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芍藥、簪子,寄詩詞……古人表白比咱浪漫

2020-12-13 中原新聞網

朝鮮德興裡高句麗古墓壁畫(局部)比較標準的牽牛織女圖《漢畫中牛宿和女宿的形象研究》/圖

記者鄭超

又是一年七夕日,在這天,有情人往往互送禮物以表心意。這不,玫瑰價格較平常翻五六倍也備受追捧。

在古代,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不用送什麼禮物,主要是女生希望以織女為榜樣,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

但是,浪漫的古人依舊會通過各種方式「撒狗糧」,今人送禮還真不一定有古人浪漫。記者採訪到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士祥,透過詩詞來看看古人的「送禮指南」。

今人送玫瑰 古人贈芍藥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詩經·鄭風·溱洧》

作為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提到這樣一個場景:男子和女子互相嬉鬧、互相戲謔,末了,還互贈了一枝開得熱烈的芍藥花。

為什麼是芍藥?王士祥解釋說,在古代,芍藥花被用來代表愛情,成為古代青年男女戀愛時的贈物。此外,「芍」別名為「江蘺」,取諧音「將離」,因此也被當作戀人離別時的贈物。

今人送皮筋 古人贈簪子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鐃歌十八曲》之《有所思》

在詩歌《有所思》中,男子送給女子鑲嵌珍珠的玳瑁簪,以表達一片痴心,女子小心地用玉環把髮簪纏繞起來,以表示同樣的深情依戀。

簪是古人用來插定髮髻或連冠於發的一種長針,常是男士送給心儀女子的首選禮物,女子也經常將之作為定情信物送給情郎。跟當代「00後」贈送小皮筋定情相比,誰贏了?

今人送香水 古人贈香囊

欲織雙鴛鴦,終日才成匹。寄君作香囊,長得系肘腋。——明·鄭旦《子夜歌三首》

古人佩戴香囊,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在《禮記·內則》中有記載: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意思是,先秦時期的年輕男女見到父母和長輩,要佩戴香囊,以表示尊重。

香囊是隨身之物,男子贈予心上人香囊,就仿佛陪在她的身邊,這是古人最早的浪漫。

今人送手鍊 古人贈鐲子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漢·繁欽《定情詩》

手鐲在古代有很多的稱謂,「跳脫」就是其中一種。古代女性腕上的玉鐲常常背負著盟誓的重託。

今人送戒指 古人贈指環

龍香小柄琵琶彎,切玉玲瓏約指環。試按花深深一曲,海棠開後望郎還。

——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指環,也就是戒指,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為戒指是定親或定情信物,所以這個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卻是最重的。

今人發微信 古人寄詩詞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咱河南老鄉李商隱,當時去四川任職,歸期未定,思念遠在北方的妻子,於是贈詩一首,傾訴自己在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堪稱浪漫中的浪漫。

後來,李商隱還寫過一首《七夕》,以此來悼念夫人: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面對與夫人的陰陽相隔,李商隱反倒羨慕起牛郎織女,發出無奈的感慨:比起世上無期的離別來,牛郎織女的相會是有期的,是可以期盼的,讓人充滿期待。

