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周那的困境與慈悲

2021-02-08 不讀書會害怕


不怕原創No.340,感謝關注!

近日讀書。Devdutt Pattanaik的My GITA。此書解說《薄伽梵歌》的角度很有意思,關於我們所熟悉的俱盧之野上的「阿周那的困境」,也有全新的見解。

我們讀《薄伽梵歌》是從「阿周那的困境」開始的,然而,關於困境從何而來,卻仿佛略過了。

恩,值得深思一下。呵呵。

持國的私心

俱盧戰場上主克裡希那與阿周那的這場對話,是由盲眼國王持國的車夫全勝向他轉述的。由於開篇第一章便是《阿周那的憂傷瑜伽》,便常常讓人忘卻了「神之歌」還有這第一批「聽眾」。

持國是誰?他是摩訶婆羅多戰場上難敵一方的父親。

難敵是俱盧族「持國百子」的長兄,也是一度將般度五子逼入絕境的始作俑者。

My GITA的作者說,持國不只眼盲,其心也盲,因為他欠缺了生而為人最該擁有的同理心

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有個很特別的設定,它也正是阿周那困境的由來:交戰的雙方,本是親戚。

阿周那是個什麼樣的英雄呢?他是神箭手,開弓放箭,能射中飛翔的鳥兒的眼睛。

也就是說,他本不是弱勢的一方。

可他卻如此憂傷。因為他將敵方陣中的親眷,依舊視作親眷,而非仇敵

但持國並非如此。一開篇,他向全勝詢問戰況時道:

「全勝哪,告訴我吾子與般度之子集結於俱盧之野的情況吧。眼下他們如何,他們又將如何?」[1]

作者說[2],持國並未點明雙方沾親的情分,而是直言不諱地稱般度族的侄親是「般度之子」。

這意味著什麼?

阿周那的善念

在親人與敵人之間,持國的排序是:般度五子首先是敵人,其次才是親人。

而阿周那的排序是:俱盧族人,首先是親人,其次才是敵人。甚至,在思慮著要不要對親人發動進攻之際,「敵人」二字,根本是可以忽略的。

因此阿周那才陷入了「要不要打」的困境。

設若是持國與難敵一方,大敵當前,先殺他個片甲不留,以絕後患,又何來阿周那式的痛苦與糾結呢?

一言以蔽之:阿周那實在是慈悲,以至於自己為難自己。

這就是我們通常所忽略的「前戲」——當阿周那陷於困境之際,其善念已動。而之於冷血鐵面者,這一重糾結,原是可以省去的。

為什麼《摩訶婆羅多》及《薄伽梵歌》要加上親眷與族人的這一重設定?只是不忍殺戮,不也一樣可以藉著阿周那的悲心,開啟一段靈性教導麼?

作者認為,"family"一詞,體現了人對「邊界」的認識

看不見世界的整體性,才會區分敵我,若能看見,自成兄弟。

見者的覺悟

持國的心念之中,是存在「邊界」的。據云,主克裡希那也曾在持國與難敵面前顯現自己的宇宙形象。與阿周那的敬畏與臣服不同,持國對於倏然而得的目力所帶來的這幅圖景,只餘懼怕而寧願回到目盲的狀態,至於難敵,他索性將克裡希那的宇宙形象視為一場玩笑,全然不曾當真。

父子二人死守己之邊界,不肯接受親見之事實。

區分「我的」、「你的」,「我們的」與「你們的」,便是任憑私慾做主。而這種「區分」的動作即是評判,只要評判,便遮蔽了見者的覺悟

見者是不加評判的。此外,見者能區分實相與摩耶。

阿周那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他在未加評判之際,受制於短暫此世與永恆真理之間的分野。他懷抱對眾生的慈悲,這裡的「眾生」又以其親友師長的身份被強化,他並未在己方利益與「敵方」利益間進行排序,而是悉數納入了自家的心靈。

其困境的真相在於:慈悲固然可貴,但若僅以凡俗之心去容納這份普世的慈悲,是容不下的。

在尚未認識到眾生的生死始於其各自的羯磨(Karma),而非戰場上的刀箭之前,憂傷無從斷絕。

慈悲者的心靈

你若是一名見者,便擁有了某種洞見與慈愛——你由此可以看見一切生靈的匱乏與恐懼。

持國與難敵為何將般度族視為仇敵?是因為恐懼。這恐懼尚不是怕被對方討回所侵佔的領土,又或怕一旦戰敗必將被手刃,而是怕倘若失去了這份執守與佔有,該如何識認自己的身份。

這種不識生命意義的畏怯,太常見了!作者觀點的有趣之處在於,他點明了此種畏怯是因為缺失了一份大心量:設若如阿周那一般,將天下視為一切生靈之天下,又何來「失去」一說呢?

