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是最頂級的自律(精闢

2020-12-16 騰訊網

既往不戀,未來不迎,當下不雜。

片尾曲:等待

生活中,每個人的人生無非都是一邊得到,一邊失去。

得到並不意味著開心,失去也不代表著痛苦。

正如詩人鄭板橋曾說:「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層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去繁就簡,懂得什麼該捨棄,什麼該斷絕。

人生下半場,學會斷舍離,才是最頂級的自律。

1

無能為力之事,當斷則斷

常言道:「盡人事,聽天命。」

有些事無論付出多少努力和心血,終將是一場空。

與其百般糾結,痛苦萬分,不如當斷則斷。

要知道人世間,除了生死皆是小事,不必過度留戀,不必消耗自己。

有時,放棄不是懦弱與無能,而是一種灑脫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方式。

斷開,放下,是為了給自己騰出空間更好的擁抱明天。

正如作家伏爾泰曾說:「使人感到疲憊的不是遠處的高山,而是鞋裡的一顆沙子。」

生活中,我們不會被難題所擊倒,卻會被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所折磨。

那些細微而又瑣碎的小事,會慢慢消耗一個人的心態。

人生在世,面對無能為力之事,果斷放棄,拐個彎便是晴天。

2

命中無緣之人,當舍則舍

古語云:「一花一世界,一念一塵緣。」

人和人之間,一個緣字決定一切。

有緣之人,早晚遇見,彼此相伴;無緣之人,擦肩而過,形同陌路。

在古時候,有一位書生被未婚妻所拋棄,鬱鬱寡歡的他從此一病不起。

一日,一位雲遊僧主路過,將一面鏡子展現在他面前。

只見,鏡子中呈現了一具裸體女屍,受害後躺在沙灘上。

第一個經過的人掃了一眼,便徑直走過,第二個路過的人為她披上衣服,第三個人則將其細心掩埋。

鏡子中出現了女子的面容,正是這位書生的未婚妻,女子這世與他相戀,是為了還恩情。

但要一世報答的人,是第三位男子,也是她現在的夫君。

生命中,有些緣,不能強求;有些人,不能強留。

與其痛苦萬分,不如選擇放手,那些真正屬於自己的,永遠都不會離開。

人生路上,一切隨緣,面對無緣之人,當舍則舍,此處無緣,他處必有良人。

3

心中煩欲執念,當離則離

宋代高僧無門慧開禪師曾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一個人能夠心胸開闊,拋開煩惱,沒有雜念,世間萬物也會變得美好起來。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心中的煩欲與執念,也是諸多。

若是不能夠放下,自然也不能解脫。

有這樣一則故事:

小和尚與禪師外出,看見一頭牛在團團轉,想吃旁邊的草卻總是吃不到。

可是牛的身上並未繫著繩索,小和尚不禁感到疑惑。

禪師看到小和尚心中疑惑,便說道:「只因心中的繩索未斷。」

經常被綁在樹上的牛,這次依舊以為身上的枷鎖還在,而不肯邁出半步。

其實,人又何嘗不是?很多時候被繩子所禁錮住,導致不能前行。

而這根繩子,有的是名利,有的是金錢,有的是糾纏不清的情感。

這些繩子帶來無盡的煩惱與憂愁,想要重獲新生,只有割斷心中的這根繩子。

人這一輩子,對於一些執念和欲望,當離則離,才得到解脫。

曾國藩說過:「既往不戀,未來不迎,當下不雜。」

人生路上,只有學會放下,才能擁有更多;只有懂得舍取,才能更好的得到。

越是懂得放下的人,越是富有;越是懂得舍取的人,越是有福。

往後餘生,生命中的一些人或事,情或緣,當斷則斷,當舍則舍,當離則離,不要讓自己在猶豫和後悔中蹉跎人生。

斷舍離,是每個人生命中的一劑良藥。

學會斷舍離,便擁有了最頂級的自律,也擁有了餘生最好的活法!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國學禪語FM

