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cplive
來源:藥評中心
(轉載時不得修改圖片)
帶狀皰疹,又俗稱為「纏腰龍」「蛇串瘡」,是潛伏於人體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再激活所致的感染性皮膚疾病。
一、帶狀皰疹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屬DNA病毒)具有親神經、親皮膚的特點,發病總是沿神經走向,呈條帶狀分布,一般發生在身體的單側,不會超過正中線。
皰疹由密集成群的水皰組成,病程一般2~4周。
帶狀皰疹常見併發症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疼痛可持續數月至數年。發生帶狀皰疹的年齡越大,神經痛症狀越嚴重。
女性發生帶狀皰疹風險高於男性。
二、為什麼會得帶狀皰疹?
人在初次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後發生水痘,當水痘痊癒後,人體不能完全清除病毒,病毒沿感覺神經侵入神經節內並潛伏下來。
當人的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時,潛伏的病毒再次激活,大量複製並沿著感覺神經纖維向所支配的皮膚區域擴散,於是發生帶狀皰疹。
如果人體免疫力一直比較好,病毒可以在神經節終生潛伏,不發生帶狀皰疹。
四、帶狀皰疹如何預防?
2019年5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有條件批准葛蘭素「重組帶狀皰疹疫苗(SHINGRIX)」進口註冊申請。
2020年7月份北京市、上海市等地區已開始提供帶狀皰疹疫苗接種服務。
接種帶狀皰疹疫苗可預防帶狀皰疹發生,降低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發生率,縮短帶狀皰疹的持續時間。
1.帶狀皰疹疫苗的有效性怎麼樣?
亞洲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帶狀皰疹疫苗對50歲及以上和70歲及以上成人的帶狀皰疹保護效力分別為95.6%、94.7%。
2.帶狀皰疹疫苗接種後保護效果持續幾年?
目前研究顯示帶狀皰疹疫苗的保護效力在接種後的4年未明顯下降。目前正研究4年後的保護效力持久性,尚未確定是否需要加強免疫。
3.已經得過帶狀皰疹,還需要再接種嗎?
帶狀皰疹通常一生只復發一次。
極少數病例可復發數次。患過帶狀皰疹的≥50歲成人也應該接種帶狀皰疹疫苗。
4.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
患有急性嚴重發熱疾病的受種者應推遲接種該疫苗,若僅為感冒等輕微感染,則無需推遲接種;
接種帶狀皰疹疫苗2-3 天內,可能輕微影響駕駛和操作機器能力,接種後可能會發生疲乏與不適。
五、治療帶狀皰疹的藥物有哪些?
帶狀皰疹的治療目標:
緩解急性期疼痛,限制皮損的擴散,縮短皮損持續時間,預防或減輕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
治療帶狀皰疹的藥物有:
1.抗病毒藥物
抗病毒治療,能有效縮短病程、加速皮疹癒合、減少新皮疹的形成,減少病毒擴散到內臟。
抗病毒藥應在發疹後24~72小時內開始使用,以迅速達到並維持有效濃度,獲得最佳治療效果。
最常用的抗病毒藥物是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耐藥者推薦選用靜脈滴注膦甲酸鈉。
2.鎮痛藥物
2018年版《帶狀皰疹後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推薦:
一線藥物:鈣離子通道調節劑(普瑞巴林或加巴噴丁)、三環類抗抑鬱藥(阿米替林);二線藥物:阿片類藥物和曲馬多。
對乙醯氨基酚、阿司匹林的鎮痛作用有限。
布洛芬無效。
3.抗炎藥物
在帶狀皰疹急性發作的早期,口服糖皮質激素可以抑制炎症過程,縮短急性疼痛的持續時間和皮損癒合時間,但對已發生慢性疼痛(PHN)無效。
波尼松:初始劑量30~40mg/天,逐漸減量,療程1~2周。
特別提醒:
禁用糖皮質激素外用製劑。
在沒有系統性抗病毒治療時,不推薦單獨使用糖皮質激素。
4.神經營養藥
常用藥物有甲鈷胺、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口服或肌內注射。
神經營養藥對環節神經炎症與神經疼痛也有一定的幫助,但價值有限。
5.局部治療藥物
以乾燥、消炎為主。
皰疹未破時,可外用爐甘石洗劑、阿昔洛韋乳膏或噴昔洛韋乳膏;
皰疹潰破後,可酌情選用3%硼酸溶液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溼敷,或外用0.5%新黴素軟膏或2%莫匹羅星軟膏。
皰疹後疼痛可用5%利多卡因貼劑:在疼痛區域1~3貼,1貼最多12小時。
收聽藥評中心,每天都能進步一點!
原標題:《一文搞定:治療帶狀皰疹的藥物,及帶狀皰疹疫苗熱點問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