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小編開夏利時,補個車胎只要十塊錢,時過境遷,現在小編去補胎,維修小哥張嘴就要100元!what?!難道是小編的工資漲得太慢?還是補胎漲價太離譜了?
補胎的價格為什麼這麼高?這就要從補胎的工藝說起了。從前的補胎方法主要分為熱補、冷補、蘑菇釘、外補膠條四種,不過現在市場上主要的補胎方法以冷補為主。
冷補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冷補就是通過冷補膠片和膠水來覆蓋住被扎的孔,實現修補的目的。一般大家去補胎都能看見冷補的具體程序:
首先,修車小哥先觀察下看看究竟是哪條車胎被扎了,有些漏氣明顯的車胎一眼就能看出來;有些「慢撒氣」的輪胎就要用肉眼觀察,然後用水壺噴水,看漏氣情況了。
其次,找到漏氣的輪胎後,修車小哥就開始卸輪胎了。先松車輪上的螺帽,然後放入臥式千斤頂,升起千斤頂,然後繼續松螺母,就能完全取下車輪了。
然後就是最考驗技巧和體力的「扒胎」了。把車輪放在扒胎機上,技術好的師傅可以三下五除二就能「人機合一」拆下輪胎,如果技術不好的小師傅可能就比較費勁了,小編遇到的就是後者,最後小師傅還是找來老師傅幫忙,才拆下輪胎。
第四,打磨輪胎內部的被扎孔位置,然後修車小哥這時候會問您要哪一種補胎貼?有50元的、80元的和100元的?這就是整個補胎過程的關鍵了,小編看了下,補胎貼都是一樣的材質和品牌,唯一的區別就是大小。小編選擇了中等尺寸的,心疼我那80元啊!然後就是塗膠水,粘補胎貼,等待膠水幹就行了。
第五,把輪胎裝回到車輪上,再把車輪裝回到車上,完成!
50元、80元、100元究竟差在哪?小編在網上搜索了下這種補胎貼成本究竟是多少錢?結果~~~~~讓人很震驚!
尺寸最大、價格最貴的補胎貼,一片的成本也就幾塊錢!難道小編被坑了?
不能夠,小編一向機智無比,不可能!
後來經過深(zi)思(wo)熟(an)慮(wei),終於想明白了:是因為補胎的其他附加成本太高!
看過上面的補胎步驟,大家應該明白補胎有很多必須的條件:
第一是店面,沒有店面就沒法開工的,店面成本每月就要幾萬塊;
第二是人工成本,修車小哥的工作看似簡單,但是需要一定的體力要求,沒一把子力氣,確實幹不了這項工作;
第三是工具成本,扒胎機最便宜的要三四千元,貴的就要上萬元了,臥式千斤頂需要三四百元,補胎壓實滾輪、膠水、扳手等其他工具兩百元足以,所以工具成本也要至少五千元左右。
綜合起來,這些成本就非常高了,所以一個幾塊錢的補胎貼能夠變成幾十塊、甚至上百塊也就能夠理解了。
「翔仔侃車」是「查違章」的新欄目之一,旨在為用戶提供選車、用車、養車中的各種小知識、小竅門。如果這檔欄目確實給您帶來了一點點小幫助,那麼請您繼續支持翔仔!翔仔將繼續為您提供更加優質的內容,您的滿意就是我的宗旨!