相關焦點

  • 古人原來是這麼談戀愛的?詩詞歌賦教你如何去撩妹子
    甚至詩詞中都這樣寫道:「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是我們也知道,婚姻是不由自己做主的,通常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也是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的。但是古人也有民風比較開放的時候,而且跟現代人一樣的是,他們也有屬於自己的浪漫。現代人談戀愛,逛街、吃飯、看電影是「套路」,但似乎這是每一對陷入甜蜜戀愛小情侶的「必經之路」。
  • 讀六首詩詞,看古人怎樣詠芍藥花
    現在只有芍藥在那灼熱的陽光下,開得熱烈。芍藥是牡丹的姊妹花,有人還叫牡丹花為木芍藥。也有人分辨得不那麼仔細,把兩種花給混淆了。恐怕自然界的花裡,只有這兩種花像孿生姐妹一樣,長相是格外相似的。牡丹花是姐,因為它是四月花,而芍藥是五月花。民間流傳一句話,叫做「穀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看芍藥」。
  • 芍藥花開出舊欄,春衫掩淚再來看,盤點與芍藥花有關的詩詞和花語
    自古就有「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的說法。因為它開花較遲,故又稱為「殿春」。 每當春末夏初,紅英將盡,花園顯得有點寂寞的時候,芍藥正含苞欲放。芍藥是牡丹花開之後又一令人們喜愛的花卉,牡丹是以洛陽和菏澤出名,而芍藥則是揚州芍藥出名,揚州培植芍藥的歷史悠久,在宋代種植芍藥就相當盛行。有詩讚曰:「千葉揚州種,深春霸眾芳,無言此君子,窈窕有溫香」。
  • 又是一年花開季,與君相約共賞芍藥花
    被譽為「十大名花之一「的芍藥花嫵媚綻放。」此草花容綽約「,故名芍藥。有人錯認為牡丹,因為芍藥和牡丹是姐妹花,但不屬於孿生姐妹,牡丹是多年生 落葉灌木,而芍藥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牡丹色澤豔麗,富麗堂皇,國色天香,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劉禹錫有詩讚牡丹曰「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而」五月花神「芍藥與牡丹相比,少了一分雍容華貴,多了幾分清純淡雅,故名」花中之相「。
  • 「詩詞鑑賞」芍藥花開,跟著好詩詞,一起欣賞古詩詞中芍藥之美!
    「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穀雨時節,芍藥花嬌豔綻放,紅色、粉色、白色交相輝映,一朵朵俏麗爭春。芍藥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為「十大名花」之一,因為它開花較遲,故又稱為「殿春」。芍藥花奼紫嫣紅,花香四溢,自古詩家就喜愛芍藥,留下許許多多詠頌芍藥的優美詩詞。
  • 庭前芍藥妖無格,五一假期,一起在詩詞裡「雲」賞芍藥花吧!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說起芍藥,就得想到它的老夥計牡丹。而提到牡丹,也就不得不說起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如何區分牡丹和芍藥?民間說法是「穀雨看牡丹,立夏看芍藥」,也就是4月底開花的是牡丹;5月初開花的是芍藥。如果你還是不太懂,那我們試試把它們擬人化,試想:牡丹是在皇城深閨裡長起來的名門千金,國色天香母儀天下;芍藥呢?則是繁華的江南,紙醉金迷的溫柔鄉裡長出來的嫵媚少女,穠情麗態。
  • 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8首表白詩詞,讓愛更加浪漫
    這樣一個節日,自然是少不了大餐、禮物和表白。現代人習慣於說:"我愛你"或者是"I LOVE YOU",雖然簡單明了,但是卻有些單調。作為東方人,我們傳統的含蓄美好像已經找不到了。古人似乎很少說"愛"這個字,通常會吟一首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愛意"。這種"愛",更委婉,更高雅,也更浪漫。今天,跟大家分享8首古代的詩詞,大家可以現學現賣,用來跟喜歡的人表白。不僅提升表白的格調,還能讓對方覺著十分浪漫。
  • 中國「情人節」之花——芍藥
    在情人節這一天大家都會送玫瑰花,因為玫瑰花在西方代表愛情,傳入中國,大家普遍把玫瑰當作愛情的象徵,玫瑰嬌弱、美麗、帶刺,猶如轟轟烈烈的愛情。今天,小編要帶大家認識中國傳統代表 愛情的花朵——芍藥。芍藥花束芍藥,芍藥科,芍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為「花中宰相」,在中國芍藥代表愛情的象徵,《詩經》裡記載:「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
  • 十五首煮雪的詩詞,讓你體驗古人的浪漫情懷
    古人的冬天也是極其浪漫雅致的:煮雪烹茶、聽雪敲竹.古時雅人,特別喜歡閒庭置爐,煮雪烹茶,就雪吟詩作賦。此中有真意,入了閒雲野鶴般的境界。雪凝天地靈氣,茶汲日月精華,雪與茶結合,一聽就讓人感覺到清新脫俗。雪冰清玉潔,代表著獨善其身的節操;茶在浮浮沉沉散發出一種清清淡淡,像極了君子的作風。
  • 看不懂這些騷氣的表白密碼,我不配談戀愛!
