥物殘留超標。其中,南寧一家食品公司生產的2款澱粉菌落總數超標,桂林一商販銷售的「豬裡脊肉」中被檢出禁用藥物氯黴素。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已責成屬地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相關工作。
  • 豬肝、雞肉等被檢出違禁藥劑,涉及海口、瓊海、萬寧等地
    近期,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2大類食品共1088批次,其中合格樣品1069批次,不合格樣品19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 這些食品不合格!千萬不要買!天貓、京東、沃爾瑪有售!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及肉製品、乳製品、飲料、茶葉及相關製品、水產品、蜂產品、保健食品等9類食品755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744批次,不合格樣品11批次。
  • 這10批次藥品不合格
    具體哪些藥品不合格?標示為江西京通美聯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柴黃顆粒,需氧菌總數不符合規定 標示為吉林玉仁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明目上清片,微生物限度不符合規定 標示為遼寧海州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維血寧顆粒,性狀不符合規定 標示為安徽濟善堂中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廣藿香,性狀不符合規定
  • 多家藥企遭通報:不合格藥品涉及胖大海、諾氟沙星膠囊等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廣島) 6月8日,黑龍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的關於藥品質量抽檢通告顯示,16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不合格問題為性狀、鑑別、含量測定等。性狀項目不合格問題突出中國質量新聞網注意到,本次抽檢通報的16批次不合格藥品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性狀項目不合格,上海皇象鐵力藍天製藥有限公司、北京大恆倍生藥業有限公司、哈爾濱市潤禾中藥飲片加工廠等上「黑榜」。
  • 多家藥店違規售賣「金黴素」等含抗生素滴眼液
    不僅醫生開具抗菌藥物處方有了更嚴格的規定,金黴素、氯黴素等10餘種含有抗生素的眼藥水,在藥店也要憑醫生處方才能購買。   然而,昨日記者走訪本市多家藥店發現,含抗生素的藥品購買並未受限。消費者仍然可買到禁售名單上含有抗生素的滴眼液。   自昨日起,本市執行「史上最嚴限抗令」《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
  • 廣西通報13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食用農產品、糕點
    6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   不合格樣品中,有6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其中,廣西武宣日新百貨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綠豆芽」(購進日期/批號:2020-6-17、規格:/、商標:/),不合格項目為: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
  • 這14批次藥品不合格!
    發現11個品種14批次藥品不合格↓↓↓淫羊藿、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肌苷注射液、硫酸鋅片感冒清熱顆粒、複方穿心蓮片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小通草複方丹參片、阿司匹林腸溶片通便靈膠囊公告顯示,標示江西康慶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淫羊藿(批號:20181101)、小通草(批號:20190301)不合格,但對於該批次小通草,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註「標示生產企業否認生產,涉嫌假冒」。
  • 湖南公布8批次不合格樣品 涉及肉製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等5大類
    菌落總數超標,可能是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數較高,或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是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導致。   不合格餐飲食品為:武岡市奇七味重慶特色小麵店銷售的油條、長沙市嶽麓區浙家餐館銷售的油條,均檢出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福州這3所高等院校食堂檢出不合格食品!
    此次公布的普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涉及豆製品等14大類食品,共抽檢612批次,其中合格605批次,不合格7批次,不合格率為1.14%。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福州理工學院、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3所高校食堂查出問題食品。
  • 海口這家瓊菜王的象牙蚌檢出氯黴素,喜歡吃海鮮的注意…
    不過,在海口的這家餐飲店裡,所售賣的象牙蚌竟檢測出了氯黴素!經海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檢測,抽自該店的象牙蚌氯黴素項目檢測不合格,按標準規定不得檢出。對此,執法人員下達了《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該店立即下架並禁止銷售含有氯黴素的象牙蚌,召回問題產品。
  • 33批次食品不合格!廣州「錢大媽」一批次烏骨雞,抗菌藥超標近1倍!
    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相關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並分析原因進行整改。不合格食品包括芹菜、韭菜、辣椒等蔬菜以及沙甲、花甲、雞肉等生鮮。不合格項目涉及氯黴素、氧樂果、毒死蜱、多菌靈、鎘(以Cd計)等。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市錢大媽生鮮食品連鎖有限公司荔灣南岸路分店出售的「新鮮烏骨雞」,檢出磺胺類(總量)含量191.5μg/kg。《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中規定,磺胺類在所有食品動物的肌肉中的最高殘留限量為100 μ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