相關焦點

  • 斷舍離,是最頂級的自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曾經聽過一個很有趣的理論,叫空杯心態。 有一個空杯,當你倒進什麼東西到這個空杯裡,這個杯子呈現給你的,就是什麼。 我們的人生,其實就像這隻空杯。懷著什麼心態對待生活,生活就會變成什麼樣。
  • 女人最頂級的自律:斷舍離
    日本山下英子在書籍《斷舍離》中提出斷舍離概念之後,向人們引入了極簡生活的新思潮,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態度,要收拾的不僅僅是我們的房間,還有我們的人生。斷舍離是女人高級的自律很多人都說要斷舍離,都說要清空生活裡無用的雜物,但事實上大部分人都沒有搞懂斷舍離真正的意義。
  • 最頂級的自律,就是做到斷舍離
    《斷舍離》一書裡有這樣一句話:「斷舍離,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學會斷舍離,才能讓內心變得簡單;學會斷舍離,才能讓生活變得輕鬆;學會斷舍離,才能讓人生變得精彩。學會斷舍離,才能回歸簡單孩童時期是內心最簡單澄澈的階段,隨著年歲增長,人們背負越來越多的「無用包袱」,即使每一步都沉甸甸,人們依然不願扔掉他。不曾想,越是捨不得扔掉的東西,反而給自己帶來更多麻煩。
  • 心理學:斷舍離,是女人最頂級的自律
    斷舍離是女人高級的自律 很多人都說要斷舍離,都說要清空生活裡無用的雜物,但事實上大部分人都沒有搞懂斷舍離真正的意義。 斷舍離的精髓在於捨棄沒有價值毫無意義的東西,無論是回不去的過往,人生的遺憾,錯失的際遇,一切我們無法改變,又難以接受的庸人自擾最應該斷舍離。 而一個女人的高級自律就是學會斷舍離,自律的初期總是有些痛苦的,就像我們放下那些久久不能彌散的記憶,但是自律真正的意義卻是讓人快樂的。
  • 一個人的頂級自律:斷舍離(深度好文)
    就像《斷舍離》一書裡所寫的:「斷舍離,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學會斷舍離,才能讓內心變得簡單;學會斷舍離,才能讓生活變得輕鬆;學會斷舍離,才能讓人生變得精彩。學會斷舍離,讓一切回歸簡單,心才會變得簡單。永遠要記住:你簡單了,生活才會對你簡單。最好的自律,是斷舍離我身邊有位朋友,很喜歡定期整理自己的衣櫃。
  • 人生斷舍離,最頂級的自律,化繁為簡方得內心淡然
    人生做不到斷舍離,就會無意間顛倒人和物的位置,出現問題是遲早的事。 物品太多,是生活的一種負擔前段時間斷舍離在抖音上特別火,其中有一個叫羽仔的博主,她拍攝了一段對家裡面物品斷舍離的視頻,竟然得到了110萬的贊。
  • 一個人最好的自律,是學會「斷舍離」
    01自律的人往往有著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不會輕易被外界因素影響,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同時也有著讓人羨慕的生活狀態。而一個人最好的自律,就是學會「斷舍離」。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沒用的東西,脫離對物質的迷戀與執著,這就是斷舍離最簡單的概念。山下英子在採訪中說過這樣一句話: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但從深層來看,斷舍離更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
  • 斷舍離,是最高層次的自律
    也許你想了很久,都沒有想明白問題出在哪裡,只覺自己明明自律而刻苦,也做出了很多努力,花費了許多時間,回報與付出卻往往不成正比。其實,你以為的自律並不是真正的自律,感到忙碌而又空虛的主要原因,是你根本沒有把時間花費在正確的事情上,所以就算忙了一整天,也還是一無所獲。
  • 斷舍離,是女人最高級的自律
    表面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山下英子人生中的斷舍離,其實也是一種最高級的自律。真正能夠做到斷舍離的人,是懂得在需要和不需要之間做出抉擇,懂得過去和未來都不重要,只有活在當下的道理。拋棄以往不重要的東西,將自己最重要的東西保留下來,更好的去去珍惜他們,這就是斷舍離的意義,也是最高級的自律。
  • 楊冪用體重告訴你:最好的自律,就是「斷舍離」
    之前楊冪就在一個採訪中被記者問:「你最接受不了是變胖還是變老?」楊冪表示:都還可以接受,但是相比之下她更接受不了變胖。她說:「因為變老每個人控制不了,但變胖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一句話就能看出楊冪的自控力,也就是我們近年來常聽的一個詞——自律。
  • 《斷舍離》中最精闢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痛點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丟東西,又是什麼時候開始愛上斷舍離的?斬斷心中的執念,慢慢做減法,發現生活的自在。也許,這就是越來越多的人愛上斷舍離的原因吧。書中最經典的一句話,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短短25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的痛點:「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