    >數學大咖自創公式體情書用微積分說愛你就問你這愛情夠不夠牢固最絕的還是物理高材生開局一張圖,剩下全靠掰借光的折射都能搞起浪漫來…這腦洞大開的花樣>各路學霸的表白套路也沒多大難度無非就是知識變現類的抖機靈這路子其實都是咱古人玩剩下的中國人骨子裡的含蓄在表達愛意這方面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就是不直接開口說愛你
  • 《錦衣之下》裡,今夏什麼時候知道簪子是陸繹送給她的呢?
    戲精上身的今夏高冷的陸大人在愛上今夏之後,也打算表白。他考慮再三,決定送給今夏一支髮簪,而且還請人在上面刻了個「夏」字。小夥伴們,陸大人浪漫起來,是不是就沒謝圓圓什麼事了?哈。可是後來酒醒後的今夏問簪子是哪兒來的,陸繹甩鍋給岑福來看,岑校尉是不知道簪子的來融去脈的。陸大人想必是怕岑福挑的髮簪不好看,所以親自去買的,哈。陸繹買好簪子之後,打算找個合適的機會送給今夏。
  • 《錦衣之下》陸繹送今夏簪子,還害羞不承認,還好岑福反應快
    《錦衣之下》陸繹大人為錦衣衛之首,高高在上的傲慢神情,已經成了他的日常表情,雖然對今夏動了心可是他不敢承認,簪子都送出去了,還害羞不承認,還好岑福反應快,幫他接著演戲。明明喜歡今夏,他卻不承認,如果不是嚴世蕃逼他一把,還不喜歡他要扭捏到什麼時候呢。
  • 5.20表白日,看古人如何花式表白?沒有「我愛你」照樣深情滿滿
    5.20表白日,你收到表白了嗎?是不是還是俗氣的「我愛你」?在古代沒有「我愛你」這種話語的情況下,古人都是如何花式表白的呢?先來看一下納蘭容若的表白詩詞《浣溪沙》:十八年來墮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誰邊。紫玉釵斜燈影背,紅綿粉冷枕函偏。相看好處卻無言。
  • 芍藥花季來了,看古人眼中的芍藥有多美!
    芍藥自古便是人們喜愛的花朵之一,俗話說「穀雨看牡丹,立夏看芍藥」,如今穀雨已過,牡丹已經悉數落幕,芍藥花正次第開放。特61 牡丹2019年中國郵政將《芍藥》定格在方寸之間,彌補了芍藥不曾入郵的遺憾。該套郵票採用傳統的中國工筆畫法,注重花朵、葉片形態的細節描繪,用筆工整細緻、敷色自然淡雅,在虛實變化間描繪出芍藥典雅、清麗的姿態。郵票印製採用膠雕套印工藝,通過雕刻師嫻熟的技法、精彩的刀工、生動的點線,繪就了一幅幅生機盎然的芍藥盛開美景。2019-9 芍藥芍藥花季來了,看古人眼中的芍藥有多美!
  • 詩經裡,贈之以芍藥,是牡丹還是芍藥?
    臨到離別的時候,兩個人已經熱絡得不得了,好吧,不舍之際,互相送了一隻芍藥。 在古代臨別送勺藥,是期待重逢的意思。但是望文生義也很可愛,有個網友非常沮喪的說,原來芍藥是三,祝別人恩愛分離,我看了笑暈,這個小妹子賊可愛。
  • 元宵節裡的詩詞,古人愛情究竟有多浪漫?
    更浪漫的是,青年男女往往在元宵節燈火中,悄然表達愛慕、互訴衷腸。關於元宵節的詩詞名篇不在少數,筆者在此選取三首,從中一窺古人的浪漫情懷。一、辛棄疾:眾裡尋他千百度元宵節知名度最高的詩詞,當屬宋代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 元夕》,其中一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更稱為千古名句,為後人樂道。且看此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 詩詞大會考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難住高手
    在對「浪漫」二字的理解上,古人往往比今天的我們更深。我們今天的浪漫,大概就是送盒巧克力,送束花,再不然就是直接轉個520塊。但詩詞的世界裡的浪漫,則要有意思得多。「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道阻且長,也要遊到你手邊,這是《詩經》式的浪漫;「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秦觀《鵲橋仙》中的千古名句,只這「豈在朝朝暮暮」6個字,就是多少異地戀心中的浪漫誓言。除此之外,還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還有「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古人的浪漫確實夠讓咱們望塵莫及。
  • 古人如何表達「我愛你」?讀完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什麼是入骨的愛
    表達愛的語言很多,鋼鐵直男說我愛你,稍微懂得浪漫的人會說:「你就像空氣,如果沒有你,我會感到窒息。」作詞高手林夕說:「在有生的瞬間能遇到你,竟花光我所有的運氣。」古人的思想觀念或許沒那麼開放,但對愛情的理解,並不比現代人差,甚至要更勝一籌。漢代撩妹小王子司馬相如,對卓文君一見鍾情,為了俘獲女神芳心,他寫下「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的千古佳句。
  • 芍藥的花語和象徵寓意,了解一下!
    關於芍藥芍藥,又叫做離草、花中宰相、沒骨花等。芍藥花大豔麗,品種豐富,有白、粉、紅、紫、黃、綠、黑和複色等,是揚州市市花。古人評花:牡丹第一,芍藥第二,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古人形容美女還有「立如芍藥,坐如牡丹」的句子,可見芍藥花自古以來在人們心中就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因為它開花較遲,故又稱為「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