顯然阿周那更具慧根。

然深具悟力者,若不得點化,其悟力便成桎梏——要將這邊界從「一切生靈」再拓展一步,令其延伸至廣袤無垠的宇宙,才能在無始無終、不生不滅的永恆之中,容下這份上天所賜的慈悲。

成為真正的見者,意味著在不加評判地見到一切悲喜之後,仍能選擇坦然面對未知,繼續往深處、往幽微處邁出前行的那一步。

必要親證一切皆是主克裡希那,萬法歸一,才能終結此一場煎熬與不忍。

這才是對慈悲的交代,亦是慈悲者的宿命。

這也是聖典《薄伽梵歌》的大幕開啟以前,你我所需知曉的故事。

[1] 據My Gita對《薄伽梵歌》第一章第1節的意譯所作的中譯。[2] 本文中提到的作者皆指My Gita一書的作者Devdutt Pattanaik。

- 本文圖片來自 pexels.com -

- 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

◎ 今日摘錄

《薄伽梵歌》所言說的並非改變世界,而是欣賞與接納這個時刻都在變化的世界。

——My Gita

— End —

感謝轉發支持

相關焦點

  • FGO人物誌:阿周那(ARCHER)
    談到印度的神話,就不得不說其著名的古代敘事詩《摩訶婆羅多》,而這篇古代敘事詩的中心人物,則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被印度諸神所寵愛的,神之子大英雄阿周那。雖然《摩訶婆羅多》是集結了成百上千個印度神靈和英雄的敘事詩,可是究其核心,也只有阿周那一個。阿周那就算在印度的神界都算是頂級的「高富帥」。
  • 《FGO》限定五星從者阿周那〔Alter〕限時登場!
    毀滅之神阿周那〔Alter〕降臨!在第2部第4章「Lostbelt No.4 創世滅亡輪迴 由伽·剎多羅 黑色最後之神」中的大放異彩的限定從者「★5(SSR)阿周那〔Alter〕」將限時登場!「★5(SSR)阿周那〔Alter〕」擁有EX等級的強力Buster寶具「裁定歸滅之回劍」!
  • FGO:小達文西和狂階阿周那該抽誰,要顏值抽前者,要強度抽後者
    在fgo手遊近期的卡池中強勢的角色是真的多,相信很多玩家的聖晶石都不夠用了吧,不過要說輸出型角色的話,玩家最為期待的角色還是小達文西和狂階阿周那,那麼就從強度上來看玩家應該選擇誰呢?一起來看看吧!兩個從者的寶具類型都是光炮,但狂階阿周那的泛用性更廣從寶具類型來講的話,這兩位角色的寶具類型都是光炮,可以應該刷日常本材料,也可以用來打一部分高難本,這都是沒有問題的,而且二者都有增加np的技能,狂階阿周那可以增加30%,而小達文西的話是10%+3回合各提升20%,雖然有點差別,但是在日常本中其實影響還是很小的。
  • 《fgo》迦爾納和阿周那登場[多圖]
    同時,維護後將開啟『迦爾納·阿周那推薦召喚』卡池,『★5(SSR)迦爾納』(CV:遊佐浩二),『★5(SSR)阿周那』(CV:島崎信長)將於本次通過每日變更的方式限時推薦召喚!此外,為慶祝冠位指定正式下達200天,我們將於4月16日維護後推出開服200日突破紀念活動!各位御主在活動期間可獲得QP、呼符、黃金果實、芙芙等遊戲道具!
  • 萬物特攻,阿周那「ALter」,靈基一覽,強化材料獲取推薦
    影子說qf,阿周那【ALter】今天實裝,相信各位御主已經獲取到期待已久的從者,不知你是海豹還是?影子說相信大家都是一發入魂的。01召喚以及靈基一覽「從者,Berserker,阿周那……。作為阿周那【ALter】的召喚語音。靈基材料為如圖所示拋開銀棋金棋不提,第二階段的黑獸脂,第三階段的封魔之燈,心臟以及第四階段的真理之卵。
  • fgo國服7月6日更新詳解:2.4章第二期卡池開啟 狂階阿周那降臨
    fgo國服開啟了2.4章主線以後,很多玩家都在等待最為核心的五星狂階從者阿周那alter的降臨,這次官方終於公開了具體的更新公告,這裡帶來詳細的說明和解釋。本次更新維護時間在7月6日,下午2點開啟,預計將於下午5點結束,晚上10點會補償3個聖晶石,而具體的更新內容除了優化文本外,會關閉2.4章預熱的阿周那+羅摩的卡池還有對應的預熱活動,同時還關閉了幕間物語第9彈的召喚卡池,同時開放2.4章第二期召喚卡池。