  • 人前人間尤物,人後「慘不忍睹」,《斷舍離》:是最頂級的自律
    也正是因為這隔離在家的20多天,有人說終於領悟到了「斷舍離」的精髓。「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態度、生活方式。我所理解的斷舍離就是簡單的快樂。法國童話書,《小王子》的開篇就寫道:「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記得這一點。」所以說,我們要學會對自己的生活做「減法,」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斷舍離。」
  • 斷舍離,女人最高級的自律,做個精緻有魅力的女人
    「斷舍離」概念的提出者山下英子就說過:從表面看,斷舍離是一個整理收納家居的方法,但是更深層次來說斷舍離是一種人生整理觀念。斷舍離提倡減法生活,從加法生活向減法生活轉變是十分重要的,這樣的轉變並不是內心改變的行為,而是行為對我們的內心產生了影響。
  • 日本60後阿姨「斷舍離」,堅持自律12年
    由貴阿姨,一位日本60後手工匠人,主要是以製作陶瓷為生,12年前因為家庭變故,由貴便開始自己自己的獨居生活,因為要做陶瓷品的職業緣故,家中物品確實多,所以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精簡輕鬆,由貴從12年前開始便堅持斷舍離理念,保持極度的自律,家中也因此纖塵不染,讓人羨慕。
  • 《斷舍離》很精闢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可以讓成年人參照
    山下英子所撰寫的《斷舍離》給很多人打開了新大門。斷舍離表面上是一種家居收納術,但從深層角度去看,其實是對自己人生觀念的整理。比如情感上的斷舍離,是很必要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斷舍離》中有很精闢的一句話,也是中心思想:「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每個人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中國古代就有「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思想,意思就是辦事猶豫不決,反遭受禍害牽累。
  • 請記住:成年人的世界裡,斷舍離是最好的自律
    同時現在「斷舍離」的風潮也在不停的被放大,許多人都在追尋極簡的人生。都說,最好的人生就是一個斷舍離的過程。人活一生無非就是牽絆的人和事太多才會感到疲憊。所以,成年人的世界裡,斷舍離是最好的自律擁有的太多,是一種負擔如果你認真觀察你就會發現,其實我們的父輩們往往都是生於貧窮,那個時代物質匱乏,生活也簡單,但是看到他們照片上的樣子都是眼睛炯炯有神,幸福又滿足。
  • 為什麼我們生活需要斷舍離?最頂級的自律生活,讓內心更富足
    #斷舍離只有幾套經常穿的衣服,不管是「斷舍離」還是「極簡主義」我很早就有聽說,當時看的還是一篇公號文章,要說理解有多麼深刻,其實不然。打破外界眼光剛開始作為一名極簡主意會有一些不適應。比如出門總是穿那幾件衣服,或者就那幾條褲子。
  • 日本新學問「終活」:人生最好的自律就是「斷舍離」
    日本最近流行的新理念叫最好的自律就是「斷舍離」。      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 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這是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隨著他圖書的暢銷,"斷舍離"成為時尚新詞,意思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迷戀"。
  • 日本60後主婦「斷舍離」:堅持自律10年,家中一塵不染,乾淨清爽
    隨著時代的發展,斷舍離的生活越來越被人們所追求。所謂的斷舍離,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掉不必要的雜物,脫離對物質的束縛。當我們提到日本的家庭,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會想到,乾淨整潔,統一規劃的收納。每次看到日本主婦,無論房間大小,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塵不染。
  • 努力存錢,才是最頂級的自律
    知道未雨綢繆,提高自己抗風險的能力,對自己的生活有更長遠的打算,有應對風險的能力,唯有努力存錢,才是最頂級的自律。我愛的不是錢,我愛的是錢帶來的那種獨立自由的生活。有存款,就是給自己留了一份尊嚴和自由。還有遇到不願意做的事時說「不」的底氣,可以不做違心的事兒,不將就。錢有多重要?你缺一次兩次,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