  • 治癒之路:自我慈悲入門指南
    關於自我慈悲的迷思 1.自我慈悲會讓人不思進取一些個體可能會認為自我抨擊有利於鞭策自己更加進步,而自我慈悲則會滋生享樂主義。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不妨回想一下上一次你自我抨擊的目的是什麼。自我抨擊讓你達到了這個目的嗎?
  • 菜瓜布的慈悲
    有一種慈悲,滋味是很甘甜,很柔軟又溫暖的,這種慈悲很容易使人感受到,也很容易令人歡喜感恩。但是有另外一種慈悲,是很深遠的,可能要很久以後才能體會到。它的滋味,在初入口的時候,可以說很苦、很硬、纖維又很粗,幾乎叫人吞不下去。但是這種慈悲,可以鍛鍊我們開發出另一種力量—就是讓我們以後吃什麼都覺得很甘甜、柔軟、又容易下嚥。
  • 居高臨下的慈悲
    居高臨下的慈悲        我們佛法講慈悲,慈愛眾生、悲憫眾生。
  • 「慈悲」是什麼意思?該怎麼去培養慈悲之心
    人們在觀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發現上面的那些和尚或者道士們動不動就會說一句出家人慈悲為懷,來給自己的行為做一個解釋,又或者說人們在去寺觀裡面燒香拜佛的時候,也常常會情不自禁的說上一句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或者天尊慈悲之類的話語。
  • 常聽人說「我佛慈悲」,可佛到底慈悲在哪裡?
    我們可以問某人或某菩薩慈悲在哪裡,或者有多少慈悲,因為人和菩薩們雖然有慈悲的成分在,但又不都是徹底的究竟慈悲,故尚可以發問。可是,佛是徹底的慈悲,百分之一百的慈悲,佛就是慈悲成就的。人不知道佛慈悲在哪裡,大概有兩種情況。第一種,佛教信仰比較淡薄的情況下,或者信仰尚未紮根時會這樣。
  • 朗誦:慈悲待人,如沐春風
    慈悲待人,你的人生縱然荒涼,生活縱然清苦,也會苦中有樂,苦中有甜,總是滿目旖旎,一片春光。 慈悲待人,付出不求回報,吃虧不怨天尤人。慈悲待人,一定不能看人下菜碟,此人我必須慈悲對待,此人一定要惡語相向,這一定不是慈悲。
  • 慈悲串經(請收藏)
    沒有任何靈魂呼求我的慈悲後會失望而回或蒙受羞辱。人靈若信靠我的美善,我 便以他們為樂。        耶穌告訴傅天娜修女:「你要不停地誦念這慈悲串經。那些誦念這串經的靈魂將獲得極大的恩寵。我的慈悲要擁抱他,在他生時,尤其在臨終時保護他。司鐸該把這慈悲串經推薦給罪人,作為他們最後的希望。就連最硬心的罪人如果他只念一次這串經,將從我無限的慈悲中獲得恩寵,我希望普世認識我那無限的慈悲。
  • 愛與慈悲的區別
    我們常常缺少智慧引導的慈悲
  • 在困境中探索我們的慧心
  • 十日遊戲 愛與慈悲能否拯救一個人的靈魂
    謊言會吞噬良知,人在散失良知的情況下會變得越來越陰暗,然後再也沒辦法說出真心話,到那個時候就成為了彼此的牢籠,那些被奪走真心黑化了的人們,試圖吞噬玩家,玩家必須奪走更多的真心,才能贏得這個遊戲,這也是於海開發謊言與真心這款遊戲的初衷,他還是把謊言當成了一種武器用來攻擊對手,於是遊戲陷入了困境,「為什麼不把真心還給這些人,得到真心的人就解除了自己的牢籠,那玩家的困境也就不存在了。」
  • 慈悲,是最好的養生!
    1.人有了慈悲之心,就會變得寬容。
  • 慈悲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場!
    然而,在人世間對物質利益與名譽的追求之中,根本無法去理解和體會慈悲的真正的內涵。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不能改變自私自利的後天形成的觀念,就無法做到慈悲待人。慈悲的心可以溝通無限的能量;慈悲的行為可以引發無限的能量;慈悲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場。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他能獲得的能量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